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謝錦添的圖書 |
$ 396 ~ 440 | 深圳鹽田:從零到千萬大港
作者:謝錦添 出版社:八方文化企業 出版日期:2015-04-01 規格:21*14.8cm 共 2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前,相信沒有多少人知道深圳以東面臨大鵬灣有個地方名為鹽田。當時它只是一條寂寂無聞的小漁村, 但三十多年後,卻搖身一變,成為國際知名的現代化貨櫃碼頭,其貨櫃吞吐量更多年來穩居世界前列。箇中原因包含天時、地利、人和等等錯綜複雜的因素,既有投資者和管理人的主觀努力,又憑藉中國改革開放的東風,鹽田港優越的自然條件,才能得到成功。
本書希望詳實記載鹽田港的發展過程, 為讀者提供一個值得參考的商業案例,也成為一本管理學實踐的記錄。
香港特區政府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说:“鹽田國際是現代混合經濟體制(modern mixed economy),公、私營部門並肩攜手共創雙贏的成功例子。神州大陸奉行社會主義,香港以資本主義為依歸,但其實無論是內地或香港,已隨着時間移向公、私營部門共存共榮的混合經濟體系。”
謝錦添:1973年畢業於香港大學经济系,1986年獲頒工商管理碩士,2009年英國伯明翰大學哲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管理應用學教授。謝教授是鹽田港創建及發展親歷者(1993-2009)。作為創港總經理,他領導了港口從零到千萬大港的飛躍。依據多年鹽田港發展經驗,作者與導師及著名管理學者 John Child 和Suzana B. Rodrigues共同編寫了The Dynamics of Corporate Co-evolution : A Case Study of Port Development in China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13)一書,深獲好評。
楊玉珍:1978年獲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士,1984年修畢香港中文大學“培訓管理”文憑課程。現為管理人員招聘顧問,或稱獵頭公司顧問。楊玉珍女士在2002年7月1日加入鹽田國際,負責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在此之前,楊女士曾在鹽田國際的姊妹公司—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公司工作9年,負責人才培訓及發展的工作。
廖振強:1978年香港大學文學士,曾在新聞、出版及公關行業任職逾三十年。從2002年起,更先後在廣州、東京及上海等地工作。現已退休,熱愛閱讀、遠足和旅遊,深感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曾將東京三年生活體驗寫成「東京的一千個日與夜」一書。
前言
⊙謝錦添
離開香港中區不到二小時車程,跨過深港邊界不過四公里,矗立著一座世界知名的港口企業。前後長達六公里的海岸線,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鹽田國際)經營著一度高踞世界榜首的集裝箱大港(2007年碼頭吞吐量突破千萬標箱,成為當年全世界單一港口吞吐量最高紀錄)。在六線高架超級公路的中途站,參觀者可遠遠的觀看碼頭雄偉的外貌,碼頭面積跨越四平方公里,有接近20個大大小小的泊位,任何時候都堆放著超過十萬個塗上了各類標誌的貨櫃,代表著世界各地的船公司及貨主。數十台深藍色的巨型岸吊在十多艘遠洋萬噸輪船旁邊操作,不停的把大大小小的貨櫃從船上吊到岸邊,然後又從碼頭旁邊的貨車上吊起貨櫃,安穩整齊的放好在輪船上。港口的客戶來自世界各地,全世界最有規模的30多家航班公司都在鹽田港裝運,往歐美、中東及亞洲的航班每周超過80條。最繁忙時每日有超過十艘國際航班靠泊,吞吐量超過千萬標箱。碼頭24小時,整年365天操作,從不間斷地為華南地區欣欣向榮的進出口業服務。
有人説,在這裡可以觀察到華南外貿及其背後經濟發展的現狀。這裡繁忙就代表經濟活動健康發展,相反則顯示活動減弱,説明經貿的下降。貨如輪轉促進發展,在外向型經濟中,貨物的流轉有著標杆的作用。
