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1 項符合

詹姆士.史戴爾

的圖書
臉書世代的網路管教-數位小孩的分齡教養指南
$ 100 ~ 334
臉書世代的網路管教-數位小孩的分齡教養指南
作者:詹姆士.史戴爾(James P. Steyer) / 譯者:王素蓮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3-07-09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232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雙色印刷 / 初版
點我評分 圖書介紹4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詹姆士
詹姆斯,法譯雅姆,西譯海梅,葡譯雅伊梅,義大利語賈科莫,愛爾蘭及蘇格蘭語謝馬斯或謝穆斯,是一個西方社會常見的人名。英、西、葡等語文中「James、Jaime、Giacomo、Séamas」的名稱則來自於古法語,最終源於粗俗拉丁語中Iacobus至Iacomus的一個演變,前者演變為雅各布及其變體,均為希伯來語的雅各之意。
  維基百科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臉書世代的網路管教:數位小孩的分齡教養指南

內容簡介

一本不廢話又不唱高調的教養書,
直接了當告訴「滑世代」父母如何為數位小孩導航。

  網路新世界引發教養新難題:R(Relationship──人際關係)A(Attention, Addiction──專注,成癮)P(Privacy──隱私)。這些危機不僅危及孩子的學習能力,對於成長階段中孩子的自我認同感與社交情緒發展,更具有深遠的影響。

  臉書像一面會對話的魔鏡,網路幾乎是滑世代「生活」的全部

  .小孩首次接觸行動裝置的年紀比你想像的還早!0~1歲佔10%,2~4歲佔39%,5~8歲佔52%
  .青少年每月互通簡訊數量高達3,339則,折合一天大約是111則
  .青少年平均一天「打卡」將近8小時
  .近年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發生機率,是過去二、三十年的10倍

  這世代的孩子已經不是待在游泳池的安全區戲水,而是游向一片由資訊與媒體概念所匯聚的無垠大海,所以最迫切的是,教給他們駕馭海洋的能力,讓他們得以安全的享受並探索,並且牢記,千萬不要溺水:

  .電視會帶壞我家的學步兒嗎?
  .網路會讓孩子變成過動兒?
  .我小孩整天在跟誰通簡訊?
  .孩子應該在幾歲開始使用臉書?
  .我該禁止孩子打暴力電玩嗎?
  .我的孩子是虛擬惡霸或被虛擬霸凌嗎?
  .孩子在網路上能保有隱私嗎?
  .孩子何時開始使用智慧型手機較恰當?

  權威專家的導航手冊

  本書作者史戴爾經常受邀至美國各大電視台及廣播節目進行評論,有鑑於網路對兒童、青少年所造成的傷害,特別提供實用的工具,幫助父母在這個行動通訊和社交網路構築的數位世界裡,以知識為後盾來教養孩子,捍衛他們的主導權。

本書特色

  .國內第一本全方位探討數位時代親職教養的專書!針對各年齡層的孩子,在數位世界中可能遭遇到的挑戰與危機,提供具體實用的建議和資源。

  .《紐約時報》、美國亞馬遜親子教養暢銷書

作者簡介

詹姆士.史戴爾(James P. Steyer)

  投身於兒童政策與媒體議題逾二十年,是美國最受尊重的專家及組織創辦人之一。他身兼「常識媒體」(Common Sense Media)的創辦人及執行長,負責領導這個無黨派的重要組織,致力於改善兒童及家庭的媒體生活。史戴爾的職業生涯最初是擔任小學老師,後來成為全國敬重的兒童辯護人、公益律師,以及史丹福大學教授。他與妻子及四名子女住在舊金山灣區。

譯者簡介

王素蓮

  輔仁大學社會系學士,輔修英國文學,紐約長島大學企管碩士。曾任職信誼基金出版社、講義雜誌、天下文化、數位時代雜誌。現從事文字工作。曾獲國科會研究創作獎,譯有《如何吞下一頭大象》、《甘特寓言》系列叢書十五本、《別找我麻煩》(合譯)、《交個朋友吧》等書。

 

目錄

專文推薦
洪 蘭:脫離網路成癮,從建立自信開始
陳藹玲:數位時代,我們更需要媒體素養
楊鎮華:善用數位科技的學習新時代
廖元豪:是網路玩你,還是你玩網路?
雀兒喜.柯林頓:媒體也能增進親子對話
前言

第一部 數位媒體的RAP:人際關係、專注與成癮,及隱私問題
1.人際關係:連結、親密感,與自我形象
2.專注與成癮問題:離不開電腦的腦袋
3.消失的隱私:小孩為何瀕臨風險
4.純真的結束
5.擁抱數位媒體的益處
6.孩子不只是數據點

