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織出心力量!
當雙手找到節奏的律動時,我們的心就開始自由了;
接下來的每一個動作,都會不斷創造美好的正面能量!許家綾(藝術治療師/心理諮商師)感動分享編織的手藝就像穿越文化與時空的祝福般,引領我們在一針針中,與內在心靈相連,與其他姐妹們相聚,也與亙古的女性智慧相繫。也在一針一線中,凝聚手與心力量,開展自我轉化的旅程,並且將愛與溫暖分享出去,推動一場溫柔的世界革命。
這本書,寫給愛編織及不編織的人、手作創意人、或是想做點什麼卻一直遲遲沒開始的人。年輕時的貝西˙吉兒是個藉由玩樂團、辦雜誌,在憤怒與受傷中一路跌跌撞撞的女性主義者。當時的她,認為打毛線、鉤針編織、十字繡、縫紉這些「女人做的事」,是女人自我束縛、無法走出家庭的始作俑者。然而,在接觸編織之後,她意外發現編織的奇妙力量,也從中找回了女性古老的智慧。
手指不斷重複的動作,安撫焦慮的情緒,幫助她進入靜心冥想,找到內心的秩序。內在的躁動在編織的節奏中,轉換成積極創造、自我療癒、服務他人的新動能。她相信,自己編織的每一針、親手製作的作品,不但能為自己抒解日常生活的壓力,釋放痛苦與無法說出的情緒,在手作過程中注入的正向心念,也無形為自己、親朋好友以及更多人帶來愛與祝福。於是她開始更進一步為安養院老人、社區遊民、流浪動物編織;並參與世界性的群織活動,為節約水資源編織一條藍色的河、為澳洲小企鵝織毛衣抗議原油漏油事件。
貝西‧吉兒也邀請其他的創意工作者,分享他們的手作經驗及具體實踐的方法。她認為近年手作工藝的興起,是一種充滿希望的訊號;更多創意的激發,除了為我們自己找到內在動力的出口,也能鼓勵人們勇敢走出自己的小圈子,用創造為世界注入正面的改變。
作者簡介:
貝西‧吉兒(Betsy Greer)
美國craftivism.com網站創辦人,也是近年興起的手作工藝的推手。她以極大的熱忱,在全美各地演說,告訴讀者如何擴展編織及手作的意義,以及如何在手作工藝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角色,並鼓勵讀者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改變消費文化。著有《超級手工藝》、《學做手工藝》、《動手做點小玩意》、《工藝家文化手冊》、《DIY:低傳真文化的興起》、《簡單做串珠》、《手作國度》,並定期為《時尚編織》雜誌撰寫專文。
譯者簡介:
方怡雯
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從事編譯工作多年,譯有《嬰兒戰爭》、《為什麼Mr. Right 找不到你?》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編織,百憂解
許家綾(藝術治療師/心理諮商師)
「『蜘蛛女神』教導我們如何在織機上編織,而『蜘蛛男神』告訴我們如何建造織布機。織布機最頂端的地方是由天與地的索線交會而成,整經棒是太陽的光線作成,綜是用岩石結晶和閃電作成。太陽的光暈成為織機的扣板,白色貝殼成為梳扣。」──印第安納瓦和族神話。
印第安那瓦和族(Navajo)非常善於編織。他們相信織布機集合了自然的珍寶和天地力量,傳統上,織布的婦女也會在開始編織前,伸出雙掌對著蛛網祈導,期盼得到「蜘蛛女神」的智慧和手藝。在神話中,「蜘蛛女神」不僅是編織之神,她同時也創造了世界上的生命,因此也是療癒之神。就像蛛網一樣,「蜘蛛女神」的力量連結了天上與地下,她代表仁慈的母性力量,能引領亡者穿越死亡幽谷。從古老的神話到現代,這種跨越文化、屬於世代人類的手藝,到底有什麼療癒魔力呢?
