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説明我們有系統地在一年內把聖經讀完,每一天都有一個主題、一段默想及與主同行的指引,用作靈修,必能使我們的屬靈生命大有進步。
※ 本書內容為簡體字
作者簡介:
蘇穎智
美國休斯頓大學——學士
美國西南浸信會神學院——道學碩士
達拉斯神學院——神學碩士
西南浸信會神學院——教牧學博士
蘇穎智牧師不僅有扎實的神學教育背景,而且有豐富的牧會和神學教導經驗。多年來,他建立了德州雅靈頓華人教會、中國播道會恩福堂,成立了恩福聖經學院、和諧事業國際基金等主內機構。
蘇牧師的心願是讓深化的門徒訓練能遍達世界各地。縱使在沒有牧人的地方,信徒仍可以系統及全面地認識《聖經》真理,並且通過多媒體管道,如聯宇聖經學院Chiglobal.net,使全球各地有更多傳道人興起來,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除牧會、教導神學外,蘇牧師亦著述頗豐。著有與傳福音、研經、 釋經、門訓、神學及護教等有關的屬靈書籍三十餘本。其中不乏很多廣為人知的經典書目,如《新生命與新生活》系列小組查經資料、《每日箴言——門徒座右銘》、《智慧人生》等。
章節試閱
起初,神創造
第1周第1日 創一至二章 月 日
創世記講些什麼?簡單來說,是講四件事和四個人物。今天,我們要講的是第一件事,就是神的創造。第一章是六天創造過程的概覽,第二章是詳述第六日的創造;前者是順序的記述,後者是主題的記述;前者是鳥瞰式的廣角鏡,後者是特寫鏡頭;前者之中心是創造主
──耶和華神;後者之焦點是神創造的最高峰──人。創造的過程是:首先神創造領域 接著神創造管理者
第一日 ━━ 光 第四日 ━━ 太陽、月亮和星星
第二日 ━━ 天空和水 第五日 ━━ 鳥類和魚蟲類
第三日 ━━ 陸地和植物 第六日 ━━ 動物和人類
「起初神創造」,這話清楚宣告神存在,宇宙萬物非偶然而來,乃他所造。神的創造包括使無變有,如光、天、地、空氣、水、植物、日、月、星體、鳥、獸、魚、蟲等;也包括改變物質,如用塵土造動物及人,使無生命變為有生命,壞的變好,亂的變為井井有條。
神所造的一切是「各從其類」的,是不能混淆的、並非進化而來的。人之獨特在於他有神的靈,所以可以敬拜神,與神相交。人的使命是去管理及治理地上萬物,並榮耀神。
默想: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每個人的指模、性格、樣貌皆不同(但皆有神的形象與樣式),為此,我們根本不需與人比較,毋須自卑。既然一切是從神而來,我們只是管家;既然「得」是一種恩典,「失」也在神的計畫與保守中;我們不需擔心「失」,亦毋須為
「失」而難過。如約伯所說:「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伯一 21)
與主同行:請用顏色筆圈出重複的字句,你找到什麼?這些字句對你有何意義?金句:創世記一章 26 至 27 節,二章 7 節
你個人的默想 你個人的「與主同行」
附錄:
「起初神創造天地」(神=Elohim;創造=bara)這句話帶給我們震撼性的資訊:
1. 它否決了無神論者之理論
「起初」即在還未有時間以先,神已存在。換句話說,尚未有宇宙與世界以先,在任何被造物還未出現之前,神已經存在。
2. 它否決了泛神論者之立場
泛神論者認為萬物就是神,神就是萬物,但這句經文清楚宣告,神乃造物主,宇宙世界及其中萬物皆是受造的,是不可以與造物主相提並論的。
3. 它否決了多神論者及唯一神論者之立場