第二部 親職教養2.0:常識媒體最高指導原則
1.零到二歲的孩子
2.三到四歲的孩子
3.五到六歲的孩子
4.七到八歲的孩子
5.九到十歲的孩子
6.十一到十二歲的孩子
7.十三到十五歲的孩子

結語 回應臉書並收回主權
謝辭
問題與討論

 

推薦序

脫離網路沉迷,從建立自信著手

  電視是現代人又愛又恨的東西,不知有多少人眼睛一睜開就按下電視開關,吃飯、睡覺都伴著它,心中雖然知道不看也罷,卻仍無法忍住不看。父母如此,生在e世代的孩子當然更是如此,他們花在上網、使用手機的時間,比跟父母說話、跟老師溝通、跟同學互動的時間還多,因而造成了親子疏離、人際關係冷漠等問題,也就是本書作者所謂的RAP(Relationship-人際關係、Attention-專注或Addiction-上癮,和Privacy-隱私)的現象,但是沒有人做什麼事去扭轉它,直到這本書出現。

  本書的作者是美國民間消費者保護團體「常識媒體」(Common Sense Media)的執行長,也是史丹佛大學的教授。有鑑於二十一世紀臉書和網路對青少年所造成的傷害,寫了這本書幫助父母對應無所不在的媒體,保護青少年及兒童。

  其實,老早就有研究顯示媒體暴力和行為的負面關係了。六○年代的美國紐約,便曾追蹤一千名學童觀看暴力電視節目和後來行為的關係,結果發現,這些學童成長到高中時,其攻擊性和反社會行為有高相關,甚至到他們三十歲時,早期看的暴力電視節目仍然跟他們的犯罪行為有相關。另一個研究,則是追蹤六至九歲有觀看媒體暴力的孩子,直到他們二十一至二十五歲時,結果發現,他們小時候看媒體暴力的量與他們長大後在暴力和攻擊性的評量上,呈現高相關。

  1999年,美國科倫拜(Columbine)高中屠殺事件發生後,在兩個月內,賓州學區校園暴力事件從原來一年只有二到三件,立刻增加到350件。種種研究成果皆顯示,媒體暴力和攻擊性之間的相關,大於抽煙和肺癌,大於鈣質和骨質疏鬆,也大於石棉和癌症的相關。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小兒科醫生克里斯塔基斯(Dr. Dimitri Christakis)指出:學齡前,男童每多看一小時電視,七歲時,注意力缺失問題比別人增加10%;每天花一小時看暴力電視節目,七歲時,他們的行為問題是一般男童的三倍。可怕的是,即使看卡通也一樣,因為現在卡通的暴力內容甚至比成人節目還多。所以,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三、四歲的孩子一天看電視或任何有螢幕的東西,不得超過兩小時(本書作者更控制在一小時之內)。

  新近的研究更顯示電視廣告會導致孩子過胖,變成糖尿病及心臟病的高風險群。耶魯大學在2009年發現,七至十一歲的孩子看帶有食品廣告的卡通半小時,就比看同一節目但沒有廣告的孩子多吃了45%的零食,這是多麼驚人的數據!

  大量看電視的孩子不但成績低落,還會不快樂。整體來說,花較少時間看電視的孩子,比較有自信,對人生較滿足。賓州州立大學的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嗑藥的主要原因是無聊,生活沒有目標和人生沒有意義。他們在虛擬的世界中待久了,已經迷失了。

  現在大腦科學的研究發現,在真實世界中,實際動手做事會帶來成就感,持續的成就感會帶給孩子自信心。孩子的自信心不是每天早上對著鏡子大叫:「我最棒、我最好」就會產生,這是自欺欺人。孩子的自信心來自同儕對他長期的回饋與肯定。唯有自信的孩子才不會沉迷到網路世界中,因為他知道網路世界是虛假的,當他在真實世界可以得到滿足時,又何必去虛擬世界中找假的成就感?因此,要使孩子脫離網路沉迷,必須從建立其自信心著手。

  現在父母最擔心的是孩子在數位世界的隱私權問題。作者舉了他女兒隱私權被臉書侵犯的例子,其實這個問題每一分鐘都在我們的社會上發生,但是,我們有做什麼事去保護無知的孩子嗎?數位時代的來臨是個不可避免的事,大人再不願面對,它也不會憑空消失。螳螂擋車是擋不住的,很多父母不了解臉書或推特的危險性,當你買一個智慧型手機給你孩子時,你其實把他暴露在一個還沒有法律規範的蠻荒叢林中。

