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芝山巖學堂、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臺北師範學校,一脈相承再擴展出來的各類學校,就是臺灣近代學校教育的源頭。北師校史不僅是臺灣教育史的核心,同時也建構出臺灣美術史、文學史、音樂史、政治社會運動史中最重要的篇章。歷史經驗的教訓是奮發向前的動力,也是未來發展的指南針,精彩圖輯最能鮮活大家過往的歷史記憶。讓本書以圖從頭說起北師這個金字招牌的光榮事蹟,以及臺北教育大學淵遠流長的故事。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許嘉峻的圖書 |
$ 210 ~ 333 | 圖說臺北師範校史
作者:何義麟、簡宏逸、蕭柏暐、江杰龍、許嘉峻、林智遠、殷婉軒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3-12-13 語言:繁體書 共 3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從芝山巖學堂、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臺北師範學校,一脈相承再擴展出來的各類學校,就是臺灣近代學校教育的源頭。北師校史不僅是臺灣教育史的核心,同時也建構出臺灣美術史、文學史、音樂史、政治社會運動史中最重要的篇章。歷史經驗的教訓是奮發向前的動力,也是未來發展的指南針,精彩圖輯最能鮮活大家過往的歷史記憶。讓本書以圖從頭說起北師這個金字招牌的光榮事蹟,以及臺北教育大學淵遠流長的故事。
作者簡介
何義麟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簡宏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文系博士班
許嘉峻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班
林智遠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校友服務中心秘書
江杰龍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
蕭柏暐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
殷婉軒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班
1立基:從芝山巖學堂到國語學校1895-1896
1.1.(本時期校史概說)
1.2.校史從芝山巖開始
1.3.總督府國語學校開校
1.4.國語學校的附屬學校
1.5.女子師範教育的先聲
1.6.郊區的大安公學校
2.宏業:台北師範學校1919-1927
2.1.(本時期校史概說)
2.2.臺灣教育體系的制度化
2.3.文武町,三線道,大南門大學校
2.4.1920年代師範學校的學生生活
2.5.入學的窄門
2.6.北師學潮拔刀事件
2.7.大安公學校裡的國師校友
3.薪傳:臺北第二師範學校的成立與合併1927-1945
3.1.(本時期校史概說)
3.2.下內埔芳蘭之丘的北二師
3.3.萬中選一的入學試驗
3.4.在教室與學寮間度過的青春歲月
3.5.武裝化的學生身體
3.6.鍛鍊身心的競技與課外活動
3.7.邁向廣大的教育現場
3.8.台北第二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
3.9.北二師學生騷動
3.10.一二師合併,戰時女子部疏散
導讀
跨越三世紀的故事
一、芝山芳蘭百年傳承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的前身是「北師」,歷經一百多年的演變,學校的歷史已經跨越了三個世紀。在這演進的歷程中,不論是在師範教育或初等教育的發展,甚至整個臺灣教育史、美術史、文學史與政治社會運動史等,北師都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在困頓的年代,北師青年奮力向上,他們不僅讓自己成為社會的領航者,對臺灣的社會革新與文化提升,也作出極大的貢獻。如果要探索百年來臺灣青年的足跡,首先要認識北師的校史。
