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on you, mate!! 外交部派駐紐約辦事處祕書 楊釗煒
毓雯出書了!而且是一本介紹一般人所不知道的澳洲的書,套句澳洲人的話,就是「好樣的」,Good on you, mate!!
毓雯是我政大的優秀小學妹,很榮幸,也謝謝毓雯給我機會為這本書作序,雖然我們認識的過程有點「尷尬」,卻也有點「懸疑」……
時空拉回到2001年11月16日澳洲內陸(Outback)的中心地帶,世界上最大的一顆石頭愛爾斯岩附近的Yulara住宿中心。因外交部派我到澳洲首都坎培拉的中華民國駐澳大利亞代表處受訓兼實習一年,中間我和另外三位同期的受訓同事乃利用難得假期前往澳洲內陸租車旅遊,旅途的尾聲就是來到愛爾斯岩,為了省錢便下榻在Yulara四人一間的Dorm。當天中午當我們在大廚房旁邊的野餐桌椅以剛煮好、卻沒有台灣泡麵好吃的澳洲泡麵果腹時,旁邊有三個貌似日本人的東方人彼此以英文交談,我和同事就國、台語交雜的開玩笑稱:「都是日本人,為什麼要用英文交談,而且英文還不是很好……」(當然這其中不包括毓雯啦 ^_^),這時其中一個女生(就是毓雯)回過頭用國語問我們:「你們是台灣來的嗎?」尷尬,原來這三個東方人分別來自台灣、日本及南韓,難怪彼此用英文交談……
以上就是我認識毓雯的「尷尬」過程。至於「懸疑」的部分是,我們從愛爾斯岩結束旅程返回坎培拉,毓雯則沿著澳洲中部唯一的一條南北橫貫公路北上繼續自助旅行。一兩周後,我們在駐澳大利亞代表處實習時,長官說駐墨爾本辦事處傳來電報表示,一位在墨爾本的台灣交換學生在澳洲內陸旅遊時失去聯絡,她在台灣的父母因此緊急聯絡駐墨爾本辦事處請求協助;我們看了一下那位學生的名字,咦,她不就是我們之前才碰到的毓雯嗎?因此我們曾經幫忙試著撥毓雯的手機,並以電子郵件聯絡;幸好,最後只是虛驚一場。
我和毓雯認識的經過足證旅行過程中總是會出現意想不到的驚喜,卻也再次提醒我們出門在外時一個需要隨時謹記在心的原則,那就是「小心」、再「小心」。我在寫這篇序時,剛好傳來「鱷魚先生」Steve Irwin受到魟魚攻擊意外身亡的難過消息;另外我在澳洲時,亦曾發生一件轟動澳洲全國的事件,一對年輕的英國男女朋友在澳洲Outback開車自助旅行時,遭到一名佯裝車子有問題要求協助的澳洲人攻擊,男生Peter Falconio的屍體直到現在仍無法尋獲;毓雯書中提到的致命「方形水母」又是一例,有時候因澳洲東部海岸的水母會突然大量繁殖,澳洲官方會因此封閉海灘禁止民眾下水,以免發生意外。
我要再次感謝毓雯,因為毓雯的書讓我得以再次神遊了那一年受訓過程所認識與未及認識的澳洲。誠如毓雯在書中的生動描述,「國土廣袤」卻相當平坦的澳洲真的是一個非常適合「自助」、「公路」旅行的國家。有趣的是,我每次向澳洲人介紹台灣有二千三百萬人時,只有一千九百萬同胞的澳洲人總是驚訝台灣這麼小的島嶼怎麼擠得下這麼多人?!
最後,請容我為外交部打個小小廣告:
(一)大家出門在外請隨身記下我們駐外館處的電話(網址:http://www.boca.gov.tw/lp.asp?CtNode=43&CtUnit=15&BaseDSD=13&mp=1),以備不時之需。
(二)旅外國人如發生急難事故,一時無法與駐外館處取得聯繫時,可以透過「旅外國人急難救助全球免付費專線」(專線電話:800-0885-0885)向「外交部旅外國人急難救助聯繫中心」尋求聯繫協助。非急難聯繫事項,請勿任意撥打該專線,以免影響緊急事件之聯繫。
(三)行前建議在外交部領事事務局網站的「旅外國人動態登錄網頁」(網址:http://www.boca.gov.tw/sp.asp?xdURL=travelinfo/travelinfo.asp&CtNodeID=58)登錄個人資料及旅外停留資料,這些資料將有助於我駐外館處了解國人動態,當發生天災、動亂、急難事件或有協尋請求時,能立即聯繫國人,提供協助。
最後,謹祝大家的澳洲之行都能因毓雯這本書而「認識你所不知道的澳洲」,且發掘「我們所不知道的澳洲」,並與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