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大師父修行,為何大師父既是我的煩惱,也是我的菩提?
◎筆法輕巧,寓意不淺的短篇小說創作。
修行的時候,你會冒出邪念嗎?
你會不小心對師父動情嗎?
在一個小巧的故事篇幅裡,作者以真誠的筆觸,描繪出一段師徒間若有若無的情感,敘述在家弟子從走入法會、虔誠地禮懺,企圖找尋心靈的依歸開始,到無意間卻發現出家的師父,竟然讓自己無法忘懷,深深刻印在自己的心靈深處,兩者極大的反差,令讀者讀來,心驚膽顫,卻也値得省思。
場景從法會、到為往生者助唸的助唸室、到殯儀館的告別式,到最後回到寺裡,好似一切都沒發生過,船過水無痕,卻又真實發生在主角的內心深處。
有人說,文學是苦悶的象徵,人物心靈真實的感覺,唯有主角自己最清楚,也唯有自我能解,師父無法幫你,鬼神也無法幫你,只有靠自我的力量,去解套,去淨化。
似有還無,似真還假,恰似人生的縮影,一段兩萬字的小說,將只可遠觀、不可褻瀆的黃昏之戀,描繪得淋漓盡致,主題鮮明,讓人低迴不已。
從年輕時的愚癡,到年長時對情執的冷觀自覺,從正念逐漸走向淡化、覺悟到放下,作者塑造人物性格,獨到之處,値得玩味。
作者簡介:
陳瑱諭
台灣新竹客家人,從事特教工作,曾出版短篇小說集《藍山咖啡》、《那段在自閉兒發展中心的瘋狂歲月》、詩集《跳出石縫的小金魚》、劇本《白雲溪水一世情──金鳳的一生》、《她得了雞蛋鬼恐懼症》等作品。
章節試閱
大師父唱誦的聲音,偶爾以一種鼻喉氣音的唱法,唱誦出來,有一種隨意、自在、灑脫的味道;卻又像個遊戲人間,沾染了一些塵俗味,卻又想跳脫出來,拂塵而隱去的味道。總之,這聲音,具有一種非比尋常的魔力,說喜歡,真的不夠。我著實為這聲音,著了迷。
每一次的法會,聽大師父的唱誦,真的是一種享受。但是,水懺的內容,卻又令我驚覺、憾動、而悲愴。每一次,作完水懺,我的腦和心,也似被那滔滔巨浪給淹沒了。雖然如此,我的心靈也似徹徹底底地被洗滌了一番。
這種感覺,促使我對下一次的法會,充滿了期待。
也不知為什麼,所有唱誦的曲調,我都喜歡。下山之後,那些唱誦的曲調,總在我的心靈中迴盪著。
我覺得我是如此,一下子就掉落在唱誦的酒罈子裡,沉醉不已。
只要眼睛一張開,到夜晚沉沉入睡,一整天都被這個聲音縈繞著。
腦袋幾乎都被自己嘗試著模仿唱誦的聲音,佔據著。在生活中的所有活動中,彷彿充滿著梵唄的節奏。
自從參與第一次法會後,我開始積極又熱切地聽經聞法,我記住每位法師說的重點,以及體會每一句經文的內涵,各門各派,我都十分感興趣。除了稱念佛號,我也試著靜坐,就越來越走入佛法的世界中。
心中有疑問,我就在下一次的法會中,請教大師父,大師父耐心地解說給我聽。其實,我的潛意識裡,有點想測試他的意思。
也不知從何時開始,我發現自己下了山以後,接下來的日子裡,除了大師父的聲音之外,竟連大師父的樣貌,也佔據了我的生活。
以上內容節錄自《裸相》陳瑱諭◎著.白象文化出版
大師父唱誦的聲音,偶爾以一種鼻喉氣音的唱法,唱誦出來,有一種隨意、自在、灑脫的味道;卻又像個遊戲人間,沾染了一些塵俗味,卻又想跳脫出來,拂塵而隱去的味道。總之,這聲音,具有一種非比尋常的魔力,說喜歡,真的不夠。我著實為這聲音,著了迷。
每一次的法會,聽大師父的唱誦,真的是一種享受。但是,水懺的內容,卻又令我驚覺、憾動、而悲愴。每一次,作完水懺,我的腦和心,也似被那滔滔巨浪給淹沒了。雖然如此,我的心靈也似徹徹底底地被洗滌了一番。
這種感覺,促使我對下一次的法會,充滿了期待。
也不知為什麼,所有唱誦...
目錄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