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鼻操口訣與動作要領
為了吸引學童初次學習的興趣,一面動作一面要加上簡單易懂的口訣。
一、拍拍手:請你跟我這樣做!
兩手掌舉至胸前位置,做拍手動作,至少拍12下。
手的位置高一點或低一點都沒有關係,能快樂拍手即可。
二、搓搓手
兩手掌像洗手一樣,先提至臉部左前方,輕輕搓6下,再移至臉部右前方,一樣輕輕搓6下。按摩手掌穴道可以溫通手部經脈。
三、打合谷
合谷穴即拇指、食指交會處的靠近食指側。針灸或按摩時要按到深部有痠麻感才算得氣。但小朋友按太用力不合適,只要兩手的合谷處相對,敲打拇指、食指併合時,兩虎口部隆起的最高處即可。
先以右手的合谷隆起處敲打左合谷,輕輕敲打12下,再換左合谷敲打右側,共做24下。
四、切曲池(先左再右)
曲池穴位在兩手肘橫紋外側端;屈肘時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
動作開始時,先曲肘抬起左手,右手五指稍微伸直,以手刀輕敲左手肘橫紋處的曲池穴,如切菜一樣的敲12下。敲完再換手,以左手刀敲打右手肘處的曲池穴,一樣切(敲)12下。
過敏性鼻炎患者適合何種運動?
支氣管敏感合併氣喘的過敏性鼻炎患者,比較適合運動時間短、且未達到高通氣量的運動,簡單說就是「中等強度」運動,而非一曝十寒的激烈運動。
其注意事項包括:
1.開始運動之前,一定要做暖身操;至少要熱身15分鐘,至於暖身操的種類,以自己最熟悉的溫和運動為原則。
2.天氣寒冷時,出門前最好用圍巾或口罩遮住口鼻。
3.所謂「短時間運動」與「中等強度」運動,例如球類運動(包括排球、棒球或高爾夫球、足球)、體操、游泳等;其中以游泳、快步走或散步最佳。
4.切忌在嚴寒天氣下做劇烈而持續的運動,如足球、籃球比賽,長跑、冰上曲棍球、滑冰或滑雪,也不要進行連續的高強度運動,包括短跑競賽也不宜。
5.已經出現氣喘或支氣管敏感症狀的過敏性鼻炎患者,即使是輕緩的運動,最好每五至八分鐘就休息一下,以不會出現不舒服症狀為原則。
其他詳細的運動方法、種類與注意事項,請參考以下章節。
中醫通常將過敏性鼻炎分成五個證型
中醫通常將過敏性鼻炎稱為「鼻鼽」,典型的症狀常常出現在早上起床、溫度劇烈變化、吸到髒空氣或聞到特殊氣味時,會出現打噴嚏、流鼻水的症狀,嚴重一點的可能會頭暈、頭痛、眼睛紅癢、鼻涕倒流等。在辨證治療之前,可將其大致分成幾型:
1.熱證型:鼻塞奇癢、噴嚏不止,時流黃涕或粘稠白涕,口燥咽乾,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遇熱易發,且好發於夏季或體質偏熱型者。
2.寒證型:鼻腔癢、噴嚏不斷、清涕不止,鼻塞、遇冷易發,舌苔薄白、脈浮緊或浮緩,好發於冬季或受寒之後。
3.肺氣虛型:清晨或遇風寒則鼻癢、噴嚏連作、涕多不止,或伴隨鼻塞、呼吸氣弱游絲,且畏寒氣短;舌淡苔薄白,脈細弱,得溫則減。
4.脾氣虛型:鼻流清涕,反覆不癒,形體消瘦、肢體困重,納少腹脹、大便溏,舌質淡紅、邊有齒痕,苔薄白膩,脈濡弱。
5.腎氣虛型:鼻流清涕、反覆不癒,腰膝痠軟、氣弱而短,舌質淡紅,苔薄白,尺脈濡弱。
過敏性鼻炎只是鼻炎的一種
只要一接觸到過敏原,如吸入灰塵、動物皮屑、花粉,或者吃到某些會引發過敏的食物(如蝦蟹類),就會引起鼻子發癢、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等症狀,並因而出現流淚、眼睛浮腫,甚至嗅覺喪失、食慾減退,或因鼻涕倒流而造成夜間陣發性咳嗽等症狀則為過敏性鼻炎。若不設法加以緩解、改善,最後很可能引起慢性鼻竇炎、結膜炎、中耳炎、氣喘等併發症。由此可見,過敏性鼻炎就是「由過敏原所誘發的鼻部發炎症狀」。除此之外,有些人對季節的更替特別敏感,容易出現「季節性過敏性鼻炎」,例如一碰到冷風(或季節性花粉),就眼淚鼻涕齊流,不知情的人還以為碰到什麼傷心事。罹患過敏性鼻炎經久不癒,還可能演變成「慢性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的症狀與感冒不同
如前所述,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以鼻子發癢、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等等為主,但這些症狀及其併發症(如流淚、眼睛浮腫、咳嗽等)也會在感冒時出現;若在還未察覺出真正過敏原之前,我們該如何從症狀上分辨何者是感冒、何者為過敏性鼻炎呢?
