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1 項符合

貝紐夫斯基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1 則評論
 十八世紀,雖然大航海風潮已經燒...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15/07/28
十八世紀,雖然大航海風潮已經燒了好一陣子,不過「全球化」對台灣島內多數人來說,或許還是一個無感的名詞,畢竟台灣在清廷的限制渡台政策下,已經封閉好一陣子了。而在這封閉的環境中,其實還是有許多官方掌握之外的事在偷偷進行著,例如本書中提到的貝紐夫斯基來台一事。 貝紐夫斯基作為一個匈牙...
1771福爾摩沙:貝紐夫斯基航海日誌紀實(十八世紀一位匈牙利人筆下的台灣)
$ 240 ~ 288
1771福爾摩沙:貝紐夫斯基航海日誌紀實(十八世紀一位匈牙利人筆下的台灣)
作者:貝紐夫斯基/原著,莊宏哲/著譯(Benyovszky Móric) 
出版社:前衛
出版日期:2014-09-18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27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單色印刷 / 初版
點我評分 1 則評論 圖書介紹5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圖書名稱:1771福爾摩沙:貝紐夫斯基航海日誌紀實–十八世紀一位匈牙利人筆下的台灣

內容簡介

來自匈牙利的大冒險家,因緣際會踏上了十八世紀的台灣
寫下一段驚險、驚異、精彩的福爾摩沙傳奇史詩……

  貝紐夫斯基(Benyovszky Móric)原為匈牙利的貴族,因參與波蘭的抗俄軍事行動而被俘入獄,成功脫獄並劫船逃逸之後,一路航行返回歐洲。這段冒險經歷不但至今仍為匈牙利人津津樂道,貝紐夫斯基在返航途中因緣際會來到福爾摩沙,展開十幾天驚險、驚異而精彩的台灣之旅,更與台灣原住民有多次接觸。雖然貝紐夫斯基與原住民頭目歃血訂盟,重返福爾摩沙展開殖民計畫的想法未能付諸實現,但是這位幻滅的「福爾摩沙之王」仍舊在台灣歷史上留下了屬於他的一頁傳奇。

  本書深入介紹貝紐夫斯基其人其書,將《貝紐夫斯基伯爵之回憶與遊記》中有關「福爾摩沙」的內容詳譯為〈福爾摩沙紀實〉一文;同時,本書亦依據完整譯文,修正過去相關譯著略譯、錯譯而產生的謬誤,並重新描繪貝紐夫斯基台灣行旅的細節,及其所見的台灣人事物。不但是目前最為詳實、完整的中譯本,也是當前以貝紐夫斯基登陸事件為主題,進行最多討論的專著。

  這片撲朔迷離的歷史拼圖或許未臻完整,但它將告訴我們更多關於這段異人冒險的始末,也為18世紀台灣原住民族與台灣史的討論激發更多可能。

本書特色

  1.貝紐夫斯基伯爵台灣探險紀事首度逐日、逐句、逐字完整中譯。
  2.相關匈文圖資首度披露,貝紐夫斯基登台之人事時地物詳細解謎。
  3.專家專文導讀,台灣史研究的深度對話與探索。

名人推薦

  Kubassek János博士(匈牙利地理博物館 館長)
  此書的出版具有重大意義,因為它是第一本較完整介紹這位匈牙利探險家的中文著作;而這位匈牙利探險家的一生,已將遠方國度的人民、文化拉近在一起。因此,我希望讀者也能喜歡莊宏哲所寫的這本書。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正經的台灣史老師或研究者,通常不太願意深究這件發生於1771年之。但有些看似荒誕不經的歷史敘述,若經史學的結構想像,還是可挖掘出一些若隱若現的「事實」,從而迫使我們反思既定的歷史圖像。

  詹素娟(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對讀者來說,藉由本書的帶引,除能直接讀取貝紐夫斯基〈福爾摩沙紀實〉的完整中譯外,對作者的創見,無論是否認同,應該也能各自找到理解的切入點。而解讀文本,原就是遊走於虛擬與現實之間的考驗,在繁花異草中淘解出真相的果實,才是趣味的所在。
 

