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忘了,日常生活瑣事,也可以請心理治療大師幫忙解答喔!
第一次看到比自己大二、三十歲的上司就覺得他尖酸刻薄,原來跟你對父親的看法有關!
衝動買下不需要的東西並非你的錯,而是你的大腦被廠商控制了!
你有沒有考慮找弗羅姆,請他幫你尋找真命天子/ 真命天女?
你為了排解中年危機買了部紅色法拉利,榮格會怎麼說?
你以為自己很奇怪,其實「奇怪」才正常!
你開始對自己的大腦運作機制感到好奇嗎?
不要懷疑!我們特別邀請佛洛伊德、榮格、弗羅姆、安斯渥、克萊因、阿德勒等大師為大家開講!
半本心理學簡介加半本人生寶典!
本書見識豐富,最能啟迪人心,最能解答性格與行為的現象。
作者簡介:
莎拉.湯姆利 Sarah Tomley
輔導諮商人員、精神治療醫師,曾參與多部 心理學著作,及其他社會科學領域著作之內 文撰寫,包含得獎作品《心理學之書》(The Psychology Book)。目前擔任《社會學之 書》(The Sociology Book)、《兒童的哲學 書》(Children’s Book of Philosophy)等書之 共同作者。
譯者簡介:
林哲安
台大外文系、師大翻譯所畢。現為專職口筆譯工作者。
章節試閱
為什麼那個新來的對我這麼友善?
友善的態度通常不會令人起疑,但這個問題帶有些許焦慮或疑惑——這種友善態度好像不該用在我身上,我們素昧平生,這樣不合理。自己的性感魅力有可能引來友善的態度,但如果真是這樣,妳應該不會感到疑惑才對,除非妳也以相同的態度回應而不自知。這是潛意識在運作啊,佛洛伊德笑道。說不定那個新來的把妳當成他的母親?
佛洛伊德可能是第一位認為現實不易感知的學者。幾千年來哲學家指出人的五感只能讓我們知道身體之外「有什麼東西」。除此之外,我們以相當不同的方式感受、體驗世界。佛洛伊德對此不會有意見,但他會想再將困難度提高幾個層級。感官取得的資訊由大腦詮釋,資訊的詮釋方式則依我們學習組織經驗的方式而定。 換言之,每個人對世界的個別理解會 影響我們感知世界、產生意義的方式。事件、地方甚至事物的意義,可謂見仁見智。
作家阿內絲•尼恩於她的作品《 米諾陶爾的誘惑》(Seduction of the Minotaur,1961年出版)中,以一段美麗的文字闡述了此種現象:「他們 一同漫步於塞納河畔,她眼中的塞納 河也許灰白如絲、蜿蜒流淌、波光瀲灩,他眼中卻可能只見到河水灰濁、 腐泥發臭、遍地瓶塞的河中沙洲,以及滯留河畔死水中的水草。」正如猶太教經典《塔木德》(The Talmud) 中所言:「我們所見並非事物本身,而是我們眼中的事物。」
建立模板
為了使事情更加複雜,佛洛伊德更表示,人有一半時間連「如何 看清事物」都不清楚,因為我們摒除了太多來自意識層次的思緒(見第12頁)。此外,人會根據自己在孩提時代建立的人際關係「模板」 (Template),來詮釋現有的全部人際關係。小時候,第一次學習到如何在這世界上生存——嬰兒都很無助,生存要仰賴來自大人源源不絕的呵護。因此嬰兒很快便會了解到,自己的行為能對周遭每個人產生何種影響(判斷錯誤則可能導致生存威 脅)。嬰兒同時也需要溫柔對待、與人交流、自我表達。這些全部都需要他人的參與,因此掌握人際關係的藝術,是孩童保持健康與發展的基本要件。精神治療醫師理查•厄斯金指出,對孩童來說,最重要的課題在於:「在這樣的世界,身邊都是你們這樣的人,我該怎麼做才能討人喜歡?」為解決這個課題,我們會以最初與照顧自己的人所建立的關係為準,建立人際關係模板,並應用於往後的人際關係,除非已意識到該模板,且該模板某種程度上已經毀壞。
移情
