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CEO看齊!找到職場教練,就踏上職場成功捷徑!
掌握聰明工作術 X 翻轉職場困境 X 獲取成功心法
追隨20位企業頂尖CEO的熱情及職場「實戰」建言!
在職場上要無往不利,快速掌握工作精要,少踩幾個地雷,多學到「實戰」經驗,肯定可以更「聰明」工作,在專業領域搶得一席之地!
◆頂尖CEO如何攀上事業顛峰?一次掌握成功背後的理由!
看著高階領導人在企業中呼風喚雨,你是否好奇他們是如何到達今天這個地位?這些CEO如何思考?他們曾遭逢挫折難題嗎?如何發揮才能與熱情?如何超越自我,一路向上提升?堅信「每件事發生都有理由」的美國彭博財經當家女主播貝蒂‧劉告訴你,要在職場上成功致勝,你可以向CEO看齊!CEO的思考、智慧、處事態度及開闊視野,值得你在職場上緊緊跟隨、學習!
貝蒂‧劉是一位獲獎肯定的財經記者與主播,她以一貫的犀利提問風格,從20多位美國金融界、科技界、電信界等巨頭的專訪中,淬鍊出課堂上沒教的職場街頭智慧。
貝蒂‧劉在十多年記者職涯中,近距離採訪股神華倫‧巴菲特、摩根大通CEO傑米‧戴蒙、Tesla汽車執行長艾隆‧馬斯克、房地產大亨山姆‧澤爾、前花旗集團高階主管莎莉‧克羅契克……知名企業家,從這些頂尖企業人士身上,清楚看見他們成功的理由,因此,她將眾多CEO的精采故事及人生智慧收錄在本書中,幫助你打開全新的工作視野。
◆成功人士公開分享職場「實戰」建言、經驗與故事
本書濃縮貝蒂‧劉多年訪談的精華,挖掘CEO成功背後不為人知的有趣故事及職場生存啟示,透過精彩的引導及深刻訪談,這些位處事業顛峰的執行長、經濟學家、策略顧問、企業家直言不諱,坦誠分享他們在職場路上也會犯錯、也曾遭到開除;內心也有恐懼,當然也有不擅長的事、想退縮的時刻……他們是如何克服膽怯、連結人脈、獲得讚賞、積極晉升、爭取加薪?又是如何一次次跨越難關,將興趣和技能發揮到極限,進而打造事業版圖?而驅使他們往前邁進的動力又是什麼?本書讓你一次掌握各大業界菁英的工作智慧法則,從如何設定目標、不計心力熱情付出、一步步接近理想、分享遭遇挫折與克服難關的過程、不藏私地公開個人小故事……透過貝蒂‧劉巧妙穿針引線,給你最完整的CEO職場「實戰」建議與經驗!
◆找到人生&職場教練!濃縮20多位CEO三大職場成功心法
讓20多位世界級CEO擔任你的職場與人生教練吧!本書精闢挖掘高階領導人的職場成功心法,濃縮成以下三大精要:
職場成功心法 1 探尋自我 × 克服弱點,從改變自己開始!
華倫‧巴菲特:「我非常畏懼公開演講。於是接受卡內基訓練,從此徹底改變了我的一生。」
連股神巴菲特都會有恐懼與不擅長的事!
◎不輕看自己每天的小改變
你在職場中是否也時常遇到挫折?或老是羨慕別人,覺得自己永遠無法贏得主管青睞……CEO告訴你:
‧拒絕成為「失敗恐懼者」,樂觀面對問題。
‧擊敗恐懼,建立自信。
‧找出自己擅長的事,因為人不可能做好每件事,而那不要緊。
‧嘲笑自己,培養幽默感。別那麼嚴肅看待生活中大小事。
‧找時間放鬆,做自己喜歡的事,會得到意想不到的靈感。
職場成功心法 2 找出人生目標 × 投注熱情 × 行動力!
SpaceX & Tesla汽車執行長艾隆‧馬斯克:「我從來不會因為害怕贏不了,就不去做。如果有件事我本來可以做,但卻沒做;或是我當時做了,現在早就成功了……。比起害怕失敗,我更害怕後悔!」
擁有無限創意,降低太空旅行成本、探索宇宙的艾隆‧馬斯克,只要有新想法,便全力付諸行動。
◎全力以赴,當個勇敢又成功的追夢者
在往目標前進的同時,CEO告訴你必須具備︰
‧批判性思考。面對任何問題時,當個老是問「為什麼」的小孩。
‧挑剔、抨擊自己的想法。會使你的點子無堅不摧,在競爭中存活。
‧樂於聆聽負面回饋,仔細思考別人對你的負面批評,修正路線。
‧在行動前,先為自己存一筆積蓄,足以面對未來各種挑戰。
‧熱愛自己的工作,每天都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並且渴望學習。
職場成功心法3 學會向上管理,做個聰明工作者!
