在這個具有不確定性、社會技術語境複雜的數字時代,如何面向一種可持續的未來,展開對人們日常文化實踐的研究?由享譽全球的設計人類學家、莫納什大學新興技術研究實驗室主任莎拉·平克等主編的《數字物質性:設計與人類學》一書,聚焦于“數字物質性”,在數字化、設計、人類學以及媒介研究之間這片充滿潛力的新興交叉研究地帶,為我們提供了窺見並探索數字時代可能性的切入點,並帶來了一系列充滿思辨性、實驗性、創新性和啟發性的前瞻思考與實踐。
莎拉·平克,莫納什大學新興技術研究實驗室教授兼主任。她的項目將人類學民族志與設計、工程、文獻和藝術實踐聯繫起來,通常是跨學科和國際性的。她目前的工作重點是在挑戰傳統民族志的項目中研究設計、民族志和未來研究之間的關係。著作包括《感官民族志》《視覺民族志》等。
埃麗森達·阿爾德沃爾,加泰羅尼亞開放大學藝術與人文學院社會人類學(系)副教授,巴塞羅那互聯網跨學科研究所的“MEDIACCIONS”數字文化研究組主任。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日常生活中的數字文化、視覺和媒體。目前,她正在探索數字技術的設計、創意和協同實踐。著作包括達林·沃爾夫編輯的《數字民族志與媒體實踐》、平克主編的《視覺方法學的進展》等。
黛博拉·蘭澤尼,現為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研究員。她受過人類學和電影製作方面的培訓,並融入了視覺人類學和數字人類學。她的研究重點在於了解數字技術及其創造、想象和生產過程是如何在城市實驗室的背景下進行的。目前,她主要關注智能城市與物聯網接口的發展、物質性與道德秩序的研究。
張朵朵,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後於清華大學社會科學院完成博士后工作,英國愛丁堡大學社會人類學系訪問學者。長期從事設計人類學、設計批評、設計歷史與理論等方面的研究、教學與實踐。現出版著作6部,譯著5部,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中英文論文50余篇。先後主持或參與國家級、教育部、省級社科項目,參與或主持的相關教學與研究成果先後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23),湖南省高等教學成果一等獎(2022,2019),湖南省民族教育優秀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20),湖南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