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珍貴且真實的工作方式曝光
看大師如何工作?
在贏得世界掌聲背後,他們掙扎和摸索的故事
精彩揭露:工作空間設計、職場環境、營業額、員工人數、市場行銷
「我們必須讓下一代看到,在設計一棟建築的過程中,我們經歷多少挫敗,做過如何的嘗試。」──Renzo Piano
「透過長期培養,孕育出真正胸懷壯志、深謀遠慮的建築師,是我們當仁不讓的天職。」──Pelli Clarke
「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為其他建築師創造自由,並且提供他們自由發想機會的人。」──Rem Koolhaas
◎一探大師陣營﹕親身面訪建築師、經營者與關鍵資深員工
◎必學工作之道:經營理念、工作哲學、客戶經營、團隊合作與默契培養
◎工作室空間學:從上百人到上千人公司的空間設計學
◎世界最前線:認識當前世界最新、最前衛案例&最新環評標準
林淵源(林淵源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黃聲遠(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彭文苑(行一建築總監、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廖偉立(立建築工作所〔Ambi-Studio〕主持建築師、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潘冀(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辦人)──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這些知名建築,就在這些工作室誕生!
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廊香遊客中心及女修道院、惠特尼美術館
Pelli Clarke Pelli Architects──吉隆坡雙峰塔、東京仙石山森大廈、舊金山跨灣轉運中心
Gensler──上海中心大廈、全世界建築師事務所排行第一大、美國綜合排名第一
Foster+Partners──北京機場、德國柏林新國會大廈、美國蘋果公司新總部、英國溫布利足球場
Hopkins Architects──倫敦奧運室內自行車館、諾丁漢大學朱比利校區
OMA──西雅圖市立圖書館、北京中央電視台CCTV總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MVRDV──荷蘭公共廣播公司總部、東京表參道GYRE綜合大樓、鹿特丹時尚
●7類建築師╳7種經營理念╳7種工作哲學
1 倫佐‧皮亞諾建築工作室──普立茲克建築獎大師
1981年成立∣員工人數140人∣平均年齡37歲∣同步進行專案數32件
堅持以人為本的文藝復興工坊精神,不擴大組織,不直接教授,透過「創作過程」培育人才。
2 佩里‧克拉克‧佩里建築師事務所──10大最具影響力在世建築師
1977年成立∣員工人數127人∣平均年齡40歲∣6處全球據點∣同步進行專案數20~30件
最會留住人才,完善的培訓和優渥的待遇,培養工作者的專業意識。議價不手軟,用專業力說服業主買單。
3 佛斯特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高科技建築代表
1967年成立∣員工人數約1450人∣平均年齡34歲∣16處全球據點∣同步進行專案數249件
規模龐大,員工年輕,設計案從都市計畫、太空建築到家具設計,展現高度活力。將最新科技導入建築設計,透過大規模的團隊工作和不專業分工,達到最大創新力。
4 OMA大都會建築事務所──建築與理論的革命家
1975年成立∣員工人數350人∣平均年齡32歲∣6處全球據點∣同步進行專案數70至80件
另成立AMO智庫,OMA承接現實社會中的設計專案,AMO負責虛擬社會裡的市場調查和品牌維護。從爭論中凝聚新方向,七成以上的專案來自設計競圖。
