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臺灣歷史從數萬年前的史前文化到近代全球化的發展,其間臺灣社會曾經歷多次跌宕起伏。在這些衝突與洗煉過程中,不但沒有讓臺灣文化消失,反而為臺灣社會帶來愈發光彩多樣的風貌,讓臺灣文化發展出自己的主體性,突顯出臺灣人的包容度與適應潮流的韌性。
向下紮根、走向國際為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並行的兩大核心目標,因此在致力推廣臺灣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時,本會也不忘竭力深耕本土文化,建立大眾對於本土文化的認識與認同。早在二○○三年時本會就曾經委請學者專家編纂臺灣歷史辭典,以供學者及民眾讀臺灣史時查詢參酌。本會也相當樂見所屬機關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出版這本《簡明臺灣圖史》,從自然環境、政治發展、人文風土等多方面提綱挈領地引導民眾感受臺灣史的脈動,化浩繁的歷史資料為簡要的圖文與列表,讓民眾得以無負擔地學習臺灣歷史。
身為現代臺灣人,我們毋須經歷前人所走過的歷史風浪,就能享有多元融合文化的洗禮,但是我們自有我們必須面對的時代課題,希望讀者們能夠藉由閱讀這本臺灣史,感受先人面對挑戰的勇氣與智慧,並從中獲得啟發、以史為鑑,除了要避免重蹈歷史的錯誤,更應該學會用包容的精神、開創的勇氣去面對新時代的挑戰。
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委 盛治仁
推薦序二
有文字記載的臺灣歷史時間並不長,但進步的速度卻非常快,在短短不到四百年內,奇蹟似地蛻變為今日最先進的國家之一。在經濟上,它原本屬於自足型態,但自一六二四年荷人領臺後,由轉口貿易進而為農商連體,確立本土主體經濟,其後成長迅速,如今已蛻變為工商繁榮的高科技國家之一,傲視東亞。在政治上,它經歷了五個時期的外來政權高壓統治後,近年來卻和平地產生第一個華人民主國(The first Chinese democracy)。這是人類文明史的奇蹟之一。為什麼?可能與臺灣的地理特性與歷史遭遇有關。
首先,臺灣位於東亞島弧中點,控東亞航線之樞紐。海洋是隔離島民的天塹,也是與世界交通的大道,在一六二四年以前,臺灣基本上是孤島,因而相對落後,然而,自一六二四年荷蘭人入臺後,即引進重商政策,以航海貿易立國,臺灣開始迅速發展。
其次,臺灣具有多樣的地形與氣候,乃一農業天國。本島中央山脈南北綿亙,地勢陡峭,又由於北回歸線正好經過臺灣的中部,因此平地南部屬於熱帶、北部屬於亞熱帶,而山區因地勢高聳而有溫帶、寒帶之分。獨特的多樣化地形與氣候,提供多樣化產業發展的可能性。自一六三○年代荷蘭人發展農業後,以糖、米為主的產業成為長期的經濟支柱。至於山區則有茶葉、樟腦以及溫帶、寒帶蔬果等特產,自十九世紀後亦陸續登場。因此,臺灣農產品之豐饒與多樣性,世所罕見。至二次大戰後,因人口之激增,經濟重心又逐漸轉向工業,如今已成為高科技工業國家了。
然而,臺灣的歷史命運則十分坎坷。在十七世紀之前,原住民並未建立國家組織以自衛,因此強權覬覦,政權頻頻易手,計有:荷蘭與西班牙、鄭氏王朝、清朝、日本、中華民國,因而臺灣政治、文化史也呈現斷裂性,難以進行累積性的、高層次的發展。然而,自另一角度看,臺灣也因而得以吸收多樣先進的文化,因而得以迅速地、跳躍性地進步。如今,臺灣已吸收多種文化為重要遺產,即在原住民文化之上,添加中國、日本及歐美等文化,塑造成一閃閃發光、小而美之精品。