作者介紹

著、譯者簡介

莊宏哲 Chuang Hung-che


  1955年生於彰化,輔大大眾傳播系畢業,美國美利堅大學進修。曾經服務於行政院新聞局,任職期間曾兩度派任駐匈牙利新聞外交官。2011年底退任公職後,潛浸水彩繪畫興趣成為自由畫家,目前任教於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淡水社區大學。

  著作:
  《匈牙利—走馬不看花》
  《布達佩斯—走馬不看花》

  Email: chuanghungche@yahoo.com.tw
 

目錄

致讀者推薦文──Kubassek János博士
Benyowsky航海回憶的再回憶──翁佳音
在真實與虛擬之間──詹素娟

自序
前言

【第一篇】 幻滅的福爾摩沙之王
第 一 章 貝紐夫斯基的傳奇一生
第 二 章 貝紐夫斯基的航海日誌

【第二篇】 福爾摩沙紀實
摘譯自1790 年倫敦英文首版Memoirs and Travels of Mauritius Augustus Count de Benyowsky
第 一 章 航往台灣
第 二 章 探路遭襲
第 三 章 親自登陸
第 四 章 遇到貴人
第 五 章 再遭襲擊
第 六 章 展開反擊
第 七 章 軍頭來訪
第 八 章 頭目來訪
第 九 章 締結盟約
第 十 章 殖民之念
第十一章 支援戰事
第十二章 擒賊敗敵
第十三章 辭別頭目
第十四章 眾勸留足
第十五章 殖民計畫
第十六章 準備啟航
第十七章 離開台灣
第十八章 航向澳門

【第三篇】 登陸福爾摩沙之謎
第 一 章 重繪「海上四日」行蹤
第 二 章 初探「第一登陸現場」
第 三 章 再現「第二登陸現場」
第 四 章 釐清「登陸歷史時刻」
第 五 章 如何看「登陸第一人」

【第四篇】 福爾摩沙島民之謎
第 一 章 牽涉登陸事件的原住民
第 二 章 盟約文字與馬匹的疑惑

【後記】 
 

致讀者推薦文
  
  貝紐夫斯基是位18世紀的探險家,也是自由鬥士、軍人、學者、旅行作家、殖民者,他的足跡遍及歐洲、亞洲、美洲及非洲。他曾參與波蘭的獨立戰爭,因而遭到俄國人俘虜並被流放到勘察加半島,而後自獄中逃脫,駕乘「聖彼得與聖保羅號」船艦經過一番冒險歷程,於1771年抵達福爾摩沙島,他是第一位登陸福爾摩沙的匈牙利人。
  
  貝紐夫斯基在他的回憶錄中,對於福爾摩沙島有令人憧憬與景仰的描述。根據他的回憶,他對福爾摩沙第一印象的形容:「她是已知世界中最美麗最富庶的島嶼之一。」
  
  之後,他也前往美國,最後則身亡馬達加斯加。他的聲名在匈牙利、斯洛伐克、波蘭、馬達加斯加備受尊崇---我希望從此以後,也能在台灣受到同樣的愛戴。
  
  本書的作者莊宏哲曾經是派駐匈牙利多年的新聞外交官,也是我的至交好友。他對於貝紐夫斯基的著作以及歐洲世界,有相當程度的了解與認知。此書的出版具有重大意義,因為它是第一本較完整介紹這位匈牙利探險家的中文著作;而這位匈牙利探險家的一生,已將遠方國度的人民、文化拉近在一起。因此,我希望讀者也能喜歡莊宏哲所寫的這本書。

致上誠摯敬意
匈牙利地理博物館館長
KubassekJános博士
謹誌於匈牙利Érd市
  
推薦文
  
Benyowsky航海回憶的再回憶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一)
  
  研讀台灣史的人,鐵定都會知道有兩位奇特的歐洲番(stranger):一是法國人G.Psalmanasaar(約1679~1763),另一個就是本書的男主角M.Benyowsky(1746?~1786)。前者冒充原住民王子,講了一大堆的話唬爛;匈牙利或波蘭人的Benyowsky則通常被罵為無恥冒險家,以吹噓行走社交界。譬如他書中一開頭便說俄國長官女兒Aphanasia(有一本戲劇則把此女的名字寫成Athanasia)愛上他;後來又說深受日本四國沿岸的領主招待,相談甚歡。研究者大都已指出,事實上沒這個女孩,而當時日本仍在鎖國氣氛中,全無這回事。
  