今天鹽田是華南地區最重要的樞紐港口之一,也是深圳特區持續發展上有賴的一項重要基礎建設,但它的發展軌跡卻不是那麼平坦順暢。
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前,相信沒有多少人知道深圳以東面臨大鵬灣有個地方名為鹽田。當時它只是一條寂寂無聞的小漁村,但三十多年後,卻搖身一變,成為國際知名的現代化貨櫃碼頭,其貨櫃吞吐量更多年來穩居世界前列。箇中原因包含天時、地利、人和等等錯綜複雜的因素,既有投資者和管理人的主觀努力,又憑藉中國改革開放的東風,鹽田港優越的自然條件,才能得到成功。
鹽田國際是1993年成立的一所深港合資企業。深圳投資方是深圳市政府派出機構東鵬實業有限公司(後更名為鹽田港集團有限公司),港方投資方是和黃集團屬下的鹽田港口投資公司(其中部分資金來自世界航運公司及分散投資者)。公司首項投資港幣25億元,成立後經過半年準備,在94年中開始營運,操作深圳市東部鹽田港區集裝箱碼頭第一、二期的五個泊位。開業初期困難重重,市場觀望。雖然鄰近的香港港口已有過分擁擠的現象,收費亦較高,但新港口卻無人問津,「白天曬太陽,晚上曬月亮」,港口發展出現了「碼頭等船公司,船公司等貨主,貨主投訴船公司航班不足」的「惡性循環」。導致企業虧損連年,前景不明,發展停滯不前等現象。
針對港口發展的「惡性循環」,鹽田國際的經營者千方百計,努力嘗試,在各方面創新改革,用了數年時間逐步克服各個階段發展的障礙,讓港口業務在十年內走進了「良性循環」,成為了客戶的選擇,貨物的集散點,航班數目,產量節節上升,處處要求著服務更大改進。趁
著華南地區的外貿持續快速增長,鹽田國際亦加大各方面的投入,在各方面取得驕人成績,使這一寂寂無聞的漁村在二十年間變得聲名大噪,成為中國向外開放的一個重要品牌。
本書希望詳實記載以上談到的發展過程,提供一個值得參考的商業案例,也成為一本管理學實踐的記錄。
我們在寫作這本書的時候,估計本書有兩類讀者,一是對鹽田港發展故事有興趣的人士,想了解中國近年改革開放的具體情况,以及一個具體個案的發展前因後果。二是對管理發展有探究興趣的專業管理人員,希望從此成功案例中發掘一些管理經驗甚或智慧,以求他山之石,提升管理能力。
為不同的讀者,我們編寫了不同的篇章,上篇述鹽田故事,中篇談管理理念及實踐,下篇總結經驗。第一類讀者或只看故事,而第二類讀者或著重管理的總結。
上篇敍述鹽田國際從零到千萬大港的歷程。主要從客觀問題出發,記錄了多年來開拓的艱難,創新的嘗試。在不同階段管理者遇到的挑戰都有不同,如開港初期的「港口發展惡性循環」,發展期的「極速擴展與資源配套」,以及成熟期的「激烈競爭與共榮共存」等矛盾。這些挑戰表現的內容及形式都頗為獨特,要求處理的策略亦有差異。
中篇在故事發展的基礎上論述管理者的經營理念及實踐,包括「目標願景的創建」,「企業文化的實踐」,「戰略關係的思考及操作」,「創新市場的嘗試」等。主要以事實為基礎,記錄一些管理理念的應用及其成效。
下篇是總結篇,集結了一些小故事,希望説明一些管理道理;而最後把十多年來成功、失敗的經驗歸納為七點體會,希望做到拋磚引玉,為其他企業人士提供參考。
本書敍述務求客觀詳實,有根有據;論述也依這個標準,先説問題,然後研究理念如何針對問題嘗試解決。目的是讓讀者獲得客觀的資訊進行分析,然後獨立地評價實踐及結論的參考價值。
作為鹽田國際創建16年的總經理,筆者有幸見證公司發展的大部分歷程,而且在多個發展階段直接參與、領導、體驗大部分的實踐,當然對過程十分了解。這有利於敍述事情的前因後果,但同時不免在選用資料或觀點上有一定偏好或偏見。
這點矛盾在作者博士論文答辯中亦有論述1。為此當時筆者專門安排了“共同研究員”一起做訪問,更邀請“第三者”專門探討結論的共通性。雖然本書的目的不在學術立論,故未有依學術論文要求詳加註解,但行文風格、羅列資料、敍述事實等都希望較為嚴肅謹慎,為此有可能影響閱讀的趣味性或行文暢順,那真是兩難的選擇了。
本書敍述及立論均採取了管理者的視角。採取這個角度原因很簡單:這是作者直接經驗的來源!在管理者的位置上,我們深深理解投資者的意圖,並為實現這個意念而作出最大努力。在執行股東意圖的過程中,管理者盡力適應客觀的環境,以及各方面持份者對企業的要求,盡
可能發揮各方面的積極因素,以達致企業發展的最佳效果。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深切體會管理者的中間人角色。他們既要很好地發揮橋樑的作用,同時更要兼容並包地體現各持份者的立場,讓各方利益得到最佳照顧。