很少接觸藝術,初時要開始自由創作、表達自己,常會帶著些惶恐不安。但是若有一些可依循的規則,反倒可以越來越自在地超越規則,開始創作,探索內心世界。我在藝術治療工作中,加入編織的手藝,也是這樣的心情。編織看起來需要依循一定法則,這些手藝的法則,是限制、也是保護。這些規則,使紛亂的心思逐漸依循著一定的節奏和秩序,也引領著我們走向更自由的美的表達之路。織品也像是一面鏡子,我們選擇怎樣的線、喜歡依照織圖或是自由創作、織品的鬆緊樣貌,都反映出我們的獨特性格或當下狀況;當我們心煩意亂、浮動時,編織也往往不會順手,這卻是我們最需要編織的時候。只要願意動手編織,療癒在指尖自然會開展,不需要什麼高深的道理。
吉兒.泰勒(Dr. Jill Bolt Taylor)是一位美國的腦神經科學家,她在《奇蹟》(My Stroke of Insight: A Brain Scientist’s Personal Journey)一書中,提起自身因左腦中風,而有機會進入前所未有的右腦旅程,她說:「在那裡,我被包裹在一團深沉的內在祥和裡……漂浮到一個令我覺得天人合一的境界。我終於了解,我們如何能經歷那種『神祕的』或是『形而上的』經驗。」
許多創作者,不論是科學、文學、藝術、音樂家或是運動員,都曾提起過像這樣的高峰經驗。靜坐時的內觀體驗,或各種或動或靜的靜心活動,也都可能讓人經驗到類似的內觀之流(mindfulness)。醫學研究,在這樣的內觀狀態中,能使呼吸、心跳、血壓漸慢,進入深沈休息,非常有益於身體健康。在主觀經驗中,我們感受到超越了平日左腦的分析評價、比較分別之心,而進入右腦,屬於直覺、全然當下、感受物我合一的喜悅經驗。其實就平凡如動手編織,在一針針的反覆動作中,我們可以讓自己隨著呼吸,自然而然進入這樣的內觀狀態。我們從慣用的左腦進入右腦之流,在無形中得以休息、療癒,獲得重新出發的力量。
女性是憂鬱症的高危險群。如果說憂鬱是許多女性隱形殺手,那麼編織可能是很好的解藥。冬季節日低潮時,更是拿起織針和美麗的毛線,寵愛自己的好時機。手上的溫暖觸感、伴隨著心的穩定踏實,緩緩前進。許多人發現,拾起編織手作時,往往不是在人生非常順遂的時候,而是面對孤單、壓力、焦慮、失落或是一段迷失的空窗期。編織有時是為了紓解一種說不出的悶。人生很多時候的遭遇,不僅無法去追問為什麼,也不需要去問為什麼。編織讓人卻可以透過各種質感、各種顏色、隨著呼吸,隨著手的觸感和節奏,將無言的苦悶,找到經緯方向,轉化為和諧與秩序,轉化成為美和溫暖,也在時間流逝中,慢慢醞釀內心的力量。
編織,是在呼喚著身心安頓。是心靈尋求秩序、平衡和和諧的努力。
****
很高興在初秋微涼之際,收到新星球出版寄來《開始編織:好事會發生!》的書稿。聽著作者熱切述說在橫越太平洋的另一塊遙遠土地上的人們,因開始動手編織,在自己的生活、在社區、在世界中交織出五彩繽紛的故事,心中彷彿也有一股暖流。
編織的手藝就像穿越文化與時空的祝福般,引領我們在一針針中,與內在心靈相連,與其他姐妹們相聚,也與亙古的女性智慧相繫。也在一針一線中,凝聚手與心力量,開展自我轉化的旅程,並且將愛與溫暖分享出去,推動一場溫柔的世界革命。
編織也許無法使寒冬消失,但手心的溫度,卻能讓我們相信春天已經不遠了。
名人推薦:編織,百憂解
許家綾(藝術治療師/心理諮商師)
「『蜘蛛女神』教導我們如何在織機上編織,而『蜘蛛男神』告訴我們如何建造織布機。織布機最頂端的地方是由天與地的索線交會而成,整經棒是太陽的光線作成,綜是用岩石結晶和閃電作成。太陽的光暈成為織機的扣板,白色貝殼成為梳扣。」──印第安納瓦和族神話。
印第安那瓦和族(Navajo)非常善於編織。他們相信織布機集合了自然的珍寶和天地力量,傳統上,織布的婦女也會在開始編織前,伸出雙掌對著蛛網祈導,期盼得到「蜘蛛女神」的智慧和手藝。在神話中,「蜘...