5 霍普金斯建築師事務所──追求最高標竿的綠建築先驅
1976年成立∣員工人123人∣平均年齡34歲∣5處全球據點∣同步進行專案數26件
英國首家通過綠建築認證的設計公司,藉由最先進的綠建築作為行銷利器,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客戶。
6 MVRDV建築規劃事務所──挑戰現代都市與建築
1993年成立∣員工人數130人∣平均年齡30~32歲∣2個全球據點∣同步進行專案數40~50件
拒絕遵循常規,特立獨行,聚集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設計師,以挑戰者的本能,透過改變制度,壯大組織。
7 Gensler 甘斯勒建築師事務所──從3名員工到5000名的一體化組織
1965年成立∣員工人數逾5000人∣46處全球據點∣客戶超過2500家公司
每一項專案都「結集」了5000人的個性,全面數位化內部人才與資訊,有效運用在世界各地,內部任何資訊只需點三下滑鼠即可獲得,七成以上的客戶回頭率。
普立茲克建築獎大師Renzo Piano、高科技建築代表Norman Foster、最能留住人才的Pelli Clarke Pelli Architects、引領前衛的OMA事務所、綠建築先驅Hopkins Architects、吸引全球年輕建築師且渡過歐債危機的MVRDV、獲選為全世界建築師事務所排行第一大的Gensler,這些建築大師們所引領的設計團隊,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不斷寫下新頁,成功完成知名地標,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組織規模,各取所需
這本書最想傳達給讀者的,其實正是這些頂尖建築師豐功偉業背後的工作故事。他們究竟經歷過如何的掙扎和摸索,才形成今日的自信和理念。當面對市場版圖擴大,Gensler從3人迅速發展成5000名員工的龐大組織,實踐不是「我」而是「我們」的合作精神。Piano卻堅持工坊精神,不擴大組織,維持20件的進行規模,好全程參與所有設計案,不同的擴展方針,卻仍各自創造出驚人的營業額。
工作空間,學問大
在事務所空間上,Piano事務所強調所有員工享有同等工作樂趣,在同座建築體中的不同樓層彼此相望。Pelli同樣在乎工作者感受,辦公室位在耶魯大學校舍內,完全對外開放,處處洋溢著自由的工作氣氛。OMA則刻意創造專業氛圍,立面模型、建材擺在眼前,直接透過視覺和觸感,激發設計想像。為了避免彼此干擾,Hopkins Architects將工作習慣、需求、氣氛相異的專業團隊,以夾層上下區隔開來。為了提高溝通效率,Gensler採取不隔間的討論空間,讓所有人同步知道在討論哪一項專案,並在走道邊設有可站著討論的高桌。MVRDV則是刻意將室內分為工作區和交流區兩大區塊。而最激進的Foster+Partners,有意圖地將事務所企圖心傳遞給客戶,完全無隔間的挑高兩層樓,讓訪客可從樓上看見事務所驚人的工作團隊,並在訪客出入最多的門口,展示近期內最主力的設計成果。
專業培訓,方法多樣
員工培訓,不同事務所,也各有不同做法。Piano在乎技藝傳承,甚至因為參觀日本伊勢神宮的搬遷,透過20年一次的遷建,把技術和技藝傳承給下一代,因而決定成立基金會,教育下一代。Pelli尊重專業精神,透過長期培養,孕育出真正的建築師,提供完善的職業訓練課程,每個專案一定製作模型,甚至為了尋找完美的建築造形而試作上百件模型。Hopkins Architects每個月至少舉辦一場和環保專家交流、吸收新知的讀書會,會後透過簡單的餐會,讓負責設計的成員輕鬆交流,增進新知。MVRDV的員工帶著來公司是貢獻自己專業所長的想法,而非來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Foster+Partners重視組織的彈性和成員本身的創意,勝過培養員工單一領域專業的速度。在Koolhaas領軍的OMA文化裡,合夥人不視自己命令為絕對,廣納年輕成員想法,所有工作都來自設計圖競標,將參與設計競標視為一種投資,同時也是自我行銷。
團隊合作,看效率?養默契?
