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名稱: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如何陪伴他們走過晚年,而不再彼此傷害?
★一覽6種「老後難相處」的父母類型 ★最健康的陪伴心態,最務實的應對建議 ★美國專業高齡照護組織「暮光服務網」創辦人,經典著作 難解的家庭問題,在父母老後,只會更形嚴重
他們的固執、依賴、控制、不安、情緒勒索,讓子女身心俱疲
如何照顧好父母,卻不必透支自己?
聽聽這些父母說的話,你是否覺得熟悉?
「你有空做這做那,為什麼就是沒空關心我?」
「忙到沒時間接電話,我要你這種女兒幹嘛?」
「我為你付出一切,最後換得了什麼?」
「你要送我去安養中心,我乾脆去死算了!」
「你爸丟下我先走了,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聽聽這些子女的心聲,你是否心有同感?
「每次只要電話一響,我超怕又是我媽,指責我又做錯了什麼事。」
「每次想出國度假時,我媽就會『剛好』生病。」
「我媽成天跑醫院、換醫生,不料卻是愈看愈糟。」
「我爸年紀越大越固執,看誰都不順眼,什麼都要他說了算。」
「父母老後變得性格負面,我好怕自己也受影響變得負面。」
「面對難搞的家人,再多的SOP都不一定有用。有時候,你的家人需要的是被理解,而不是解決。這本書則是替這份『理解』提供了一個起點。」——海苔熊(科普心理學作家)
【依賴型父母】
無法忍受獨處,希望兒女能時刻相伴、隨傳隨到
緊緊依附兒女,凡事皆靠其打理
要與子女分離時,立刻表現出身體不適或明顯不安
無法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凡事都仰賴子女幫忙定奪
【潑冷水型父母】
言語負面,滿腔怨言,覺得全天下人都對不起他
對別人極度挑剔,自己卻承受不了別人的責難
不講理,總要別人先讓步
疑神疑鬼,充滿戒心,有時到了偏執的地步
【自戀型父母】
只從自己的角度看事情,無法理解對別人造成的影響
一下自認高人一等,一下又覺得矮人一截
對他人的需求無感,卻自以為寬厚慷慨
嫉妒別人的生活,見不得別人好
【控制型父母】
利用內疚感等情緒勒索的手法操縱子女
生活方式不容挑戰,無論是一般瑣事或重要的價值觀
若子女的回應不如預期,馬上展開報復行動
樂於激起子女的無助感,實際上是反映出自己內在的無力感
【自毀型父母】
曾有酒精或藥物成癮、飲食失調等問題
曾有自殺傾向,或威脅有此打算
曾有某些強迫行為,像是賭博、不停清洗身體等
不配合醫療,不遵守飲食限制或不肯服藥
【恐懼型父母】
杞人憂天,容易恐慌,擔心個不停
一天到晚覺得身體不適,也許是真的,也許是想像
有許多莫名的恐懼,害怕人群、細菌等
拒絕面對現實,不敢看醫生、害怕住進醫院就再也出不來
你的父母可能一直以來都難相處,到了老年變本加厲;也可能因為疾病或喪偶,到了老年才變得難相處、難溝通。不論如何,成年子女都必須理解到:父母老後只會格外抗拒改變,因為那會摧毀他們終生的自我防衛機制。
根據美國高齡照護組織「暮光服務網」的統計,前來尋求專業照護諮商的成年子女當中,為難相處父母感到焦慮的比例超過百分之五十。子女的壓力來源,不只是照顧父母所需的體力負荷,還有面對父母一再非理性行為的心力交瘁。許多子女,即便很早就離家獨立生活,與父母保持距離,但是當父母年老體衰,他們不得不重新回頭面對這段關係。
