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序
郭大維(國立臺灣大學代理校長)
本校在一九二八年創立,今年恰逢九十週,臺大校友雙月刊出版《臺大家族椰林》做為母校校慶的賀禮,真是令人感到欣喜。
自創校以來,本校以開放的學風、優良的師資、豐富的教學與研究資源,培育出無數優秀傑出的校友。而校友之中,也有不少家族傳承的情形,除了夫妻檔,更有從祖輩、父輩到子代、孫代都有臺大人,或是同出一系,或是在不同的領域發展,相互砥礪,相互扶持,傳為美談,也令人羨慕。如今邀請這些校友寫下他們的家族故事,一方面留下家族史的見證,另一方面也可以說為臺大校史增添溫馨的一頁。
臺大是世界一流的大學,也是個溫馨的大家庭,有許多人在這裡求學、畢業,而他們的孩子從小在校園裡玩耍,長大後也在這裡求學、畢業。或者反過來,他們進入臺大,是來尋找父親、母親年輕時的蹤跡,和父親、母親一起呼吸臺大自由的空氣,讓世代之間的情感更緊密。透過他們的描寫,我們可以感受到親子之間、老輩與新世代之間,那種因為擁有共同回憶而無比快樂的心情,真的是有「家」在臺大,以臺大為家的深情。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臺大人不只是專注於學術、學業,和一般人一樣,他們也關心孩子的成長,也對父祖輩的成就感到驕傲。而在日常生活裡,這些臺大人的家族故事,讓我們看到家庭和樂的確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重要後盾。他們樂意和自己的家人分享生活樂趣,並且互相安慰鼓勵,諸多情境的描繪,在在刻劃了動人的溫情與世代傳承的意義。
本書共有十五篇文章,作者涵蓋文、法、理、醫、工、農、電機、管理學院等各院系,各篇內容豐富,文筆精采生動,既寫出他們的家族故事,也記下了不同世代臺大人的故事,在校慶前夕出版本書,格外有意義。在此感謝各篇作者賜稿,也感謝校友月刊編輯部同仁的辛勞,讓我們一同祝賀
臺大九十週年生日快樂
總編輯序
吳明賢(臺大校友雙月刊總編輯)
希望與真理是一所大學的本質,臺灣大學一直以培養具有獨立精神及自由思想的社會中堅分子為己任,一直以來學生在臺大培養視野,格局和批判性思維,尋找內心的激情,為生命的成長確定方向。今(2018)年是臺大立校90週年,特別值得紀念。因為臺大每跨出一步,代表的是臺灣高等教育更進一步。在這所臺灣第一高教學府成長的年輕人,累積數十萬人,年復一年,陸續投入社會各領域發揮所長,對臺灣、乃至全世界人類所做的貢獻無法計數。若我們肯定臺灣的發展進程,那麼臺灣大學所培育的校友就絕對有份於此。
由此來看,臺灣大學能擔當偉大的大學之名,要歸功於臺大校友,濟濟多士,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力無遠弗屆。這本《臺大家族椰林》邀請家有兩代以上的臺大人撰文,分享家族兩代三代乃至四代臺大人的校園生活,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個中興味,讓明賢讀來玩味再三,誠如謝豐舟教授的文章所言:「一個家族的歷史與一個大學的歷史,竟然是如此地休戚與共。」
而一個大學的歷史特別是臺灣大學的歷史更和國家社會的發展休戚與共。李德進學長的篇名「走過戒嚴時代的自由學府」清楚說明了臺大一以貫之的立校精神,而何耕宇教授以其父何寄澎教授的勉勵為座右銘:「臺大人為所有的臺大人罩上光環、戴上榮冠;所有的臺大人也應盡心盡力榮耀臺大。」,就是本書每一位作者所要表述的心志,所謂「上醫醫國、中醫治人、下醫治病」。
為慶祝母校成立90年,《臺大校友雙月刊》與全體編輯工作同仁策出版兩本書──《臺大家族椰林》和《臺大文學椰林》,感謝洪淑苓老師的參與主編,感謝賜稿的每一位學長和邀稿的編輯委員們,讓我們共同祝賀臺灣大學生日快樂,永遠以最偉大的大學自期,超越自己。
主編序
洪淑苓(臺大中文系教授)
每個人都隸屬一個家族,孫子長得像爺爺,女兒承傳了媽媽的聰慧⋯⋯若是我們也來說說臺大人的家族故事,那會是怎樣的光景?
《臺大家族椰林》便是在這樣的構想下,開始約稿、徵稿,希望家裡有兩代(或以上)的臺大人,撰寫他們一家的臺大回憶。希望可以透過世代經驗的對照,呈現出不同時代的求學經驗、校園環境、生活與社會氛圍的異同。
經過一年多的籌備,本書共收錄十五篇臺大人的家族故事。我們很驚訝地看到,有多位作者的家族都是三代、四代臺大人,而親戚人數加起來可能多達十多位。譬如醫學院謝豐舟教授的家族是四代、十一位念臺大醫科。外文系校友曹慧中、中文系校友徐文琴執筆的曹永和教授家族共有三代、十二位臺大人。其他大多是兩代、二人以上,夫妻子女共四位的也不乏其例。
在他們筆下,臺大的可貴,如戴桓青教授所言,並不是等同於一個品牌或名片,而是每人各自擁有的,深刻而獨特的回憶。譬如李嗣涔校長為兒女描述,從前「爸爸住的第五宿舍」、「媽媽住的第八宿舍」不只洋溢著親情,也蘊藏著年少時的甜蜜回憶。鄭毓瑜教授則為我們述說當年的椰林大道風情,而後也因應時代變局,臺大人唱著自己的歌,參加社會服務營隊。「橄欖樹」、「如果」、「美麗島」等民歌見證了那一代的青春。
有趣的是,吳聰敏教授記載他的「經濟學原理」在共同教室上課,有一天,他看見兒子從窗外走過,正要去「小木屋」買鬆餅,後來他偶爾也加入購餅行動。何耕宇教授則是從小跟隨著教授父親在臺大校園出入,臺大校園的人事物對他來說都倍感親切。王宏恩校友則好奇,那讓爸媽畢業二十多年仍不斷提到的椰林大道、籃球場、醉月湖,以及活動中心的民謠吉他表演、宿舍周圍的宵夜,到底是什麼樣子。待他親自踏入,才知道大學四年不管怎麼過都是「浪費」,但也都是「浪漫」。這些細節讀來都非常生動有趣,可略窺當時的臺大生活景觀。
此外,本書各篇作者也為我們勾勒求學時代的校園文化與社會氛圍。蔡昌里校友寫出了登山社的社團情誼,黃正彥律師寫出法學院的宿舍生活,紀越錦校友懷念的鳳城廣炒、台一冰店、雙葉書局、東南亞電影院等,在在記錄了當時的大學生文化。尤其特別的是,李德進校友仔細描繪民國四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所舉行的傅故校長斯年的安葬儀式,他協助遞送骨灰罈,見證了這莊嚴隆重的時刻。李校友甚至親自送相關照片到編輯室,可說是非常珍貴的校史資料。
臺大是人人嚮往的第一學府,臺大人的家族故事當然不只這十五篇。希望本書是個開頭,讓更多臺大人都來說說他們的家族故事,那是親子、家族的溫馨回憶,也是臺大人珍藏的時光膠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