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的話
「文化吸收叮嚀」
「邁向第二個臺灣文協百年的第一本重要專書」
PART 1 承繼的努力——臺灣文協關鍵人物的後代家屬
01 在街頭導覽中,重現渭水精神的熱情後代
人物:蔣朝根
場景:蔣渭水文化基金會
02 以長自土地的音樂激勵人心,也療癒歷史傷痛
人物:蔣理容
場景:蔣渭水文化基金會
03 顯影林獻堂的日常樣貌,重塑時代的團結底蘊
人物:林承俊
場景:霧峰林家頂厝
04 與民眾並行,繫著賴和的人道關懷繼續前進
人物:賴悅顏、吳潮聰、白佳琳、吳易叡
場景:賴和文教基金會
05 不只是壓不扁的玫瑰,而且花粉遍灑、四處綻放
人物:楊翠
場景: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
06 續行在陳澄波的未竟之路,再現陳澄波精神的一百種方式
人物:陳立栢、何冠儀
場景: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PART 2 跨域的綻放——文協百年多元展演的策畫人們
07 從百年畫作裡,學做一個有「臺灣性」的世界人
人物:余思穎
場景:臺北市立美術館
08《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特展的幕後告白與深情展望
人物:林曼麗、王若璇
場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
09百年臺府展「經典再現」的不設限想像
人物:林明賢
場景:國立臺灣美術館
10進步時代的幕後推手——向百年前的藝術贊助者與無名行動者致敬
人物:林振莖
場景:國立臺灣美術館
11 不只參與改變時代,也是促成自我改變的文協小人物們
人物:黃裕元、許美雲
場景: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2 寫給每一位臺灣人,綿延百年的深情追求
人物:蘇碩斌
場景: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國立臺灣文學館(前任館長)
13 百年影像流轉裡持續映演的反抗精神與自由想望
人物:楊元鈴
場景: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4 以音樂跨越語言,用當代的手路料理百年文化的跨界音樂人
人物:柯智豪
場景:柯智豪音樂工作室、文化總會
15每天都迎向1920年代文化想像的街區鬥士
人物:周奕成
場景:大稻埕國際藝術節
16 沿著文協榮光穿越歷史,迎接未來
人物:陳彥斌
場景:台中市新文化協會
PART 3 行動的反思——百年加一回首前行的實踐者們
17持續拓展舊疆界、打開新領域的文協百年研究
人物:許雪姬
場景: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18 以復興臺語到思考獨立,反省與承繼文協的未竟之業
人物:周婉窈
場景: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9 在回溯歷史的足跡中,發現了未來的路徑
人物:戴寶村
場景:吳三連史料基金會
20提供一個創作平台,成為開放多面向詮釋的歷史策展學
人物:許美惠、林欣、王力緯
場景: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附錄:新文化運動紀念館2022年度成果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