鹽田國際是國家政策支持下的深港合資企業。固然其生命力來自強勁的改革開放動力,不言而喻,中央各部委及深圳政府的支持十分重要,中方股東的信任亦至為關鍵。既處於改革開放重要的窗口,又要依靠數以千計技術及勞動人員的努力,企業管理者確實要戰戰兢兢
地盡可能維持各方面的平衡。
採取管理者的視角去倒述歷史,總結經驗,可能會忽略某方面的事實或令事件的描述不夠全面,而過分強調管理者的作用,又會令讀者有以偏概全的印象。對以上的可能偏頗,筆者既有所感,又覺得既然是為管理者記錄的書,有所偏重又應是題內之義了。
在編寫本書過程中,承蒙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李泊溪教授及香港特區政府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賜序,鹽田國際協助提供相關圖片,也得到許多同事大力幫助提供資料,以及核實數據或事實的前因後果,在此特別衷心感謝。
楊玉珍不辭勞苦,統籌校訂全書寫作、美術設計、圖表及數據資料,多翻修改,才令此書能付梓印刷。
廖振強本與鹽田國際無關,但他樂聞港口發展各種有趣經驗,毅然拔刀相助,寫作翻譯工作繁重,但亦能及時完成。説真的,沒有他的建議參與,此書絕不可能完工。
由於作者水平有限,本書的敍述立論,提議或有不當之處,還請高明不吝賜教指正。
序
⊙李泊溪教授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深圳鹽田 —— 從零到千萬大港”一書,讓我回憶起曾多次到深圳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公司(以下簡稱鹽田國際)調研學習的情景。鹽田國際的發展成就,在國內外同類公司中的優異業績備受關注,這也是作為研究人員要了解它的原因。
九十年代初,中國改革開放全面展開,深圳特區走在前面。在當時進出口貿易還不發達的情况下,中國對發展做了前瞻性的謀劃。中央有關部門和深圳決定在鹽田發展集裝箱深水大港,和記黃埔抓住機遇,與深圳市鹽田港集團合資建立鹽田國際,開展了建設世界級大港
的新篇章。
當時(1993年)此事受到海內外媒體廣泛關注,鹽田國際在小漁村中的一片荒灘上建成世界最先進的集裝箱碼頭之一,反映了鹽田國際的佳績,更是中國深圳特區發展和改革開放成功的例證,顯示了深港合作、優勢互補成功的典範。發展鹽田國際是開拓性工作,要抓住發展機遇實現發展目標,必須要迎接挑戰。股東做了戰略決策之後,要求管理團隊適應中國改革發展環境,解決鹽田國際發展中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做好管理工作,出色地完成目標。
謝錦添作為鹽田國際第一任總經理(1993–2009年),是那時管理團隊的帶頭人,用其獨特視角對鹽田國際的管理經驗做了總結。書中以案例的前因後果對鹽田國際“發展故事”做了描述,這既有利於了解鹽田國際,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當時改革開放的有關事物。本書對管理發展的專業管理人士給予啟迪,可探究管理經驗,有助於提高管理能力。
本書上篇敍述鹽田國際的發展歷程,從問題的代表案例描述了多年來鹽田國際開拓的艱難、創新與探索。對鹽田國際遇到的各種挑戰以及應對做了描述,體現了管理層對股東要求的貫徹,對大環境的適應。使人們對鹽田國際向趕超目標和世界標準進軍所做出的努力與成
效形成深刻印象。
本書中篇在案例的基礎上,論述管理的經營理念及實踐,這其中展現了管理者的觀點與智慧。其中有些如願景等涉及到戰略層面,要與股東的選擇相符。中篇提到的管理思路所以有作用,是因為它適應了和記黃埔目標要求的實現。
本書下篇是總結篇,著者用管理道理把十多年實踐的成功、失敗總結了七點體會,體現了作者的學者風範,提出和其他企業管理者交流參考的資料,很有價值。
本書特點是重視案例事實,分析可以見仁見智,而基本的事實是做出判斷的基礎。人們對鹽田國際怎麼會有優質服務和高效率,是什麼使鹽田國際對客戶有這麼大的吸引力等等,甚至有人覺得有點神秘,這本書向我們揭示了鹽田國際經過奮鬥、拼搏創新成為世界最先進的
現代集裝箱碼頭的部分歷程。
鹽田國際的奇蹟是鹽田國際人共同創造,本書用總經理的親身經驗,從管理角度做了剖析,給要了解鹽田國際的人、給企業的管理者都提供了寶貴的資料,看了它可從中受益。
鹽田國際二十餘年的成就,離不開每一個為之奮鬥、關心和支持它的人們;是所有員工共同努力和社會各界鼎力支持的結果。
我高興的看到,在中國發展新時期,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鹽田國際審時度勢,適應新任務,確定新起點,不斷創新,在新里程上正滿懷信心地奮鬥拼搏,我們對它充滿期待。