  也因此,正經的台灣史老師或研究者,通常不太願意深究這件發生於1771(清乾隆36)年之事,所以國內讀者知道有此號人物與事蹟者不多。但我老是覺得,把轟動一時又流傳甚久的國際浪漫史(romance)棄之一旁,實在是有點糟蹋。我很喜歡跟學生講他吹噓航經奄美大島時,與一位應該是掰出來、名叫TintoVolangta(我戲譯芳名為「明月」)的年輕姑娘淡淡之愛;以及他炫耀在東台灣的作戰事蹟,並高調說台灣番仔(原住民)頭目Huapo與他歃血訂盟,試圖建設歐洲人殖民地,這簡直是18世紀的詹姆士龐德(JamesPond)諜報劇情,不看,太可惜。
  
  如今,拜網路文獻數位化的恩賜,要取得Benyowsky的原書影本已輕而易舉。不過相對的,縱使仍有新研究問世,寡聞所及,具重大突破的好像還少見。很高興,終於有曾任職匈牙利多年的退休新聞局外交官莊宏哲先生,花了相當的心力蒐輯、考訂,並翻譯台灣部分,而交由前衛出版社堂堂出版這本好書。書中,他澄清了主人翁Benyowsky的國籍,以及他的船在東台灣何處登陸,跟哪些原住民互動,等等。我特別要一提的是,莊先生根據1898年的英譯本,提出登陸地點是Kaleewan,為「加禮宛」,也就是宜蘭冬山河河口,進而是蘇澳一帶,這是迄今比較少被提到的觀點。
  
  (二)
  
  莊先生的說法,算不算定論,並非我或少數人說了就算,這是「歷史」迷人之處。我寫這篇小文呼應他,除了佩服其認真用心外,主要仍在提醒研究界與讀者,有些看似荒誕不經的歷史敘述,若經史學的結構想像,還是可挖掘出一些若隱若現的「事實」,從而迫使我們反思既定的歷史圖像。
  
  當然,若從謹嚴角度來看,Benyowsky的航海記錄確實糟透了。船隻明明經過奄美大島後往南走,內容說船員發現可照AnsonVoyage的航線,也就是可從台灣南端的巴士海峽航行到澳門。但接下來的紀錄,經緯度與地名亂七八糟,「害」得我們的莊先生花了相當篇幅去考證;結局,看記錄,Benyowsky的船好像又折回,大費周章繞過北部海岸前往澳門。
  
  不過,他確實到過到日本,日本研究者也老早考訂出確實地點。Benyowsky曾在琉球群島北端的UsmayLigon,即奄美(Amami)大島,用德文寫信向長崎出島的荷蘭商館求救,並警告俄國有侵略日本之野心。出島的荷、日人把信文翻譯後,認為侵寇是無稽之談,信件束之高閣,迄今存於檔案館。然而,Benyowsky當時誇張恐嚇,居然影響到稍後的經世論家林子平(1738~1793),從而開啟日本警戒北方俄國的論述。林子平有幅著名的「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島之図」,原來也是由此產生的國防論作,如今很受中國保釣運動者鍾愛,因為該圖釣魚台的顏色與中國相同,被認為是釣魚台屬中國的如山鐵證。至於該圖台灣色不同中國,當然得蓄意漠視。就這樣,吹噓中有不易事實,事實中有肆意虛構,這是「歷史」難免的特色。包括Benyowsky之名,被當時人誤解為德文名而譯為「はんべんごろう」,後來在我們國內居然又迸出「半邊五郎」的譯名,有趣吧?
  
