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新科技名稱出現,總會引領新的風潮,有如資訊科技引發之所謂資訊社會的第三波,在波濤洶湧之時代趨勢不斷更迭下,形成完全不同以往農業或工業化時代的社會新面貌。但要像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一般,新名詞在AI、雲端(cloud)、Metaverse(元宇宙)、「量子AI」(Quantum AI)等概念一出,經數十年不斷演化,其運用幾乎影響現代社會的各種層面,從政府等公部門到產業與私人領域,皆受到其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直至今日,對於AI的定義(Definition)、創作人(Auhtorship)與權利人(Ownership)之歸屬、AI的類型(Types)及利用(Uses)等法律問題,涉及公法與私法領域,且對智慧財產與智慧人格之智慧權法,亦隨著不斷演化的新型態AI,諸如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AGI)(“Tru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或“Gener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AI),或所謂生成式AI、AIGC等)或利用(例如運用於ChatGPT, Google Translate, Netflix, Tesla等裝置),或是將物聯網與AI技術結合「物聯網的人工智慧」(AIoT),抑或Web 3.0和區塊鏈的發展與利用,以及運用於創造藝術、音樂、詩歌、戲劇、散文等藝文領域,並不斷推陳出新的新穎溝通或對話互動之模式,亦有不斷作出重新之定義(例如Strong AI, Weak AI或Super AI等)、規範體系之再定位(Norm Positioning)與權利內容之建構,並嘗試找尋公平合理判斷其侵權救濟之管道,促使法律規範達到定紛止爭之功能,以期解決AI時代之新的法律紛爭。
又由於新科技出現之規範失調之不明或不足的現象,難免衍生社會生活或藝文產業秩序之正面或負面功能,我們需更強化資訊或網路安全(cybersecurity)或隱私權之確保。因此,如本書所呼籲,我們亟需有「值得信賴之AI」(trustworthy AI)與「負責任之AI」(responsible AI),提升各種運用AI的各組織或部門應有人工智慧管理(AI management)概念,更加重視或負責任監管使用AI可能帶來社會風險之責任感。是面對新科技之智慧社會,我們亟需新的法律與倫理規範,以供遵循。
本書主要著重於未來元宇宙中,AI科技影響產業運作之主要發展趨勢衍生法律與倫理規範問題,加以探討,以回應「Metaverse AI時代」衍生之挑戰,值得大家重視與閱讀。其中針對著作權問題,以比較法觀察,分別就AI自動生成內容,因其係非人類所寫,得否享有著作權;AI聊天機器人ChatGPT衍生之著作權侵害;ChatGPT自動生成文字之著作權議題;藝術家控告AI自動生成圖像著作侵權案(Andersen et al v. Stability AI Ltd. et al.);Midjourney與Stability AI擴散模型自動生成之著作權侵害;ChatGPT之AI自動生成開源碼著作權侵害案(Doe 1 & 2 v. GitHub, Microsoft & OpenAI)等諸問題,加以探討,並試提出其看法,值得我們處理類似問題之參考。之後,再就專利權部分,探討AI可否為專利發明人之爭議,以ChatGPT檢索專利可行評估及其法律風險,並對於ChatGPT撰擬專利可行性評估及其法律,Google Transformer模型專利,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相關發明之專利適格性等問題,其引述美國重要案例及實務上新近發展之處理準則,此等方面之相關論述與見解,亦值得我們在理論及實務上應用。
本書作者陳家駿學長,個人認識他已逾三十餘年,其研究資訊電腦與法律相關領域,從電腦法至資訊法時代,而至當今的Metaverse AI年代,皆從未缺席,除曾在資策會法制單位擔任要職外,長期從事法律實務工作,卻從未忘記持續引介外國法之新理論與經驗,發表論文與書籍,是我個人重要之參考文獻,且其所寫之論著,對於我國科技法學之理論與實務,深具貢獻,是為所尊敬的學長,也是我學習的模範!
