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中國大陸崛起,與美國進行爭霸,核心區域就在東亞,而台灣身處其中。當國際關係學者試圖透過理論來理解兩強相爭以及區域中小國家如何自處時,東亞數千年的歷史提供了有力的經驗素材。我們所關注的焦點,包括歷史上的兩強爭霸、大小國的不對等關係、中小國家在兩強間的角色,以及在不同的國際關係中現實主義與文化因素對決策所產生的相對影響等。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蘇軍瑋的圖書 |
$ 355 ~ 405 | 大國逐霸.小國圖存: 東亞歷史與國關理論
作者:吳玉山/陳欣之/薛健吾/鄭丞良/唐豪駿/唐欣偉/張登及/蘇軍瑋/萬曉/楊仕樂/朴炳培/藍美華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24-02-22 共 5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為應對白軍和外國軍隊的干涉,1918年1月28日,蘇俄人民委員會通過了建立工農紅軍的法令。在1918年,紅海軍也建立了起來。1918年-1921年,蘇聯紅軍還參與了與波蘭的戰爭。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蘇聯派出軍事顧問到過中華民國、西班牙等國家。1939年,蘇聯紅軍在西方與芬蘭進行戰爭,在東方與日本帝國在中華民國與蒙古人民共和國的邊境上有過諾門坎衝突。1941年-1945年,蘇聯紅軍參與了蘇德戰爭,抵擋住了納粹德國的進攻,並在1945年成功占領納粹德國首都柏林。
1946年,蘇聯紅軍和蘇聯紅海軍一起改組為蘇聯武裝力量。冷戰時期,蘇聯的軍事力量除了蘇聯武裝力量之外,還有內務部的內衛部隊、克格勃的邊防部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蘇聯成為與美國並駕齊驅的超級大國,蘇聯的軍事力量有著數量龐大的常規武器和核武器。蘇聯的軍事力量在冷戰時期參與過韓戰、中蘇邊界衝突、阿富汗戰爭、越南戰爭、阿拉伯-以色列衝突,並參與干預1956年的匈牙利十月事件和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
1991年蘇聯解體時,蘇聯的軍事力量被各個加盟共和國瓜分,由於蘇聯時期各加盟國就已有各國自己的軍隊,因此一些重要裝備的轉移是透過必須外交談判才能完成。俄羅斯分得的數量最多。
維基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