  (三)
  
  還是回到台灣的有趣事。Benyowsky離開奄美島後,大約漂航一週,才到台灣東部。由於書中提到是在23.22度靠泊,因此一般的書通常都認為是在花蓮秀姑巒溪的大港口一帶,莊先生以新資料主張是宜蘭冬山河與蘇澳等地,並提出種種的解釋,我暫不妨害讀者順著閱讀與判斷。我只希望在讀完後,不妨抽閒讓腦筋運動一下,一併思考我以下所提出的兩個問題:
  
  一、Benyowsky在東部宜蘭、花蓮一帶約18天的活動,是否接觸對象全屬原住民?他們的對話,如:“SignorHouvritto,vai,vai.”,分析起來,倒是很像西班牙語與閩南語的混合,也許原招呼語是:“SeñorHorrido,Lai,Lai.”「大人先生,來來。」換言之,在解析他的回憶時,族群對象,不妨稍放寬一點。例如,頭目Hoapo及其屬下的行頭與武裝描述,看起來很像滿清帝國的裝備,是真的原住民嗎?進而,當時的戰鬥有千萬人參與,是否吹法螺吹過頭?Benyowsky的同行者IvanRyumin也留下記錄,爆料說東台灣之戰,只是小事一樁。
  
  因此,英語版的編譯者就曾懷疑他可能是離開台灣,經澎湖(Piscatoria)後,因缺水進入Tanasoa,而與當地人爭執交戰。後來回憶,也許把此段戰事錯置到東台灣。我看這個可能性也不是沒有。Tanasoa,顯然就是西洋人海圖上的Tansoa,即福建省外小島銅山或東山。他們的船離開東山後,遇到會講一點點葡萄牙語的華人漁民篷船,而於當年9月22日被帶到澳門。
  
  二、縱然Benyowsky東台灣戰記可能誇張或錯置,並不表示說宜蘭、花蓮一帶的故事就沒精彩事可講。其實,我們可以從日本文獻,如《華夷變態》、《唐通事會所日錄》等,得知1692~1693(清康熙31)年前後,有宜蘭原住民「漂流」到日本被遣返,內情也許不單純,東台灣應該不像研究者所說的那樣與外界隔絕。而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又提到大約1695年時通事賴科前往東部台灣,「……東番……各番社,禾黍芃芃,比戶殷富,為苦野番間阻,不得與山西通,欲約西番夾擊之。」這段記事,看起來又與Benyowsky吹噓的情節有些神似。Benyowsky的膨風故事,還是值得再回憶。
  
  (四)
  
  研究界所忽略的軼事,還不止上舉之例。多年前,我就看到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士兵冒險記中,有位名叫范‧德‧哈賀(CarolusVanderHaegh)比利時人士兵,他於1704年6月時與同夥在菲律賓偷取一艘船,航經東部台灣,也看到「像華人」的漁民與村庄。這個村庄從文字描述看來(參見Zutphen,2002.DeavonturenvaneenVOC-soldaat.),倒很像是宜蘭的蘇澳。也因此,莊先生提到Benyowsky船有到蘇澳,我多少能同意。
  
  最後,我順著莊先生的勞心勞力著作,既然要繼續推想東台灣的少文字時代史事,我就再提出一個可討論的史學結構想像。Kaleewan(加禮宛)與蘇澳是東台灣重要舞台,那蘇澳為何地名叫蘇澳?蘇澳在西班牙文獻上,是被命名為“St.Lorenzo”,在荷蘭文獻中,蘇澳與加禮宛都是東台灣重要的交易地點,而且是唯一可入大船的港口。我不禁開始懷疑,蘇澳這個地名是否與野柳(PuntoDiablo)、三貂角(SaintJago),以及「哆囉滿(Douroman)」一樣,都是西班牙語地名?西班牙語的Lorenzo,閩南語音大約是「路連蘇(Lō•-liân-so•)」,省略之後為「蘇」。Benyowsky在這裡碰到西班牙人,也就不那麼奇怪了。
  
  無論如何,Benyowsky到日本之後,日本有林子平的防衛北方外犯之論;他1771年離開台灣一、二十年後,中文文獻開始有東台灣的非法移民、海盜的記錄。這本書若放在如此長期歷史文脈中來閱讀,也許會更好玩。
  
推薦文
  
在真實與虛擬之間 詹素娟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貝紐夫斯基(MauritiusAugustusCountdeBenyowsky)是十八世紀著名的匈牙利傳奇人物。他在1770年因涉入波蘭與俄羅斯的戰事,遭俄人俘虜,最後關押在西伯利亞堪察加半島的監獄。1771年,貝紐夫斯基與同夥奪船逃離堪察加半島,向南航向自由。在行程中,貝紐夫斯基的航海日誌曾以數十頁篇幅,描述該船在1771年8月26日到9月12日之間,在台灣東岸登陸、遭逢原住民的經歷。這一今天讀來仍相當精彩刺激的探險遭遇,儘管當時清帝國的台灣官府未必知曉,一般民眾也可能完全不曾聽說,卻是十八世紀真實發生於島嶼東部的重大事件,其紀錄更成為十九世紀來台西方人瞭解台灣風土人情的重要參考。
  
