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搶鮮推薦
「『新鮮』的定義不僅愈來愈曖昧不明;過往人與自然、與環境、與土地、與在地傳統透過食物的產製而千百年深厚建立的緊密聯繫與共生共榮關係,自此,也逐步斷裂、消弭。讀之令人嘆息。」
──飲食旅遊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創辦人 葉怡蘭
「如果看完本書,可以讓讀者因為省思過度追求佳餚珍饈的飲食方式與態度,進而更重視我們生活的環境、更關注本土農業與飲食文化、更珍惜而不浪費食物,本人將樂予推薦。」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董事長 謝忠弼
「佛瑞柏格打開的冰箱,是一個很少有人想到的世界:冷藏技術的進步如何破壞了對於新鮮的認知,使權力從消費者和生產者轉移到中間商,而且幾乎消滅了季節性,這本活潑的著作提醒了我們非當季食物所消耗的技術、環境和社會成本。」
──報導文學作家羅緹(Elizabeth Royte),《別喝瓶裝水》(Bottlemania)作者
「在這本易讀卻複雜的書中,佛瑞柏格追溯新鮮食物不為人知的歷史,儘管『新鮮』原先具有『天然』的特質,卻在上個世紀被人類以各種方式生產、改造與行銷。本書極易理解、舉例豐富、洞察敏銳,必將吸引眾多讀者!」
──文化地理學家古斯曼(Julie Guthman)
「佛瑞柏格巧妙描述勞力運用、技術創新、企業控制和消費者選擇之間錯綜交織的關係,成功地以日常事物說明複雜的歷史、文化及社會現象。讀完這本引人入勝的書之後,你將對雞蛋和萵苣另眼相看。」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副教授迪拉派菲亞(Carolyn de la Pefia)
「在這本生動又引人入勝的書中,佛瑞柏格逐步探究冰箱裡的祕密:商業貿易和工業如何塑造出不受季節限定的豐足農產?水果在何處生長?牛肉和魚運送了多遠距離?蔬菜背後隱藏著哪些勞工,有何風險?……本書揭露過去一百年間我們對於新鮮食物的想法和期待有何改變,顯示出上述問題的重要性,並使我們改變了看待食物的眼光。」
──科羅拉多大學教授萊爾德(Pamela Walker Laird)
重新權衡全球化貿易下的新鮮-何奕佳
幾個月前,我為了學習如何用傳統的古法醃菜,去請教新竹北埔的一位莊媽媽關於製作醃菜的訣竅以及客家飲食的傳統。當時我曾經問了莊媽媽一個問題,客家人為什麼那麼喜歡吃醃菜,不多吃點新鮮蔬菜?她笑著說:「我們沒有不喜歡吃新鮮蔬菜啊!只是新鮮蔬菜不是一年到頭天天都有,台灣總是年年都有颱風,菜收不成的時候,我們就會拿福菜來燒肉、拿蘿蔔錢來煮湯啊!」她這樣的回答,使我頓時覺得自己有點可笑。
是啊!我們現在總是理所當然地認為,各式各樣的新鮮蔬菜應該每天供應在超市及菜市場的貨架上。每年為了避免新鮮蔬菜的供應受到影響,我們農場就得把大量蔬菜種在溫室中,因為現代消費者不能忍受沒有新鮮蔬菜的日子。每年台灣如果因為風雨使農作物受損,人民就會要求政府穩定蔬菜價格,保證新鮮蔬菜的供應。這時大量的進口蔬菜也會湧進台灣市場來平衡供需,但很少人知道這些蔬菜從美國飄洋過海來到台灣就需要三個禮拜的時間,加上從港口清關到上架又需要好幾天,甚至更久。但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擁有傲人的保鮮技術,透過預冷、特殊包裝及全程冷藏的技術,即使蔬菜離採收期已超過一個多月,在架上看起來一樣新鮮。而根莖類產品如紅蘿蔔甚至離採收期已經六個月以上,因為已浸泡過抑芽劑,即使在炎熱的常溫中也不會發芽,表面看起來永遠那麼新鮮、亮麗、光滑。
你也許會覺得這聽起來就像是欺騙,但其實這個市場只是竭盡所能地在我們想要的價格內,供應我們想要的各式「新鮮」商品。以我的經驗來說,現在大部分消費者對食物的期待都是「新鮮」、「當令」、「在地」,不再希望食物是工業化、反季節的商品。但很少人知道,單一農場很難生產出非常多樣化的蔬菜水果,如果天天吃完全在地及當令的產品,一般人會覺得枯燥到不能忍受。就算農場可以產出各式各樣的蔬果,也會因為經濟規模小及環境不夠適應而貴到不能接受。比如說台灣人最喜歡吃的凱薩沙拉的蘿蔓生菜是台灣的氣候種不起來的,但我們在飯店及自助餐不知要消費掉多少。其他的生菜、番茄也都不是夏季作物,只有冬季可以生產,但連便利商店,速食店、生機飲食店都是全年供應。大多數人以為農場只要養雞就可以天天生蛋,養乳牛就可以天天擠奶,其實台灣嚴酷的夏季很難生出蛋、擠出奶。因此我們所享受的所有穩定供應、便宜的價格及方便性都來自工業化生產、保鮮及全球化貿易。如果捨棄長期保存、運輸的產品,可能連最簡單的鹽、糖及醬油都得漲上數倍。如果沒有冷藏技術,也許女性到現在都無法出門工作,還待在廚房中整天採菜、殺雞、殺豬、醃菜、醃肉腸呢!