遺憾的是,一般人並不甚瞭解臺灣歷史文化的獨特性與珍貴價值,除了因過去本土教育未受重視外,欠缺展示臺灣歷史與相關文物的適當空間亦是一因。臺灣歷史博物館之成立,可說提供一個完整的展示舞臺,當可彌補缺憾。為此,館方特別規劃一常設展區,以圖文互證的方式提供簡明臺灣史的演變架構,一方面讓民眾可獲快覽之便,一方面提供進一步探討臺灣史之基本認識。本人有幸先睹為快,樂為之序,並期待國人踴躍參觀,融入臺灣歷史的洪流中,與先人親密對話,並激出再創新局之使命感。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黃富三
推薦序三
近年臺灣史研究逐漸獲得各方關注,本館向來以成為臺灣歷史研究資源中心自許,除了希望能整合、典藏珍貴的臺灣史料及文物,我們從沒忘卻做為一個博物館應負的社會教育使命。為了讓更多人能夠體會、了解讀歷史的樂趣,本館從籌備處時期開始就不斷透過研究發表、書籍編纂、展覽及教育活動等方式,希望讓臺灣史變得更有趣,以提高民眾學習臺灣史的興趣,喚起更多人對於這塊領域的重視,讓歷史不再是對大眾遙不可及的廟堂之學,而是成為民主社會中的公共論壇,讓每個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人都有機會接觸、了解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事。
本館推出這本《簡明臺灣圖史》,編纂宗旨並不是要讀者去記住歷史上的大小事件細節,而是希望提供民眾一本臺灣史導讀書籍,從宏觀的角度去看整體的臺灣歷史文化與常民生活演變。本書編排以時間為軸,運用了簡明的文字,藉由文物藏品以及相關史料的圖像活化歷史場景,讓讀者有更清晰的歷史想像,統整的年表則協助讀者了解臺灣歷史演變與歷史潮流脈動。
我常說,臺灣歷史是以臺灣這塊土地為舞臺,各個年代先來後到的臺灣人為主角,在互動交流下共同建構的屬於臺灣人的故事。身為臺灣人,你我有幸參與到這個美麗之島上歷史發展的進程,這個故事仍處進行式持續演進中,希望本書能夠幫助身為故事主角之一的你我,找到屬於我們自己在這個故事、這個時代中的角色定位,承先啟後,為這個故事再添精采的一頁。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呂理政
序章
「臺灣固海上之荒島。」傳統漢人史家連橫在著名的《臺灣通史》的序文上,開宗明義便這樣描述臺灣。
然而,遠古的臺灣,並非一直是座海島。隨著地殼的運動、長期的全球氣候變遷,以及海洋水位的升降,臺灣有時與大陸相連成一體,有時又懸隔成一孤島。
根據研究,臺灣與大陸最近一次被海峽隔開,大約發生在一萬多年前,也就是人類從舊石器時代進入新石器時代前後的事。
雖然,史前人類在臺灣的活動,最早可溯自兩、三萬年前的「左鎮人」,以及位於臺東,代表舊石器時代的「長濱文化」遺址。但若考慮海島地理條件的形成,及其對日後臺灣歷史所發生的根本性影響,我們不妨說,一萬多年前冰河時期的結束,全球海平面上升,這既形成了臺灣海峽,也形成了臺灣「歷史」的新開端。
形成海島後的臺灣,一方面鄰近大陸,易於往來,另一方面又是親潮與黑潮南下北上兩道洋流的交會之地,所以不但沒有孤島的封閉性,反而可藉洋流與季風之便,北往琉球、日本,南下菲律賓、馬來西亞與中南半島等地,得到更廣大的活動場域。
有些學者認為,正因有這樣的好條件,使臺灣成為古代人類從大陸地區逐步遷徙至大洋洲諸島的重要跳板。這支從臺灣出發,綿延擴展超過一千公里的遷徙族群,即我們現在稱為南島語族的祖先。而留居於臺灣的各部族原住民,也因這樣的地理條件,常與海外世界保持接觸,因而保有較強的文化適應能力與多元性的傾向。