本書填補了老年照護研究的一塊空缺。談照護的優秀著作已有很多,但深入探討父母麻煩行為的書籍卻付之闕如。探討人格障礙的書籍也汗牛充棟,但多半從治療患者出發,至於旁人該如何協助則幾乎少有著墨,更遑論直接以老年人口為主題,因為有人格障礙的老年人很少會主動尋求治療。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成年子女,必須了解問題並不在單一方面。你若只聚焦在父母的問題行為上,而忽略了彼此的互動關係,便很難走出困境。本書的功用之一,是讓你看到這令人痛苦的親子關係,可以透過應對心態及溝通模式的調整而獲得改善。也希望藉由此書,讓為人子女者,能更加理解父母難相處背後的掙扎與痛苦。
作者簡介:
葛瑞絲・雷堡(Grace Lebow)、芭芭拉・肯恩(Barbara Kane) 兩人皆為資歷逾三十年的臨床社工師。一九八二年時,共同在美國馬里蘭州貝賽斯達(Bethesda)創立「暮光服務網」(Aging Network Services)——一個全國性之照護網路,旨在協助個別家屬對家中長者的關懷照顧,並解決親人散居各地所帶來之種種問題。兩人共同著有《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一書。 暮光服務網網址:www.agingnetworkservices.com
譯者簡介:
劉慧玉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MBA,曾任職市場行銷研究顧問公司包括:英商Kantar Worldpanel及美商A.C.Nielsen。譯作包括:《航向成功企業的55種商業模式》、《無體行銷》、《死亡手術室》、《六頂思考帽》、《丹麥人為什麼這麼有創造力》等數十本。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家推薦】 方孝鼎/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 呂旭亞/榮格分析師、諮商心理師 吳若權/作家、廣播主持、企管顧問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林依瑩/臺中市副市長 周慕姿/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 陳穎叡/臺北仁濟院社服室主任、新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理事長 海苔熊/科普心理學作家 陳正芬/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系教授 孫健忠/臺北大學和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兼任教授 張美珠/財團法人臺北市立心慈善基金會總幹事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作家 楊培珊/臺大社工系教授兼系主任 (以上依姓氏筆劃排列)
名人推薦:【專家推薦】 方孝鼎/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 呂旭亞/榮格分析師、諮商心理師 吳若權/作家、廣播主持、企管顧問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林依瑩/臺中市副市長 周慕姿/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 陳穎叡/臺北仁濟院社服室主任、新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理事長 海苔熊/科普心理學作家 陳正芬/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系教授 孫健忠/臺北大學和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兼任教授 張美珠/財團法人臺北市立心慈善基金會總幹事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作家 楊培珊/臺大社工系教授兼系主任 (以上依姓氏筆劃排...