1895年設立的芝山巖學堂,可以說是北師校史的起點。隔年,臺灣總督府創立國語學校,並將芝山巖學堂納入附屬學校,其主要教學目標在於培養具有雙語能力的人才與初等教育之師資。
1919年配合臺灣教育令之公布,總督府國語學校改名為臺北師範學校。
1927年,因應時代的需求,北師分割為南門校區的臺北第一師範學校,與芳蘭校區的臺北第二師範學校。
1943年,北一師北二師曾經短暫合併,戰後又再度分割,南門校區改為女子師範學校,芳蘭校區變成省立臺北師範學校。
1961年北師升格為專科學校,1987年改制為省立臺北師範學院,1991年改隸為國立臺北師範學院,2005年8月1日升格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這段校史的沿革,不僅校內有許多值得介紹的故事,校史與社會變遷的聯結,也非常值得探究。
百餘年前臺灣歷史的巨變,主要來自清廷在甲午戰爭中戰敗,割讓臺灣與澎湖給日本。然而,臺灣的住民並不接受這樣的安排,對新來的統治者,展開激烈的反抗。經過武力鎮壓後,日方才得以建立統治體制,同時也積極展開通譯人才養成之工作。
1895年7月12日,總督府學務部長伊澤修二選定芝山巖開漳聖王廟設立「芝山巖學堂」,對地方民眾進行日語教學,同時也積極進行臺日語言教材之編纂。然而,民眾的武力反抗並未平息,1896年1月1日,六名由伊澤學務部長從本國招募來芝山巖學堂任教的教師,一同前往總督府參加新年慶祝會,途中遭遇騷亂,在折返山上學堂途中遭到抗日鄉勇襲擊,六名教師全都被斬首,學務部設備也遭到焚毀,此乃史稱之「芝山巖事件」。
事件後,總督府不僅厚葬六位殉職教師,同時透過教科書與祭祀活動之宣揚,將遇難的「六氏先生」轉化成為教育而犧牲的典範,稱其精神為「芝山巖精神」。而後,更逐步將芝山巖建構為紀念所有為教育而犧牲之聖地。這樣的史觀直到戰後才出現翻轉,進而讓各方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如今,這段極具爭議的校史詮釋不僅無人可以獨占,甚至是小說家東方白的創作題材。
臺灣島上創辦的西方新式學校,可以追溯到西方傳教士來臺時期,或是清末自強運動時期。但是,大規模且有系統地建立新式學校,無疑地始自日本統治時期。芝山巖事件後,新式學校體制持續被引進臺灣。1896年3月,總督府頒布〈臺灣總督府直轄諸學校官制〉,5月公布國語學校及附屬學校之名稱與設置地點,正式設立國語學校。1897年3月,在東京、大阪招收的首屆師範部及語學部新生來臺,4月16日開始上課。日治時期,各地公學校是推行國語的主要機關,公學校師資則由國語學校及其衍生的師範學校培養,這是臺灣新式教育發展的主軸。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臺灣建立近代學校時,大多有意或無意地跟儒學傳統進行聯結。例如,選定芝山巖設立學堂,可能就是有意吸納開漳聖王廟旁「文昌祠義學」之文風。而後,國語學校不僅設於臺北孔廟旁,新建校舍完成前也曾借用學海書院之房舍,統治者也利用漢詩與本地詩人唱和,並刻意表彰傳統文人,這些措施多少也影響到士紳對子女教育的態度,進而將其資源與心力投注於各地公學校之設立。因此,臺灣從傳統到現代之教育變革與求學風氣,其內在的傳承等問題,實有必要進一步探討。
1896年創設的國語學校是臺灣師範教育的源頭,在五十年之間出現過多次擴張與整併的變化。其附屬學校、實業部、中學部、女子部更衍生發展為多所臺北市的小學,以及實業學校、中等學校、女子學校等。總督府國語學校最初設置「師範部」和「語學部」兩部,語學部設土語科及日語科。師範部在學中享有公費待遇,畢業後有服務年限的義務。
1899年,總督府新設臺北、臺中、臺南三所師範學校,但因公學校師資需求不如預期,1902年先廢除臺北、臺中兩師範學校而後再廢除臺南師範,全部併入國語學校,並將師範部分設甲、乙兩科,甲科招收日本人,乙科招收臺灣人,以配合日人子弟就讀小學校與臺人子弟就讀公學校的規劃,確立雙軌並進的師資培育制度。
1919年,國語學校更名為臺北師範學校,先前設立的臺南分校則改為臺南師範學校,隨後又在1923年增設立臺中師範學校。1927年原臺北師範學校分割為兩校,1940年增設新竹與屏東師範學校,但1943年配合改制專門學校,又再度整併六所師範為臺北、臺中、臺南等三所師範學校。