  作者在書中抱怨美國的立法趕不上時代的需求,我們又何嘗不是?台灣的法律落後現實太多了,許多有用的法條都躺在立法院冬眠,像這種一日千里的新科技所產生的問題,可以說完全沒有法律來保護善良老百姓,只有靠機警的父母與老師,才能協助孩子不會「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是百年身」。

  台灣沒有像「常識媒體」這樣的組織來保護消費者,父母必須跟孩子一起認識新科技,教育孩子新科技可能帶來的危險,同時教他們萬一碰到問題時如何因應與處理之道。本書的特色就是在章節後,提供讀者思考問題與因應處理的方法。當法律落後現實,社會又無力保護你的孩子時,你得自己去保護他們,這本書能提供讀者必須具備的正確知識,因此非常值得所有的父母與老師精讀。

  順便一提的是,這本書的序是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女兒雀兒喜(Chelsea Clinton)所寫的。我對她在柯林頓第一次當選美國總統時,在台上睡著的可愛模樣印象深刻。一轉眼她大學畢業,也已經結婚了。她這篇推薦序寫的很好,顯示網路世代的孩子也一樣能寫出好文章。

  她父親執政時,正是美國網路突飛猛進的時候,網路和臉書對她們家的影響,其實就是對所有家庭的影響。現在我們出門之前會先上網去看一下交通情況,看哪一條公路比較好走;去買菜之前也會先上網查一下,哪一家菜市場有減價促銷。現代人幾乎所有食衣住行的需求都能在網路上解決,我們真的已經不可一日無此君了。

  很有趣的是,網路的普及及即時性應該使人更不可能說謊,因為可以馬上求證,揭穿謊言。只是不知為何,人反而變得更容易說謊了,或許是隱藏在虛擬世界中,誤以為人家看不見他廬山真面目。

  最近有人開始研究在e世界長大的孩子,他的大腦結構是否有所不同,我們相信有。只是每一代有每一代的挑戰,我們作父母的只能把這本書讀熟,然後儘可能幫助他們,但是真正的仗,得要他們自己去打。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推薦序

幫助孩子成為負責有禮的數位時代公民

  在我小時候,噢,應該是直到上大學以前,對於媒體,我的父母有一套明確的使用規則,就像他們規定我不准吃含糖零食、只有週末假日才能吃披薩的飲食規則一樣。我讀小學的時候,父母允許我每天看電視三十分鐘,禮拜六上午才可以無上限的看卡通。進入青少年後,我享有觀看《急診室的春天》(ER)的寶貴特權,雖然該影集每集的長度,是我每天看電視配額的兩倍。我們全家一起觀賞了許多電影,在父母接送我上下學、練足球、跳芭蕾的途中,我們會收聽車上的廣播節目。1987年的聖誕節,父母(或者也許是聖誕老公公)送了我一台康懋達(Commodore)家用電腦,此後我開始玩起「神偷卡門」(Carmen San Diego)和「奧勒岡之旅」(Oregon Trail)等電動遊戲,奮戰於遊戲的這數百個小時,爸爸通常陪在我身邊。

  在我們家,媒體占有一席之地。但我們在用餐時間,是不看電視也不聽廣播的,除非正在播出的是阿肯色州足球賽。觀賞媒體,就如同用餐一般,是一種全家共享的經驗。當我們共進晚餐,我們經常討論那些進入我們生活和生活周遭的媒體。父母總會問我對於電視節目、電影、音樂,和電動遊戲的看法,這些都是他們陪我一同觀賞參與的,我很少自己單獨或是跟朋友進行媒體活動。我印象中最早的一次媒體對話,是討論《白雪公主》(Snow White),那時候我五歲。而最痛苦的一次,是我坦承在朋友家中看了《熱舞十七》(Dirty Dancing),當時我八、九歲大,輔導級(PG-13)電影明顯是禁區。知道我看了不該看的電影,我的父母相當失望,這遠比他們所能祭出的任何懲罰,都要來得糟糕,不過我記得我還是被禁足了一個週末。

  長大以後,我知道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告訴父母我正在收聽、觀賞、閱讀的東西和我的心得感受,以及朋友可能會看、會聽、會參與,但我選擇拒絕的活動。

  用餐時間,父母和我仍然會談論生活周遭的媒體,包括地方報紙和地方電視台是怎麼報導我們家的。有時候是父母展開話題,有時候是我主動從在早報上看見的一則消息,或是某人在學校跟我講的某件事談起。

