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體系的信仰扣連
「踐信於行,踐行致知,踐知在教,踐教成體」。首句是以行動表達信仰;次句是對行動的反思,是建構知識;第三句是知識在教與學的互動中被成全及豐富;末句是指信、行、知、教,最終演化成一套知識體系(Body of Knowledge, BoK)。而知識體系是指在一個專業範疇內去定義及建構完整概念、術語和慣性行為。而作為思維產品,它是一種表達知識的形式。「豐盛社企學會」已嘗試提出一套「社創—知識體系」,但那未直接與信仰扣連;而我們希望更進一步,提出一套「聖經務實智慧——知識體系」,試圖將信仰生活化。
2012年出版的《使命商道》是此系列的第一本書,也是信徒踐信於行的故事,其中部分文章曾刊登於《時代論壇》。2017年出版系列二《踐信於行到踐行致知》,結集了更多信徒及教牧的反思文章。
在2018年製作的《實踐神學:在後世俗社會的護教》,註明是「初版」,作為非賣品,送給神學生作為課程筆記及參考範文,除免卻每堂要派筆記,亦令學生知道優秀的課程論文是怎樣的。該書由《天使心》專欄「自強不息」的文章,加上伯特利神學院「轉化型領導力」課程的教材和博士生課程論文,結集而成。當初只一心從以上三種文本去建構一套論述,製作時未詳加校對,所建構的論述仍未完整清晰,所以只印製了一百本,免費送給崇基學院神學院修讀「在堂會中的轉化式學習」課程的神學生及旁聽生,作課堂筆記之用。結果,幾個神學生對轉化式學習的掌握遠超預期,更學會用轉化理論的框架來重讀聖經,「看見」了從前「看不見」的經文意義。故此我們於2019年重新校對、編輯、設計,正式出版發行,成為系列之三。
現在出版本書《狼羣中的羊:帶來轉化的實踐智慧,實踐神學新想像》,即為系列四,部分結集了在《時代論壇》專欄「解經又解難」的文章。這套作為信仰實踐的知識體系,以盡心、盡性、盡意及盡力等為主軸,再配合聖經人物的務實智慧,包括施予的智慧、轉化的智慧、靈巧的智慧、超越的智慧等建構而成。這些智慧,既以故事或箴言等形式出現在古代的聖經中,也以實證研究結果呈現在社會科學理論中,因兩者都是基於對人性的深刻了解而得。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是信仰的教導,而行善(施予)、轉性(轉化)、趨吉避凶(靈巧)及成長(超越)等,則是生活中常見的事情。事實上,將信仰生活化,本該是平常事。
由虛構到實用的信仰挑戰
哈佛神學家考夫曼(Gordon Kaufman)指出:「神學是富想像力的構思」,即是一種「虛構」。《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作者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指出,人類不單擁有虛構的能力,也有相信接受虛構故事的文化。虛構有三種發展:第一種是後來被證明是事實的,例如起初「相對論」只是愛因斯坦為了解釋一些現象而虛構出來的理論,但後來被證實了。
第二種是不會被證實,但能產生實用價值的。例如數學上的虛數(imaginary number),如「負數的平方根」。它的名字已表明它的虛構性質。但它卻能幫助我們解釋很多現象。此外,貨幣其實也是虛構的故事,因為人類相信它,結果交易時不用以物換物,例如只靠一張有數字的紙,便能換取有相應價值的物品,使得貨暢其流。這兩個「虛構」都帶來了實用的價值。好的虛構故事,能為人類帶來正面的影響。