由於日治時期各師範學校都系出同源,1946年12月全島畢業生組織「國語學校師範學校同學會」(簡稱國師同學會)時,曾計畫號召國語學校與三所師範畢業生共同參加。雖然這個目標並未實現,後來的國師同學會僅有國語學校與北師的校友加入,但由此構想也可以看出,日治時期全島師範生具有的一體感意識。
戰後回到日本的校友,北一師曾組織「芝山會」,北二師則組成「芳蘭會」,而後兩校校友會還曾合併為「芳芝會」。從臺日兩地校友會的運作,我們可以看出芝山、芳蘭的歷久彌新的傳承。放大視野的校史,甚至應該還可含括從師範教育、初等教育,以及中等與實業教育等開枝散葉的臺灣教育發展史。
二、師範生的艱辛與榮光
戰後,「北師」再次經歷了一次重要的轉折。1945年12月5日,政府指派新任校長唐守謙負責接收臺北師範學校,並下令將南門校區交由任培道校長創辦女子師範學校。政權的更替,不僅讓北師校園內的「師資大換血」,教學上必須進行「國語之轉換」,臺灣社會也經歷一場天翻地覆的大變動。
此外,戰後學校教育制度變革中,從「六五三三制」改為「六三三四制」,影響也極為深遠。配合這樣的調整,1943年升格為專門學校的師範學校,被降格為三年制的中等學校。這段變革與紛亂時期,師範生是如何調適呢?校友們表示,在這段改朝換代時期,一切都跟承平時代不一樣,大家的求學歷程都很坎坷。歷經數年的動盪,1950年起北師的畢業紀念冊才得以再定期印發,校史資料也逐漸地豐富起來。
戰後,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除了將原有的臺北、臺中、臺南師範學校改制為省立,同時也設立臺北女子師範學校。1946年,原本分屬臺中與臺南師範學校之新竹分校與屏東分校,獨立為省立新竹與屏東師範學校。
1947年10月東部新設省立花蓮師範學校,1948年8月再設省立臺東師範學校。1954年省立高雄女子師範學校創設(1967年改制為高雄師範學院),1957年省立嘉義師範學校設立,至此全臺師範學校大致擴充完備。此外,配合當時初等教育師資之需求,師範學校除了正科班,還設有簡易師範班、山地專班等。由此可知,實際上曾在師範學校進修的人數相當可觀。
經過前述的擴張期,1960年代的師範教育體制再度出現變化。為了提升小學師資素質,省教育廳決定從1960年起逐年將師範學校改制為三年制專科學校,招收高中職畢業生。因此,北師在1961年奉令改制為師範專科學校。但是,因三年制專科的招生情況不佳,師專很快就改為招收初中畢業學生的五年制專科學校,直到1987年改制學院為止。
不論是日治或戰後時期,長期以來「北師」一直都是全臺升學競爭最激烈的名校之一。特別是師專時期之北師,由於當時經濟尚未高度發展,許多家境清寒的學生,都很嚮往既有公費待遇又有就業保障的師範學校,其中北師就成了升學窄門中的窄門。一般而言,不論戰前或戰後,若非學業成績相當優秀,很難考上師範的正科班,「師範生」在臺灣社會上,可說是一群擁有特殊光環的青年學子。
然而,當年師範生的生活,並非像今日大學生校園生活這樣輕鬆愉快。特別是在反共戒嚴的年代,為了進行思想層面的控制,政府依然採取公費培育師資之方法,黨部與救國團也進入校園組織學生,師範生受到相當嚴格的管制。加上集體住宿、採早晚點名制度,平時實施基本教練、軍歌教唱,並由教官掌握獎懲大權。
此外,校園內禁止男女同學私下交談,當然更不容許異性交往。這群來自全臺各地的成績優異青年,被鎖進管理森嚴的校園中,他們是如何度過其校園生活呢?曾有校友回憶說:北師同學都是來自不同地方的佼佼者,報到後最初大家互相感到陌生,但是同吃一鍋飯,同睡一棟樓,朝夕相處,慢慢地就融入「北師人」的大熔爐,三年或五年不等,由稚嫩而成熟,從學生變老師,這段過程非常令人珍惜與難忘。
然而,若有叛逆的青春少年,不順從這樣的管教,後果將如何呢?他們是否也懷念這段過往呢?作家七等生以小說〈削瘦的靈魂─跳出學園的圍牆〉,充分傳達出師範生身心的苦悶與騷動。如果再往前追溯,日治時期師範生則有不少遭受差別待遇的故事,這方面的經驗,作家吳濁流在小說與回憶錄中有深刻的描述。這些文學的創作者本身是校友,其作品也是校史研究的參考文獻。
實際上,在臺灣文學史上,師範出身者原本就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不論是刻畫校園內的苦悶作品,衝撞社會不公不義體制的論述,或各類文體的文學創作等,早已獲得各界的肯定。
