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期待的藝術家創作團隊
總統文化獎‧青年創意獎得主
豪華朗機工
LuxuryLogico
從台電公共藝術計畫、臺北世大運聖火台,到〈聆聽花開的聲音〉
一段史無前例、不可思議的旅程
一本成軍十周年、首次創作歷程全紀實
用藝術,凝聚各界創造力,綻放在地生命力
以「共創」為理念,讓藝術作品不只屬於藝術家
更讓藝術帶領眾人,抵達到意想不到的遠方
2010年,由「豪華兄弟」張耿豪與張耿華、「朗機工」陳志建與林昆穎等四位藝術家,組成了藝術創作團隊「豪華朗機工」,迄今已成軍十年。十年間,他們成長茁壯,從2016年台電的公共藝術計畫,到2017年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的聖火裝置,再到臺中花博的主題作品〈聆聽花開的聲音〉等等,他們已經做出許多令臺灣社會印象深刻的作品,更獲得第十屆總統文化獎‧青年創意獎的殊榮。
豪華朗機工創作的理念核心,就是「共創」——藝術作品不只屬於藝術家,每一道流程、每一個階段,乃至每一個零件,都是各界人士分工的成果。而如果所有人都能一同加入藝術創作,匯聚能量,就能抵達意想不到的遠方。這是極具理想性的口號,而豪華朗機工的優異之處,就在於他們懂得如何讓這個口號成真。
《聆聽花開:匯聚百工專業一起想像、共同創作》詳細記錄了臺中花博主題作品〈聆聽花開的聲音〉的傳奇創作歷程。這原先只是公部門的標案,而豪華朗機工憑著成功橫向聯繫各產業領域,提出可行計畫,竟有辦法令原先的預算由三百萬追加至七千兩百萬。這本書詳細記錄了他們是如何溝通、協調、合作,乃至取得企業與公部門的共鳴與同意,並且激發臺灣中小企業靈活且蓬勃的技術生產力,讓藝術從原先的抽象靈感,被落實為具體可見的大型非凡作品。這整個過程都是極為珍貴的經驗,足以作為臺灣「共創」模式的先行範本。
作者簡介:
主述 豪華朗機工 LuxuryLogico
由四位1980前後出生的藝術家張耿豪、張耿華、陳志建及林昆穎,因「混種概念」而成軍。作品風格以「輕鬆異境、陽光飄浮」而著稱,取材於自然環境,憑著狂想討論奇觀社會中的人性思維,將極度的科技整合極度的人文,利用「音樂、視覺、裝置、文本」共陳手法,使面向千變萬化,作品跨界戲劇、電影、舞蹈、建築、流行音樂、經濟行為。
採訪撰文、企劃主編 劉祥蝶 Show.D
畢業於輔仁大學、主修新聞傳播。2010年進入臺灣設計圈,逐一嘗試設計領域中的大小事,主力在專案管理與公關行銷,也會兼職辦辦活動,並透過書寫向大眾傳遞發聲,是個相信任何遠大目標終將會實現的絕對理想主義者。
視覺設計 三頁文
長期致力於華人音樂產業,擁有豐沛與多元的創意能量,作品風格大膽、幽默、敏銳。認為設計的核心首重溝通與合作,透過柔軟靈活的思考方式、理性的觀察分析以及對於新知的廣泛吸收,在不同領域中皆留下優異的成果。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整地播種
彎進只容得下一輛三噸半貨車寬度的巷弄,留心後方隨時疾駛而過的小貨車。沿途窺視整排後廠的敲敲打打、火光四射,時不時伴隨著一抹和眼前情境不符的蛋糕甜味,還交雜跳tone 的清潔劑化學檸檬味。那個鼎鼎大名的藝術家團隊工作室真的在這裡嗎?拿出手機再次確認收到的訊息:
「不要照著地圖應用程式的方向指示,會被帶去奇怪的地方喔。」
穿過小巷,停著幾台貨車、轎車交錯的空地,頓時大大的天空在此開闊。緩步到估計有17 度的斜坡前,不禁歪頭,不會有比這裡再奇怪的地方了吧。沒有工作室招牌、也沒有門牌號碼,只見造型奇特又閃閃發亮的機械結構體零件四散,與老地磚、舊式鐵窗花的圍籬相依,有種微妙卻不違和的平衡感。像是穿越一個現實與幻想的虛擬通道:這裡就是豪華朗機工與合作夥伴們,共創的機械裝置複合多媒體創作世界。