過敏性鼻炎是常見呼吸道過敏性疾病之一,發生的部位在鼻腔內的鼻黏膜,致敏原則包括能飄浮在空氣中的多種細微粒子,發生的機轉與人類身體中的免疫球蛋白IgE及肥大細胞有關,所引發的結果,輕者造成過敏者的生活品質困擾,嚴重則誘發其他的疾病或症狀,包括感冒、鼻竇炎及哮喘。
鼻子是呼吸道吸入空氣的入口,鼻腔是氣體被吸進肺部前的第一段通道,有過濾調節溫度及濕度的功能、還有嗅覺。有過敏體質的人,吸入含致敏物質的空氣,致敏原和體內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 E(IgE)抗體結合,激發肥大細胞(mast cell,一種免疫細胞)釋放組織胺類炎性物質,引發鼻黏膜一連串反應,包括鼻黏膜發炎腫脹、噴嚏、流鼻水、鼻塞,有時會伴隨眼結膜泛紅與眼周腫脹。這些症狀常持續一星期以上,並且不會發燒,這是與感冒最主要的區別。
過敏性鼻炎的致敏原,可分為有機類的物質、無機類物質,及環境因素。有機類的物質包括塵蟎、動物毛髮、花粉等;無機類物質,像灰塵及可飄浮在空氣中的污染性微粒子;環境因素則包括了溫度、濕度變化,例如季節轉換時,也就是節氣的轉變。
找出誘發過敏性鼻炎的主因
不可諱言,過敏性鼻炎與體質的遺傳脫不了關係。根據長庚醫院林口總院(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李達人醫師指出,有研究統計顯示,若父母之一曾出現過敏性鼻炎症狀,則其子女的過敏性鼻炎出現率約30%;如果父母雙方都是過敏性鼻炎患者,則其子女也患過敏性鼻炎的機率高達 50%至75%。可見遺傳因素不可忽略。另外,有其他過敏性疾病的人,發生過敏性鼻炎機率會高於正常無過敏病的人。例如,有蕁麻疹體質的人,發生過敏性鼻炎的機率會比無蕁麻疹過敏者要高。
其次是接觸過敏原。有過敏體質的人一接觸到過敏原通常就會發作,這是因為過敏作用其實是人體免疫系統的自我保護機制產生的排斥反應。因此,過敏性鼻炎可能同時會有氣喘、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或好發過敏性結膜炎。避開或排除已知的過敏原,可能可以減少上述各種過敏的發作。
四、食物:
食物是最普遍的過敏原之一,花生、蛋、牛奶、蝦、蟹、小麥等都可能誘發過敏,只是每個人的過敏原不一樣,一般以蝦、蟹或海鮮較易誘發異位性皮膚炎和過敏氣喘。另外有些人則一吃到寒涼、生冷食物或冰品、冷飲,或者刺激性食物,就會刺激到鼻黏膜,而出現打噴嚏、流鼻水等過敏性鼻炎症狀。
五、情緒
情緒容易激動者也比較容易誘發,尤其是有過敏體質或嚴重的過敏氣喘患者,一旦過度緊張、發脾氣或情緒過於激動時,也會誘發過敏氣喘;哭泣則加重過敏性鼻炎症狀。