序
⊙梁錦松
香港特區政府前財政司司長
錦添兄是我負笈港大時的同窗,都是唸經濟學的。畢業後我們各有各的事業發展,但仍時有往還、電郵常通,維繫着深摯的友誼。這本名為《深圳鹽田 —— 從零到千萬大港》的書,添兄這位鹽田港創始人是責任作者、編輯,廖振強及楊玉珍伉儷從傍大力協助、相輔相成,的確是
一樁美事。現在書已定稿,付梓在即,添兄請我作序,本着四十餘年的交情,我有義不容辭之感,於是一口應承。但過後卻又不無後悔及戒慎恐懼之心。這是因為在我的職業生涯,雖然踏足過不少行業及環節,包括銀行、政府、投資,以至地產,卻從未在物流業浸淫過,在這方
面可以説是一竅不通,是一個典型的門外漢。但常言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既已有言在先,唯有迎難而上、當眾獻醜了。
首先必須指出的是,本書的中心題材 —— 鹽田這一個現代化的貨櫃碼頭 —— 在我國的航運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本書的作者及編者都取態嚴謹、立論公允。這裡你看不到文藻語專(大部分的專有名詞都另頁加以恰當的註釋),也不會見到斐然但可能是畫蛇添足、令人目眩神迷的文采,有關人士只是平實及條理井然地回顧鹽田的過去、縷述其現在及展望其將來,有碗話碗、有碟話碟,絕不隱惡揚善、文過飾非。全書分為上、中及下三篇。上篇詳細論述鹽田港的創建及發展,如何一歩、一歩的走過來,其間不無折騰、挫敗。中篇旨在探討鹽田港對管理思維及實踐上的啟示。下篇是總結,除了臚列深圳鹽田的里程碑、還有外界及新、舊、中、高級職員對公司的感懷、評價及期許。全書能一氣呵成,文筆流暢、實而不華,予人踏實、持平的感覺。
如文首所述,筆者在大學時,是主修別稱「憂鬱的科學」(dismal science) 的經濟學的,但其實經濟學並不是經常「憂鬱」掛帥,觀乎有研究「快樂的經濟學」(economics of happiness),可見一斑。經濟學諸子百家、五花八門,其中公認以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為鼻祖的宏觀經濟學,從一個大視野出發,着眼於整體經濟的生產、就業、價格等問題;是一個由上而下 (top-down) 的分析方法,先鳥瞰樹林(全盤格局),然後具體而微看每一棵樹(這主要是微觀經濟學的範疇)。耳濡目染之下,久而久之,每逢接觸新的事
物、議題,我都傾向於由大而小、由寬而窄審視之。
而我也是這樣看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的。當我細讀錦添兄及廖氏伉儷所編寫的《深圳鹽田 —— 從零到千萬大港》時,我的第一個反應是,鹽田國際是現代混合經濟體制 (modern mixed economy),公、私營部門並肩攜手共創雙贏的成功例子。神州大陸奉行社會主義,香港
以資本主義為依歸,但其實無論是內地或香港,已隨着時間移向公、私營部門共存共榮的混合經濟體系。以往有一個迷思或欠缺準繩的想法,那就是政府主導的公營部門與聽命於市場的私人企業,應該是各自為政、涇渭分明、河水不犯井水。但已故的知名美國經濟學家約翰•
加爾布雷思 (John Kenneth Galbraith, 1908–2006) 在其六、七十年代的著作,已指出世上鮮有(如果不是没有的話)政府不介入的經濟,問題是程度及方向而已。自八十年代以還,鹽田國際的構思及籌備工作即已展開,而在其後十數年的進展更是如火如荼,有聲有色,終於在1993年
10月5日,由深圳市政府於1985年成立的鹽田建港實體與香港巨擘李嘉誠麾下的和黃,於北京釣魚台國賓館簽訂成立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的合資合同。
要注意的是,這間合營企業,牽涉到祖國的各級政府及領導人,包括現代中國經濟改革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及以國務院為首的中央政府、廣東省政府、深圳市政府等,也牽涉到三間當初有意競投的港、台跨國企業,談判過程繁複費時、不無折騰。誠如本書作者所言,來自物流業的有關機構需要「通觀全局、洞燭機先」,知悉國家大勢所趨、何去何從,玉成其事,亦為自己公司牟利創富。另一方面,內地政府在嘗試利用私營部門協助建立國家大業之同時,亦要提供適當誘因予以對方。有關這些問題,本書有鞭辟入裡及饒有啟迪性的析述。