Foster+Partners自給自足,擁有所有技術團隊,如製作模型、設計競標影像編輯等團隊皆不外包,以確保接下專案的第一天可立即針對原訂目標進行綿密討論。OMA建築事務所刻意把組織分工,OMA負責承攬「現實社會」設計事務,智庫AMO負責「虛擬社會」的市場調查、品牌維護,以及挖掘需求。9位合夥人共同領導來自全球各地的350位員工,每一位合夥人都有各自擅長的設計和專業領域,每3個月聚會一次,確認事務所整體的營運方向。年輕的MVRDV採垂直領導架構,每一項專案為一個部門,配置15到20名設計人員,各配有一位負責人。人多的Gensler建築師事務所,在乎效率,投資網路系統加速內部交流,內部任何的資訊只需點3下滑鼠即可獲得。
客戶經營,各擅所長
Piano和客戶打乒乓球,不只要滿足客戶的需求,更要在過程中尊重彼此,建立共識;Pelli拒絕客戶討價還價,堅持合理的設計費用到最後一秒;Gensler擁有七成的客戶回頭率,關鍵就在於抱持著「合作」心態。Hopkins Architects讓設計師、模型師、程式設計師等部門相鄰,訪客在進入機密會議室之前會經過所有部門,讓客戶在洽談之前先認識即將合作的伙伴。MVRDV把簡報做成一張張內容簡潔的分頁,每一張分頁僅表達一個概念,不論由誰負責上台簡報或中途接手,都可以準確而且依序地說明公司的創意和目標。
這七大建築師事務所各有不同特質,卻都在世界建築中大放異彩。書中特別曝光工作室空間並訪問重要夥伴,揭露成員和團隊最真實的工作方式,看團隊夥伴如何協助建築師,面對著不斷翻新的時代浪潮,從而道出一家成功事務所的工作及經營之道。
作者簡介:
江村英哲|Emura Hideaki
日經建築雜誌記者。1975年生於日本岐阜縣。1999年明治大學經營學系畢。2003年完成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弗雷斯諾分校(Fresno State)大眾傳播與新聞學研究所學業,進入日經BP雜誌社,並於「日經商業雜誌」負責製造業文稿。2011年起為「日經快報新聞」(NQN)編採股市等類新聞。2015年起轉任現職。
菅原由依子|Sugawara Yuiko
日經建築雜誌記者。1982年生。2005年東京工業大學工學院社會工學系畢。2007年完成同大學社會理工學研究所‧社會工學專業碩士課程,加入日經BP雜誌社。曾擔任環保雜誌「日經環保」、餐飲經營管理雜誌「日經餐飲」、健康資訊雜誌「日經健康」等編輯記者,2014年起轉任現職。
日經建築
建築資訊雜誌,1976年創刊。內容除涵蓋設計、結構、設備、施工等建築專業領域,亦廣泛提供與建築業界相關之社會、經濟動向,以及經營管理實務等訊息。每月發行兩次,網站則每日更新。日本國內的主要讀者群涵蓋所有從事建築相關業務者,如一級建築師、設計事務所、建設公司、相關政府機構等。
譯者簡介:
桑田德|Kuwata Toku
日文翻譯兼日語教師。1966年生於台灣新北中和區。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歷任日本融雪機工程師、出版社編審、程式設計師等,並自在學期間即從事翻譯迄今。近年主要譯作:《日本設計師才懂的好房子法則》、《日本設計師才懂的舒適宅設計》、《迷人經典!生活紙物設計圖鑑》、《蓋出好房子──日本建築師才懂の思考&設計》。
kuwataster.blogspot.com
章節試閱
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
倫佐‧皮亞諾建築工作室(節錄)
挑戰最先進的結構技術與建材,完成知名的法國龐畢度藝術中心。
記者來到了皮亞諾的大本營,位在義大利熱那亞的辦公室。