  因此,長久以來,貝紐夫斯基的相關書寫,主要流傳於史蒂瑞(JosephBealSteere)或禮密臣(或戴維遜,JamesW.Davidson)等西方人的調查資料與台灣書寫中,不見於漢文史料;日治時期的伊能嘉矩,自將貝紐夫斯基的事蹟納入《台灣文化志》的框架後,始成為較普遍的歷史知識。針對這一事件,有人說:貝紐夫斯基在「無意中闖入了台灣歷史」,也有人把事件視為與原住民世界相關的漂流史之一;然而,貝紐夫斯基的台灣「快閃」,說明了什麼歷史現象?貝紐夫斯基與夥伴們究竟遇見了「誰」,似乎從未得到明確的討論。進一步來說,貝紐夫斯基的身世、航海日誌的書寫與版本,到目前為止還不曾獲得台灣人的注目與重視。當此之時,兩度派駐匈牙利擔任新聞外交官的莊宏哲先生,在機緣、興趣、歷史愛好與執著的努力之下,致力於這份資料的譯解,並試圖提出一套解釋的說法。
  
  我們細看內容,全書分為四篇,第一篇說明貝紐夫斯基的人與書,第二篇是與台灣相關的航海日誌文本中譯,三、四兩篇則是作者以文本為基礎,針對來台前的海上航程、船艦兩次登島的港灣地點(第一登陸現場、第二登陸現場)、登島時間、誰是登島第一人,尤其是貝紐夫斯基一行人在島上相遇的西班牙人、原住民村落及所屬民族等的詳細討論。對讀者來說,藉由本書的帶引,除能直接讀取貝紐夫斯基〈福爾摩沙紀實〉的完整中譯外,對作者的創見,無論是否認同,應該也能各自找到理解的切入點。
  
  就筆者而言,本書最有趣的部分,則在於作者有關登陸地、原住民族的推論。不同於伊能嘉矩對第一登陸地──秀姑巒溪口(即東海岸花蓮縣豐濱鄉的大港口)的推測,作者認為1771年8月26日船艦的首次登岸探路地點是蘇澳灣的北方岬角灣內處;其次,儘管歷次版本對8月28日停泊上陸的第二處港灣都註說貝紐夫斯基留空未寫,但作者根據1898年的英文版,則指出該處為KaleewanBay(加禮宛灣),即今冬山河口。而基於貝紐夫斯基兩次登陸都在宜蘭境內的假設,作者在整理文本記錄的十二次原住民接觸經驗,並歸納出五種類別──蘇澳灣原住民、交易物品原住民、Huapo原住民、汲水處原住民、Hapuasingo原住民後,對可能的對應部族盡皆鎖定於北台灣的原住民族。對前三者,作者分別推估為猴猴族、噶瑪蘭族(或疑似巴宰族)、泰雅族;對後兩者,作者態度謹慎,雖點名凱達格蘭、巴賽、龜崙、道卡斯,甚至賽夏族等,還是不敢輕易斷定。
  
  由於資料過於稀少,加上筆者對經緯度、洋流、岬角地形、風向、海洋深度等所知有限,著實不敢斷言作者登陸地推論的可否。但作者根據維基百科「與那國島可以遠眺台灣」之說,以文本提到「此時福爾摩沙島已在視線內了」一語,猜測貝紐夫斯基船艦駛進的大岩石即為與那國島東部石岩之臆測;或未慮及今日「既寬且深」的蘇澳灣,也是日治時期即已開始整建的人工港口;或冬山河不能直接出海,必須匯入蘭陽溪一起流向海口,所以加禮宛灣未必小而美等,卻還有參酌思考的空間。
  
