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關於這本書……
藉著說故事的方式,輔以抒情的筆法,將我從小到大,感受過最溫馨的親情,與最深刻的人生經驗,詳實地告訴所有讀者,希望讀者從中可以感悟親情的脈動與力量。
三、四十年前的臺灣,很多年輕讀者或許感到陌生,不過在本書裡,我寫了很多小時後的有趣故事,不僅原汁原味地呈現早期南臺灣鄉下的風土民情,也為許多富有古早臺灣味的傳奇故事留下紀錄。
一九七○年,我到了美國,一處與臺灣截然不同的異地文化,對於所見所聞特別有感受。因此,在幾篇文章的字裡行間,參差比較中外社會文化及大眾生活,讓讀者對近代社會發展的巧妙演進有所了解。
寫這本書的目的,無非是想傳達:生活雖然有時平凡,但是我們可以活得不平凡;人生雖然有時困難重重,但是我們卻可以微笑克服……不管如何,只要我們有毅力,所有痛苦與失敗,都是我們邁向成功的墊腳石。
希望能將我對自己孩子講的話,透過本書講給其他孩子聽,讓這些孩子,及早找到人生的價值與方向。
推薦序一:
一位教育心理學者的共鳴 郭生玉
《呼喚》是一本為人子女、為人父母都必須讀的抒情書。該書不但把親情描繪得淋漓盡致,而且把四、五○年代的臺灣鄉下,以充滿感性的筆觸描述得栩栩如生。作者更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引導青年人如何為人子女,及規勸成年人如何愛護其子女。
我認識西杰先生數十年,他出生於臺灣南部的鄉下,被當地美譽為「屏東才子」。我一直很敬佩他,因為他能從鄉下賣香蕉的小孩,一步步努力成為科學界的大教授;更讓我驚奇的是,他如蓮花般的妙筆,把親情寫得讓許多讀者淚流滿面。讀者珍貴的眼淚是感動,也是醒悟。
我也很盼望有一天可以讀到一本書,能把四、五○年代的臺灣景況描述得生動有趣,並讓讀者在親切生動的環境裡,了解當時的臺灣社會,尤其是農村社會的動態。《呼喚》正是我期盼已久的書,全書以抒情文、說故事的方式,把那時候的臺灣鄉下刻畫得非常透徹,這些刻畫不但勾起了我小時候在下淡水溪(高屏溪)的美麗童年,而且也讓我對父母、子女的親情更加珍惜。
說教式的教育往往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而西杰先生啟發性的抒情文,引導著、也印證著每位讀者心靈深處對親情與友情的悸動。
西杰先生的文筆勝過於身為國際學者的尊崇位置。他用他的華麗抒情文及鄉野頑童奇特的故事,把那個年代的環境充滿感情地表達在紙上。為人父母及為人子女者,將可透過這本書互相了解,進而減少代溝,增進親子關係。如果您是為人父母的,您一定要讓兒女躲在房裡看這本書;如果您是為人子女的,不妨拿這本書給您的父母,請他們在夜深人靜時,靜靜地體會親子之情的偉大。
(本推薦序作者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前系主任兼教授/前考選部副部長)
推薦序二:
書中娓娓道來,像一幅幅素描畫 吳文虎
我認識CJ博士十年了。他給我的印象是平易近人、樸素無華、對事業執著,加上非常有責任感,特別是和我們大陸的人有一種親和感。當我們在ACM大賽中取得好成績時,他那種發自內心的激動,與欣喜若狂的快樂直教我感動。直到看了這本《呼喚》,我才找到了答案,也更拉近了我和CJ博士的距離。
這是一本呼喚親情的書。全書的寫法是以第一人稱、夾敘夾議,將自己童年和青年時代的一個個片斷呈現給讀者。書中真實的切身經歷,由CJ博士娓娓道來,像極一幅幅素描畫,巧妙地將過去貧窮卻又十分美麗的家鄉,以及自己童年的故事展現在我們眼前。對於住在海峽另一岸的我們而言,不但覺得清新親切,也不陌生。像我這樣年齡的人,童年時家境的貧寒與坎坷,與CJ博士十分相像。家鄉的風土人情、飲食習慣,以及稱謂等等都有相近之處。想到從大的方面說是同祖同宗使然,這就讓我又多了一層感動。
童年為生活所迫而在鄉下賣香蕉的孩子,現在已經成為當今美國知名大學教授,且在頂級世界科技大賽中,領導全亞洲賽區叱吒風雲的人物。究竟,他取得成功的內在動力是什麼?讀了CJ博士的內心獨白《呼喚》,相信大家不僅會掩卷遐思、熱淚盈眶,還會在他身上,感受到一股身為華人民族特有的傳統精神:對父母哺育呵護的感恩與盡責,和這種精神對子女的傳承。只是因為在阿娘彌留之際,自己遠在萬里之外,未能守候身邊,成為終身憾事。十多年了,讓CJ博士每思至此,便會淚流不止,他才從心底呼喊出「為什麼時光不能倒流!」
(本推薦序作者現為北京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
推薦序三:
童年是無限的資產 黃光男
《呼喚》為我們喚回了過去晶瑩的回憶。黃金雄教授以真切的情感描述早期台灣鄉間生活的種種,記憶中的童年氣味,時而感傷,時而令人莞爾。他回溯鄉間孩童純粹的感情與樸質的觀點,將對親情的無限懷念呈現如一幕幕美好畫面。
本書的企圖不僅僅是追憶童年生活的許多趣事與美好,黃教授亦從文化與社會道德的觀點切入,省視過去,叮嚀子女建立人性的價值觀。文中以第一人稱日記體,描述世事經驗,對於社會文化的剖析真切精準,又寓意深遠。其中,亦能感受到他對於台灣-故鄉的一絲期許。
童年是無限的資產,因為它是夢,是未來,是理想,也是人性的泉源。《呼喚》所召喚的不僅是黃教授的童年回憶,更是父母恩情的深廣似海,子女慈愛的純粹付出,以及社會文化的理想責任。過往因真誠而能打動人心,真情推薦此書。
(本推薦序作者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