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匯聚各家心血的藝術寶典 香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 李應平
1996年,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成立,那是台灣文化界期盼已久的盛事。
由於之前在《中國時報》社會服務部策劃、執行文化藝術活動多年,我被延攬進入國藝會擔任推廣室主任。這個職務所要面對的藝術世界,比我之前的工作領域更為廣博:戲劇、音樂、舞蹈、文學、影像、視覺藝術…,幾乎每ㄧ項都需擴大視野再學習。尤其視覺藝術,對我更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小時候,我曾去臺北市立美術館參觀了幾次,但年齡、心智不夠成熟,還無法欣賞藝術作品的意象與意境。大學時,搭車經過台北圓山飯店附近,發現斜坡上有一家鬧中取靜的「漢雅軒」,是我那時唯一知道的畫廊。多年後「漢雅軒」搬離圓山,我才聽說經營者是來自香港的著名藝評家張頌仁先生;他遠從香港來台創設「漢雅軒」,看上的即是當時台灣藝術市場的榮景。
九O年代,台灣文化蓬勃發展,我這個視覺藝術的門外漢相信「勤能補拙」,跟著懂畫愛畫的同事林秋芳(現任宜蘭縣文化局局長)跑畫廊、美術館:台北忠孝東路的阿波羅大廈,伊通街最前衛的SOCA,甚至遠在高雄的山美術館…。尤其阿波羅大廈,當時畫廊眾多,畫家群聚,去ㄧ次就可以欣賞許多不同風格的繪畫,也認識了不少各具特色的藝術家。另外,我也去看富邦藝術基金會推出的粉樂町,閱讀帝門藝術基金會的藝術評論,或參加畫廊協會舉辦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在那段積極看畫與閱讀的過程中,我更進一步體會了藝術家的創作熱情,以及畫廊經營者嘗試建立市場秩序的努力。然而隨著中國大陸市場開放,藝術界出現磁吸效應,原本ㄧ片榮景的台灣繪畫圈也面臨了挑戰:最具指標性的蘇富比、佳士得兩大拍賣會先後移往香港;不少藝術家遷居北京、上海、雲南等地,畫廊業也紛紛轉戰大陸…。另一方面,數位時代來臨,藝術創作理念受到新激盪,創作媒才更豐富多元,繪畫市場的展示空間亦打破傳統,藝術管理與行銷更為專業,這些改變帶動了藝術拍賣市場對新藝術的接受度大幅提升…。
從旁觀察台灣藝術環境的發展,儘管經濟市場起伏不定,藝術家們仍堅守創作本位,新人輩出尤為可喜;而畫廊經營者與藝術策展人也仍積極培養觀賞者,穩定維繫市場運作。近年來,文創產業興起,藝術市場開始進入新的思維革命,創作與市場之間的辯證不斷進行,成為藝術市場源源不絕的能量,也預告了新ㄧ波的藝術榮景。
《台灣藝壇關鍵啟示錄》,是一本匯聚了各家心血的藝術寶典。子勛邀我這個外行人寫序,愧不敢當而又盛情難卻,只能簡單記錄自己作為一個旁觀者與藝術愛好者的心情。這本書的內容豐富扎實,既傳承了藝廊先行者的精神,也分享了他們的寶貴經驗與精準分析,必能讓後繼者有清晰的參照並得到明確的指引。如此相引相生,藝術環境的發展相信也會更趨專業成熟。在此,謹向始終堅持藝術本位的創作者與推廣者,致上最高的敬意。
作者序
在2012年的夏天,我們走訪了臺灣二十五家有代表性的藝廊,這本書詳細記錄了整個過程。為了真實記錄下這些藝廊經營者與策展人數十年的智慧結晶,我們在採訪撰稿上儘量不做太多的改寫與更動,以保留最真實的原貌。其中,有些藝廊已經交班給第二代,因此,我們只有採訪到第二代經營者的接班經驗,沒有機緣採訪到第一代經營者的傳承始末,殊為遺珠之憾。
在本書即將付梓之際,我們很榮幸地請到《典藏雜誌》簡秀枝社長給我們一些指點,簡社長非常認真地逐頁看過,並給了我們許多寶貴的建議,在此特別致謝。
老一輩藝術家為藝術而奉獻