  筆者雖不能完全肯認貝紐夫斯基船艦的兩次登陸地,卻也可以假設:如果貝紐夫斯基船艦的第一處登陸地真是蘇澳灣,該地住民確實可能是猴猴人。只是猴猴人並非來自大洋洲的外鄉人,而是原居花蓮立霧溪流域的在地人;他們是在太魯閣人的東遷壓力下,離開老家,並在陶賽人的驅趕下,一路穿山越嶺,北上到蘇澳一帶的猴猴高地;又因泰雅族南澳群的虎視,轉遷海岸沙丘,十九世紀中葉始返回南方澳海邊,日治時代則入住南澳。至於作者推測第二處遭逢的「交易物品原住民」為噶瑪蘭人,應該無誤。自有文獻記載,噶瑪蘭人即以划獨木舟往來於沿岸海域的活動力著稱──最北曾抵達今新北市金山區、在八里區留下噶瑪蘭坑地名,向南則越過秀姑巒溪口,威嚇阿美族人;而這樣的移動,有時會在海上與外來者交易物品,有時則是戰鬥獵首,很難以單面形象揣測他們的對外關係。同時,筆者也要指出,Kavalan(噶瑪蘭)作為平原數十個村落的集稱,需到二十世紀才發展出「民族」意涵;回歸到十八世紀,其中實包含各種文化特性、生計型態不一,且彼此不相統屬,甚或關係對立的社群。換句話說,我們若考慮到蘭陽平原內部社群的差異性,就不會以單一同質的民族性解釋十八世紀的噶瑪蘭人,也會把仍在西部發展農墾勢力的巴宰族、在中央山地活動的泰雅族溪頭群,暫時排除在相關的考慮外。
  
  貝紐夫斯基最引人爭議的敘述,大概是馬匹、原住民動員人數、大量的金銀塊、盟約、紙張與文字書寫等,前人如史蒂瑞等均曾提出質疑,筆者也認為貝紐夫斯基有誇大不實之嫌。不過,考慮到「福爾摩沙經歷」是貝紐夫斯基對歐洲王室貴族說服募款的「文案」,為了讓金主感覺「海外投資‧物超所值」,在事實之中增補素材、誇張數據,甚至模糊化台灣已納入清帝國版圖的政治現實等,都是必要的策略。解讀文本,原就是遊走於虛擬與現實之間的考驗,在繁花異草中淘解出真相的果實,才是趣味的所在。
  
自序
  
莊宏哲

  
  我於任職行政院新聞局期間,曾兩度派駐匈牙利擔任新聞外交官職務,前後兩任駐留布達佩斯長達8年時間(2000年~2003年、2008年~2011年)。因為職務關係,有幸接觸不少匈國媒體界及文化圈人士,也因此機緣得知貝紐夫斯基(BenyovszkyMóric)這位匈牙利傳奇人物,以及他曾於1771年探訪福爾摩沙的這段歷史事件。既身為台灣人,又有這段匈牙利經驗,我對於這件牽繫著台灣與匈牙利淵源的歷史,自然產生了莫大的好奇心及求知慾,當時在心中便已興起撰寫本書的動機。直到2011年12月退卸公職之後,我終於得空拈起筆來著手這項計畫中的撰著。
  
  這本記載著貝紐夫斯基傳奇事蹟的“MemoirsandTravelsofMauritiusAugustusCountdeBenyowsky”《貝紐夫斯基伯爵之回憶與遊記》,最早於1791年在倫敦首度以英文編印發行,計有第一卷、第二卷共兩冊。有關台灣的紀事編印在第二卷,共計45頁;起自1771年8月26日探路登陸,直到同年9月12日離開台灣。這段紀事雖然只是貝紐夫斯基航程中短短的18天,卻為台灣18世紀的近代史增添了難能可貴的一頁。
  
  在本書第二篇〈福爾摩沙紀實〉中,記錄著這短短的18天期間內,貝紐夫斯基一行人在島上與台灣原住民的接觸與互動,以及他們所經歷的各種事件,重要情節如下:(航往台灣)、探路遭襲、親自登陸、遇到貴人、再遭襲擊、展開反擊、軍頭來訪、頭目來訪、締結盟約、殖民之念、支援戰事、擒賊敗敵、辭別頭目、眾勸留足、殖民計畫、準備啟航、離開台灣、(航向澳門)。
  
