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真正做到中西結合的校友 許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1958 年創校迄今已52 年的歷史,這是全台灣第一所發揚中醫藥教學及研究的大學。在藥學方面,培養了許多中藥、草藥的專家。在中醫方面,目前國內各大小醫院、中醫聯合醫院及中醫基層診所的中醫師,絕大多數是本校中醫及學士後中醫系的畢業校友。在教學醫院可以擔任中醫訓練的教師更幾乎全是本校畢業校友,這主要是長庚中醫最近數年才開始有畢業生,而義守大學後中醫~ 則才開始招生。在辦學目標以發揚中西醫學為宗旨之下,本校醫學系在學習西醫的過程中,也必須修習比其他醫學院更多的中醫藥學分。
早期,只要修滿中醫45 學分,就可再考中醫執照,然而,數十年來,每一屆一百多名醫學系學生中, 在繁重西醫課程之下,會再用心去修習中醫的比率不到二成,而能深入精研中醫,甚至取得第二個中醫執照的人更是鳳毛麟角,而許運基醫師正就是這少數人中的翹楚。
許醫師畢業於1984 年於本校醫學系,那個時代本校的中醫師資都是來自大陸的老中醫,有些人雖然在台灣很快就成為眾多病患慕名求診的名醫,但上課都帶著濃厚的鄉音,而且多數不懂上課技巧,搞得學生索然無味。然而在耳聽目染之下,的確引導了一定比例的學生鑽研下去。但是畢業執業後面對的現實是西醫的市場絕對優於中醫,因此中醫藥知識大都被拋於腦後,然而這些埋在腦子裡的中醫知識,在適當的時機就會解凍萌芽。
許醫師就是這樣的典範,他畢業之後先在教學醫院接受完整的兒科住院醫師訓練,後又取得家醫科的專業證照,以此二項專長,他在台中市執業,吸引了不少小孩及成人病患,醫好了很多疾病,解除許多病患的痛苦。然而逐漸地,他發現太多的疾病,以及有些根本不是疾病而是病人主觀的抱怨,如酸、痛、全身無力、鬱卒... 等徵狀,西醫是很大的瓶頸。因此在畢業十年之後,他又回母校參加針灸研習班, 在從新學習針灸之後,逐漸喚起他十年前埋在腦中那些中醫知識的記憶,漸漸把中醫又溫習、弄懂,且更深入,更融匯貫通,也激起他去考取中醫執照,因此真正成為中西醫兼備的全能醫師,這時間他又考取中西整合醫學會的中西醫整合專科醫師資格,自此成為一位真正的中西結合的實踐者。
許醫師這本獨立完成的著作,與他前一本,與其他學習現代中醫的一群朋友合寫的「EMAS 系統化中醫診斷程序一醫碼1 」有相關聯,許醫師說,沒有經絡,就沒有中醫,經絡就是身體組織的「能量」或「氣」的流動管道,因此如果要了解許醫師的書,就要相信並了解十二經絡的循行路線,而且讀者依照本書所指的,依照疏通經絡,去除傷寒,調和臟腑的「三部曲」,也可以自己去除一些文明慢性病。
本書有十個案例,包含高血壓、癌症、紫斑症、心臟病、更年期障礙肥胖、SLE 、冠狀動脈阻塞等,西醫難以治癒的病症,讀了本書就可知道許醫師如何利用中醫理論,醫碼檢測,以及配合胸腺素的治療,讓病患症狀獲得緩解的實際經驗。整本書用很白話淺顯的文字書寫,一般讀者都可以很輕鬆了解、運用,希望讀者詳讀本書,終能達到許醫師所期待的善用中醫保健,以預防疾病的發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副院長 沈戊忠教授
作者序
健康的流失,就像時間的砂漏,隨著年紀的增長,健康指標卻不斷下降,生命風險也就相對增加。例如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突發腦中風、心臟梗塞、血糖太高致酮酸中毒昏迷,或血糖太低致大腦缺氧而成植物人。還有更嚴重、更令大眾膽戰心驚、聞之色變的各種類的癌症腫瘤。而通常只有在病患被宣告證實得到癌症時,才會深刻體會到什麼是「擎天霹靂」,才有可能去認真思考自身健康的問題。
相對的,現代的年青人,因為年紀輕,身體狀況佳,所以常常自我感覺良好或漫不經心,經常把自己寶貴的健康本錢快速消耗掉而不自知!在我的門診經驗中,我經常詢問他們的起居作息,十個青年有九個的習慣是深夜一、二點才要睡覺的,更有一些是要撐到天快亮了才肯休息。這樣的生活習慣似乎已成為一種常態,但他們卻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因為大家的生活都是如此!
不管是認真的在讀書拚成績,或是沉迷於網路遊戲,交友哈啦,只要長期作息不規律,不早點入睡,加上缺少適量的運動,飲食習慣又常暴飲暴食,在預防醫學的立場看來,身體就已經開始病了。
我們可以經常見到餐飲店的人們才剛剛吃完麻辣火鍋、燒烤或牛排,便又立即喝進大量冰品及啤酒。如此不知節制的一直在消耗原本根基還不錯的先天體質,他們器官的老化程度也就可想而知!只要幾天徹夜通宵不眠,突然暴斃在網咖或房間裡的宅男宅女的新聞也就時有所聞。可惜的是,一般大眾不會認真看待這些訊息,甚至忽略,以為這種案例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這一群代表著國家競爭力的人力資源,如果大部分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提前亮起紅燈,這不僅僅是個人的損失,家庭的不幸,更是國家發展的危機!所以說自己個人不可忽視,家長不可掉以輕心,國家衛生健康部門更不可忽略而不去做教育、宣導以求改善這種不正常的生活行為與態度,因為國家前途與他們的健康息息相關!
出版此書的目的,是希望給予那些渴望能夠把他們的慢性病痛解決的病患,提供另一條可行之道,或說另一種有效的治療選擇。只要找到正確的治療模式,就可以重新拾回失落已久的健康,重新獲得較好的生活品質。
希望可以從此書獲得可以脫離以病為伍、以藥為糧、以醫院為家的不幸福日子!無論有錢、沒錢,無論男女老少,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套個人化養生之道,持之以恆。那麼,要常保健康幸福的生活,是可以期待與實現的,絕非痴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