章節試閱
第一章 依賴型父母:「你跑到哪裡去了?」 依賴型父母的行為特徵 當你的父母: •無法忍受獨處,希望你能時刻相伴 •與你分離在即時,立刻表現出身體的不適或明顯的不快 •對成年子女及他人提出無理要求 •緊緊依附某人(如女兒),凡事皆靠其打理 •無法自行作主或為決定負責,一丁點瑣事都要仰賴子女或他人 •你知道他╲她需要協助,但他╲她卻堅持不肯讓人幫忙 [ 案例1 ]指望兒子隨傳隨到的碧 艾爾提心吊膽地撥了電話。此刻他站在劇院大廳的公共電話旁。布幕即將在幾分鐘內升起。他們夫妻倆剛在附近餐廳簡單果腹,便匆匆趕來。但在享受一晚娛樂時光之前,他深知如果沒有先給母親打這通電話,後果將不堪設想。這是慣例。只要他沒辦法過去她那兒,就一定要電話稟報。這會兒的問題是:他比平常晚了半小時打電話。 他不確定母親會如何反應,有時她並未留意到電話來得有些遲,甚至有時即使注意到了卻也沒怎樣。可惜今晚不是。當他對著接通的話筒送出溫暖的招呼:「嗨,媽」,耳朵傳來的是冰冷憤怒的聲調:「你到底去哪裡了?我找了你整晚!」 「媽,我在劇院。蜜莉安和我今天都忙到很晚,我們差點來不及吃晚餐。我得在兩分鐘內入座,不過我想先打來問看看你今天好不好。」 「我好得很。」母親的答覆既冷又硬,隨即切斷電話。「你知道嗎?她掛我電話。」艾爾步出電話亭對蜜莉安說。「希望你沒嚇到。」蜜莉安邊說邊坐下。艾爾是沒被嚇到,畢竟他可說是訓練有素了。但不管經歷過幾回、又拚命努力不要在意,仍不免感到受傷。接下來整晚,他的心思在舞台和方才那通電話之間遊走,不斷地想:「究竟該怎麼做、怎麼說,才不會變成這種局面?」過去的慘痛經驗讓他學會要及早打電話去,而為了讓媽媽開心並消弭自己的歉疚感,他更是每週去探望母親兩、三回。 話說回來,「開心」是個相對概念。事實上,艾爾八十八歲的母親碧,從來都不開心。就艾爾記憶所及,媽媽向來總是抱怨個不停,隨著年老體衰更是變本加厲。以往有寵她的老公、聽話的孩子和穩定的經濟狀況,她還算過得去;如今老伴走了,自己的健康狀況又不佳,她可有得抱怨了。 在艾爾看來,母親的問題出在她太過依賴。她一輩子就依靠著先生,從來沒有自己的朋友。鄰居媽媽們會湊在一起打打橋牌或麻將,她從不加入。 艾爾記得小時候,母親每晚焦急不已地等待父親回來的畫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父親準時七點踏進門,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母親總是這句招呼:「你上哪兒去了?為什麼不能早點回家?」 這份依賴與日俱增,如今沒了老伴,她便指望兒子隨傳隨到。艾爾其實樂於照顧母親,問題是,他想著連自己想輕鬆看場戲都不行,這也太沒道理了。他該怎麼做才好? 你不是唯一和父母相處時深感絕望的人 艾爾夫妻倆為了母親頭痛已久,問題依然日漸棘手。他們對碧百依百順,盡力避免惹她不快。週一和週四固定上門探望,週日則去載她回來一起吃飯,大小節日也從不敢忘記。總之,碧希望怎樣,他們就配合。這麼做雖不能減輕碧的抱怨,倒也讓局面維持在合理的掌控之中。 有時他們會忍不住跟她理論,像是當她在苛責幫傭或親戚時。這種「站在他們那邊」的舉動會讓碧大為光火,然而過了幾天也就沒事。但這種如履薄冰的日子讓艾爾愈來愈氣惱,他懷疑自己是否應該給她一些教訓,告訴她自己深感受辱,要她道歉?