人際關係的模板(佛洛伊德稱之為「刻板印象模板」,Stereotype plates)主導了我們對他人的觀點與互動方式,以及對他人的期待。舉例而言,如果妳父親是尖酸刻薄的人,妳第一次見到比自己年長20到30歲的上司時,可能就會對他的為人做出種種假設。妳可能會認為他在評估妳,而且已經把妳看扁,如此一來,妳即有可能出現防衛性的 感受與行為。如果這位上司真的說 出略帶貶義的話,妳可能會開始想著:這份工作不可能會順利了,我當初根本不該接下來的。以上說法 可不是空穴來風,而是佛洛伊德稱為「移情」(Transference)的心理運作過程:我們會將自己對過去人生中重要人物的感受與期待,轉移 至現在遇到的另一人身上。從根本來說,我們將人際關係的模板應用在新認識的人身上。
這個概念已不像當年第一次出現時感覺那麼古怪。當今以社會認知模型為工具的研究也已經獲得證實,代表重要人士的心智表徵(Mental representation)會儲存於記憶當中(佛洛伊德提出的「模板」),並於新社交關係出現時啟動,應用於新關係中。紐約大學心理學教授蘇珊•安德森發現,與人初識時,啟動了內心重要他人的心智表徵,我們不只會無憑無據斷定對方的人格特質,更會認定這些判斷確實來自對對方的了解,並將此人與記憶中的某人聯想在一起, 同時了解其真正的人格特質。
(待續,請見第三章)
為什麼那個新來的對我這麼友善?
友善的態度通常不會令人起疑,但這個問題帶有些許焦慮或疑惑——這種友善態度好像不該用在我身上,我們素昧平生,這樣不合理。自己的性感魅力有可能引來友善的態度,但如果真是這樣,妳應該不會感到疑惑才對,除非妳也以相同的態度回應而不自知。這是潛意識在運作啊,佛洛伊德笑道。說不定那個新來的把妳當成他的母親?
佛洛伊德可能是第一位認為現實不易感知的學者。幾千年來哲學家指出人的五感只能讓我們知道身體之外「有什麼東西」。除此之外,我們以相當不同的方式感受、體驗世界。佛洛伊德對此不會...
作者序
前言:
心理學創立於1800年代末葉,是一門非常年輕的學科。兩位「心理學之父」在當時嶄露頭角,一位是德國科學家威廉•馮特,開設了世界第一個心理學研究機構(暨實驗室),另一位則是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士。馮特以科學方法研究人類心理;詹姆士以更主觀的方式探索心靈,其著名作品《心理學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1890年出版)中探究的各種主題,舉凡意識、記憶、想像力、推理能力、意圖、意識流等,至今仍受心理學家關注。心理學當年是朝藝術,抑或朝科學方向發展?
意識的現象特別難以探討,這點已經獲得證實;其後巴黎硝石庫(Salpêtrière)慈善醫院的醫師讓-馬丁•沙可又進一步增加此議題的複雜程度。他認為某些嚴重的生理疾患,例如失明與失聰,可能由心理失調引起。沙可推斷這種狀況確有可能發生,因為意識可劃分成數個區塊,幾年過後的1885年,一名年輕醫師西格蒙德•佛洛伊德抵達巴黎,求教於沙可。他對人類心中存在潛意識區域的概念著迷不已,並相信這個人腦中無法觸及的部分,才是真正控管人類思考與行為的地方。佛洛伊德發現沙可研究的「歇斯底里」症狀,不僅病因與心理有關,其存在更具有某種意涵。他經過推論後認為,如果可透過夢境、口誤、字詞聯想等形式,令潛意識具象化,進而一窺潛意識區域,即能釐清歇斯底里症狀存在所代表的意涵,並加以緩解。這就是「講談治療」(Talking cure),或稱「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的開端。且如同詹姆士所言,彼此間「相互忽略」。「潛意識」的概念即由此而生。
分歧的學科
心理學與精神治療領域(包含精神分析)彼此間壁壘分明,且有時全然不尊重對方。心理學家堅決奉馮特為圭臬,宣稱以科學、客觀方式研究,多半認為精神治療的研究無法計量、無法證明、問題重重。另一方面,精神治療領域對心理學同樣抱持質疑態度:精神治療醫師認為心理學研究人腦運作,卻忽略了人本身。人心比人腦更重要,因為人類不是行為學派研究中描述的機器——心理學家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史金納(見第44頁)與約翰•布羅德斯•華生(見第80頁),1950年代在心理學領域極富權威,廣為人知,然其研究似乎證明,只要加以制約,即能輕易控制人類,對刺激做出可預期的反應,與訓練動物並無二致。