西爾斯控股公司前執行長陸‧丹布羅修:「我告訴我的團隊:我們需要你的聲音!想到絕妙點子卻不分享的人,對團隊來說就是自私;而只想到還不錯的點子、主動提出的人,通常能得到眾人的好評!」
◎獲得晉升、爭取加薪,積極主動與人分享交流
當你想追求更高的收入,或更高的職位時,先思考你準備好了沒?CEO提醒你先檢視自己是否做到:
‧拓展人際關係,讓大家喜歡你,提升自己的人氣。
‧懂得在公司分享自己的意見,向有難的同事伸出援手。
‧別只看手機或電腦!主動聆聽別人談話,洞悉話語背後的意思。
‧擴張自己的知識領域,如飢似渴地吸收各種資訊。
‧學會快速做決定。即使發現之前做的決定錯誤,也能立刻修正,掌握先機。
成功者,必有不凡的經歷及人生智慧值得學習!唯有掌握成功關鍵,才能蛻變為聰明工作者,躍升為職場常勝軍!本書就是你在職場生存最快的成功捷徑,跟著專業財經主播精闢訪談,向CEO學習職場及人生態度,開展節節攀高的工作新局!
1. 跳脫一般職場書籍框架
本書文字生動有趣,與一般經營管理書籍中充滿教條或學術理論不同,內容和問題貼近職場,不但與上班族有共鳴,也適合一般讀者,建立職場與人生中的正向態度。
2. CEO的街頭智慧
作者訪問許多領域中的優秀人物,大多是商界的執行長,分享自身面對問題的解決要領,與選擇工作團隊的原則,為上班族勾勒成功藍圖。
3. 融合作者自身觀點
貝蒂‧劉從事採訪文字工作與主播近二十年,訪談內容切合時事且用字精準,訪談的對象多元且具有說服力。
作者簡介:
Betty Liu 貝蒂‧劉
貝蒂‧劉是一位得獎記者與電視主播,播報新聞超過十五年。她身兼彭博電視台的自由編輯,與晨間節目《和貝蒂‧劉一起置身核心》(In the Loop with Betty Liu)的節目主持人,報導內容廣泛,涵蓋所有足以形塑日後商業進展的頭條新聞與重要事件。此外,她也在彭博廣播主持《和貝蒂‧劉一起置身核心》(In the Loop at the Half with Betty Liu),並擔任ABC新聞的撰稿人。身為一位得獎的財經記者,劉貝蒂定期採訪最具影響力的商界人士、政治領袖、媒體大亨,例如巴菲特、卡洛斯‧史林、洛伊德‧貝蘭克梵、萊斯‧孟維斯、英卓‧努伊等。在加入彭博電視台之前,貝蒂曾派駐香港,擔任CNBC亞洲台主播。在此之前,她是《金融時報》派駐亞特蘭大的特派記者。在她早期的工作生涯裡,她曾擔任道瓊通訊社台灣分社社長——當時創下亞洲最年輕社長的紀錄,並成為派駐香港的特派記者。貝蒂‧劉與人合著的《聰明變老——踏入中年以後,發掘青春泉源》(Age Smart:Dicovering the Fountain of Youth at Midlife and Beyond)於2006年出版。
www.betty-liu.com
譯者簡介:
沈維君
長榮大學翻譯系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輯,現從事翻譯與文案工作。譯有:《成為賈伯斯》(合譯)、《關於人生,我確實知道……──歐普拉的生命智慧》、《ICARE!傳奇式服務,讓你的顧客愛死你:肯‧布蘭佳大師的銷售祕訣》、《讓自己適應壞世界》。
賜教信箱:echo.wind1215@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世上最聰明、最值得敬重的財經節目主播之一,在這本好書中,分享關於企業領導學的珍貴洞見——怎麼做會成功,應該避開哪些事。條理清晰的文筆,擲地有聲,卻又謙虛自牧,這本絕佳的指南是所有尋找新事業、想要東山再起或延續過去成就的人必讀書籍。
——穆罕默德‧伊爾艾朗(Mohamed El-Erian)|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執行長、美國總統全球發展委員會主席
為了所有在工作生涯中需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人,貝蒂寫了一本充滿力量與洞見的書。書中蘊含當頭棒喝、直言不諱的啟示與有趣的個人故事,如果你想要成功,《向20位CEO學聰明工作法》是必讀的好書。