  在一則消息報導中,何者為真?何者為假?為何有時事實看來並不重要?這些對話幫助我對媒體發展出廣泛而健康的質疑,同時也對它的能力致敬,因為一則新聞故事、一首歌、一局電動遊戲,或是一部電影,都足以賦予或剝奪人們的力量。進國中後,我開始了解,知道某一特定媒體在政治、利潤或其他各方面的意圖、主旨和關注,是很重要的。我們在早餐和晚餐時間的對話,也強化了我跟父母的關係。如果我們可以談論媒體中的好與壞、醜與惡,無論它是跟我們家有關,或是跟一齣虛構電視劇或一部敘事電影有關,那麼我們自己生活中的任何事件,也都可以無話不談。換句話說,談論媒體幫助我和父母發展出一種坦誠而開放的關係。我們對話中的那份坦誠,持續至今。

  然而有一件事,是我小時候未曾和父母談論過的,那就是,媒體如何能侵犯或影響每個人的隱私,包括小孩在內。假設歷久不衰的媒體對我們在華盛頓小岩城的生活有興趣,我們當年大可以談論隱私。但是,我們當年卻不能談論社交媒體科技的運作方式,可能促使大人和小孩放棄他們的隱私,特別是在他們還不完全了解隱私的定義及重要性,以及在線上或離線時都過著隱私蕩然無存的生活以前。當年臉書(Facebook)和推特(Twitter)還在人們的想像範圍以外,也沒有類似上網這樣的東西存在。

  現在,許多孩子花在媒體上的時間,比跟父母或老師互動的時間還多,這帶來的挑戰是巨大的:從許多年輕人後悔他們在高中前就上網公開個人資料,到虛擬霸凌;從電動遊戲中女性角色的過度情色化,到孩子們接觸的電影和音樂「分級尺度放寬」(ratings creep)(平均而言,現在的電影比起十年或二十年前的同等級電影,色情與暴力的內容大幅增加)。

  在本書中,作者詹姆士.史戴爾(James Steyer)平實而中肯的描述他的家庭是如何駕馭這些挑戰與機會。他也說明每個家庭要如何介入孩子生活中的傳統媒體和數位媒體,使他們不致被媒體掌控,以及如何幫助孩子成為負責有禮的數位時代公民。慶幸的是,詹姆士闡述的策略並非私傳秘方,即便有時未必容易執行,但對孩子和家長來說,都是明確而實用的。

  我第一次遇見詹姆士,是始於大二時修習他的一門課。之後我又修了他的另一門課,並成為他的助教,同時擔任他的第一本著作《另一位家長》(The Other Parent)的研究助理。後來,我很榮幸地加入「常識媒體」(Common Sense Media)理事會,該組織是由詹姆士創立,目的是教育父母並提供他們更多知識,使他們能夠為了孩子的身心發展健康而做出正確的媒體選擇。在許多方面,我都對詹姆士感到敬重與欽佩,但最讓我由衷敬佩的,是他獻身於他的家庭,並協助來自各地的家庭,幫助孩子在一種安全、無慮而有趣的環境中成長。他和「常識媒體」的最終目標,是確保媒體在孩子的學習和發展上,扮演的是增強和支持的角色,而不是任何孩子生命中的主角。

  本書是詹姆士的最新力作,為的是幫助二十一世紀的父母和即將成為父母的人(但願包括先生馬克和我),極力幫助孩子寫出自己的故事,在他們自己的人生電影中發光發熱,發現他們自己的夢想,然後長大成為他們渴望成為的人。對孩子而言,至於他們生命中的某一特定時刻中,那些曾經最受歡迎的App、臉書專頁、電動遊戲、電影或歌曲,已經不重要了。

雀兒喜.柯林頓(Chelsea Clinton,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獨生女)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417362
  • 叢書系列: 學習與教育
  • 規格:平裝 / 232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日本出版界話題作,只有紙本書可以體驗的感動)
作者:杉井光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9-30
$ 284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魔都精兵的奴隸 16 (首刷限定版)
出版日期:2024-11-05
$ 153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抄寫英語的奇蹟:1天10分鐘,英語和人生都起飛
作者:林熙 Brett Lindsay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24-03-01
$ 30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黃泉使者 (首刷限定版) 07
作者:荒川弘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1-05
$ 126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青春之箱 15 (首刷限定版)
出版日期:2024-11-08
$ 153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名偵探柯南(104)
作者:青山剛昌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14
$ 83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幻滅的美國夢:美國能再偉大?
作者:邱師儀、希家玹、陳奕帆、黃奎博、廖達琪、顧正禧
出版社:商鼎數位出版
出版日期:2024-10-25
$ 315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共和国的思想凌迟——诉说一个民族脊梁被折断的历史(簡體版)
作者:王修求
出版社:樹人出版
出版日期:2024-10-01
$ 315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