包括外籍成員在內,員工共約140人。為求品質更易控管,
他們採行「工坊」模式,所有的專案必由皮亞諾本人親自經手。
出了義大利熱那亞機場,往西行約莫12公里。機場公路的南側是蔚藍無垠的利古里亞海,北面則緊鄰著大片的山坡地,一路綿延。一眼望去,山坡上分布著梯田,皮亞諾的建築事務所──倫佐•皮亞諾建築工作室(以下簡稱RPBW)便橫亙在這片寧靜的田園景致中,彷彿一隻暫歇的蝴蝶。RPBW事務所的外觀設計完全符合不斷發想創新的理念,記者不由得繃緊了神經。造訪的時間是上午十點。我們在大門口遇到了剛到班的兩位年輕員工,聽著他們的對話:「昨天睡得好嗎?」「沒睡好,熬夜啦。還好競標用的設計圖總算搞定了。」此情此景,和日本的建築設計事務所別無二致,感覺非常親切。
由於事務所位在山坡的上方,我們必須由靠海的大門,搭乘升降機沿坡直上。升降機的四周由玻璃帷幕包圍著,一開始坡度陡峭,到了山腹,突然轉為緩坡。正如皮亞諾在他的著作《航海日誌》(Giornale di bordo)中所述,「像在搭雲霄飛車」。
整座辦公室也都包圍在玻璃帷幕裡
辦公室的建物本體,包含面海的一側,三面皆由無框玻璃帷幕構成,屋頂的材料則採用了雙層玻璃的結構。屋頂上設有自然導流的百葉窗,亦可根據天氣變化手動開合。
在階梯狀的樓層裡,連隔間都是玻璃,太陽光無處不及。支撐屋頂是細細的鐵柱,給人極為輕盈的印象。從每一位員工的辦公桌,都能望見大海的藍和植栽的綠,開放式空間設計充分體現了RPBW的經營理念。
不擴大組織
皮亞諾的「成名作」,應該就屬位在法國巴黎的龐畢度藝術中心了。由他與理察•羅傑斯(Richard George Rogers)共同設計,完成於1977年。在1981年成立RPBW之後,皮亞諾又分別在巴黎、熱那亞、紐約設置了三處據點。直到目前為止,他經手過的建築設計案至少120件,年營業額約為3千萬歐元(約合10億台幣)。
皮亞諾的合夥人,負責RPBW整體營運的營運長菲利普•谷貝(Philip Goubet)回想道:「很幸運的,我們接到了不少訂單, 2000年到2010年間,案件大半集中在美國。」直到最近幾年,他們才走出了歐美市場,嘗試開發歐美以外的客戶。「2008年前後,市場活絡,我們陸續接到了來自中國、台灣、印度、韓國、越南等亞洲國家的訂單。最近還試圖把觸角伸向俄國和黎巴嫩等中東地區。」營運長說。
不過,即使訂單增多、市場版圖逐漸擴大了,RPBW仍舊堅持維持現有的規模,不願擴增。巴黎和熱那亞兩處主要的據點, 每年的工作容量僅約2到3件。他們的理由是,進行中的專案一旦超出了20件,皮亞諾將難以全數參與。
因此,RPBW對於訂單的審核非常慎重。另一位皮亞諾的合夥人,專案總監馬克•凱洛(Mark Carroll)說:「我們必須同時顧及專案本身的社會價值,和是否有助於RPBW自身的成長。」儘管難免仍會遇到一些窒礙難行的案件,但是在商言商,「我們還是得考量商業利益,這也是我們篩選訂單的一大重點。」
超越世代、跨越國籍,成員的多樣性永遠是公司企業興衰的關鍵。RPBW所有承接的外國專案,必定會在當地成立專案辦事處,並且深入研究當地的文化和風土民情,然後才開始著手設計。因此,只要當地住著曾經在RPBW工作過的老員工,RPBW肯定會極力延攬,將他視為重要的合作夥伴。
馬克•凱洛說道:「並不是因為他們會說當地的語言,而是因為他們和皮亞諾擁有共通的建築語言。經驗告訴我們,這樣的合作夥伴可以非常有效地降低電話溝通時可能發生的誤解或混淆。也因為,要一個不曾與我們共事過的建築師立刻學會我們的語言,根本是強人所難。」
堅持以「工坊」為理想
皮亞諾平時便常跟人提起,自文藝復興時期,世世代代承傳下來的「工坊」(bottega),是他對自己的建築工作室的最高理想。「因為倫佐有自知之明,他深知建築師並非專業的教育家。」說這句話的,是從皮亞諾設計龐畢度藝術中心,一路和他共事至今的現任顧問石田俊二。