第三種是既不能被證實,也無實用價值的。就基督信仰而言,對不少人來說,基督信仰不能被「證實」,但在古代較簡單的世界和思維中,基督信仰能提供盼望及建構社會秩序,也有其實用價值。按傳統神學,一般透過富想像力的思維,先對不同的符號賦予獨特意義,然後用這些符號去建構一個生活及存有的世界觀,而當中包含了歷代神學家所提出的秩序及價值判斷。但這套世界觀有時可能予人華(美)而不實(用)之感,因為這些被賦予意義的符號,有時跟現實經驗是兩碼子的事。由符號建構成的世界,要落實絕不容易。面對今天的複雜世界和思維,基督教教育要跟得上,不讓人覺得離地,的確是巨大的挑戰。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較比光明之子更加聰明(路16:8)。
本書的結構
此書的目的是從踐行者的角度去討論如何實踐使命。而所謂整全使命,應該起碼包括聖經所提出的上帝的三個心意,即創造使命(creation mandate)、大誡命及大使命。而在推動以社會創業作為信仰實踐十多年後,從經驗所得,聖經的觀點與教訓,在啟發實踐方面,有時更優於傳統神學,尤其是聖經人物如何應付生活中不同挑戰的務實智慧。畢竟這些人物故事,大多十分「落地」的,意即他們的故事,他們處事待人,有更多我們可借鑑之處。
本書分為九章,第一至三章是「羊智慧」。第一章是「與經文摔跤」,由我和陳國芳先生撰寫。這是一種發掘聖經中被隱藏的現代智慧的進路,也是在做實踐神學時用作創新之聖經觀點。
第二章是「聖經務實智慧的知識體系」,主要是根據盡心、盡性、盡意、盡力四方面去尋找聖經中有關的論述。
第三章「轉化型領導力」,是2017、2018年兩年教導十一個堂主任管理學的經驗總結。首先是討論聖經務實智慧的現代應用,然後是以耶和華及耶穌作為領袖的榜樣—前者外剛內柔,後者外柔內剛。最後是介紹「方針管理」(Hoshin Kanri)這個機構策略計劃的工具。
第四章是「實踐神學研究的再思」。因為愈來愈多神學院明白神學需要落地,故此開始將實踐神學引入課程,而落地的實踐神學需要以實證研究去支撐。只是今天神學院老師有社會科學根底及實證研究經驗的不算太多,所以在這裏提供一些意見。第五至七章則是三個範疇的實踐。
第五章邀請了謝思熹博士撰寫四篇短文,分享他在不同研究階段的心得,名為「新世代青年牧養」。
第六章是「實踐神學在職場」,因為要指導兩位研究職場牧養的博士候選人,所以總結了筆者多年作為職場信徒的經驗,尤其是後期作為高管時,運用靈巧智慧及弔詭智慧的經驗。其中有兩篇文章由陳國芳先生撰寫,談到如何由聖經人物擷取職場智慧。
第七章是「實踐神學在社創」,是用社創實踐使命的分享,這也是自己過去十多年推動社創的經驗。本章的焦點是信徒為何從事社會創業、如何克服創業初期的困難、如何幫助弱勢社羣充權,然後是社企所創造的不同效益,以及社創經驗如何轉化生命。
第八章至九章則將重點放在「轉化式學習」,筆者嘗試藉著在崇基學院神學院教授「在堂會中的轉化式學習」課程,整理自己在諾丁漢大學修讀轉化式學習理論的知識。第八章是「轉化式學習(一):聖經人物的轉化」,探討保羅、約拿和傳道者的生命轉化。而最後一章第九章「轉化式學習(二):轉化式學習的範文」,是三位神學生—王田先生、李旭憶牧師、蘇文傑先生,有關轉化式學習的範文,是他們修讀轉化式學習理論後,用該框架重讀聖經所發掘出來的新觀點,他們亦在文中透過該框架反思自己的人生,從而重構出過去一些經驗的意義。
今天要實踐主的使命,實如耶穌所言:「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羣」(太10:16),可謂挑戰重重,深盼讀者能從本書得著啟發,經歷到「靈巧像蛇,馴良如鴿」的實在,並在實踐信仰中帶來種種轉化。
最後,多謝《時代論壇》刊登書中部分文章,以及麥嘉殷先生的校正。另外特別要感謝Joseph(陳國芳先生)自2012年開始同行,一起推動使命商道論壇,現在又一起推動實踐神學運動,趁此要向他致以最衷心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