  這些事件當中,除了好幾次與原住民發生錯愕驚險的戰鬥以外,最重要且最具戲劇性的互動,當然就是「締結盟約」與「殖民計畫」這兩段情節了─因為「締結盟約」一旦實現,當時的台灣也許就不是漢人能險渡黑水溝遷徙屯墾的仙島;「殖民計畫」如果成真,當時的福爾摩沙就可能要再經歷一段西方強權的統治。歷史的「偶然」與「必然」,就在某個時空交會之際擦身而過,但卻又就此分道揚鑣。「偶然」就像輕風飄去,常讓人看不到結局;「必然」卻猶如洪流奔來,總教人隨波而逐流。這或許正是歷史的宿命,是幸或不幸?我們無從得知。所以,各位讀者讀到這兩段內容時,不妨放慢節奏仔細閱讀,好好瞭解一下這兩件差點改寫台灣歷史與命運的事件。
  
  再者,我們透過這篇〈福爾摩沙紀實〉細膩而生動的文字描寫,對於這段被遺忘的台灣與西方之接觸史,或許剛好可以補上一課;關於一些鮮為人知的原住民風俗習性,也可以藉此機會有所認識。雖然平心而論,貝紐夫斯基在福爾摩沙這18天的紀事,有些情節看似誇張而值得進一步推究。但我覺得即便不拿它們當史料看待,純粹當作遊記閱讀,也是相當有趣而值得的。
  
  本書除了這篇〈福爾摩沙紀實〉是摘譯自原著外,其他如〈幻滅的福爾摩沙之王〉、〈登陸福爾摩沙之謎〉、〈福爾摩沙島民之謎〉等篇章,則純屬我個人的觀點與論述。這三篇主要針對〈福爾摩沙紀實〉當中的關鍵描述進行探討考究,讀者不妨視為延伸題材來閱讀。
  
  至於本書的完成,在此我要感謝一位我十幾年交情的匈牙利老友。他是「匈牙利地理博物館(MagyarFöldrajziMúzeum)」的館長Dr.KubassekJános,他慷慨提供了本書部分的匈文圖資。也正因為某次我拜訪博物館時,經他介紹貝紐夫斯基「福爾摩沙之行」的事蹟,才啟發我計畫著手撰寫本書的動機。
  
  個人學能有限勉強草就此書,雖難免野人獻曝不自量力;我之所以膽敢提筆撰作,純粹基於對此歷史事件之好奇及求知。但我相信它的成書,對於國內有關貝紐夫斯基之研究,多少能添注一些助益,並開啟可能的新觀點。
  