在這間偌大的辦公室裡,年輕設計師和實習生隨處可見。年輕設計師大多在28、29歲時任用;實習生則都是從正在執行中的專案所在國的大學延攬而來,實習時間為期半年。
現年32歲的青年設計師路易吉•普里亞諾(Luigi Priano),是個土生土長的熱那亞人,2010年進入RPBW。他自幼便一直關注著皮亞諾的成就,如今能與大師共事而感到與有榮焉。
剛進RPBW,普里亞諾便參與完成於2015年的美國紐約惠特尼藝術博物館。「記得當時倫佐提醒我們,要學會和客戶打乒乓球。他的意思是,我們不只要滿足客戶的需求,更要在過程中尊重彼此,建立起共識,才能進而交出最漂亮的成績單。」
致力世代教育
另一個實踐皮亞諾「工坊精神」的,則是倫佐•皮亞諾基金會。該基金會成立於2004年,地點就設在RPBW熱那亞辦公室的山腳下。
關於皮亞諾之所以生起成立基金會的構想,可以回溯到1996 年。這年秋天,他和妻子米里(Milly Piano)兩人前往日本,實地參觀了伊勢神宮的搬遷工程 。
在工地的現場,他親眼見到了40多歲的資深木工領班指導著20出頭的年輕後輩,而整個工地則由一位60來歲的工頭帶領著。對於這種藉由每20年一次的搬遷工程,把建築技術和工匠技藝承傳給下一代的做法,皮亞諾認為和義大利工坊的理念如出一轍。湊巧的是,當時皮亞諾正好剛滿60歲。
單單2014年,基金會的參觀人數便超過了1400人。平日為了各地的設計專案忙得不可開交的皮亞諾,根本不可能有時間到大學裡授課,去親自教導年輕一代的設計師。不過,「皮亞諾認為,我們必須讓下一代看到,在設計一幢建築的過程中,我們曾經歷過多少挫敗、曾做過了怎麼樣的嘗試,這對下一代的教育具有絕對的價值。」石田俊二說。
RPBW一路走來,始終堅持傳遞給後世的,或許正是他們與客戶積極對話的用心,如工匠一般的身體力行,以及不厭其煩地嘗試的處事態度。而那些使用了最先進的技術,充滿原創性的建築成果,其實也都來自於他們如此的堅持與勤肯的付出。
資深成員訪談
石田俊二|RPBW顧問
包容力也是倫佐的天分
兩年前,長年陪伴著我(石田俊二) 的妻子過世。就在情緒落入谷底、決定把她的骨灰撒向大海之際,倫佐卻突然對我說:「我尊重你的決定,但是有個墓總是好的。只要你願意,不如就和我的家人葬在一起吧。」
我和倫佐的交情少說有45年。我很慶幸自己能夠在他成為全球頂尖的建築大師之前就相識,並且一同共事。
我是在1969年離開日本的。原先我待在東京工業大學的清家清研究室,後來因為學生運動興起,日本國內局勢混亂,而有了出國謀生的念頭。記得當時已經在日建設計株式會社上班的山下和正,正好計劃來歐洲旅行,於是我就跟著他,然後一個人留在倫敦。
在倫敦期間,我考進了奧雅納建築事務所(Arup Associates),但是我所參與的重劃開發案卻遲遲不見起色, 讓我對倫敦陰雨綿綿的天氣都感覺厭倦了。我不禁懷念起之前來義大利旅行時,這裡總是晴空萬里的好天氣。於是我決定帶著妻子,把家中全部的財產堆上車,再度造訪義大利。
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
倫佐‧皮亞諾建築工作室(節錄)
挑戰最先進的結構技術與建材,完成知名的法國龐畢度藝術中心。
記者來到了皮亞諾的大本營,位在義大利熱那亞的辦公室。
包括外籍成員在內,員工共約140人。為求品質更易控管,
他們採行「工坊」模式,所有的專案必由皮亞諾本人親自經手。
出了義大利熱那亞機場,往西行約莫12公里。機場公路的南側是蔚藍無垠的利古里亞海,北面則緊鄰著大片的山坡地,一路綿延。一眼望去,山坡上分布著梯田,皮亞諾的建築事務所──倫佐•皮亞諾建築工作室(以下簡稱RPBW)便橫亙在這...