近年來,家駿學長研究不斷,發表不少有關AI相關文章,並在即將發表AI法律大作,特先給予機會閱讀大作,並囑寫序,深感榮幸!欽佩之餘,特贅數語,作序推薦,期待讀者先進能如我一樣收穫良多,並促成我國AI法律與倫理規範更加進步,以促進我國AI規範體系足以達到科技、法制與管理三者均臻於至善之境界!是所至盼,茲特為序。
前司法院大法官
蔡明誠
2023年9月謹識於司法院
推薦序
本書緣起於工研院技術移轉與法律中心(本中心)規劃之「智慧財產IP」系列,期盼透過有系統的集結工研院在智慧財產管理、授權、訴訟等面向核心議題之實務經驗與心得,拋磚引玉,邀請關心智財議題的學界與產業專家撰擬成書籍。「創新、誠信、分享」是工研院的核心價值,除了分享多年累積的智財運營經驗,也不忘與時俱進,本次特別邀請台灣資訊智慧財產權協會陳家駿理事長等人執筆,借重其對新興科技發展的敏銳觀察及豐富法學涵養,引領讀者掌握智慧財產及新興科技法律的最新發展脈動。
本書作為本中心叢書系列首部曲,陳理事長等先進聚焦「生成式人工智慧」,深入剖析生成式AI所產生的智財權爭議、資安風險及營業秘密外流等重要問題,以期妥適回應新興科技必然伴隨的治理課題,並提供讀者具體因應對策建議。中心亦規劃於叢書下一系列,繼續分享對於專利等各項智財以及法律議題的洞察,期使產官學研各界面對專利布局、技術移轉、專利運用及維權等難題時,均能有所依循,更會有專門的篇幅介紹工研院的創新技術及專利,詳細內容敬請期待,也請不吝給予中心支持與指教。
本書之付梓,需感謝陳家駿理事長及中心的督導長官工研院王鵬瑜法務長的支持,以及工研院技轉法律中心主管同仁的協助,謹致謝忱。
工研院技術移轉與法律中心執行長
王偉霖 謹識
2023年10月
自序
這10年來,AI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翻天覆地相當熱門。
本人在2021年9月,由元照出版公司出版了「人工智慧v.智慧財產權」一書(嗣2022年7月修訂二版:「AI人工智能v.智慧財產權」)。沒想到在2022年底,生成式AI(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尤其是ChatGPT問世後,不論是在文字、圖形、影像、音樂、影片甚或是程式碼等領域,任何與工作、生活或娛樂有關所需要的素材,都可藉由AI自動生成相關內容,一時驚豔世人,席捲全球各行各業競相使用,讓全球的人都親眼見證了AI科技對人類文明產生的巨大衝擊與影響!
然而,這一波新的生成式AI崛起,並非一般人所說的橫空出世,而是奠基於60年來,AI一步一腳印地迭代發展慢慢演進而成!最早,自1950年英國電腦科學家艾倫‧圖靈(Alan Turing),提出聞名於世的「圖靈測試」(Turing Test);隨後,1956年在美國新罕布夏州(New Hampshire)漢諾威(Hanover)的達特茅斯(Dartmouth)學院一場研討會中,由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John McCarthy和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Mellon)教授Marvin Minsky等數位學者,正式提出AI這個詞,其間一甲子歲月中,AI歷經滄桑三度載浮載沉,甚至許多時候曾被認為是票房毒藥!但隨著雲端、大數據、演算法、高算力處理等快速到位,頓時風雲際會匯整集結所有因素,才釀成AI真正落地之應用,而不是只是下圍棋而已!
新一波生成式AI的發展才半年多,但其顛覆和破壞性伴隨而來衍生許多法律問題,讓既有傳統法律捉襟見肘難於應付,而這其中,智慧財產權更受到極大的挑戰!回顧這半年中美國所發生的訴訟案件,大多集中在智財權領域即得印證。由於國際間如火如荼發展AI,科技進步當然也對法律造成巨大衝擊,世界各國正擬訂各式各樣的規範、指引或相關的法律(如最新發布的歐盟AI Act),但就最棘手的IP領域仍未有所著墨。
有鑑於AI新科技所帶來的震撼和挑戰,本人爰不揣淺陋,針對生成式AI和ChatGPT相關智財(尤其是有別於過去著作權和專利所衍生嶄新之爭議)議題,就美國已發生的數件實務訴訟案例,分別從文字、圖形影像、程式碼等不同角度,先從技術角度予以科普,再延伸到相對應之法律爭議,進行深入剖析和探討。為新一波的AI技術發展,指出法律問題痛點並嘗試提供解方。儘管這些案例迄今法院都還未做出判決,但基於這一波的AI,在現實社會中已鋪天蓋地影響人類,因此希望能藉此爬梳整理,檢驗現實法律嘗試如何因應新興科技,期藉由本人淺薄觀點,就技術和法律面的探討供讀者參考。
惟因AI相關領域博大精深,本人無法獨立深入所有領域以窺全貌,因此特別邀請因子數據共同創辦者許正乾顧問和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財經法律系林宜柔助理教授跨刀,分別從技術和法律的角度切入,將諸多議題從技術面帶入,然後循循進入法律領域探討。他們在百忙中,還要受本人的剝削打擾,撥冗和本人共同完成,茲向他們致上最誠摯的謝意。
總之,AI的發展已經快到讓人類無法想像,吾人慶幸可在此快速變動過程中,親身經歷這場AI科技饗宴,而身為法律人如何因應這一波AI新趨勢以及新發展,在快速變動的AI時代中,新科技所產生的各項法律問題,能更深入思考並提出解決方向,這是本書最重要的目的。
陳家駿
202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