她是不是該學著為自己的言行負責?艾爾舉棋不定,困惑不已,直到劇院事件,他才明白情況必須改變,他需要尋求專家諮商。 艾爾的故事,是我們每天從客戶那裡聽到的典型狀況。而艾爾從我們這裡得到的第一個收穫是,原來有那麼多人面臨同樣的困擾,卻堅信世上沒有任何父母會像自己的爸媽那樣難纏。僅僅這點認知,往往就足以為成年子女帶來極大的安慰。 艾爾夫妻也學到明確的應對技巧。當你讀下去會發現,其中很多方法不僅能幫助他倆,也適用其他有類似處境的人。如果你的父母跟碧的情況有些雷同,或許你也會從中發現新曙光。 不管是找諮商師或加入互助團體,求救很重要。意識到原來有那麼多人跟你有同樣的處境,會讓你感到如釋重負。 別失控地對父母發火,那只會傷害彼此,完全無濟於事。 對父母的要求設定界限 跟一般人遇到同樣情形時一樣,艾爾和蜜莉安的某些反應是身不由己,但卻對事情毫無助益,比方說他們會怒氣高漲以致失去理智,然後對碧大小聲。然而,無論父母讓你多麼受挫,憤怒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只會讓雙方更難過。母親看不見自己的問題,只看到兒子容易暴跳如雷;就算她在你的強勢之下道歉,她也完全沒有理解原因何在,更無法記取教訓。 此外,艾爾夫妻倆還會試著跟碧理論。劇院風波後第二天,艾爾和他母親的這場對話,描述了這麼做有多麼無濟於事。 艾爾: 媽,你要我每晚打電話給你,但我偶爾總會有事啊!就像昨晚我和蜜莉安去看戲,但我還是有想到要打聲招呼免得你擔心,所以從劇院打給你。 碧: 你到六點都沒來電,簡直把我急瘋了!你有空做這做那,就是沒空給老媽打個電話。 艾爾:[逐漸失去耐性]所以只要我沒準時打來,你就開始擔心。但你應該了解,我不可能每次都能準時的嘛! 碧:[不吭聲,眼神冰冷] 艾爾:[怒氣分秒攀升]我真沒見過像你這樣不講理的人。我不可能每次都達到你的期望。好吧,如果你不肯改,那就準備擔心吧! 其實,艾爾從劇院致電母親後的反應,是不是跟母親對他的態度很像?他覺得自己遭到拒絕,還被掛電話,不禁怒從中來,便對母親指出她應該要有的表現,而這正是母親每次對他不滿時會有的反應。如果你的父母與碧有那麼點雷同之處,你一定會感同身受,但請小心別有樣學樣。 心中累積了那麼多怨氣,艾爾不免會發火,對象自然是母親—都是她,總愛牽著他的鼻子走,又老是那麼不講理。可是一旦冷靜下來,艾爾又回頭責怪自己:媽媽對其他人並不會這樣,那麼或許是自己有問題。 在這些冷靜時刻,艾爾便會再次跟母親講理,希望她能有所改變,雖然從來沒用。但要期待像碧這樣終生依賴慣了的人獨立,未免太不切實際。艾爾若想要好過些,就得從另一面切入:調整自己回應母親的模式。 我們告訴艾爾,他不能為了不惹母親生氣而總是順著她,這樣長久下來,他一定會受不了。我們向他解釋,他得先想好自己能做到的合理範圍,然後堅持原則。這方法也適用於你。假如你母親總是催促你前往探視,而你認為沒必要或你不想如此頻繁,就想好最恰當的頻率;假如你母親太常來電,有時不妨讓答錄機來應付。 一開始,你母親大概會不高興,可能也會一直念念有詞,但你必須堅持下去,因為那是你的底線。為了自己好,你必須如此。也唯有如此,才能維護你與母親的關係。有時你可能需要某種提醒。我們就建議艾爾,準備一個行事曆,在上面加註探望母親和打電話的日期。「跟蜜莉安一起決定好,然後把它貼在冰箱門上,提醒彼此有這份承諾。」 艾爾接受勸告畫出界線。要這麼做很不容易,但非常值得。下面是他在那之後跟母親的一次通話內容。請注意他沒有試圖說理,也沒有爭執或責怪彼此。 艾爾:嗨,媽,你今天還好嗎? 碧: 你以為呢?我該怎樣?我擔心得要命,成天巴望我那孝順(語調諷刺)的兒子回家看我。 