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太平洋戰爭結束,隨著臺灣政權轉移,身處於各博物館的標本有的四處流落,甚至荒廢,有的失去文件紀錄,然而標本是一種目的性的產物,當其目的性不再存在時,懸宕的意志與欲望讓祂們變成一種很尷尬的存在,隨著現代化的進程,祂們的身體成為物種的代表,我們該如何觀看這些被佚失的標本並理解祂們?本次展覽試圖在科學與歷史中透過非科學的方式與祂們溝通並共作,讓祂們在科學之外、帝國之外、歷史之外成為自己。
本展為蔡咅璟歷經三年的創作集結,透過日治時期遺留的標本和相關文獻,轉化展出四組件影像裝置作品。展覽專輯收錄作品創作歷程、展出紀錄照、專文,完整呈現一系列作品面貌。
作者簡介:
蔡咅璟1986年出生於嘉義,現工作生活於臺南,從小就喜歡動物,近年創作主要處理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認為現今的世界人類發展出極其複雜的生存模式與動物的關係也變得極其複雜,在這樣的結構底下該如何去思考或者產生與動物之間例外的關係似乎有其必要性。
目錄
p4 序Foreword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王俊傑 Jun-Jieh Wang Director,Taipei Fine Arts Museum
P8 專文 Essays
凝視的轉換與關係重構 —「帝國的標本」中的換位視角
莊偉慈
Reframing the Gaze and Reconstructing Relationships – Perspective Shift in "Specimen of Empire"
CHUANG Wei-Tzu
P16展覽論述 Curatorial Concept
P17藝術家簡介 Artist Biography
p18序幕 Prologue
p28《專於戰爭的三則記事》 Three Notes on War
p42《萬物想》 Whispers of Specimens
p58《標本攝影術》 Specimen Photography
p76《不在研究室的標本》The Absence of the Specimens
P90後記 Epilogue
P92展出作品中引用及參考之書目Bibliography of works cited and references in artwork 製作團隊Production Team
p4 序Foreword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王俊傑 Jun-Jieh Wang Director,Taipei Fine Arts Museum
P8 專文 Essays
凝視的轉換與關係重構 —「帝國的標本」中的換位視角
莊偉慈
Reframing the Gaze and Reconstructing Relationships – Perspective Shift in "Specimen of Empire"
CHUANG Wei-Tzu
P16展覽論述 Curatorial Concept
P17藝術家簡介 Artist Biography
p18序幕 Prologue
p28《專於戰爭的三則記事》 Three Notes on War
p42《萬物想》 Whispers of Specimens
p58《標本攝影術》 Specimen Photography
p76《不在研究室的標本》The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