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蘇義哲的圖書 |
$ 980 | 祇園香道用香工具書 (電子書)
作者:蘇義哲 出版社:蘇義哲 出版日期:2021-10-27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普通級/ 初版 共 2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香是自然造化之美,幾乎所有古老文明,都曾開發出自成一格的用香文化,在日本也稱之為香道,因此人類喜歡香為天性使然,尤其位於眾香之首的沉香,更是大自然界的珍寶。隨著一爐香的燃起,便能讓焚香者身心寧靜,而所有的動作、言語都是多餘的,唯有一爐心香盎然。此時香煙蒸騰著,散發至虛空。摒除所有的意識活動,使身心歸一,真心先前。這顆心可以容納一切,周遭的一切都清清楚楚以本來面目展現。
全球第一本數位化繁體中文版,由台灣祇園香道所製作發行的祇園香道用香工書,從香材的認識、了解到如何生活中用香、品香及高階的合香與自己手工製香等,其中也包含真假、作手沉香辨識,並結合十多部高畫質的教學影片,不僅讓初學者更容易了解, 書中許多鮮為人知的香道用香技巧, 都將在本書揭開序幕。
作者早在民國九十年初就接觸過沉香,但當時還生不起興趣,事隔了五年一位熟識的藏傳師父在燃沉香,當時深深被沉香的香韻吸引,開始試著學習,過程中不自覺的喜歡上沉香,於是開始在尋香、找香,到後來進入香的領域,才了解到香的奇妙及對於人體的助益,不過當時資訊封閉,剛開始一直找不到實用的用香相關資訊,但在學香過程中自己算是非常幸運,總是會遇到一些老前輩願意分享寶貴經驗,於是到民國103年正式成立祇園香道文化工作室。
成立工作室之後,除了在網路上分享一路上走來的經歷,對於來到工作室的香友也都儘可能的去分享香的美好,直到大約在四年多前有一位住在高雄的年輕人與工作室連絡要來學手工香,因為他在南部問了很多人都沒有人願意指導,因此特從高雄搭火車北上到工作室學習,當時內心帶著些許難過,為何願意分享的人那麼少,而香文化已歷經了幾千年的歷史,其中有著太多的故事,而多年來閱讀關於香的著作不少,確實裡面很多故事,但雖然到資訊發達的今日,故事依舊是故事,但要如何入門及正確的用香?卻始終像個謎團一樣,雖然在許多書中有部份提到,但資訊並不完整,使想學習的人卻難以入門。
至2017年蒙明海法師向工作室訂購手工香而結緣,2019年受明海法師之邀前往佛教慈韵人文關懷協會講授香道課程;傳香過程算是一段奇妙因緣,對原是佛教徒的我,從興趣引發是位藏傳師父,後又受明海師父邀約傳香,對於香文化的推廣一向是工作室的理想,適逢師父開辦香道課程而有了起頭,如今終於可把用香的方式集結成書,方便初學者參考,對於這些年所遇到的人心中只有感恩,未來祇園一樣會把更多更豐富的用香經驗分享給大家,也希望這本用香工具書能讓有興趣的朋友更容易入門。
中國⾹⽂化最鼎盛的時期是在宋朝,⽽周嘉胄著作的《⾹乘》卻隔了兩個朝代到了明朝才出現。《⾹乘》全書共⼆⼗八卷,李維楨為序,崇禎⾟巳(西元1641年)刊成。作者賞鑒諸法,旁徵博引,累累記載,凡有關⾹藥的品名及⾹療⽅法⼀應俱全,可謂集明代以前中國⾹⽂化之⼤成,為後世索據⾹事提供了極⼤的參照。該書被收錄於清代《四庫全書》⼦部譜錄、《筆記⼩說⼤觀》等書籍。
《⾹乘》一書,就⽬前的社會來講會⽤到的部分不多,但如要深入研究,這本⽂獻還是極為重要的。⽬前除了《⾹乘》外可參考的資料雖多,但卻沒有⼀本在實務上教導⽤⾹⽅式的書籍。⽬前市場上的沉⾹書籍有些偏重古典⽂學、有些著墨於沉⾹之美,雖然也會介紹⼀些⽤⾹⽅式,但關鍵細節部份,在業界都是不傳之秘,很多用香資訊是找不到的。
對⾹⽂化的傳承及有興趣習香者而言,這本書就有許多可用之處,是⼀本不錯的參考書⽬,同時也是市場中第⼀本把⽬前現有的⽤⾹⽅式細節完全數據化呈現出來的用香書籍。這本⽤⾹⼯具書,雖然⾴數不多,卻是全球第⼀本結合⽂字及影⽚且沒有任何藏私的⼀本重要數位化書籍。
歷史上漢武帝愛⾹成癖,乃至薰燃⾹料驅逐異味成為宮中的習俗。到了宋代,⾹事活動已成為上流社會及⽂⼈雅⼠重要的社交活動。⽽唐朝鑒真⼤師傳到⽇本的不僅只有佛法,其中的薰⾹⽂化在⽇本更演變成為⾹道。
雖然⾹⽂化在歷史當中有些部分和皇宮貴族及上流社會有所結合,但⼈類喜歡⾹為天性使然,在筆者認為要拋開過去歷史所表徵的富貴及上流社會等等框架,才能⽤⼼去品味⾹的美好,畢竟⾹是真的好東西;如果懂得⽤⾹⽅法⽽善加使⽤,其實花費並不⾼,因為它不僅芳⾹養⿐、頤養身⼼,還可祛穢療疾、養神養⽣!
希望本書能帶給香友們,於閱讀同時又能增添學、用及品香的樂趣,讓香成為生活與工作上的良伴益友。筆者傳學在此祝 各位讀者們開卷快樂,平安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