章節試閱
一個安靜的頭腦:編織與冥想
我剛學編織時,它並沒有帶來療癒或放鬆的功效。我的手指笨拙地想用這兩根短短的棒針打出我要的東西。第一個星期,這兩根針從來沒有乖乖馴服過。在漫長得不可思議的一週裡,我不禁懷疑,選擇打毛線是不是個錯誤的決定,嘴裡吐出的詛咒遠超過棒針累積的行數。但不可思議的,我的雙手最後竟然脫離頭腦的掌控。突然間,我不再去思考自己在做什麼,雙手在下針與上針之間反覆,沒有出什麼錯,似乎換了人接手。儘管當時我很怕一旦停了下來,自己就不知道怎麼再開始,但那仍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時刻。等我的基礎針法熟練之後,越來越進入佳境;我從來沒想過,打毛線後來竟帶給我這麼多的好處與驚喜。
最讓人意想不到的就是,它能夠幫助我集中意念,讓心安靜。不知怎麼的,日常生活中的緊張,會在有節奏的動作下溜走——希望對你來說也是如此。我發現自己能夠專心在每一針上,我生活的大多數時間裡,都常容易分心散漫。唯有編織時,我可以將思想集中在毛線與棒針這兩樣極為簡單的工具上。我的雙手在工作,腦中的想法與創意開始自由漫遊與探索。
我並沒有處於一個將全世界都拋諸腦後的情境,而是在一針一針編織的時候,每天持續增加的干擾與擔憂都消失或溜走了。當棒針穿動,毛線滑過我的雙手,我正在打的東西在眼前漸漸成型,那是一種創造與釋放的過程。在忙碌紛擾的思緒都化為反覆的動作,我終於不再去想自己的衣服或碗盤到底洗了沒有。
因觸覺而來的短暫放鬆,能幫助頭腦重新設定新的想法、計畫與行動,將你從永遠沒有盡頭的待辦事項清單的束縛中釋放出來。給你和你的創意一點點時間,你就可以讓自己在日常生活的混亂中,得到片刻你極度需要的休息。這片刻的暫停,不必付諸什麼大的行動——它只佔你一天少許的時間。比方說,我常帶著織到一半的東西進城,因為我發現編織幫助我在不安或擔心的時候,平靜下來。
我上一次面試新雇員是在春天。因為辦公室裡沒有隱私,我在外面進行面試。我在公司附近一個綠意盎然的寧靜山丘上坐一會兒,在面試者應該打電話來那幾分鐘內,發現自己一直盯著手機,心情緊張地等待另一場面試。某一天,我帶著編織的東西出去,又開始盯著手機好幾分鐘。我打了幾行,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當電話終於響起的時候,我比起前幾次面試的任何一次都冷靜許多。意外的是,我發現自己不會因為等待而越來越焦慮。我把編織當成一種方法,使我在那個時刻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成功阻止我的面試焦慮逼近。從那時開始,我很少不隨身帶著編織物,以防萬一。
編織冥想的品質,多半來自它的重複性。在重複中,人會覺得有安全感;我們比較容易預知結束時的成果會如何,過程中的焦慮也會減低。畢生致力於身心醫學研究的赫伯.班森博士(Dr. Herbert Benson)說,「從祈禱時搖晃身體,唸頌玫瑰經到編織,這些波譜重複、靜心冥想的練習都是啟動所謂的『放鬆反應』(Relaxation Response)。」班森博士是第一個提出這種放鬆反應的人,運用這個原理,你的身體就能全然放鬆。這種反應被定義是「身體進入深層休息的狀態,改變了身體與情緒對於壓力的反應(比方說,心跳率、血壓、呼吸頻率與肌肉緊張都會降低)。」
編織不斷重複的特性,可以讓人放鬆下來,我們更可以把它視為一種冥想的方式。我們在編織中沈浸至一種安全狀態,頭腦越來越清晰,我們就能夠將焦點集中在呼吸上,讓自己進入更深的體驗。塔拉‧瓊‧曼寧(Tara Jon Manning)在著作《正念編織》(Mindful Knitting)中提到,「編織這種行為是建立在一針一針構成織品的型態上。我們編織的時候,把注意力一遍又一遍放在從毛線創造出一塊布的自然韻律中——插入棒針、捲線、拉出新的一針,然後再重複。這種簡單的重複動作是一種靜心冥想的訓練基礎。它不斷提醒我們保持專注,停在當下。當我們運用這樣的專注去編織,會得到一種難以言喻的滿足與愉悅。這就是以編織的靜心冥想。」
我們可以刻意追求這種冥想的層次,或者是設定一段特定的時間,織一個簡單的樣式,不用在意成品是否完美,藉此進行編織冥想。拿著你的織品坐下,專注在編織上,設定時間長度。一旦時間到,剪斷毛線,把剛剛完成的東西拆掉。這樣一來,下次你要再想進行編織冥想時,可以一直打到把這段毛線用完為止,記錄下你想要冥想的時間長度。
我們每天都在努力做完自己應該做的事,找個時間休息一下,讓心安靜一會兒,是很重要的事。為自己找出一點點瑣碎的時間,當我們不再匆忙完成工作排程上列的每一件事,對我們工作品質會大有幫助。我們忙碌奔走時,總是忘了讓頭腦休息幾分鐘,頭腦安靜時,我們會重新賦予事物一個更清晰明確的觀點。最難的部分就是提醒自己,我們值得擁有一些寧靜的時光。但要到哪裡去找出這些時間呢?