理論上,只要盡量避開過敏原就可大大減少發作的機率,實際上卻沒有那麼容易。因為海島型氣候高溫且濕氣重,很容易長黴菌,黴菌孢子四處飛揚,很容易誘發過敏。高溫高濕也讓塵蟎、昆蟲(如蟑螂)更容易生存、聚集。室內室外的空氣與溫度變化,甚至飲食的種類,有時並非患者所能選擇或控制,因此很難完全預防、避免發作。
就中醫的觀點,過敏性呼吸道疾病(包括過敏性鼻炎)主要是肺、脾、腎虛損,才讓過敏原有機可乘。因此平時最好少吃或盡量不吃寒涼、生冷食物,尤其要避開曾經造成過敏的食物種類。此外,應盡量保持環境清潔、通風,在過敏氣喘好發期間,不妨戴口罩以減少接觸灰塵、花粉、寵物毛屑及其他污染物等過敏原。還要注意溫差,適度保暖,避免受寒,以減少發病的機會。
過敏性氣喘患者很容易因溫度變化或上呼吸道感染而發病或加重病情,因此平時要多運動,但慎選適合而適度的運動種類,以增強身體抵抗力。
以中醫而言,並不主張完全戒絕引發過敏的食物,而是一次只吃少量,讓身體慢慢適應,才是面對過敏食物的正確態度。當然這種方式要到孩子稍微大一點(例如上學以後)再實行比較保險,這與過敏免疫科所採行的「減敏療法」理論基本上是一樣的。
二、急性期可先用減緩過敏症狀的藥物
西醫常用的控制、減輕過敏氣喘藥物不外以下幾種。
1.抗組織胺(口服或鼻噴劑):
有助緩解流鼻水、打噴嚏、鼻子癢等症狀,但若劑量太高(用太多次或一次量較大)還可能導致嗜睡、口腔乾燥或排尿困難等副作用;但排尿困難只會出現在攝護腺肥大的男性患者。
2.類固醇鼻噴劑:
這是急性期最常用的改善方法,噴過之後即有助於緩解眼睛與鼻子的不適症狀,效果較佳。但通常都是給患者隨身攜帶用,一感覺過敏氣喘即將發作,或已經出現輕微症狀時趕快噴幾下。但常用還是會出現一些副作用,例如鼻子不適和頭痛等等。
3.白三烯素調解劑:
有助於緩解多數過敏性鼻炎症狀,其常見副作用也是頭痛,還有其他小困擾,問題都不嚴重。
4.改善鼻充血劑:
能夠減少鼻塞症狀,副作用如失眠、容易緊張、心跳加速、血壓升高等,也可能使攝護腺肥大男性出現排尿困難。因此改善鼻充血劑不能使用過長時間,僅可做為暫時性的搭配藥物使用,比較不建議單獨處方。
穴位按摩最直接有效
根據最近幾年所做的統計,國人(尤其是幼兒與學童)的過敏氣喘等鼻病愈來愈嚴重,幾年前的調查已經發現,大約每2人就有1人罹患過敏性鼻炎,會嚴重影響孩童的日常作息,甚至影響到智力發展。
對患者而言,只要季節或氣候變換、日夜(或是內外)的溫差變大,都可能立即出現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甚至耳朵、眼睛及身體發癢等過敏症狀。對過敏性鼻炎患者而言,痛苦往往從早上起床開始,嚴重者可能會連續打噴嚏、流鼻水,直到太陽出來、氣溫上升,暖和一點才能好轉。這種痛苦是局外人所無法體會的。
其實,只要早晚按摩幾個特定穴位,就能緩解鼻過敏不適症狀!
