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現象學:一種本源性的思想追求
第一章 現象學與美學的方法論變革
第一節二元論:傳統美學的方法論特徵
第二節 胡塞爾:超越自然主義
第三節海德格爾:走向後形而上學的思想
第四節薩特:走向現象學與辯證法的融合
第五節梅洛—龐蒂:反對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
第二章 現象學的意向性理論
第一節 胡塞爾的意向性學說
第二節胡塞爾之後意向性理論的發展
第三章 審美對象的存在方式
第一節胡塞爾:作為意向對象的審美對象
第二節海德格爾:審美對象——存在真理之閃耀
第三節薩特、茵加登和杜夫海納在審美對象問題上的爭論
第四節 討論
第四章 審美對象與藝術作品
第一節對於審美對象和藝術作品的初步區分
第二節 藝術作品的結構形態
第三節茵加登:藝術作品的具體化問題
第四節杜夫海納:作品、表演與公眾
第五節 討論
第五章 審美對象與其他對象
第一節 審美對象與生命對象
第二節 審美對象與自然之物
第三節 審美對象和實用對象
第四節 審美對象與能指對象
第五節 審美對象與世界
第六節 討論
第六章 審美經驗的構成要素
第一節胡塞爾:審美經驗是一種直觀行為
第二節薩特:審美經驗是一種想像活動
第三節梅洛—龐蒂和杜夫海納:審美經驗是一種知覺活動
第四節茵加登:審美經驗是一種情感活動
第五節 討論
第七章 審美經驗動態過程
第一節 呈現階段
第二節 構成階段
第三節 評價階段
第四節 討論
第八章 審美經驗的主體間性特徵
第一節 現象學的主體間性理論
第二節 薩特:寫作活動的主體間性
第三節喬治·普萊:閱讀活動的主體間性
第四節杜夫海納:審美經驗的主體間性
第九章 現象學與西方現代美學
第一節 現象學與解釋學美學
第二節 現象學與接受美學
第三節現象學與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
第四節 現象學與後現代主義美學
結語反對形而上學與現代美學的出路
參考書目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