看完本書可以讓我們對食物保鮮的技術更為了解,雖然有些技術會讓你對「新鮮」兩字有不同的觀點,甚至有點失望或驚訝,但你可以想想這些技術在生活上帶來的好處,並在權衡之後重新選擇願意吃及不願意吃的食物。
(本文作者為永豐餘生技總經理)
斷裂消弭的人地關係-葉怡蘭
發人深省的一本書。細細述說了,人類飲食因生活型態、飲食需求與營養觀點的變遷,儲存、運輸以及養殖與捕獵科技的演進,加之龐大商業利益和廣告行銷手法的推波助瀾,在近兩百年來所產生的種種變化。
影響所及,「新鮮」的定義不僅越來越曖昧不明;過往人與自然、與環境、與土地、與在地傳統透過食物的產製而千百年深厚建立的緊密聯繫與共生共榮關係,自此,也逐步斷裂、消弭。讀之令人嘆息。
(本文作者為飲食旅遊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創辦人)
珍惜食物更勝於嘗鮮-謝忠弼
看到本書的書名──《你吃的東西真的新鮮嗎?》,再看到文中將新鮮分為「天然新鮮」與「人工新鮮」,心中不由五味雜陳、百感交集。
原書的書名為《Fresh:A Perishable History》,原作者希望探討食品保鮮(尤其是冷藏)技術對人類飲食的影響,以及有關食品腐敗的觀念演變。雖然譯文已忠實傳達原文的信息,但對從事食品科技與食品安全的專業人員而言,有些話不得不說。
食物具有容易腐敗(perishable)的特性,有些甚至還有季節性。所以過去在盛產期,總要想方設法保存得來不易的食物,老祖宗總結出燒烤、煙燻、乾燥、浸泡醋/酒、以及鹽/糖醃漬等等保存食物的方法。對先民而言,新鮮固然難得,保存更是珍貴。
食物保鮮技術的發展是現代化與城市化的重要推動因素。大約兩百年前,人們發展出大量乾燥、冷藏以及製罐等食物保存與製造技術,加上火車等交通運輸工具的發展,使食物得以由農村流向城市、從後方運往前線、甚至跨越洲際達到遠距離流通。尤其冷藏技術(配合現代的環境氣體調整與生理控制等保鮮技術)讓食物得以保有原來面貌,以濟不時之需、以易他地之物。沒有食物保存技術,現今的全球化與飲食多樣化根本無法實現!所以不管天然新鮮或者人工新鮮,只要能延長食物保存期限、提升食物附加價值,相對於因無法保存而讓食物腐敗,都更具有意義。
近年許多媒體經常使用「黑心食物」一詞,用以指稱一些以不當、非法甚或不人道的方式生產或製造的食品。然而事實上,只有黑心商人、沒有黑心食品。食物無罪,不管新鮮與否,只要能食用,都是上天的恩賜。
本文總結指出在地飲食的正義,揭示降低食物里程是近年環保意識抬頭的重要訴求。放棄冷藏與運輸科技,回到過去的在地飲食,不是倒退,而是一種進步!這是近年來對過度全球化的反思,對環保理念的訴求,對新鮮、有機、樂活(LOHAS)、慢食(slow food)等概念的詮釋。綜觀全書,作者並非全然否定現代科技以及其所生產製造之食物的價值,而是深切地提醒人們,在追求便利、舒適與多樣化豐富的生活背後,可能會誘發造成一些不適當的生產方式、不必要的運輸流通、不公義的勞力剝削,進而對地球的永續發展與部分地區人民的生活造成衝擊。
飲食決定人生(You are what you eat)。如果看完本書,可以讓讀者因為省思過度追求佳餚珍饈的飲食方式與態度,進而更重視我們生活的環境、更關注本土農業與飲食文化、更珍惜而不浪費食物,那即是功德無量,本人將樂予推薦。
(本文作者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董事長)
媒體推薦:
「佛瑞伯格指出,我們對於牛肉、魚、牛奶、蛋、水果及蔬菜的期待,在過去一個世紀已然改變。新鮮意味著沒有生物性腐敗,與我們對於純淨、營養與美觀的概念息息相關。如今這些概念都已隨冷藏科技進步而改變,我們也已視之為理所當然。」
──《自然期刊》(Nature)
「本書作者行文優雅,超脫技術面的陳述,從今日消費文化的核心來說明這種矛盾──我們要求新奇、卻又懷舊;排斥老舊物品,卻又要求更長的保存期限;放縱恣意,卻又渴求紀律。」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
「本書揭露了科學與經濟如何交互影響我們端上餐桌的食物。如果我們願意,就可以更加了解對於農人的要求,更能抵抗廣告的誘惑,對食材來源更為敏感,並對食物對環境的影響更有警覺心。」
──《華盛頓時報》(Washington Times)
「佛瑞伯格追溯了牛肉、蛋、蔬菜水果、牛奶及魚類從源頭到端上餐桌的過程,展現出現代科技如何改變了我們的進食方式。她理智清晰的文字及幽默感,大大擴展了作品的境界。」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