——蘇西‧威爾許(Suzy Welch)|《10.10.10-改變你生命的決策工具》作者、《哈佛商業評論》前總編輯
貝蒂以《向20位CEO學聰明工作法》再度成功出擊,她從採訪世界各地執行長與政府官員的經歷中,萃取出動人的故事。若任何專業人士想要重整自己的工作與生活,邁向成功,《向20位CEO學聰明工作法》將提供珍貴無比的助力。傑出的新聞記者生涯帶給她豐富的「領導學體悟」,《向20位CEO學聰明工作法》提供豐富的資訊,相當激勵人心。貝蒂,謝謝你再度為我們帶來卓越的學習體驗。
——迪克森‧道爾(Dixon Doll)|DCM風險投資公司共同創辦人、美國國家風險創投協會前主席、直播電視集團董事會成員
從容自在的對談永遠是奇蹟,尤其對談的雙方是電視主持人與來賓。但每次和貝蒂對談,都非常愉快自在,毫不費力,生動有趣,因為她本身就是一個令人愉快、好相處又有趣的人。
——莫特‧祖克曼(Mort Zuckerman)|波士頓房地產公司董事長、《紐約日報》與《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出版商
貝蒂擁有傑出的能力,擅長引導位居高層的商業人士說出重要資訊。在這本最棒的新書中,她運用這些技巧,讓許多執行長與成功的專業人士闡述自己如何晉升上位——不只是分享他們做對了哪些事,還有他們做錯了哪些事。正當按照層級升遷的制度漸趨式微,上班族必須做好自己的終身生涯規畫之際,《向20位CEO學聰明工作法》是一本珍貴無比的指南——而且讀起來興趣盎然。
——丹‧羅斯(Dan Roth)|LinkedIn資深編輯
名人推薦:世上最聰明、最值得敬重的財經節目主播之一,在這本好書中,分享關於企業領導學的珍貴洞見——怎麼做會成功,應該避開哪些事。條理清晰的文筆,擲地有聲,卻又謙虛自牧,這本絕佳的指南是所有尋找新事業、想要東山再起或延續過去成就的人必讀書籍。
——穆罕默德‧伊爾艾朗(Mohamed El-Erian)|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執行長、美國總統全球發展委員會主席
為了所有在工作生涯中需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人,貝蒂寫了一本充滿力量與洞見的書。書中蘊含當頭棒喝、直言不諱的啟示與有趣的個人故事,如果你想要成功,《向20位CEO學聰...
章節試閱
第1章
開創屬於你的個人事業
瑞秋‧雷是一位活躍而熱情洋溢的明星主廚,同時也是日間脫口秀節目的主持人,讓EVOO(特級冷壓初榨橄欖油)這個縮寫傳遍全美國的廚房。我還記得剛開始認真學習烹飪時,我轉到瑞秋的《三十分鐘上菜》(30 Minute Meals)美食頻道節目,心想,這女人是誰?我愛看她輕輕鬆鬆就在三十分鐘內做出兩或三道菜。而她總是以少女的口吻發揮巨大的幽默感。
幾年後,我開始進電視圈工作,這才領會到要在電視上看起來輕鬆自在有多困難。一個小時的烹飪節目,背後的工作量非常驚人。我開玩笑地說,在電視圈,每個人都拚命工作,好讓觀眾放鬆地看電視。
二○一三年,我在錄製我們的黃金時段節目《餐桌上的大亨》(Titans at the Table)時,遇到瑞秋。事實上,整個美食頻道的明星都在場,包括巴比‧福雷(Bobby Flay,譯注:主持的節目有《巴比的早午餐》等,曾獲頒艾美獎)和馬利歐‧巴塔利(Mario Batali,譯注:美國名廚,有一半義大利血統,他開設的餐廳遍布美國、新加坡、香港)。我們吃的食物絕對和美食家扯不上邊——炸魚、漢堡、油炸食物、鷹嘴豆泥和其他酒吧食物。巴比一直問我,我知不知道我盤子裡的魚來自何方,讓我立刻陷入妄想症中。他稍後從廚師的角度解釋,如果你不知道魚的正確名稱是什麼,你應該不要點魚來吃。我又學了一課。
看到這群廚師走出廚房的模樣,實在非常有趣。他們並未交換食譜與烹飪訣竅,反而將話題轉向什麼使他們成為知名品牌。他們如何把廚房裡基本的烹飪,轉變成個人的事業?