臺灣老一輩的藝術家當時所處的年代是臺灣非常辛苦的年代,他們許多都是留學生,飄洋渡海到歐美或日本學畫。在當時的臺灣,若想要致富,學醫是最好的捷徑,而學藝術則代表了放棄物質生活的追求。在三十多年前的臺灣,唸美術系總是被戲稱沒出息,好像以後不是只能畫畫廣告看板,不然就畫賣不了多少錢而窮途潦倒,因此,在那時期的藝術家內心裡面,完全靠的就是一股對藝術追求的傻勁,對創作的執著與熱愛,幾乎是投入生命創作出他們作品的熱度。因此,老一輩的藝術家心中幾乎從來沒有想過這一筆畫下去可以賺多少錢,這一才可以賣多少錢,正因為如此,他們留下來的作品才能如此打動人心,為臺灣藝術市場提供了第一波優質的活水泉源。
緬懷藝術愛好者的純真喜好
在採訪過程中,幾乎畫廊第一代的經營者,都很懷念過去那些純真的收藏家。二、三十年前,有所謂的三師(醫師、律師、會計師),他們是臺灣中產階級的代表,他們收藏藝術品多半都不是以純投資為出發點,而是認為工作了這麼多年,累積了一些財富,應該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犒賞自己,他們當初也沒有料想到隨著臺灣的經濟起飛,隨著股市達到歷史高點一萬兩千點,讓藝術市場也達到頂峰,很多老畫家的作品都被市場操作翻漲好幾倍。
阿波羅大廈的輝煌年代
我們採訪的藝廊中,經營超過二十年的,很多都發跡於忠孝東路上的阿波羅大廈。全盛時期,在阿波羅大廈營業的藝廊高達數十家,每天都是收藏家、藝術家、裝裱人員、搬畫人員、裝潢人員進進出出。這段時間是臺灣藝術市場的黃金年代,不僅讓優秀的老畫家得到了應有的崇高地位,也讓收藏家與畫廊的身價水漲船高。在那個年代,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的高度、能見度與影響力也可說是全亞洲最首屈一指的。
蘇富比和佳士得退出臺灣
回望歷史,反觀今日蘇富比和佳士得兩大拍賣公司分別於1999年和2001年退出臺灣的拍賣市場,將台北的業務併入香港公司,原因在於臺灣對賣方所課的稅遠高於香港,因此,在不敵委託人的市場壓力之下,蘇富比和佳士得紛紛轉往香港。正因如此,許多世界級收藏家及其經紀人原先每年都會來台北參訪,除參加拍賣之外,也會順道參觀一些展覽,進而發掘臺灣優秀的藝術家。可是在蘇富比和佳士得退出之後,臺灣藝術家少了這些曝光的機會,也間接導致了臺灣藝術家行情的持續低迷。
近幾年,香港藝博會崛起,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藝術博覽會了,每年都有世界級的畫廊、藝術家、收藏家到香港參加藝博會,成交金額更是逐年不斷攀升。其實,台北藝博會比香港歷史更悠久,已經累積了深厚的人文內涵與信任基礎,但可惜因為政策與稅法的問題,讓臺灣錯失了成為亞洲藝術中心的領導地位。
亞洲週邊市場的變化
從1990年代開始,拍賣會上中國大陸年輕藝術家所佔的比例越來越高,目前中國大陸的藝術市場一直在往上攀升,持續擴大中,中國當代藝術早已是亞洲收藏家心目中的第一首選了。隨者中國經濟起飛,很多畫廊及藝術家都想去大陸發展,最多時約有十幾家畫廊,但現在慢慢在萎縮,甚至有的畫廊已經退出大陸回到臺灣。從開放到現在,大陸的藝術市場是倒著發展的,也就是拍賣市場比畫廊還要興盛,許多大陸當代藝術家不是由畫廊經營起來,而是由拍賣會炒作起來的。正因如此,臺灣許多畫廊到了大陸發展都遇到了困難,原先是想要介紹臺灣藝術家給大陸藏家,但後來發現沒有市場,目前則是反過來把大陸藝術家引進臺灣,推薦給臺灣藏家。
原先臺灣藝術市場都靠臺灣的收藏家來支撐。臺灣的收藏家有個奇特的特質,就是包羅萬象,什麼都可以買,可以今天買日本的作品,後天買南美洲的作品。但這些年臺灣的藝術作品漲幅並不大,在拍賣市場的能見度也不高,因此很多臺灣的收藏家對臺灣的藝術失望了,逐漸轉向購買其他國家的藝術品,尤其是中國大陸的藝術品,導致原先已經不大的臺灣藝術市場更加萎縮,這是非常令人擔憂的現象。
隨著全球化的影響下,國際雙年展、藝術博覽會、拍賣會也越來越全球化,世界各國的參與和交流越來越頻繁,亞洲各國藝術市場快速蓬勃的發展,反觀臺灣原地踏步毫無進展,臺灣藝術家作品在國際藝術市場上的出現頻率不僅沒有提高,反而還下降,這是我們最大的隱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