上述兩位學者的研究,隨著1950年代認知心理學發展而受到質疑。透過阿爾伯特•艾利斯(見107頁)與亞倫•貝克(見第29頁)的研究,認知心理學逐漸為大眾所知,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簡稱CBT)此時也水到渠成。這兩位心理學家認為,行為學派所研究的刺激與反應之間,存在一種「中介歷程」,如感知、記憶、注意力等。「中介歷程」是人類與其他動物最關鍵的差異,只要加以研究,即可全盤了解人類的內心運作。
長期的激烈辯論之中,精神分析學派始終堅稱,人類心理的某個層次,並非著重外顯層面的認知心理學、行為學研究所能參透。1990年代,神經科學領域的新發現也支持這個論點:人腦中某些區塊以內隱方式運作(思考),不屬於自覺意識的範疇,且大幅控制了人類的行為與臆想、期望等心理。當代的心理學家如丹尼爾•康納曼(見第52頁),已經開始詳加研究人腦的潛意識偏見,雅克•潘克瑟普(見第50頁)等神經科學家,則已經研究出人類產生七種主要情緒時,大腦皮質下區域的運作情形。
精神治療醫師與精神分析學家則持續關注精神方面的研究。人格的這個層面相當神祕,常使人展現出連自己也無法解釋的非理性行為(見第46頁)與偏好心理(見第150頁)。人心遠不只有一面,艾瑞克•伯恩(見第59頁)與卡倫•霍妮(見第176頁)認為,人心有諸多面貌;在梅蘭妮•克萊因(見第123頁)的學說中,我們甚至將他人分成善惡兩類。至於人類最初習得的知識(見第98頁),則使這一切有了賴以發展的基礎,並使人類得以對自己、他人、世界的面貌有了初步的認識(見第30頁)。
經驗之集成
本書以問答方式,探討世界上精神治療、精神分析、心理學權威的學說,如何用於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全書以不同觀點角度,進入人心的奇異天地,了解人人皆有的大腦有何力量,並體悟個人心靈的獨特境界。心理學家安道爾•圖威指出,人類是唯一能在腦內進行時光旅行的物種。本書將邀請讀者一同回到過去、前進未來,同時極度貼近現在。對於書中舉陳的許多概念,讀者可能會心生抗拒,但正如佛洛伊德所說:「任何因為牙痛難耐去看牙醫的人,看到牙醫拿著拔牙鉗逼近壞牙,恐怕都會非常想把他的手推開。」知道自己有多種不同的面貌,或許沒有人能完全接受,佛洛伊德也不例外。因此,請選擇相信書中你願意相信的事實,並留意你「出於本能」逃避的事實即可。我們知道的事情,比自己以為的還要多,而正在動腦筋時,常連自己也渾然不覺。
前言:
心理學創立於1800年代末葉,是一門非常年輕的學科。兩位「心理學之父」在當時嶄露頭角,一位是德國科學家威廉•馮特,開設了世界第一個心理學研究機構(暨實驗室),另一位則是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士。馮特以科學方法研究人類心理;詹姆士以更主觀的方式探索心靈,其著名作品《心理學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1890年出版)中探究的各種主題,舉凡意識、記憶、想像力、推理能力、意圖、意識流等,至今仍受心理學家關注。心理學當年是朝藝術,抑或朝科學方向發展?
意識的現象特別難以探討,這點已經獲得證實;其後...
目錄
導論
第一章:我是什麼樣的人?
第二章:我怎麼會有這種行為?
第三章:我與他人的關係
第四章:我怎麼了?
第五章:我該怎麼讓自己更好?
參考書目
導論
第一章:我是什麼樣的人?
第二章:我怎麼會有這種行為?
第三章:我與他人的關係
第四章:我怎麼了?
第五章:我該怎麼讓自己更好?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