我一度轉向瑞秋,問她關鍵的轉捩點是什麼。
「沒有什麼轉捩點。」她答道,「我的生活就是由一連串快樂的機遇所組成。我想,這些機遇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我真的真的很喜歡努力工作。我享受漫長的一天。我享受盤子滿天飛。我想,每天起床時,你應該都熱切地想要讓自己更好,渴望學習成長吧!」
我指出這一點,是因為我發現,在創業家身上,這是最常見的最後一項特質,也是成就個人事業心態的關鍵。
你必須努力工作。
這聽起來是顯而易見的道理,但你可能會很意外,有多少人相信那些邁向顛峰的人有許多成功的理由,其中並不包含投入時間。或許,有些懶惰的蠢蛋也成功了,但只有那些願意努力的人知道自己為何成功。想要追求你想要的事業,必勝的法門就是認真努力。
巴菲特說,他希望旗下公司的執行長們,內心對自己的事業都有股熊熊的熱情。每一位創業家的奮戰史,開頭總是夜夜在父母的地下室或在辦公室裡不眠不休,持續不懈地努力實踐一個點子。
艾隆‧馬斯克說,他生來就有股幹勁,督促他做任何為了成功必須做的事。他五歲時,因為媽媽禁止他去表兄弟家,他就自己走路去,一路走了「大約十六或二十四公里」。
「大約十六或二十四公里?」我問道,不禁有點懷疑。
「沒錯,走了四小時,全速前進。反正,我最後走到了,把我媽媽嚇壞了,然後我還爬到樹上,不肯下來。我真的從小就幹勁十足。」
大學籃球隊傳奇教練鮑伯‧奈特(Bob Knight)看過許多有幹勁的孩子,但最後成功的往往是認真努力的孩子。有段時間,鮑伯正在行銷他的最新著作《負面思考的力量》(The Power of Negative Thinking),當時他告訴我:「我會告訴父母和孩子,我將會是他們遇過最嚴厲的教練。如果這對你構成問題,你就不應該加入我們球隊,因為除了這一點以外,你每天都必須出席每一堂課,你必須嚴格守時,你必須準時出現。你一直是優秀的高中選手,但距離真正成熟的大學選手,你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而那就是我們要培養你的重點。不論在課堂上或在籃球場上,我的要求都會非常嚴格。事實上,你不可能遇到像我一樣嚴厲的人。」
而這正呼應了格雷厄姆所說的微腳本之一:「想要成功,除了努力,沒有其他替代的方式。」
這讓我思考奈特教練關於認真努力的話。他如何讓你相信自己的品牌,並考驗自己?如果奈特教練是你的終極人生教練,又會如何?我請他給我一些指引。
「最重要的是,這將會更加艱難,遠超過你的預期。」他說,「你有美貌,也有才智,但我接下來會給你一點打擊,看看你如何回應。你未來能夠達到我期望的成就嗎?如果你做不到,你就走不遠。你在這裡的競爭對手,每個人可能都跟你一樣有優秀的教育背景,跟你一樣聰明,當你和這樣的人競爭,你明白那會是什麼情況嗎?在商業世界裡,就是這麼一回事。我對你的期待就是希望你做到『永遠要成交』——如果你做不到,就這一點來說,你就不可能會贏。」
學習「永遠要成交」,然後做到「永遠要行動。」
第3章
如何建立人脈?
在工作上,我最害怕的無非是必須參加雞尾酒會,建立人脈。雖然那是工作的一部分,但到處晃來晃去,跟一群又一群呆頭呆腦、領子上別著公司名牌的陌生人交際應酬,實在太做作了,一點都不自然。
從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合夥人轉型為政治候選人,最後又成為破產專家的哈利‧威爾森(Harry Wilson),曾經回答我的提問,分享他的訣竅。「首先,我會去吧台。通常人們都在那裡排隊取酒,是最容易認識人的地方。」他說,「在那裡,大部分人都會討人喜歡,而且喜歡聊天,所以最容易打開話題。幾個禮拜前,我就試過這個方法——當時我在現場誰都不認識,儘管我不喝咖啡,我還是去拿咖啡,然後順利和旁邊的人聊起來,結果發現我們有一些共同的朋友。從這裡開始,我認識了更多人。」
幾週後,我有個機會實驗一下哈利的方法。我受邀參加一場雞尾酒會,舉辦地點在一間銀行總部,現場來了上百人。我知道我認識一些人,但算不上是朋友。主辦人就像婚禮招待台的新人父親,一見到盛裝打扮的人們從特定的電梯出現,就上前招待。我跟主辦人簡單寒暄後,就立刻直奔吧台,點了一杯酒。那時候,另一位看起來較年長的男士,也正在點飲料,於是我跟他攀談了起來。原來他是跟旅行家保險集團(Traveler ’s Insurance)的人一起來的,我們很快就沒什麼話題可聊。過了幾分鐘,我開始準備去認識其他人。