鹽田國際貨櫃碼頭是一間中、港合資企業,中方由東鵬實業有限公司(鹽田港集團前身)代表,港方是和記黃埔。香港從來都是祖國的一部分,港人與國內同胞是同文同種,但由於歷史因素,曾經長期分隔,兩地的風俗習慣、甚或價值觀,難免有所出入。再加上內地與香港的經濟發展速度與水平有異,而鹽田國際的中資及港資夥伴,在未合夥前已是公司實體,有自己的一套企業文化,要把二者揉合為一,產生協同效應作用,誠如本書作者所言,「知易行難」,而這正是任何一個雖是先看樹林、但後也欲看樹木的人所極感興趣的。本書在鹽田國際如何建立連貫流暢的公司文化,着墨甚濃,殊堪一讀。要達致效果、發揮效率,其中一個先決條件是將士用命,首要培養他們對公司及工作的認同感、歸屬感(見本書下篇第17章「每一次敬禮,都是發自內心」一節),其次是讓他們覺察到公司是用人唯才、論功行賞,沒有所謂「玻璃天花板」—— 機會不平等、晉升無門 —— 的問題(這特別是內地員工所念念不忘,甚或忿忿不平的議題)。本書在這方面的論述,可讀性也十分高。
最後,要談談我的心頭好,那就是企業社會責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深圳鹽田 —— 從零到千萬大港》下篇(總結篇)的第17章,題為〈小故事,大道理〉,內裡有一節是有關「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説到鹽田國際怎樣從資助一名先天性有聽覺障礙的內地員工其女兒做繁複的手術,而「在2001年設立了一項員工福利基金,照顧員工及直系親屬的緊急醫療需要」,而該員工(一名母親)「其後更身體力行,積極推動深圳成立多間服務此等病童的言語治療中心。」誠如本書作者所言:「鹽田國際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不單直接幫助自己員
工,更間接惠及社會大眾。」鹽田國際另一項企業社會責任的表現,是推行「綠色港口」政策(詳情見本書中篇第15章)。借用該公司2007年6月12日的新聞公布所言:「作為世界級港口,我們明白鹽田國際的社會責任和保護環境的重要。」登入鹽田國際的官方網站,你會赫然發現「企業社會責任」為六個主要組成部分其中之一,再劃分為「綠色港口」、「公益活動」及「教育支持」三節。
對此,我是擊節讚賞的。我素來都覺得,歸根結底,牟利創富是公司、企業的首務,這就是英文所説的 “do well” 。但在 “do well” 之餘,勿忘 “do good” 。履行社會責任的基本出發點是利他,但由企業身體力行,可助減輕普羅大眾仇商、仇富的心態,營造一個社會相對穩定、對創富更為有利的環境。一個良性循環由是而生,即 “do well, do good; then
do better, followed by doing more good, and so forth”。我相信企業如是,個人亦然,平衡及充實的人生應最少兼顧(但不一定是均等地)七個方面:事業、家庭、朋友、健康、學習、宗教及服務社會。而作為基督徒,我常謹記舊約聖經彌迦書第六章第八節所傳達耶和華何為善的指示:「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謹以此與錦添兄及讀者共勉。
v 序⊙李泊溪
vii 序⊙梁錦松
xi 前言⊙謝錦添
上篇﹕一個世界級貨櫃碼頭的創建及發展
3 第1章建港構思
9 第2章招標建港
15 第3章組建團隊
19 第4章艱辛歲月
27 第5章突破瓶頸
41 第6章通關改革
55 第7章新里程碑
69 第8章安危機遇
中篇﹕經營理念的創新及應用
85 第9章創建雙贏策略 經營夥伴關係
105 第10章適時適度擴展 力爭政策支持
113 第11章促進監管改革 達致優化服務
119 第12章創建服務概念 提高生產效率
137 第13章建港策略先行 投資優質導向
143 第14章深研創新方法 推動營銷策略
153 第15章共生共存共榮 謀求長遠發展
161 第16章凝聚主觀能動 構建創新文化
下篇﹕總結篇
173 第17章觀點角度 — 小故事 大道理
181 第18章結論學習 — 談體會 論創新
附錄
193 附件1 一、二、三期港口建設的投資金額及相關資料
194 附件2 鹽田國際歷年主要獲獎記錄
196 附件3 名人來訪名錄
201 附件4 碼頭操作流程
202 附件5 2006年的客戶滿意度調查
203 附件6 伯明翰大學就鹽田國際管理和建立公司企業文化的研究
207 附件7 鹽田國際大事年表
213 鹽田員工感懷
225 編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