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沒有標準答案的自由
蔡柏璋(劇場編導)
在學習或教學的路上,我一直秉持著一個觀念:沒有任何一個人說的話,應該被奉為圭臬。
尤其在表演藝術的旅程上,我們經歷過許多不同的學派、方法、練習、工作坊,更被許多「大師級」的名聲與光環所籠罩;我們想要成為一位更好的表演者,因此我們不斷吸收、上課,有時候甚至到了囫圇吞棗的程度,但,這真的是唯一之道嗎?
身為懷疑論者,我在第一堂課跟學生講的永遠是:「不要全然相信我的話,包括這間學校的其他老師也是。我只能建議大家,維持一個開放的心胸,聆聽、歸納、消化,然後找到最適合你/妳自己的學習方法。」
大學時期我從演員身份出發,畢業後開始嘗試編劇跟導演,之後因一度很喜愛音樂劇,鍾情於學習任何關於聲音和演說的相關理論與課程。在歐美的聲音教學領域裡,不乏幾個全球知名的聲音訓練體系,即便我認為當中有些觀念頗為受用,還是無法全心臣服於任何一個人的說法(就怪罪於我天生叛逆的個性吧!),我不想要成為任何一個人的弟子,我不想要成為另外一個奉某體系為聖旨的人。
這聽起來可能過於偏激了,但,藝術家的養成,不就是要培養出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個人嗎?
認識哈洛,是透過一位當年在瑞典交換學生的好友B君的引薦。從第一次與哈洛交談,便彷彿沒有任何年齡差距的隔閡。喜愛亞洲文化的他,常被我懷疑上輩子是個越南人:他兼具了北歐理性與東南亞民族熱情的特質;他的聲音訓練背景融合了豐富的醫院實作及多年的教學經驗。想當年,我也是那個急於要找到「標準答案」的亞洲學生,只想緊緊守住「對的方法」不放。但哈洛總是笑笑地對我說:「每個人都不一樣,沒有一個方法是萬能的。我們只能不斷地練習、感受,這個不適合,就換下一種啊,總會找到的。」然後他便耐心地陪著你練習,數十年如一日。他這種溫暖又具玩性的教學方法,敞開了我對表演和聲音想像的另一扇大門。哈洛對聲音訓練這門藝術的態度是有機的,是隨時不斷調整且與時俱進的,是在一個穩定基石之上自由移動的。我很喜歡這樣的態度,因為我總覺得,學表演,其實是在學做人;聲音也是一樣,我們所表達出來的聲音、投射、音色、質地,在在都反映出我們最真實的面貌。而哈洛一以貫之的中心思想,不僅幫學生奠定了好的基礎,更留給學生更大的空間,在未來的藝術之路上,自在地徜徉。
認識彼此也十多年了,對於他的訓練方法雖不敢說精通,但可說是略懂其精髓,身為表演者,他的聲音哲學讓我獲益匪淺。如今他把多年來的經驗與心得匯集成冊,我相信會引起很多熱愛聲音訓練、歌唱、演戲的表演同好,或單純想多認識自己身體跟聲音的人們,很大的共鳴和對話。
坊間有很多談論舞蹈跟創作的書,讀起來都很像心靈雞湯,我常在創作遇到瓶頸的時候拿起來翻閱。我相信這一本深入淺出的聲音訓練工具書,也同樣能帶給你/妳這份療癒。
當然,也請你/妳不要全然相信這本書講的每一件事。找到適合你/妳的方法跟觀念,持續演化出專屬於你/妳的聲音武器庫,其他不受用的,就瀟灑地直接丟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