作者序
前言
「隨手扔出一顆石子,都會打中一個建築師。」──這句義大利的俚語,說明了在義大利從事建築業的人口之多,簡直滿街都是。我們甚至還聽說過,那裡有些人整個家族都是建築業者。要言之,從事建築工作,在義大利是件非常司空見慣,一點也不足為奇的事。
不過話雖如此,真正能夠在這個牽涉廣泛的建築領域中嶄露頭角,成為知名建築師的,畢竟鳳毛麟角。所以也可以說,這是一個「進門容易,出頭難」的行業,人人做得來,但是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一位名符其實的專業,卻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辦到的。
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是個道道地地的義大利人,出生在熱那亞的一個被「建築」圍繞的家庭。祖父、父親、兄長全都從事建築業,他的童年幾乎是在父親工作的建築工地裡度過的。
工匠就得徒弟跟著師父,實地動腦動手,身體力行地學習。在義大利,這種自文藝復興時期以來一脈相承的學習方式,義大利人稱之為「工坊」(bottega)。皮亞諾自然也深受這一傳統所影響,在他的建築事務所「倫佐‧皮亞諾建築工作室」(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RPBW)這個名字裡,便隱含了義大利傳統工坊與團隊合作的精神與意涵。
建築師有別於藝術家,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前者的創作工作永遠和團隊的運作脫離不了干係。要想在自己的一生當中,完成幾項足以留名於世的大型專案,不論在業務處理的量上,抑或社會的觀感上,建築師都必須先擁有一間具有一定規模的建築設計事務所,否則恐怕很難博得公眾的信任。就連已然名滿天下,造就過眾多知名建築的皮亞諾也認為,建築絕非一個人所能成就。為此,打從獨立創業以來,直至今日,他始終堅持著「眾志成城」的基本理念。
日經建築的記者從倫佐‧皮亞諾建築工作室開始,一路走訪了四個國家,前後造訪了七家建築設計事務所,所完成的系列報導,最後結集,便成了這本書。我們將帶領讀者,透過這幾位事務所創辦人的建築哲學和經營理念,以及當地的文化和社經背景,乃至事務所目前的發展階段,一窺他們完全不同於一般公司企業的組織架構、營運策略和工作進行的方式。
以倫佐‧皮亞諾建築工作室為例,就皮亞諾所嚮往的傳統工坊精神而言,它儼然近乎完美,而就它擁有基金會,並且致力於世代教育的現況言,也顯然是個發展「成熟」的事務所。反觀荷蘭的建築團隊 MVRDV,則是由一群青年才俊所組成,本身仍在擴增、尋求改變,蓄積自身的能量和社會公信力,可以說正處於「成長蛻變」的階段。
翻閱本書,光是瀏覽建築師實際工作的辦公室,便是一種享受。當中我們也穿插了一些他們建築作品的特寫。相信讀者一定也會和我們有同樣的感覺,覺得這本書非常適於有志出國歷練的建築同業和年輕後進,甚至建築事務所的主事者和正在事務所工作的同仁展讀。
經由這本書,我們最想傳達給讀者的,其實是藏在建築師豐功偉業的背後,他們究竟經歷過怎麼樣的掙扎和摸索,才形成了今日的自信和理念,能夠帶領規模如此龐大的設計團隊。同時也期盼讀者認識到,在這些建築事務所工作的成員和團隊,是如何協助建築師,面對著不斷翻新的時代浪潮。當然我們也但願,對所有和建築沾得上一點邊的人來說,這都是一本對大家別具意義的好書,而不僅止於它的生動有趣。
前言
「隨手扔出一顆石子,都會打中一個建築師。」──這句義大利的俚語,說明了在義大利從事建築業的人口之多,簡直滿街都是。我們甚至還聽說過,那裡有些人整個家族都是建築業者。要言之,從事建築工作,在義大利是件非常司空見慣,一點也不足為奇的事。
