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萬理新的圖書 |
$ 136 二手書 | 理性的聲音:客觀主義思想文集
作者:安‧蘭德 / 譯者:萬理新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4-01 語言:簡體書 TAAZE 讀冊生活 - 二手中文書 - 來源網頁   看圖書介紹 |
|
1961年,安·蘭德在波士頓的福特論壇首次做大會講演,1981年,她在新奧爾良做了她半生最後一次講演。在此期間,安·蘭德講演、評論的主題廣泛的涉及教育、醫療、越南問題直至瑪麗蓮·夢露之死。安·蘭德最後二十年的評論和演講首次結集成書為《理性的聲音》。該書還附有她長期的工作夥伴以及精神繼承者倫納德·佩可夫撰寫的五篇文章。由佩可夫撰寫的後記《我與安·蘭德三十年:學術回憶錄》真實描述了安·蘭德的音容笑貌。安·蘭德最後的著作一如既往的貫徹了她的哲學精神、道德準則,她的敏銳思考、激情難辯。第一部分(哲學)包括所有有關客觀主義哲學的論述。它包括一篇有關客觀主義的概論(第一章),它與亞里士多德哲學思想的關係(第二章),和幾篇重要的有關倫理學的新論述。這主要涉及倫理學中客觀主義的必要性(第三章和第四章),心理診斷和道德判斷的本質區別(第五章),以及利他主義倫理學的非客觀主義本質(第六、七章)。第一部分以一篇對宗教的聲討結束;客觀主義認為宗教是對理性的摒棄(第八、九章)。第二部分(文化)第一篇討論今天知識分子的破產 (第十章),接著論述這種破產的一些徵兆:當今的文化真空(第十一章),以及全球的種族運動高漲(第十二章)。接著是具體探討三個群體的缺陷:自由實用主義者(第十三章),保守主義者(第十四章),和商業人士;蘭德女士認為他們不知不覺地成了他們的毀滅者—即大學—的讚助者(第十五章)。分析了兩個意味深長的文化現象。一個是悲劇性的:瑪麗蓮·夢露之死(第十六章);還有一個是令人振奮的:阿波羅11號的旅行(第十七章),這篇文章是安·蘭德的得意之作,描述了她親眼目睹登月火箭發射的情形。此文描述了這個歷史性事件的感覺上的現實,情感震 盪,及內在的哲學原因這種報導是只有當一個了不起的思想家和一個文學家合二為一的時候才能成為可能的。阿波羅計劃的目的是第十八章的主題。第二部分最後是我的兩篇討論美國教育制度的文章。一篇記錄了我們大學裡盛行的反美思潮(第十九章);另一篇討論正在毀滅我們小學校的反概念教學法(第二十章)。第三部分(政治)是從一個自由資本主義的倡導者的立場考慮一些政治問題。這包括批判配給制(第二十一章),公共電視(第二十二章),反托拉斯法(第二十四章),對外援助(第二十五章),以及社會化醫療(第二十九和第三十章)。這裡面還提出了一個有關打破政府在教育領域的壟斷的切實可行的建議(第二十三章);一篇有關工業化經濟中財富的角色的討論(第二十七章);一篇分析世界飢餓原因的文章(第二十八章);一篇解釋安的一個觀點的文章,即一個有理性的女人是不願意做美國總統的(第二十六章)。第三部分的最後一篇文章是彼得·施瓦茨有關自由意志論主義這個政治運動的精闢分析。安·蘭德是一貫反對自由意志論主義的,認為是跟她的哲學相對立的。施瓦茨的文章解釋了為什麼。
作者簡介:
安·蘭德(Ayn Rand,1905一1982)全世界有史以來最暢銷的作家之一,是20世紀美國最為知名、小說和論著賣出冊數最多的作家、思想家和公共知識分子之一。安·蘭德最具哲學挑戰意義的哲理小說《阿特拉斯聳聳肩》(又名《地球的震栗》)(AtlasShrugged)被評為“繼聖經之後對當代美國人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此外,她還著有長篇小說《生而為人》(We the Living)、《讚歌》(Anthem)和《源泉》(The Fountainhead)。安·蘭德獨特的哲學——“客觀主義”在全世界都具有廣泛而深人的影響。她的哲學精神在她生前由以下四本代表性論著闡明:《客觀主義認識論概論》(Introduction to ObjectivistEpistemology)、《致新知識分子》(For the NewIntellectual)、《自私的美德》(The Virtue ofSelfishness)以及《資本主義:未知的理想》(Captalism:The Unknown Ideal)。文集《理性的聲音》(Voice of Reason)和專欄集《通往明天的唯一道路》(The Column ofAyn Rand)則是在她逝世後結集成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