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大師父修行,為何大師父既是我的煩惱,也是我的菩提?
修行的時候,你會冒出邪念嗎?
你會不小心對師父動情嗎?
在一個小巧的故事篇幅裡,作者以真誠的筆觸,描繪出一段師徒間若有若無的情感,敘述在家弟子從走入法會、虔誠地禮懺,企圖找尋心靈的依歸開始,到無意間卻發現出家的師父,竟然讓自己無法忘懷,深深刻印在自己的心靈深處,兩者極大的反差,令讀者讀來,心驚膽顫,卻也値得省思。
場景從法會、到為往生者助唸的助唸室、到殯儀館的告別式,到最後回到寺裡,好似一切都沒發生過,船過水無痕,卻又真實發生在主角的內心深處。
有人說,文學是苦悶的象徵,人物心靈真實的感覺,唯有主角自己最清楚,也唯有自我能解,師父無法幫你,鬼神也無法幫你,只有靠自我的力量,去解套,去淨化。
似有還無,似真還假,恰似人生的縮影,一段兩萬字的小說,將只可遠觀、不可褻瀆的黃昏之戀,描繪得淋漓盡致,主題鮮明,讓人低迴不已。
從年輕時的愚癡,到年長時對情執的冷觀自覺,從正念逐漸走向淡化、覺悟到放下,作者塑造人物性格,獨到之處,値得玩味。
本書特色
◎筆法輕巧,寓意不淺的短篇小說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