就在我的右手邊,有兩位男士正在深談。當我意識到我一點都不希望自己看起來像派對中的孤單女孩,有那麼一瞬間,高中時的恐慌席捲了我,於是我一頭熱地插入了他們的對話,說:「抱歉打擾你們了……」我厚著臉皮伸出手。他們人都很好,其中一位講話帶點義大利腔的男士,說他的公司在紐澤西。好吧,聽起來不是很有力的連結,但至少我可以聊聊我住的地方。
幸運的是,我不是唯一面臨這種處境的人。幾分鐘後,另一位身穿三件式正式西裝的中年男士走過來,向我們三個人自我介紹。他在銀行工作,而且認出來我在電視台工作。我們針對這點聊了一會兒,但當我聽到有人叫「貝蒂」,話題立刻就結束了。
原來是我之前在《金融時報》合作過的編輯。賓果!終於看到熟悉的面孔了!羅伯特‧湯姆森(Robert Thomson,譯注:他曾獲得「二○○一年年度美國商業記者」稱號,曾任《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主編,後來成為「新聞集團」執行長)臉上掛著大大的微笑,朝我走過來。當時我嘴巴上雖然說:「在這裡見到你真是太好了!」但我真心想說的是:「感謝老天!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高興看到你,因為在這裡落單實在太尷尬了。」我們聊了一會兒,敘敘舊,直到鐘聲響起,提醒大家前往餐廳用餐為止。我們魚貫前進,簡直就溫馴的綿羊一樣。但至少我不用冒太多冷汗,可以安然度過這場雞尾酒會了。
或許你是少數沒有這種經歷的人。倘若如此,只有兩種可能:你若不是名人,就是每次出門總是有人陪伴。對其他上班族來說,這不過就是辦公室生活的一部分。
當然,建立人脈不全然是在雞尾酒會交際應酬。基本上,建立人脈代表你採取某些行動,為了彼此事業的利益,與另一個人建立連結。我曾見過有些人不論是在棒球場、辦公室或在派對裡,無時無刻不在建立人脈。對他們來說,世界就像遊樂場一樣,他們可以在那裡認識新的人,建立新的人脈,而他們認識愈多人,就愈有活力。這些人外向活躍,往往被視為成功人士與幸運兒。他們又怎麼可能不成功、不幸運呢?畢竟他們總是認識新的人,建立新的人脈。
其他人則運用網路建立人脈,我指的是LinkedIn社交網站。我一直避免太常提起這間公司,因為我怕讓人誤會我在幫他們打廣告,但事實是,幾乎所有我訪問過的執行長或高階主管都曾提過,當他們尋覓可能雇用的人選,或想要與別人建立連結時,都會上LinkedIn。
丹‧波提洛(Dan Portillo)是葛雷洛克合夥公司(Greylock Partners)的天才合夥人,這家成功的風險投資公司,曾經投資臉書、潘朵拉珠寶與LinkedIn。基本上,他的工作就是整天與人面談,決定這些人是不是最佳人選,可以進入他公司投資的數十間企業工作。他無時無刻不在建立人脈。
「在所有社交媒體的網站中,目前LinkedIn是最有價值的。」他告訴我,坦承自己就是投資人,「因為種種原因,我每天都要使用這個網站,我的團隊也一樣。我一天會使用LinkedIn好幾次,我總是開著LinkedIn的頁面,在上面找人,通常是配合會議進行背景考核。當我要與人面談時,我會請助理把面談的需求加入LinkedIn的檔案裡。我想知道我們有哪些共同認識的人。這樣一來,我就會更了解對方,而且,跟我連結很強的人,或許更容易建立關係。」
「許多人在LinkedIn跟我接觸之後,就獲得錄用了。我常告訴剛離開學校的畢業生,要善用LinkedIn,搜尋他們有興趣面談的人,從這些人的檔案中了解他們在做哪種類型的工作,分析這是不是自己想要從事的工作,詳細列出這些是什麼樣的人,然後跟他們接觸。」
我跟丹不一樣,我發現對我最有效的社交工具是午餐約會。每次我與別人共進午餐,都有三大目標:
1. 與我的午餐對象建立更進一步的連結。
2. 尋找採訪內容與人選的靈感。
3. 向剛認識的人自我介紹。
而且,隔天我都盡量會寄一封感謝對方的電子郵件。
為什麼午餐約會對我有效呢?當我剛到道瓊通訊社香港分社就職時,我的分社社長說,他從馬可斯‧布勞奇利(Marcus Brauchli)身上學到一件事,從此就銘記在心。馬可斯如今是《華盛頓郵報》的副總裁,但當時,他派駐在亞洲,為《華爾街日報》效命。我的分社社長說,他觀察到馬可斯每天都會定下一個午餐約會,風雨無阻。不論他約見的消息來源是否能提供有用的報導內容,都沒關係,他只是確保每一天都會走出辦公室與別人會面。對我來說,那就是馬可斯‧布勞奇利之所以會有如今地位的原因。
於是,我的分社社長銘記在心的訣竅,也從此在我腦子裡生根。
正如我之前提過的,我在為這本書蒐集資料時,雪柔‧桑德伯格的書《挺身而進》剛出版。雪柔‧桑德伯格在書中提到,女性在工作上遭遇的眾多困難之一,就是建立人脈。女性如何找到正確的導師,幫助她們更上一層樓?
