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推薦序1 好書搭配正確就醫習慣,治療效果加倍!
新竹台大分院骨科部主治醫師 蘇盈豪
「脊椎狹窄」是指脊椎管腔的內徑逐漸變小,壓迫脊椎管內的神經,進而產生麻、痛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有下肢無力,或是影響大小便功能的情形。脊椎狹窄的成因多半是腰椎退化、外傷、或長期姿勢不當所導致。此一問題,會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漸惡化,病人可能因此不願意出門或運動,影響生活品質,由於長期不活動亦有可能引發肌少症、骨質疏鬆、或因缺乏活動所造成的血壓和血糖的異常。
本書是來自日本的脊椎外科權威們,分享治療脊椎狹窄之建議與心得,這些內容,也是在門診中病友們最關心的議題。文中簡明的介紹了脊椎狹窄的症狀及危險因子。在脊椎狹窄的初期,該如何調整姿勢及工作習慣,讓多數人的症狀能夠緩和並與此和平共存。然而,少部分的人若病情較嚴重,如:無力、嚴重的跛行,或是已有影響大小便之情形等需要手術之病友,也可以透過此書了解手術治療後的效果、相關手術的方式及不同手術的優缺點等資訊。
最後,脊椎狹窄的病因及治療有著一定的複雜性,在門診,有極少數的脊椎狹窄,其原因可能來自於腫瘤或感染。誠如本書內諸位教授的建議,好的書,亦要搭配正確的就醫習慣與觀念,才會有最佳的效果。
推薦序2 全方位了解脊椎狹窄,就更有信心戰勝它!
彰化基督教醫院骨科部脊椎外科主治醫師 呂岳修
人類經過長久的演化,成為現今腰桿可以挺直、雙腿可以站立行走的脊椎動物,也由於直立行走的方式,進而空出了雙手,讓我們可以利用兩隻手去使用工具、進行更多精細的動作,更是構成了人類可以成為演化金字塔的頂層生物的原因之一。不過正所謂有得必有失,在享受便利的同時,我們的脊椎也因為持續直立負重而導致退化狹窄,這卻成為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遇到的問題,反覆發作或是持續發作的症狀甚至是有些人揮之不去的夢魘。
在我的門診裡也常常遇到脊椎退化狹窄的患者,患者的問題總是五花八門、亦或是如出一轍,包括「醫師,為什麼我的脊椎會狹窄?」、「那麼年輕脊椎也會狹窄嗎?」「脊椎狹窄長骨刺了需要開刀嗎?」、「除了開刀沒有其他治療方式嗎?」、「醫師,可以教我日常保健的方式嗎?」等。在不厭其煩地回答這些問題的同時,心中仍不免有些感慨,縱然在這個醫療知識爆炸的時代,若沒有一套有系統且有信服力的整理,患者在搜尋相關訊息之後,依舊會覺得無助與徬徨,甚至可能被某些不適當的錯誤資訊所誤導。
這本書《消除疼痛!脊椎狹窄症多科會診最強治療法》以問答方式來呈現,總共150個問題,問題的部分包括脊椎狹窄的疾病介紹、症狀、檢查與診斷、藥物治療、相關保守治療、手術治療、自我保健、與預防疾病發生;回答的部分則集結了專家意見,沒有艱澀難懂的文字,言簡意賅而淺顯易懂,惟此書屬於日文翻譯而來的作品,日本與台灣的醫療體系本就存在許多差異性。看到這本書的同時,彷彿一位活生生的患者正在與我對話,我也藉由專家學者們的回答來重新檢視我的所學與我要傳達給患者的資訊。
能夠在琳瑯滿目的醫療保健相關書籍中,發現一本全方位的著作,實屬難得,甚至內心不由得輕嘆:「要是患者都先看過這本書,那該有多好!」更甚者,本書也很適合一般民眾或醫療相關從業人員閱讀。也祝福脊椎狹窄的患們,在讀完本書後,更了解這個疾病,也更有信心與您的醫師一起並肩合作來戰勝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