艾爾:[以往會被激怒,這回則改變話題]媽,你的孫女在學校畫了一幅很棒的畫,我準備帶去給你瞧瞧。 碧:太棒了。我還真久沒見到她了,我很想她。你是該帶她來給我瞧瞧了。 艾爾: 我們這個星期天會一起過去。記得吧,那是我們全家團聚日,我們會帶早午餐。 碧:是呀,我就只值一個星期一天的份。 艾爾:我期待週日的來臨。再見,媽。 注意碧在兒子每句話之後所流露出的依賴與不安。找我們諮商之前,碧的這些反應總會讓艾爾跳腳,母子關係開始緊張;現在艾爾有了新的對策,他把母子見面的次數降到一週一次,期間的電話聯繫也採取不同態度,正面回應媽媽的每一個抱怨。他強調自己能夠做的,不談他辦不到的事,而且不為此自責。最重要的是,他不再聚焦於彼此的爭執,而能開始同理媽媽心底的不好受。 這當然不是一蹴可幾之事。在習慣之前,需要時間練習。起先你甚至會覺得情況變得更糟,但成果卻絕對值回票價。 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你若病了,大家都會跟著受苦。度個假,拿出幽默感,嘗試任何有效的方法消除壓力。三十多年前,美國童書作家丹.葛林寶(Dan Greenburg)出版了一本洞悉人性的小書《如何成為一個猶太母親?》(How to Be a Jewish Mother),描述傳統的猶太母親對子女保護過度,並精於讓他們產生罪惡感。葛林寶以此大開玩笑,介紹了他所謂的「猶太媽媽基本原則」:讓孩子每天聽到你嘆息;要是他壓根還沒做出讓你難過的事,放心,他遲早會的。碰到狀況時,試著幽默以對,往往還真能一笑置之呢! 艾爾從諮商師那裡學到最重要的一點是,像他母親這樣的人何以會如此。那是出於讓她飽嘗終生的痛苦和不滿,那些陰暗面化為人格,並透過種種麻煩行為傳遞給他人,自己卻渾然不覺。表面上看來,她自己應該清楚這一點,畢竟她是這麼聰明。但其實這些行為沒有理性可言,也與智力無關。艾爾現在的態度背後,是對這項重要事實的理解。 一旦對母親的人格舉止有此認識,你就能像艾爾一樣停止憤恨和受挫,轉而同情與憐惜她所承受的折磨。你會比較知道怎麼應對,讓彼此不再那麼劍拔弩張。想產生這種理解,可以努力回想母親或其他親人曾提過有關她早年的任何事情。我們有位個案這麼形容:「了解我媽之後,我便不再那麼恨她了。」另一位則更上一層:「我因此更愛我媽了。」 ★當心別步上父母的後塵。 ★不要責怪自己或父母。找代罪羔羊只會讓問題惡化。 ★不用跟媽媽說理,她的行事本就不是出於理性。 ★事先說好你辦得到哪些事,做不到哪些事。 ★保留彈性,照顧自己。學會減壓,幽默是萬靈丹。
第一章 依賴型父母:「你跑到哪裡去了?」 依賴型父母的行為特徵 當你的父母: •無法忍受獨處,希望你能時刻相伴 •與你分離在即時,立刻表現出身體的不適或明顯的不快 •對成年子女及他人提出無理要求 •緊緊依附某人(如女兒),凡事皆靠其打理 •無法自行作主或為決定負責,一丁點瑣事都要仰賴子女或他人 •你知道他╲她需要協助,但他╲她卻堅持不肯讓人幫忙 [ 案例1 ]指望兒子隨傳隨到的碧 艾爾提心吊膽地撥了電話。此刻他站在劇院大廳的公共電話旁。布幕即將在幾分鐘內升起。他們夫妻倆剛在附近餐廳簡單果腹,便匆匆趕來...
作者序
【前言】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的相處 「只要電話一響,我總怕是我媽打來罵我,說我又做錯了什麼事。」 「我永遠沒辦法去度假。每當要出發之際,我母親就會剛好生病,我只得留下來照顧她。」 「我實在不知該拿我媽怎麼辦。她成天跑診所,以為能找到神醫,不想卻是愈看愈糟。」 「我爸完全不知道我對任何事情的看法。什麼都是他說了算,而他始終認為我跟他所見略同。」 「昨天我還是全世界最棒的兒子,做什麼都對,今天卻成了『沒心沒肺的東西』。究竟她的標準何在,我從來沒搞懂過。」 