“Elohim bara”一句在文法上,嚴格來說是錯誤的,因“Elohim”是複數的,可將它翻成 “gods”(眾神),但“bara”卻是單數的,可將它翻成“He created”(他創造)。這句話表明了,一方面他是獨一與唯一的創造者,只有一位設計宇宙及世界萬物者,亦只有一位創造者。但另一方面,祂卻是有多位格的──祂是三位一體的真神,聖父、聖子、聖靈是同時參與整個創造(參詩一零二 25,九十六 5;西一 16;約一 1-2;伯廿六 13。有關造人方面的經文則有創二 7;約一 1-2;伯卅三 4 等),但只有一位真神。(詳細論述請參拙作《聖經對「三位一體」之啟示》,種籽出版社。)
4. 它否決了進化論者之立場
萬物是由神而來,是祂所造,是「各從其類」,絕不可能從無生命的東西「進化」至有生命;低等動物「進化」至高等動物;人絕不可能是從猿猴進化而來的。
5. 它否決了輪回之學說
萬物之被造是「各從其類」的,人更是神按著自己的形象與樣式而創造。在一切受造物中,只有人有神的靈,可以有不死的靈魂,而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絕非輪回而來。至於動物,乃神賜給人去享受、管理及治理的,絕非與人同等,但人必須好好管理,愛護神所賜的大自然。
起初,神創造
第1周第1日 創一至二章 月 日
創世記講些什麼?簡單來說,是講四件事和四個人物。今天,我們要講的是第一件事,就是神的創造。第一章是六天創造過程的概覽,第二章是詳述第六日的創造;前者是順序的記述,後者是主題的記述;前者是鳥瞰式的廣角鏡,後者是特寫鏡頭;前者之中心是創造主
──耶和華神;後者之焦點是神創造的最高峰──人。創造的過程是:首先神創造領域 接著神創造管理者
第一日 ━━ 光 第四日 ━━ 太陽、月亮和星星
第二日 ━━ 天空和水 第五日 ━━ 鳥類和魚蟲類
第三日 ━━ 陸地和...
作者序
自序
這本《每日與主同行》是我多年來的夢想,原因是在我十多年牧會的經歷中,發覺絕大部分信徒從未正式將聖經讀過一遍。縱有讀過者,亦極少有人知道聖經各卷中心、內容,大略是說些什麼,或曉得去默想其中精華,然後適切地應用於每日生活中。十二年前開始閱讀「The Daily Walk Bible 」,給我很大的啟迪,亦帶給我不少幫助,那時我已感到華人信徒亦極需要這樣的一本書。其後,我們搜覽了這類書,包括《一載聖經》、「Discover the Bible」(Dr. Ralph Neighbor 所寫)、「Walk Thru the Bible」、各類舊約概覽及新約概覽等,發覺與我的理想仍有一段距離。有些只有經文,沒有指引、釋經、默想和應用;有些則有應用和默想,卻不能將那段經文的主要內容提綱挈領、扼要地列出,使讀者對神的話有一鳥瞰式的認識;有些《概論》只有概覽,缺少默想及應用部分,亦沒有刻意分段,給弟兄姊妹作每日靈修之用;有些則太學術性、神學性,對初信者沒有太大幫助。
最近二年,當我多花些時間在訓練查經組長、小組組長時,發覺他們其中的一個困擾,是在帶組時,弟兄姊妹提出某些問題,他們卻沒法從聖經中即時找到答案或指引。明顯地,他們對神的話缺乏較全面的認識,對某些主題出現於何卷經文也不甚清楚或沒有印象。他們極需要一本有系統、能提綱挈領將整本聖經剖明、且提供默想及應用的《每日與主同行》。
這多年的心願,在繁忙的牧會、講道、帶組及行政、輔導事奉中,無法實現。感謝主,今年是我的「安息年」,我用了四個月的時間在美國德州西南浸信會神學院及達拉斯神學院的圖書館將這心願完成。在幾個月的寫作中,我是第一位受惠者,當我從頭到尾再讀聖經時,神帶給我很多靈感,差不多每天都有新的領受,且在幾個月中,很多經歷與我靈修之經文吻合,倍感深刻。
