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是以我國黃河流域的氣候、物候等為依據建立起來的。為適應農業生產等的需要,人們通過長期觀察太陽、月亮、天氣、物候等,總結出一套“自然曆法”指導生產生活,這套自然曆法便是“二十四節氣”。我國的節氣文化源遠流長,二十四節氣中“二至”“二分”的概念見於《尚書·堯典》;戰國後期成書的《呂氏春秋》中的“十二月紀”篇中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節氣之分;秦漢年間有了二十四節氣的名目,《淮南子·天文訓》一書就有了和現在完全一樣的二十四節氣名稱;漢武帝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年),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正式把二十四節氣定入曆法;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經過評審,正式將我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花時可期:二十四節氣花卉藥食圖冊》以二十四節氣對應的花卉工筆劃作為插圖,簡要介紹節氣花卉的性味、歸經、藥用功效等,同時介紹節氣養生等實用內容。人也和花一樣,要懂得感應四時變化,順時調整作息飲食。這一節氣過了,我們可以期待下一節氣的花開,在季節和生命的輪回中,體悟到生生不息,獲得對二十四節氣更加深入的認知。面對人生亦如此,無論炎夏或寒冬,我們都可期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