「爸媽老是說不要成為我的負擔,卻又否決我的一切建議。他們只想要我在他們身邊。」 這些都是我們每天從客戶口中聽到的典型陳述。如果你對此心領神會,那麼頗有可能你已感覺無計可施,絕望不已。你為父母做盡一切,換來的唯一成果卻是自己的日漸低迷。你甚至可能會說,父母的個性實在讓人「很難招架」。 本書開頭我們提供的「你的父母有多難相處」評量表中,包含四十一種難相處的行為,上面所述只是其中六種。如果客戶首度叩門,說自己不知如何應付那好難相處的父母,我們就會請他們花幾分鐘時間填寫這份評量表。客戶往往會驚訝地發現,父母的行為與當中某些描述竟是如此吻合。而在知道還有其他更難應付的長輩時,他們都不禁鬆了一口氣。等聽到我們表示,他們與父母的困境不是沒有解決之道,他們更是難掩歡喜之情。 如果父母老後真的很難相處 希望你有確實花幾分鐘時間完成「你的父母有多難相處」評量表,並得出分數;倘若沒有,最好能回頭仔細完成,因為這份評量表能讓你從各種問題行為判斷父母的狀況。再者,本書乃根據評量表的六大類型各個擊破,因此明白父母所屬的類別,你將能從中獲得更多幫助。 為面對父母時感到束手無策的你提供有效指引,是我們撰寫本書的出發點。我們各自擁有二十五年以上社工師的資歷,為老年人及其子女提供從諮商到照護管理的全方位協助,像是幫老人家找到居家照護等服務,或是輔導家人做出是否搬家、搬到何處等這類重大決定。 前來找我們晤談的成年子女當中,至少超過半數認為自己的父母很難相處。比例如此之高,原因不難理解:如果父母開明又好溝通,即便面臨棘手狀況,你自己就能幫他們解決;而當父母的行為與評量表中的項目有若干符合,甚至讓你萬念俱灰,你就比較會尋求專家幫助。正因為有過處理數百位這些老人家的經驗,我們才得以製作出有關老年人問題行為的完整評量表。 這類老人家在其成年子女口中多半一直很難相處,不僅使親子關係蒙上陰影,子女的一生更是深受困擾。有些子女因而選擇與父母保持距離,甚至不加聞問,但因父母老弱而被迫出面照顧,卻發現父母過往的問題行為不僅未曾消失,還因為老來病痛神傷而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子女過去的情感包袱一直都在,蠢蠢欲動。 父母也可能因不堪疾病、傷痛等打擊,到了老年才變得難相處。若是如此,便頗有機會隨著時間流逝或適當治療而恢復,不像終生習性那般難以擺脫。例外情況依然存在,尤其是阿茲海默症或嚴重中風這類慢性疾病造成的腦部損傷,雖說面對這種情況仍有些簡單的因應之道。 本書集結了多年來我們協助成年子女度過此種困境的經驗,它也能幫助你。也許你深信「沒人會比我媽更難纏」,我們則盼望透過書中的各種案例,你可以從中發現扭轉局面的新曙光。 ★絕大多數情況下,父母難相處是終生習性的問題。 ★若父母的麻煩行為老來才出現,則其消失的機會相對頗高。 ★你比父母擁有更大的調整空間。 與父母相處上的困境仍然有解 父母的難相處讓你無計可施,彼此的關係看來再難改善。請先別絕望。幾乎在任何情況下,或多或少仍有補救之道。你不也是抱著一線希望才打開本書的嗎?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成年子女,首先必須了解問題並不在單一方面。你若只聚焦在父母的問題行為上而沒想到彼此間的關係,便很難走出困境。一般而言,麻煩人物並不會意識到自己在旁人眼中的形象,反倒經常覺得別人很有問題。 即便父母明白自己的個性偏差,但誰比較希望看到改變呢?更要緊的是,誰更有調整空間呢?當然是你——尤其如果你的父母已經一輩子都這樣的時候。 此書的功用之一,是讓你看到這令人痛苦的親子關係是有可能突破的。前來找我們諮商的子女們無一不自覺陷入僵局,無論試圖做什麼或如何嘗試,情況永遠不變。