雪柔‧桑德伯格相當恰如其分地描述,性別的潛在性質有時會如何導致女性難以尋求年長男性做為導師(當絕大多數資深經理人都是年長男性時,這更是一大問題)。在一九九○年代執掌美國運通長達八年的哈維‧葛洛柏(Harvey Golub),同意雪柔‧桑德伯格的看法。
「一直以來,我都平等對待男性與女性,但是,確實有些事我只會跟男性員工一起做,不會跟女性員工一起做。」他回想過去,「我絕對不會單獨和女性員工出去吃午餐。而且,我也不可能關著門和女性員工在辦公室裡單獨談話。如果有女性在我的辦公室裡,我會吩咐祕書不要離開她們的崗位。我也不會單獨和一位女性一起去參加雞尾酒會……部分原因是我看過太多刻意捏造的性騷擾控訴,所以我不會做這些事。現在,這不會妨礙我拔擢女性。我的意思是,那只是我的行事作風。」
雪柔‧桑德伯格提倡建立更多正式的導師人脈,並強調研究指出,當女性加入正式的人際網絡中,她們的工作表現會更好,勝過她們只能嘗試建立非正式的人脈,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午餐之約。
對我來說,這或許是這本書中最出色的內容。並非因為她提出新資訊,而是因為我相信這是女性退出職場最重大的原因,而雪柔‧桑德伯格對此一語中的。儘管針對女性如何同時兼顧工作及育兒的職責,在美國有許多爭議,卻鮮少將焦點放在為什麼女性無法適當地建立人脈。而當她們做不到這一點,她們就會不幸地落後。
所謂的「落後」是指什麼?
根據工作與生活政策中心(Center for Work–Life Policy)的研究,在美國,超過半數(百分之五十三)剛受雇的員工是女性。
等到這些人晉升為副總裁,只剩下百分之二十六是女性。
只有百分之十四的女性能夠升到執行委員會的階層。
至於名列《財富》雜誌五百大企業的女性執行長?大約百分之三。
所以,建立人脈是不是女性在職場上落後的原因?二○一一年,一份麥肯錫研究發現,女性退出職場或換工作的最大原因,並非家庭或小孩。不幸的是,那可能是保住面子的最佳藉口。
根據麥肯錫的研究,導致女性退縮的因素有:
1. 缺少管道,讓她們建立正式的人脈與接觸導師。
2. 在職場上有種根深蒂固的心態,認為女性處理不來更棘手的工作,因此也就無法勝任更資深的職位。
儘管很難辨識出誰抱持著這種心態,也很難算出總共有多少人這麼想,但我們都知道這種心態確實存在。即使是你都可能有這種心態。
我指出這一點,是因為如果你想要在工作生涯中更上一層樓,那麼,建立人脈並非你應該做的事,而是必須做的事。但是,如果你認為只因為你不會打高爾夫球或在雪茄館「跟那些傢伙廝混」,便讓你嚴重居於劣勢,那麼你就錯了。還有許多其他方式可以建立人脈,只要你把這件事視為優先,你就會找到方法,成功建立人脈。
正式的社交管道有時會很有效,因為至少每個人都帶著單一目的而來。如果你進了一間起士專賣店,當然就會拿到起士,而不是一磅鮭魚。沒錯吧?