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鼻過敏?簡單說就是外因和內因;外因如過敏原、刺激物污染,都防不勝防。而內因為體質,中醫則一向強調扶正袪邪,所謂「正氣內存,邪不可干」,可透過中醫藥、針灸、推拿、食療養生,徹底從體質改善,以達到有效治療。個人體質強弱不同,只要強化體質,即能緩解鼻過敏症狀。而穴位按摩就是最方便的方法之一。
穴位按摩簡單易學,對過敏性鼻炎的鼻塞、流鼻涕效果好,是鼻部疾病的治療和保健的一種簡便方法,而且不受地點和時間限制,大家不妨可以在空餘時間做一下鼻部按摩運動,讓鼻子呼吸更加通暢。
穴位按摩的效果雖然不如針灸那麼直接有效,能夠立即改善部分症狀,但只要手法到位,還是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而且沒有侵入性,即使位置不十分正確也沒有不良影響;何況穴位按摩為「面」的動作,比針刺的「點」之治療範圍更廣,稍大範圍的按摩還有溫暖、活絡經絡的作用,在改善過敏性鼻炎、減輕症狀,同時減輕患者痛苦方面,有許多獨到之處。
簡單說,透過按摩特定穴位,除了可增加鼻部的通氣功能,抵禦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或有害物質入侵,達到鼻部的保健目的之外,還能通經活絡、增強抵抗力,提高免疫力,有益身心健康。
前面的章節已經大致介紹新北市中醫師公會大力推展的「護鼻健腦操」,其動作要領的重點就在穴位按摩。雖然改善過敏性鼻炎與氣喘的穴位大同小異,但當時為了吸引國小學童的練習興趣,採用的是Q版,動作解說以可愛、簡單、易做為原則,這裡則以中醫的專業角度再做說明。
就中醫的臨床經驗而言,穴位按摩可以宣洩邪氣、通利鼻竅。有助於改善過敏性鼻炎與氣喘的穴位,最重要的有以下幾個:迎香穴、印堂穴、太陽穴、攢竹穴、鼻通穴與合谷穴等,以下分別簡單介紹。
選擇清涼辛散通竅食物
鼻子是呼吸道與呼吸系統的門戶,有過敏體質者若接觸到過敏原,或吸入致敏物,就會刺激免疫系統中的肥大細胞,釋放出組織胺等發炎物質,導致鼻黏膜發炎腫脹,進而鼻塞、打噴嚏、流鼻水,就是所謂的過敏性鼻炎。若要減輕鼻黏膜發炎腫脹現象,促進呼吸通暢,就要選擇清涼、辛散及通竅食物,如蓮藕、紫蘇、薄荷、薑(包括薑黃)、洋蔥、大蒜等。其他如蜂蜜、醋也可以選擇。
蓮藕
蓮藕是清涼通竅食物之首選。日本埼玉醫科大學免疫學博士和合治久教授發現,蓮藕含有豐富的黏液素,能避免鼻黏膜太過乾燥,只要一次食用十片左右的醋漬蓮藕或生蓮藕,甚至1 天吃 30公克左右的蓮藕粉,連續 2 周就有改善過敏性鼻炎症狀的效果。其實中醫早就推薦蓮藕的價值,包括火氣大、鼻衂都可以吃蓮藕改善。
紫蘇
紫蘇含有獨特的揮發精油,具有殺菌與調味效果,因此日本的廚師最喜愛用紫蘇調味,還能預防生鮮食材腐壞。紫蘇還富含維生素K、木犀草素、α亞麻酸等,有助於恢復免疫機能、減少發炎反應,緩和過敏性鼻炎症狀。
薄荷
薄荷亦含有獨特的揮發精油,其清涼通竅、提神醒腦及抗發炎和抗菌特性,早受中醫界肯定,因而成為緩解和消除過敏性鼻炎症狀的上選。若能每日咀嚼新鮮薄荷葉,或在過敏季節添加到日常飲食中,更有益健康。日本人的動物實驗發現,薄荷含有類黃酮成分,能抑制老鼠肥大細胞釋放出過敏物質,因此有助於改善過敏性鼻炎症狀。
二、藥膳與食療方
1.扁豆山藥粥:炒扁豆60克,淮山60克,加米煮成粥。有健脾功效,用於脾胃虛弱、大便稀的患者,小兒過敏性鼻炎患者最為適合。
2.蒼耳茶:蒼耳子10克,辛夷花15克,白芷10克,薄荷葉2克,加適量蔥白一起煲30~40分鐘,當作茶喝。能改善過敏性鼻炎、鼻塞、流涕等。
3.蔥白紅棗雞肉粥:粳米100克、紅棗10顆(去核)、連骨雞肉100克分別洗凈;薑切片;香菜、蔥切末。鍋內加水適量,放入雞肉、薑片大火煮開。然後放入粳米、紅棗熬45分鐘左右。最後加入蔥白、香菜,調味。可減輕過敏性鼻炎之鼻塞、噴嚏、流清涕症狀。