寫作期間,「The Daily Walk Bible」 帶給我很多靈感及幫助,馬有藻牧師的《舊約概論》及《新約概論》在概覽上甚有幫助。(本書圖表主要參考自馬有藻《舊約概論》和《新約概論》、B.Wilkinson & K. Boa 「Walk Thru the Bible」 及Jansen 「Survey of the Old Testament」 等。)弟兄姊妹使用本書靈修時,教會最好亦能提供概覽課程,介紹各卷書的寫作背景、目的及主題;另介紹以色列歷史,肯定會使弟兄姊妹對神的話有更深的瞭解。此外,我不能不感謝神,他賜我體力及精神,我雖有頸骨刺多年,但竟能應付長時間的寫作,並無特別不適之感;另外,幾個月內,我主領了大大小小逾八十堂聚會,但他仍給我足夠力量。其次我要感謝的,是恩福堂弟兄姊妹給我們的支持、禱告和分擔,特別是陳建球夫婦替我們照顧守望及綺寧,使我們毫無後顧之憂去完成使命,願主厚厚報答他們的勞苦。
本書的出版,則有賴楊長慧姊妹及高偉祥弟兄辛勤地把資料輸入電腦。在出版以先,不少恩福堂弟兄姊妹已先使用,也給我們提供寶貴意見。但願將來主內同工能有更多更好的靈修日程,建立弟兄姊妹。
盼望本書能幫助弟兄姊妹在信主的頭二年,便能有系統地將聖經讀一遍,並對聖經有一概略的認識,建立系統的靈修習慣。我也盼望從未試過這種系統靈修之弟兄姊妹,能起步親近主,每日用半小時讀三至四章聖經,細閱本書對該段經文之分析、默想及應用,深信這樣做會使我們在這異端紛起的末世裡,能站穩真理立場,不受異端邪說影響,靈性長進,且使我們在與人分享福音時,不致言之無物。
我有一個夢,就是弟兄姊妹在小組查經時,可自由分享他們靈修時所得著的,並分享其應用心得,以致彼此勉勵,使各人一起成長!
自序
這本《每日與主同行》是我多年來的夢想,原因是在我十多年牧會的經歷中,發覺絕大部分信徒從未正式將聖經讀過一遍。縱有讀過者,亦極少有人知道聖經各卷中心、內容,大略是說些什麼,或曉得去默想其中精華,然後適切地應用於每日生活中。十二年前開始閱讀「The Daily Walk Bible 」,給我很大的啟迪,亦帶給我不少幫助,那時我已感到華人信徒亦極需要這樣的一本書。其後,我們搜覽了這類書,包括《一載聖經》、「Discover the Bible」(Dr. Ralph Neighbor 所寫)、「Walk Thru the Bible」、各類舊約概覽及新約概覽等,發覺與我的理...
目錄
作者簡介
新修版序
盧序
許序
楊序
自序
導言
創世記
出埃及記
利未記
民數記
申命記
約書亞記
士師記
路得記
撒母耳記上
撒母耳記下
列王紀上
列王紀下
歷代志上
歷代志下
以斯拉記
尼希米記
以斯帖記
約伯記
詩篇
箴言
傳道書
雅歌
以賽亞書
耶利米書
耶利米哀歌
以西結書
但以理書
何西阿書
約珥書
阿摩司書
俄巴底亞書
約拿書
彌迦書
那鴻書
哈巴穀書
西番雅書
哈該書
撒迦利亞書
瑪拉基書
箴言選讀
馬太福音
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約翰福音
使徒行傳
羅馬書
哥林多前書
哥林多後書
加拉太書
以弗所書
腓立比書
歌羅西書
帖撒羅尼迦前書
帖撒羅尼迦後書
提摩太前書
提摩太后書
提多書
腓利門書
希伯來書
雅各書
彼得前書
彼得後書
約翰壹書
約翰貳書
約翰參書
猶大書
啟示錄
箴言選讀
作者簡介
新修版序
盧序
許序
楊序
自序
導言
創世記
出埃及記
利未記
民數記
申命記
約書亞記
士師記
路得記
撒母耳記上
撒母耳記下
列王紀上
列王紀下
歷代志上
歷代志下
以斯拉記
尼希米記
以斯帖記
約伯記
詩篇
箴言
傳道書
雅歌
以賽亞書
耶利米書
耶利米哀歌
以西結書
但以理書
何西阿書
約珥書
阿摩司書
俄巴底亞書
約拿書
彌迦書
那鴻書
哈巴穀書
西番雅書
哈該書
撒迦利亞書
瑪拉基書
箴言選讀
馬太福音
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約翰福音
使徒行傳
羅馬書
哥林多前書
哥林多後書
加拉太書
以弗所書
腓立比書
歌羅西書
帖撒羅尼迦前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