但有時候,非正式的社交反而最有效。全錄前執行長安‧穆卡伊(Anne Mulcahy)才不甩什麼「老男孩社交圈」會阻礙成功那套說法。她說,問題在於有些人,特別是女性,不知道如何建立人脈或自然地找到導師。
「在職場上,我們必須建立人脈。而且我認為,在進行時必須不著痕跡。在我看來,有時候我們一頭栽入這些專制獨斷的導師方案中,指出其中最有力量的一位,然後說那個人在你的工作生涯中意義重大。」她說,「結果反而讓我們看起來虛假,而且跟我眼中更重要的事相比之下,這種尋找導師的方式顯然企圖心過大。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在職場上,確實必須向上管理,但是,不應該排除經營或建立良好的同儕關係,而且,為你效命的屬下也一樣重要。
「我看過許多女性因為不擅長建立人脈,而在職場中格格不入。」她說,「她們真的非常努力建立人脈,而且,在所謂『向上管理』的事情上花費這麼多心思,以致於她們不是很受歡迎,跟同儕之間的關係也不是很好……我不太想提到《挺身而進》,因為我覺得那是一本好書,而且確實啟發人心,但是,有些女性花太多時間在設法『挺身而進』上,我擔心的是,如此一來,大家會得到錯誤訊息,以為她們必須一直『挺身而進』。我想,雪柔的書確實點出其中的細微差別——你必須真誠,你必須謙虛,你必須受人喜愛。但是,對許多不曾讀過這本書的女性來說,她們只是道聽塗說,並不真的了解書中內容,因此她們可能會想:『喔,我的天哪!我得一直積極進取(譯注:aggressive有雙重意思,一方面是積極進取,另一方面則是侵略性過強)。』」
讓我在這裡暫停一下,加強安的見解,因為我認為這個想法非常好。女性對於謙虛有種錯綜複雜的情結。由於女性已經被視為較弱的性別,因此對某些女性來說,一旦她們晉升到高層,就很難流露出謙虛的樣子,只因為害怕會給人脆弱的印象。或者,情況正好相反——女性壓抑自己的工作能力與貢獻,以致於人們眼中的她們確實不可靠或能力不足。
當我剛開展事業時,聽到一位女性講者建議所有女性聽眾,千萬不要在寫電子郵件時以「我很抱歉,但是……」或「我希望……」這樣的句子開頭。她說,這些話讓女性看起來軟弱且遲疑。她對此堅信不移,於是我在工作中實際運用她的方法,但我很快就發現對某些人來說,溫和謙虛的方式比較有效……比方說,面對其他女性的時候,正是如此。
關鍵在於知道如何運用謙虛的力量,以及這股力量何時派得上用場。大多數謙虛的人其實都相當有自信——他們內心堅強,讓他們得以放低身段,以便有效傳達自己的想法。我住在亞特蘭大時,得知從南方出身而一舉躍進總統橢圓形辦公室的人有:吉米‧卡特、比爾‧柯林頓與兩位布希總統。南方人的魅力正是謙虛的魅力——南方人會為了討你喜歡,而貶抑自己的成功。華爾街投資銀行家莎莉‧克羅契克來自南卡羅來納州,她就擁有那種力量強大卻謙虛的人格特質。她老是在取笑自己,但你心知肚明,如果你真踩到她的地雷,那可是會颳起一場颶風的。如今,我在寫許多電子郵件時,都會以「我很抱歉打擾你」或「我希望你不介意」開頭,而且,我不曾覺得自己的信因此遭到忽視——但提醒你一聲,我不是每封信都這麼寫。
這一切都讓我不禁思考,告訴別人建立人脈非常重要是一回事,但實際進行又會如何?當專家表示建立人脈必須自然而然,那又是什麼意思?我剛踏入電視圈時,所有的職場教練都一直告訴我:面對鏡頭,要「自然一點!自然一點!」對剛踏入這一行的新人來說,那大概是最糟的建議了。如果你需要別人來告訴你舉手投足自然一點,那表示你根本不知道要怎麼做。
說到建立人脈,我想列出對我有幫助的事情,或許在最低限度上,也能讓別人知道該做些什麼。
正如安之前提到的,你要知道不必太過積極進取。「積極進取」有兩層意義:一是實質的侵略(頻繁的電子郵件或電話),一是說話的聲調。數不清有多少執行長與高階主管告訴過我,當他們用一種「你可以為我做什麼」的態度,請員工來他們的辦公室時,會帶來多大的反感。
從另一方面來看,卑躬屈膝通常也是一種積極進取。人們通常都樂意伸出援手,但是如果他們幫助的對象過度感激,也會造成反感。務必要記得,建立人脈也包括你能帶來什麼好處。千萬不要貶低你能為這份關係奉獻的好處,即使比起資歷較淺的你,導師的經驗更豐富,地位更高。你是在尋求協助,而不是讓自己看起來一副需要被拯救的模樣。
而這讓我聯想到:你要知道別讓自己這麼無助。我可以作證,因為這有時會發生在我身上:一位年輕人帶著許多對自己或對未來的疑問前來找你,然後期待你(身為更資深的人)在幾分鐘內做出關係他們一生的決定。這麼做非常不自然,而且很危險。別問:「我應該怎麼做?」而是問:「你會怎麼做?」別要求某人對你的未來提供建議,而是詢問對方的背景,他們如何達到今天的地位、是什麼形塑了他們的觀點。這才是建立關係的好方法,你也可以從中學到更多,並為未來的關係奠定基礎。