不過話雖如此,真正能夠在這個牽涉廣泛的建築領域中嶄露頭角,成為知名建築師的,畢竟鳳毛麟角。所以也可以說,這是一個「進門容易,出頭難」的行業,人人做得來,但是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一位名符其實的專業,卻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辦到的。
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
目錄
前言
──────1
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
倫佐‧皮亞諾建築工作室 ──透過工坊模式,臻至 「成熟」
不是直接傳授,而是透過「創作的過程」培育人才
採訪|資深成員
包容力也是倫佐的天分|石田俊二|RPBW顧問
──────2
Pelli Clarke Pelli Architects
佩里‧克拉克‧佩里建築師事務所 ──作育英才,「傳承」 世代
共享專業意識,以優渥的待遇堅持組織單純性
採訪|創辦人
理想中的「學校」事務所
西薩‧佩里|創辦人,弗雷德‧克拉克|共同創辦人
採訪|資深成員
議價從不手軟
光井純|光井純建築師設計事務所負責人、PCPA日本區負責人
採訪|PCPA的工作方式
自由切換工作與生活|米山薰里|PCPA員工
──────3
Foster + Partners
佛斯特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不間斷 「擴充」 建築的設計團隊
透過團隊合作與工作室型態的彈性,開拓新的設計領域
採訪|佛斯特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工作方式
高度專業與大膽設計的充分整合
橫松宗彥|副合夥人
採訪|設計總監
放下過去的成功經驗|大衛‧尼爾森|聯合設計總監
──────4
OMA
大都會建築事務所 ──「轉換」 常規乃是進步的力量
由「AMO」挖掘需求,由「OMA」發想成形。
採訪|OMA紐約辦公室的工作方式
從爭論中凝聚新的方向
艾莉莎‧紫‧賽茲吉伯、近藤洋介|OMA員工
──────5
Hopkins Architects
霍普金斯建築師事務所 ──透過創意與科技的 「融合」,開發綠環境設計
藉由最先進的綠建築做為行銷利器,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客戶
新專案介紹|新日比谷專案(東京)
發想自鹿鳴館的「舞蹈大廈」
──────6
MVRDV
MVRDV建築規劃事務所 ──由年少輕狂中 「成長蛻變」
以挑戰者的本能,透過制度的改變,壯大組織
採訪|離職員工
公司是個提供個人專業服務的場所|吉村靖孝|吉村靖孝建築設計事務所負責人
──────7
Gensler
甘斯勒建築師事務所 ──每一項專案都 「結集」 了5000人的個性
全面數位化內部的人才與資訊,有效運用在世界各地
採訪|甘斯勒事務所的工作方式
內部任何資訊只需點三下滑鼠即可獲得|石川肇|合夥人
報導|甘斯勒東京辦公室的工作方式
七成以上的客戶回頭率
後序
作者簡介、日經建築刊登期號号
攝影師與照片、資料提供者
前言
──────1
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
倫佐‧皮亞諾建築工作室 ──透過工坊模式,臻至 「成熟」
不是直接傳授,而是透過「創作的過程」培育人才
採訪|資深成員
包容力也是倫佐的天分|石田俊二|RPBW顧問
──────2
Pelli Clarke Pelli Architects
佩里‧克拉克‧佩里建築師事務所 ──作育英才,「傳承」 世代
共享專業意識,以優渥的待遇堅持組織單純性
採訪|創辦人
理想中的「學校」事務所
西薩‧佩里|創辦人,弗雷德‧克拉克|共同創辦人
採訪|資深成員
議價從不手軟
光井純|光井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