即使到了近代,世界海洋商貿活動興起,臺灣比鄰大陸,又不受明朝海禁制約,面向大陸不穩定之局勢時可進可退,能不受波及,且可成為南來北往的航線樞紐,具有如此優良地理條件之臺灣,逐漸引來外商與東西方各海上強權的注意,也因此而登上世界商貿舞臺。
從歷史發展來看,十六世紀以來的臺灣,無論是早期的海盜私商,或者後來的荷蘭與西班牙,乃至鄭成功的入主,以及十九世紀末日本的入侵,無不著眼於臺灣在地理與地緣上的特殊價值,因而也左右了臺灣四百多年的歷史面貌。
如今我們可以理解,清朝派施琅攻克臺灣後,施琅力主將臺灣納入版圖,所持理由即為:「臺灣地方,北連吳會,南接粵嶠,延袤數千里,山川峻峭,港道迂迴,乃江、浙、閩、粵四省之左護。」他的意思,簡單用一句話總結就是:「臺灣一地,雖屬孤島,實關四省之要害。」在地緣政治的防衛觀念下,清廷開始經營臺灣,設置官方行政機構。
就在清朝完成其行政建制後不久,一場規模龐大的「移民運動」發生了。僅在十八世紀間,便有超過百萬以上的漢人先後移入。這種為墾拓而來臺灣定居的移民,論其規模,幾乎跟同時間歐洲白人移入美國的情形相當。這樣自發性且長時間的大規模跨海遷徙,中國歷史上不曾有過,不但寫成了臺灣歷史極為特殊的一頁,也形塑了臺灣社會充滿開創性與草莽性的特色。
憑藉自發性的漢人移民之力,篳路藍縷,辛勤墾拓,兩百多年來,一路把臺灣從荒蕪之地轉成遍地良田,而各種社會組織與產業活動也隨之興旺擴展。到了十九世紀末,在史家連橫眼中,臺灣已是「百事俱作,氣象一新」的寶地了。
然而,地理條件與地緣關係仍主導著臺灣歷史。甲午一戰,臺灣割讓,開始了長達五十年的日本統治時代。這五十年是歷史發展的大變局,臺民遭新興職殖民政府統治、差別待遇,但在殖民管制下,臺灣同時也經歷了一場現代化的社會轉型過程,無論基礎建設、產業或教育都有大幅的進步。其中苦樂悲喜,五味交雜,真是一言難盡。
二戰結束後,日本歸還臺灣。緊接著國共內戰失利,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往後數年,世界局勢又驟變。
分別由美、蘇主導的兩大國際集團,開始冷戰對峙。臺灣因處於東亞島鏈的核心位置,亦不能不捲入其中,歸入美方陣營,成為東亞圍堵防線中的重要一員。這一國際形勢,竟也左右了之後六十餘年的臺灣歷史發展。
直至上世紀七○年代,亞洲四小龍經濟起飛,臺灣成長極受世界矚目,歷史的轉向也開始露出曙光。八○年代,臺灣的高雄港已成為全球第四大貨櫃運輸港,九○年代以後更長時間保持在全球前三大的地位。冷戰結束後,亞洲新興國家的經濟發展開始起跑,中國大陸也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處此亞洲崛起的新局面,臺灣又再一次站上世運際會的關鍵舞臺了。
本書的寫作,範圍雖然涵蓋四百多年的臺灣史,以及更久以前的先民足跡,但形式上則盡量取其簡要,希望用極短的文字,配合豐富的圖片,以讀者一日之內即可通讀的篇幅,表達臺灣歷史的整體面貌。
這樣的敘述,首先面對的困難,就是如何選擇的問題。其中,先民辛勤墾拓的事蹟,以及社會、經濟等方面的變化,固然都應涉及,但在篇幅侷限下,則不求個別事件的詳細周全,而偏重從綿延的時間長河中,始於各地遺址考古發現,終於臺灣解嚴,掏洗影響全局的材料,匯成脈絡,以此重新審視歷史的意義。
歷史不斷累積向前,世局也不斷推陳出新。面對新的世紀變貌,歷史就是最好的嚮導。如果這本小書讓讀者不僅看到過去,也能順其脈絡而對未來產生自信與勇氣,那就是本書最大的成功了。
如果編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