父母使他們抓狂,而他們每次都以同樣的方式回應,然後也反覆得到父母的負面行為。繼續閱讀,你會看到一個又一個例子。 扭轉局面,意味著重新認識你與父母之間出了什麼差錯,以及該如何補救。也許你是個徹底的樂觀主義者,不斷嘗試改變你母親,堅信只要如此,你們的感情即可加溫。也許相反地,你徹頭徹尾是個失敗主義者,對父母的任何改變皆不抱希望,只是萬念俱灰地順從他們所有的要求,或者乾脆斷絕往來。 本書將為你的無能為力指出一條出路。也許你對自身處境尚無清楚的自覺,此書能幫助你釐清,讓你了解父母的問題,進而使你能夠更加包容並關懷父母,同時也更能自由自在地過好自己的生活。但請謹記:這絕非一蹴可幾。就像所有值得努力達成的目標,你得付出時間和耐心,並且辛勤耕耘。 我們的一位客戶後來已經能夠說:「以前我總以為自己有毛病,不能像朋友那樣愛自己的媽媽。現在我終於明白,那是因為我媽很難相處。她總是愛挑人毛病,對我也不例外,我怎麼做都不對。雖然我未能因為有此認知而變得比較愛她,但我已經可以接受她是個缺點很多的媽媽了。」 書中的許多例子顯示,成年子女可將父母的問題行為歸因於背後的遠因。有了這層體認,絕對有助改善你與父母的相處。我們也發現,即便不了解究竟成因也沒關係,明白父母的行為有其背景因素,這個理解才最重要。這能讓你懂得父母並非任性妄為或存心找碴,他們其實是不由自主的。也許母親一生飽受某種人格障礙之苦,儘管如此,她仍不斷設法加以控制,度過許多風風雨雨,但隨著遲暮而來的身心疲憊,終於使得這個包袱令她難以負荷。 有此體認之後,你就能以嶄新的角度看待父母。你會變得不再那麼容易生氣,並且比較有同理心。你會學著不再耗費心力地去改變父母,而是尋找有建設性的、實際的方式接納他們。我們以此幫助了許多客戶,也希望能經由此書助你一臂之力。 ★改變意味著跳脫過去的自我,嘗試不同做法。 ★有了理解,就不容易惱火。 本書架構 本書共有九章與一個簡短附錄,前七章將系統性地介紹前述評量表所涵蓋的麻煩行為,一大類一個章節—除了潑冷水行為,因內容繁多而占了兩章篇幅。每一章當中,都有我們從個案裡挑出來的案例。當然,情節已略作修改,人名亦全屬虛構。透過這些例子,你會看到我們對父母特定行為所提出的因應之道。根據經驗,成年子女想學會換個方式跟父母溝通,角色扮演是極其有效的方法。此外,我們也提供了許多範例與建議。無論父母是終其一生個性難纏,或是老來才變得如此,書中都有描繪。 如果你想要的話,可以先翻閱與你父母問題最相關的章節。假設母親莫名的恐懼讓你束手無策,你大概會忍不住馬上跳到第七章去閱讀;但有鑑於每一章都奠基於前一章所述,我們建議你還是要再回到開始處,從頭讀起。六類行為其實息息相關,透過認識其他類型的行為,更能幫助你了解父母的狀況。 末兩章跳脫評量表,探索兩個攸關老年的議題。第一個議題放在第八章,談如何面對並悼念親友故去。這對個性麻煩的人會顯得格外艱難,間接也造成子女很多困擾。 第九章說的是很多子女害怕自己會步上難纏父母的後塵,意在指出:即便你在自己身上發現媽媽令人頭大的影子,你也絕對有辦法不成為麻煩人物。 附錄簡介幾種學說,闡述老年人麻煩行為的可能根源。
【前言】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的相處 「只要電話一響,我總怕是我媽打來罵我,說我又做錯了什麼事。」 「我永遠沒辦法去度假。每當要出發之際,我母親就會剛好生病,我只得留下來照顧她。」 「我實在不知該拿我媽怎麼辦。她成天跑診所,以為能找到神醫,不想卻是愈看愈糟。」 「我爸完全不知道我對任何事情的看法。什麼都是他說了算,而他始終認為我跟他所見略同。」 「昨天我還是全世界最棒的兒子,做什麼都對,今天卻成了『沒心沒肺的東西』。究竟她的標準何在,我從來沒搞懂過。」 「爸媽老是說不要成為我的負擔,卻又否決我的一切...