並非你遇上的每個人都會跟你保持聯絡。許多與你建立關係的人偶爾才聯絡一次,因此維繫彼此的關係就非常重要。但是,只有少數人才會遇到真正的導師帶領。我真正認定為導師的人,屈指可數。許多我訪問過的執行長,都提到他們的父母是生命中最初也是最偉大的導師。擁有一個大型的旋轉式名片架,當然很重要,但一提到導師,則是質重於量。
你要知道別太挑剔。挑剔會引起分裂——它不僅負面,而且令人生厭,分散注意力。我所謂的「挑剔」,指的是挑剔你的髮型、你的食物、你的態度、話太多、老是太緊張。大家都想要跟周遭的人輕鬆自在地相處——高爾夫課程就是建立人脈最完美的地點,因為任何地方都比不上穿著檸檬糖顏色的polo衫,置身於遼闊藍天下的碧綠草地,更讓人放鬆了。在這種場景下,就算是鐘樓怪人站在你身邊,你也會覺得他彷彿是你最好的朋友。
我曾經詢問一位知名的新聞記者,他如何完成所有重要的訪問,他說,他不見得每次都會施加壓力,促使來賓接受訪問。有時候,他打電話給他們,只是為了打招呼,他什麼都聊,就是不提真心想說的事:「請來上節目。」大家都想要自然而然地建立關係,不想覺得自己老是在談公事。這番話讓我學到重要的一課,而且我愈來愈擅長這麼做。你愈是能夠建立私交,你們之間的關係就會愈深刻且意義重大。
你要知道別老是想著自己。這句話出自一個上電視的人,還真有趣。但事實是,若想要成功建立人脈——也就是說,真正能夠找到與某人的連結——你必須先思考自己能為對方做些什麼。這話聽起來熟悉嗎?這也是讓你提高人氣的方法。如果你一心只想著這九個字:「我可以提供什麼協助?」你就可以改變你與身邊所有人的關係,並且找到更深的連結。
第1章
開創屬於你的個人事業
瑞秋‧雷是一位活躍而熱情洋溢的明星主廚,同時也是日間脫口秀節目的主持人,讓EVOO(特級冷壓初榨橄欖油)這個縮寫傳遍全美國的廚房。我還記得剛開始認真學習烹飪時,我轉到瑞秋的《三十分鐘上菜》(30 Minute Meals)美食頻道節目,心想,這女人是誰?我愛看她輕輕鬆鬆就在三十分鐘內做出兩或三道菜。而她總是以少女的口吻發揮巨大的幽默感。
幾年後,我開始進電視圈工作,這才領會到要在電視上看起來輕鬆自在有多困難。一個小時的烹飪節目,背後的工作量非常驚人。我開玩笑地說,在電視圈,每個人都拚命...
目錄
前言
【第1部】要是早知道這些事,我現在就是億萬富翁了。
第1章:開創屬於你的個人事業
趁早規劃,打造個人品牌
聽從內心的渴望,踏上征途
將絆腳石視為轉機,你一定可以成功
別停下腳步,永遠要行動
第2章:為什麼人氣指數這麼重要?
提升人氣,讓自己受人愛戴
擊敗偏見,贏得人心
第3章:如何建立人脈,擴大職場生活圈?
建立屬於自己的人際網
謙虛與隨和是一項利器
第4章:要求加薪
尋求肯定,為你贏得加薪機會
為未來的自己開一張支票,超越目標
第5章:談判的藝術
仔細傾聽,能變身成談判專家
女性要積極進取,打破薪資差異
【第2部】三大F:恐懼(Fear)、財務(Finances)與心流(Flow)
第6章:恐懼
拒絕當個「失敗恐懼者」!
相信自己,其實「恐懼」沒那麼糟
第7章:財務
金錢≠快樂,但可以買到「自由」
別緊抓著錢不放,累積實力更重要
第8章:心流
享受當下,「電燈泡時刻」讓你充滿靈感
【第3部】來自「長」字輩主管的明信片
第9章:位居高處,究竟是什麼感覺?
成為主管後,如何不會讓自己孤立無援
抵達終點後,你的下一步該踏向何處
第10章:坦白說:最受不了的事……
最讓CEO們無法忍受之事
【第4部】我學到的教訓
第11章:你不可能做好每件事,不要緊
找出自己擅長的事最重要
第12章:人生中的五大訣竅
坦然接受自己的失敗吧!
在人生旅途中所掌握到的關鍵方向
前言
【第1部】要是早知道這些事,我現在就是億萬富翁了。
第1章:開創屬於你的個人事業
趁早規劃,打造個人品牌
聽從內心的渴望,踏上征途
將絆腳石視為轉機,你一定可以成功
別停下腳步,永遠要行動
第2章:為什麼人氣指數這麼重要?
提升人氣,讓自己受人愛戴
擊敗偏見,贏得人心
第3章:如何建立人脈,擴大職場生活圈?
建立屬於自己的人際網
謙虛與隨和是一項利器
第4章:要求加薪
尋求肯定,為你贏得加薪機會
為未來的自己開一張支票,超越目標
第5章:談判的藝術
仔細傾聽,能變身成談判專家
女性要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