近代的學歷社會中,透過升學競爭獲得社會階層上升流動的機會,日本稱為「立身出世」。日本殖民統治體制下,接受學校教育而成為臺灣社會菁英者,主要是教師、醫師、律師等專業人士,他們都是「立身出世」的典範。其中,考上國語學校與師範學校的臺灣青年,就等於獲得最佳躍升的機會,而後這群畢業生確實都成了臺灣社會的菁英。
而且,師範畢業不僅只是擔任教師,或是達成自己出人頭地的目標而已,他們在各行各業的成就,對臺灣社會變革和文化提升都有極大的貢獻。其中北師的畫家、作家、音樂家等是最為知名的一群,他們都已成為臺灣社會中的典範人物。
三、回顧過往前瞻未來
1987年臺北師專改制為師院,這是北師校史的另一次重大的轉折,因為從此師範生就是大學生,加上1990年代起,原本由師院以公費培育師資的政策進行調整,師範學院開始面臨新的挑戰。事實上,1922年臺北高等學校創設,接著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創立,此時北師就已不再是臺灣的最高學府。
雖然如此,1930年到1990年代,在享受公費培育與就業保障之下,北師的入學考試競爭依然激烈,而且整體「師範生」的表現還是相當傑出。因為,許多師範畢業生還持續升學進修,而後成為社會上的領導者。特別是戰後師專時期,許多北師校友離開校園後,依然持續奮鬥,不論是升學、留學或轉往其他專業發展,其艱辛努力的過程,值得後輩效法。
認識北師校史,同時也可認識近代臺灣社會的變遷史,何況與北師具有因緣的關係者,更應該認識校史。對於剛入學的年輕學子,如何教導他們認識自己學校的歷史,進而認識自己,以強化其「愛校心」與學習意願,原本就是學校的基本任務。所以,每年的新生必定要先認識校史,如此才會有明確的認同感,進而展現愛校的行動。
其次,包括畢業生、教職員與鄰近社區居民,也都應該了解校史,因為這是對自己生活的地方,必須具備的基本關懷。為達成此一目標,學校必須投入校史的研究,並積極進行校史教學與傳播,以協助同學了解自己身在何處,並進一步思考自己可以往何處發展。
校史的建立很重要,因此北師行政單位很早就開始編輯校史。1926年,創立三十周年記念祝賀會編印《臺北師範學校創立三十周年記念誌》等相關書籍的出版,應該是北師第一次大規模地編纂校史。1985年,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專科學校編印《北師四十年》一書,則是戰後第一本完整的校史專書。1996年,北師慶祝創校一百周年,學校動員更多的人力物力,並提前一年開始籌劃校慶活動,慶典結束後還出版專刊。
從以上歷年來的出版品可以發現,學校很重視校史,每逢重要的校慶時間點,主事者都會積極地籌備活動並編纂專書。這樣的出版品,都是以學校關係人為對象,且限量出版,無法廣為傳佈,殊為可惜。感謝校方的支持,讓本書得能打破過去的模式,改由民間出版社來發行,並接受市場的考驗。我們相信北師校史是公共財,社會各界人士很多人想了解北師,既然身為學校的一員,我們有義務提供校史的資訊。
此次北師校史研究與專書編寫,必須特別感謝一位對北師與附小有特殊感情的社會人士之捐款贊助。筆者任職臺北教育大學,以臺灣史研究為職志,校史研究本屬份內之工作。但是,若無校外人士的捐助,可能無法組成北師校史研究會,展開這次小規模口述訪談與研究編寫的工作。校史研究會主要成員大部分是台灣文化研究所師生,以學術研究的態度整理校史資料並編纂此書,未來希望對校友與校史相關人物進行更廣泛的口述訪談。
由於從北師到今日的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整個演變分合發展的歷史相當悠久而繁複,若用學術論文之體例,勢必無法讓讀者認識校史全貌。為了讓讀者可以輕鬆地探索北師歷史,並全盤掌握校史演進概要,本書除了力求文字簡潔,並採用大量且珍貴的圖像資料來展現。感謝多位校友、退休教職員工與校史館提供眾多的圖片與基本資料,這些文字圖像資料是大家累積多年勸募收集的成果,有了這些珍貴的一手資料,校史的編寫才得以順利進行。本書雖非學術專書,但書中敘述的內容與圖片,都是經過詳細的考訂。
可以用這樣的方式書寫校史,是因為北師跨越三世紀的歷史與臺灣社會的變遷緊緊相連,這是北師的驕傲。承接這樣的工作,研究會成員都深感責任重大,經過各方的協助與努力,我們很欣慰可以完成此書,若能幫助讀者透過熟知北師校史進而認識臺灣歷史的演進,則感甚幸。
何義麟
2013年11月2日於芳蘭校舍舊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