目錄
【評量表:父母的難相處程度有多高?】 【前言】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的相處 第1章 依賴型父母 你不是唯一和父母相處時深感絕望的人 對父母的要求設定界限 改變回應父母的方式 為自己爭取喘息的空間 慣性依賴與父母早年的經歷有關 依賴也可能晚年才出現 引發晚年依賴的原因 創造你和父母的雙贏 第2章 潑冷水型父母(上) 當父母只願意愛自己理想中的子女時 同理父母的處境 如何替難纏的父母找到合適的看護 第3章 潑冷水型父母(下) 別強迫父母遷就你 與父母相處的品質,在精不在多 評估風險程度,為父母作最好的安排 當你束手無策時,請第三方協助 為何老人家抗拒改變? 面對什麼都不滿意的父母,先別急著動怒 面對處處疑心的父母,先別急著說理 父母性格大變,背後必有原因 父母的內心承受著孤寂 第4章 自戀型父母 自戀者的典型舉止 避免自戀型父母對你需索無度 如何適當地婉拒想來同住的父母 降低對自我中心父母的期待 父母渴望得到關注乃是出於恐懼 不必逃跑,也毋需放棄 第5章 控制型父母 成年子女不再被父母控制的方法 讓父母覺得自己依然有價值 挑剔背後的控制欲 回應控制狂的四個妙招 操控是掩飾內心不安的障眼法 用乞憐擺佈子女 成年子女應重拾對自己人生的掌控權 讓自己脫離受害者的角色 若父母有自省能力,不妨試著跟他們講理 第6章 自毀型父母 透過寫信,幫助父母重新振作的技巧 尋求專家的介入 足以摧毀老年人生命的慢性自殺 善用醫療資源,陪伴父母擊退憂鬱心魔 別獨自承擔,你也需要別人的幫忙 第7章 恐懼型父母 家有終日惶惶不安的母親 放下對抗,了解父母的恐懼所為何來 精神科醫師的評估和治療 認可並正視父母的痛苦 早年的創傷易成為恐懼之源 父母可能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受害者 成年子女毋需背負對父母的愧疚感 第8章 陪父母面對老年課題:失落、哀痛和悼念 以正面的態度接受失落 晚年所面臨的失落 一位不知如何發洩哀痛的老太太 引導父母找到情緒的出口 若父母無法停止悲傷 當父母以替代品來逃避悲傷 創傷後遺症對老年的影響 你做不到的,專業治療可以幫忙 讓父母在晚年有機會與過去和解 第9章 陪自己優雅快樂地變老 意識到自己步上母親後塵的女兒 轉變態度,抽離父母的制約 父母很難改變,但你可以選擇和他們不同的路 當令你受盡煎熬的父母告別人世 照顧好未來的自己 【附錄】人格障礙簡介 人格障礙的類型 分離理論 虐待理論 【案例索引】 案例1:指望兒子隨傳隨到的碧 案例2:一聽到兒子要離開就生病的蘿絲 案例3:氣女兒要她搬家的艾絲特 案例4:因動手術而變得依賴的希維亞 案例5:喪妻後變得封閉的法蘭克 案例6:讓孩子很難去愛她的瑪麗 案例7:對愛孫反目的貝蒂 案例8:不斷逼走看護的伊莉莎白 案例9:寧可獨居也不肯住進安養中心的艾喜 案例10:不隨母親情緒起舞的女兒 案例11:依賴又挑剔的雷夫 案例12:驕傲得拒絕幫助的葛爾 案例13:說要幫忙,卻總是讓人侍候的凱特 案例14:不順己意便跟女兒斷絕關係的控制型母親 案例15:以控制別人來烘托自己的養老院女王 案例16:自憐自艾的母親 案例17:縱情吃喝和菸酒的安娜貝爾 案例18:被憂鬱吞噬了老年生命的莎美 案例19:因憂鬱而失去生存意志的父親 案例20:成天疑心自己生病的瑪麗安 案例21:因為恐慌而把子女逼瘋的母親 案例22:用樂觀面對失去的賽門 案例23:幫助母親走出喪偶之痛的女兒 案例24:妻子過世便無法自處的索爾 案例25:一輩子無法自己做決定的雨果
【評量表:父母的難相處程度有多高?】 【前言】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的相處 第1章 依賴型父母 你不是唯一和父母相處時深感絕望的人 對父母的要求設定界限 改變回應父母的方式 為自己爭取喘息的空間 慣性依賴與父母早年的經歷有關 依賴也可能晚年才出現 引發晚年依賴的原因 創造你和父母的雙贏 第2章 潑冷水型父母(上) 當父母只願意愛自己理想中的子女時 同理父母的處境 如何替難纏的父母找到合適的看護 第3章 潑冷水型父母(下) 別強迫父母遷就你 與父母相處的品質,在精不在多 評估風險程度,為父母作最好...
商品資料
作者: 葛瑞絲・雷堡、芭芭拉・肯恩
譯者: 劉慧玉
出版社: 橡實文化
出版日期:2018-05-19
ISBN/ISSN:9789579001526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04頁
開數:17x23cm
類別: 中文書> 少兒親子 > 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