4.絲瓜藤煲豬瘦肉:凡慢性鼻炎急性發作,或萎縮性鼻炎,鼻流膿涕,腦重頭痛者,取近根部的絲瓜藤35克洗凈,豬瘦肉60克切塊,同放鍋內煮湯,至熟加少許鹽調味,飲湯吃肉,五次為一療程,連用13個療程即可改善。
淺談五種兒童常見腦病
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我們發現,當有:意識不清、記憶力退化、頭痛眩暈、對人、事、物的定向或認知發生問題,或有視覺、聽覺、語言、動作、表達發生問題、或步伐不穩、或四肢動作僵硬、或小朋友發育遲緩、癲癇抽搐等等,可能就會考慮到大腦是否發生問題。尤其小兒無時無刻不在生長發育,雖然「臟腑嬌嫩,形氣未充」,但「生機蓬勃,發育迅速」,只要掌握好其病理特點:「發病容易,傳變迅速;臟氣清靈,易於康復」,將有助於小兒的疾病診治。
小兒神經系統疾病,較常見者,包括:
1.感染性疾病,包括腦炎、腦膜炎等
2.癲癇。
3.頭痛、偏頭痛。
4.腦神經系統的腫瘤,如腦瘤等。
5.先天性腦神經異常。
6.腦性麻痺。
7.水腦。
8.語言、智力、聽覺、視覺障礙的相關疾病。
9.妥瑞症。
10.過動症。
以下謹就中醫臨床常見之腦性麻痺、癲癇、腦膜炎、妥瑞症及過動症,做一簡單介紹:
一、腦性麻痺
腦性癱瘓(cerebral palsy,CP)簡稱腦癱,即腦性麻痺,指出生前到出生後一個月內,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腦部非進行性腦損傷或發育缺陷所致,以運動功能障礙及姿勢異常為特徵的臨床綜合徵。
腦性麻痺在中醫歸屬於「五軟」、「五鞕」、「解顱」等病名。所謂「五軟」即指頭、項、手、足、口皆軟弱無力;「五鞕」則指小兒仰頭、哽氣、手足心堅、口緊、肉硬,也就是四肢關節沾黏,發育遲緩,手足心冰涼而硬。「解顱」就是指頭顱仿如自頸與身體分開般,即其頸軟無力,無法如常人般固定頭顱。
五軟
五軟證在中醫來說,係屬先天不足或產後病理所致,如痰阻氣管導致缺氧,或溶血性黃疸、或產道窒息太久、或羊水異物侵入、或跌墜致顱內傷害等,可分別以補腎的地黃劑,或補益肺氣的黃耆劑治之。若有胃納不佳,或依前述方劑加入仙楂、麥芽、內金等開脾胃藥,仍無法改善者,應改以補脾胃藥治之,諸如四君子湯、五味異功散、香砂六君子湯、七味白朮散或參苓白朮散等,配合活血化瘀藥物如丹參、桃仁、紅花、赤芍等,即可取得顯著療效。
五鞕
五鞕係筋失濡養所產生的現象,患者肢體、手足指趾、身軀、頸、牙皆會僵硬,且不自主的攣縮,治法與五軟證相同,但須加重當歸、川芎、芍藥、川七等類藥物。不必單獨使用祛風鎮驚平肝藥物。在溫腎補肺、開胃的作用下,血自主、筋自不攣縮,且會逐漸產生力量!
通常腦麻患者易有日哺發熱的現象,即傍晚開始發燒,半夜燒最高,清晨燒又退,此係屬骨蒸勞熱或少陽熱,可於方劑中加入退骨蒸勞熱藥物即可。又患者亦可能每三、四周發燒一、二天,或一個鐘頭冷、一個鐘頭熱現象,不必急予退燒藥,每次發燒一過,病情又進步一些,肢體與腰脊力量又大一些,爬、站、翻身、抬頭、抓物、發聲、吞嚥等均會改善。
平時可於患兒背後的督脈與膀胱經適當用力,用指腹輕輕拍打,對四肢手足關節推按,手足指按揉,掌心搔癢刺激,並有耐心予以訓練語言、行動、餵食、平衡、協調等。應注意頸動脈不准揉按!
二、癲癇
癲癇是一種病因複雜的神經系統綜合症,由於腦部興奮過高的神經元產生過度放電,引起陣發性、短暫性的腦功能紊亂,造成運動、感覺、意識、行為、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此症不一定有前兆,但可疑的發作症狀,如恍神、眨眼、視覺變化或物體變形,甚至出現恐懼、心悸、奇怪感覺,有時會合併頭暈、想講話但講不出來的症狀。
依臨床表現有大發作、小發作、神經運動發作等形式。依據癲癇的臨床表現,可歸屬於中醫的「癲癇」、「癇症」、「羊癲風」範圍。造成癲癇的原因很多,臨床可依其病因及症狀,據以治之,若實則瀉之,或祛痰、清火、化瘀;若虛則補之,或補益氣血、滋補肝腎、或健運脾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