  本書全文約十萬餘字,計經兩年時間陸續成篇,於2014年2月終告撰作完成;感謝前衛出版社之編印出版,讓本書如今得以面世。唯自知僅憑旅居匈牙利之數年生活經驗以及有限資料的涉獵閱覽,本書之論述及觀點難免仍有未臻周全之處。職是之故,井蛙之見若或顧此而失彼,猶盼諸方大家不吝賜教。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8017511
  • 叢書系列: 台灣文史叢書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圖書評論 -   評分:
 十八世紀,雖然大航海風潮已經燒...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15/07/28
十八世紀,雖然大航海風潮已經燒了好一陣子,不過「全球化」對台灣島內多數人來說,或許還是一個無感的名詞,畢竟台灣在清廷的限制渡台政策下,已經封閉好一陣子了。而在這封閉的環境中,其實還是有許多官方掌握之外的事在偷偷進行著,例如本書中提到的貝紐夫斯基來台一事。
貝紐夫斯基作為一個匈牙利人,實在很難把他與千里之外的台灣連結起來,不過這也才是故事有趣浪漫的地方:他先參加波蘭抗俄戰的戰爭,而後因為被俘虜而來到遠東;來到遠東之後因為文彩而備受重用,而他也趁機奪船逃出俄國,路經日本、台灣與澳門,之後才返回歐洲,一整個類似韓國人楊景鍾的曲折歷險故事,只是剛好路徑顛倒而已;不過本書特別集中討論他在台灣的經歷。
來到台灣的貝紐夫斯基憑藉著自己的熱情與膽大,很快與本地原住民有互動,並且旋即與其中的友好部落結盟,對其他部落展開戰爭,最後取得部落首領的認可,承認他為「福爾摩沙之王」;不過考量要建立殖民地需要資金與力量,所以他只留下少許船員協助原住民後就返回歐洲。
不過貝紐夫斯基終其一生都未再返回台灣。他回到歐洲後,利用他的遊記週遊於列國之間,先是找到法國贊助,佔領馬達加斯加島;之後一度失勢,於是又企圖去加入美國獨立戰爭,不過未獲重用。貝紐夫斯基一度失意,於是把遊記交由英國的出版商出版;不過新建國的美國卻又派他前往馬達加斯加,而在與舊東家法國人的衝突中,貝紐夫斯基就死在馬達加斯加島。
以上是貝紐夫斯基與他的「遊記」誕生的簡單經緯,最早是被伊能嘉矩提出,可是受限語言能力以及之後傳抄的錯誤,貝紐夫斯基在台灣史的地位越來越接近另一位胡扯天王法國人帕曼沙。作者以他深厚的語文功力以及對台灣史的熱情,先是重新翻譯了遊記中與台灣相關的段落,然後再回頭考證段落中與台灣地理、文化相關之處,相當的不容易,也給了重現早期東台灣歷史一些可以考慮的線索。
不過本書最可惜的地方也在這裡,這本遊記長年被學者忽略,當然有其理由,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裡面對於人的記載。原作因為是用來爭取投資者用的,難免會依照歐洲人習慣的方式呈現;但作者對於貝紐夫斯基所提到的一切基本上都是完全認同,然後再返回來去追究前因,這讓本書後半讀來有些生硬。
而且這種對外人著作的極度信任也有個嚴重的後果。還記得最近幾年台灣歷史的爭議中,有其他學科的學者提出其實漢人來台人數有限,幾乎台灣人都是平埔族的後代,並強調中國人法律嚴,偷渡人數真的有限;但是如果貝紐夫斯基所言為真,恐怕當時要偷渡進入台灣,其實真的相當容易,恐怕也不是前面學者所願意看到的。
筆者以為不要那麼嚴肅吧!其實正如同書首翁研究員說的,把貝紐夫斯基的遊記當成一部驚奇、龐德式的短篇來欣賞,或許會更有意思。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彼得.畢格自我追尋之旅套書(二冊):《最後的獨角獸》、《回家之路》
作者:彼得.畢格
出版社:漫遊者
出版日期:2023-08-09
66折: $ 495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我一定要跟你聊超過15分鐘:開場、提問、接話,從搭訕、陌生拜訪、到凝聚感情…擺脫尷尬與冷場
作者:野口敏
出版社: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04-28
66折: $ 224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後來,我告了報社老闆:一本直擊新聞製造內幕的前總編輯回憶錄
作者:大衛.希門內斯
出版社:木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12-08
66折: $ 277 
金石堂 - 今日66折
瘋狂亞當三部曲(劍羚與秧雞、洪水之年、瘋狂亞當;附新版作者序)
作者:瑪格麗特.愛特伍
出版社:漫遊者
出版日期:2022-07-13
66折: $ 990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去家庭餐廳吧。 上 (首刷限定版)
作者:和山やま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4-10-07
$ 180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薩提爾模式×非暴力溝通,第一本教你將怒氣轉為正向教養力的親子對話指南
作者:金芝惠
出版社:台灣廣廈
出版日期:2022-01-21
$ 247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卡洛琳.班克勒、納維德.莫迪里
出版社:先覺出版
出版日期:2023-02-01
$ 355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陰陽眼見子(10)
作者:泉朝樹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07
$ 111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東方的神話,四十多年的經濟奇蹟:玄空風水學—商業帝國的黃金定律
作者:吳海揚Master Wu
出版社:柿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04
$ 356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日本出版界話題作,只有紙本書可以體驗的感動)
作者:杉井光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24-09-30
$ 284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劍魂如初(5)最終回︰共此時
作者:懷觀
出版社: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01
$ 214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有故事的論語〔學習.處世篇〕:愈讀愈懂,這些千古金句背後的道理
作者:張瑋.饅頭說團隊
出版社:日出出版
出版日期:2024-10-24
$ 315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