來訪前,透過搜尋引擎讀到的報導旁敲側擊,關於「豪華朗機工LuxuryLogico」這個由四位臺灣藝術家張耿豪、張耿華、陳志建與林昆穎所組成的團隊,最常被連結的關鍵字是「混種創意」與「調頻共創」兩大主軸核心。隔著螢幕讀到的他們,像是熱血沸騰的藝企合作代言人、又像混沌虛空的哲學家,這個非典型的藝術家創作團隊伴隨2018 年臺中花博亮點作品〈聆聽花開的聲音〉的集大成,十年間寫下臺灣藝術領域跳脫歷史軌跡與固有模式的新頁,在各方評論家好奇豪華朗機工是打哪兒蹦出來之前,已然成為設計藝術圈內圈外叫得出名字的存在。
不過,最近也不乏有私下對話提到:「現在公部門要做大型機電整合藝術裝置,八九不離十都是豪華朗機工啦!」這類難以判斷究竟是褒抑或是貶的耳語。
確實從2016 年「台電七十週年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四個年輕小伙子們由內而外、從大廳到周邊整體區域的五件作品在公共藝術領域打響名聲;緊接2017 年臺北世大運,盛大的開幕式由永遠的第四棒陳金鋒大棒一揮點燃聖火台,也打破溫層,跨足至設計與文化圈;這股豪華朗機工的火持續燃燒,2018 年臺中花博開出這朵地表最大機械花〈聆聽花開的聲音〉,真正地連大眾都知曉「豪華朗機工」這個名字。加上媒體採訪、演講邀約、擔綱評審、顧問,大型藝術展會、作品創作邀約接連而來,不僅成為炙手可熱的目光聚焦點,也成為公家機關指名欽點的合作藝術家。
這趟來訪,我能單刀直入地問問,他們是否有自覺到底是紅什麼嗎?還是,會
因為紅了,就端出明星藝術家的高冷架子呢?
正躊躇在這難以踏入的門口, 思索該如何定調這本書, 要寫出〈聆聽花開
的聲音〉的成功方程式呢, 還是豪華朗機工的熱血奮鬥戰記會比較吸引讀
者的目光……
「你來啦!」出聲的是林昆穎,他是豪華朗機工中第一個接觸到的成員,也是
無論第一次、還是第九十九次見面,始終維持中間值理性派的常溫男子。帶著不慍不火、從容感的昆穎,或許是受過哲學思考與古典音樂訓練的緣故,擁有極佳的邏輯思辨能力,擅長理性梳理和歸納。當團隊在作品發想的創意期,昆穎將天馬行空的討論透過語彙文字,整理出一套豪華朗機工專屬的觀點論述。抽絲剝繭、層層解析判斷,不會急著下定論或給出答案,但對於專案關係裡的角力或事件走向,他總是可以犀利地一語中的。
嘗試把兩種方向設定先提出來探探口風,昆穎的眼神堅定,「我認為,這本書的主體並不應該是豪華朗機工,」他停頓了一下,接著說:「〈聆聽花開的聲音〉創造的不只是一件成功的作品,是凝聚官方、產業、藝術等各方人馬的共創模式,而『共創』帶來的,更不會只是曇花一現的亮點,而是需要被延續、傳承的教育意義。」
第一章 整地播種
彎進只容得下一輛三噸半貨車寬度的巷弄,留心後方隨時疾駛而過的小貨車。沿途窺視整排後廠的敲敲打打、火光四射,時不時伴隨著一抹和眼前情境不符的蛋糕甜味,還交雜跳tone 的清潔劑化學檸檬味。那個鼎鼎大名的藝術家團隊工作室真的在這裡嗎?拿出手機再次確認收到的訊息:
「不要照著地圖應用程式的方向指示,會被帶去奇怪的地方喔。」
穿過小巷,停著幾台貨車、轎車交錯的空地,頓時大大的天空在此開闊。緩步到估計有17 度的斜坡前,不禁歪頭,不會有比這裡再奇怪的地方了吧。沒有工作室招牌、也沒有門牌號...
目錄
推薦序
作者序
作品總論
第一章 整地播植|從臺灣這塊土地長出的藝術家團隊
第二章 落地扎根|由紙上躍入現實 迸裂創意的生成
第三章 枝繁葉茂|拾起藝術家拋下的天真 浪漫的企業家
第四章 繁花盛開|創作的協奏 無與倫比的美麗
第五章 生命循環|已準備好下個新起始的通過點
附錄
推薦序
作者序
作品總論
第一章 整地播植|從臺灣這塊土地長出的藝術家團隊
第二章 落地扎根|由紙上躍入現實 迸裂創意的生成
第三章 枝繁葉茂|拾起藝術家拋下的天真 浪漫的企業家
第四章 繁花盛開|創作的協奏 無與倫比的美麗
第五章 生命循環|已準備好下個新起始的通過點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