我每天的事情多到一件接一件沒完沒了,但我還是決定開始隨身攜帶棒針毛線,當作一個實驗。在某些日子裡,我覺得沒有時間可以留給自己,拿出棒針毛線對我無疑是個很好的提醒,我就知道自己可以擁有片刻的寧靜。無論是等地鐵或搭地鐵,我都會拿出棒針毛線。有時只能打個半行,有時打到二十行,等那一週快要結束時,我發現儘管比織其他的作品多花了幾個星期時間,但自己多少會有點進步。回想自己這一週是如何兵荒馬亂地度過時,我起碼能看出自己花了多少時間才有這樣的進步。突然之間,那些看似無用瑣碎的空檔時間,都變成了放鬆的時間,不再緊張度過。與其無所事事地做白日夢,擔心下一個目的地在哪裡,我讓頭腦的一切都放空,享受這得之不易的幾分鐘。編織幫助我舒緩了面試前的焦慮,這對我是一個意外的驚喜!
一個安靜的頭腦:編織與冥想
我剛學編織時,它並沒有帶來療癒或放鬆的功效。我的手指笨拙地想用這兩根短短的棒針打出我要的東西。第一個星期,這兩根針從來沒有乖乖馴服過。在漫長得不可思議的一週裡,我不禁懷疑,選擇打毛線是不是個錯誤的決定,嘴裡吐出的詛咒遠超過棒針累積的行數。但不可思議的,我的雙手最後竟然脫離頭腦的掌控。突然間,我不再去思考自己在做什麼,雙手在下針與上針之間反覆,沒有出什麼錯,似乎換了人接手。儘管當時我很怕一旦停了下來,自己就不知道怎麼再開始,但那仍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時刻。等我的基礎針法...
目錄
推薦文
前言
第一部:為自己編織
【第一章】 手作主義新生命,在編織中發現自己
【第二章】 自由就在手指之間,展現你的創造力與個人風格
【第三章】 與針線同步呼吸,用編織安靜你的頭腦和情緒
第二部:為社群編織
【第四章】 帶著毛線棒針上街,分享你的編織
【第五章】 為孩子、老人流浪動物以及更多的人編織
【第六章】 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理念,用編織傳遞愛
第三部:為世界編織
【第七章】 一個小小的選擇,可以改變全世界
【第八章】 手作,是世界共同的語言
【第九章】 為澳洲企鵝編織毛衣——行動與編織結合的力量
推薦文
前言
第一部:為自己編織
【第一章】 手作主義新生命,在編織中發現自己
【第二章】 自由就在手指之間,展現你的創造力與個人風格
【第三章】 與針線同步呼吸,用編織安靜你的頭腦和情緒
第二部:為社群編織
【第四章】 帶著毛線棒針上街,分享你的編織
【第五章】 為孩子、老人流浪動物以及更多的人編織
【第六章】 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理念,用編織傳遞愛
第三部:為世界編織
【第七章】 一個小小的選擇,可以改變全世界
【第八章】 手作,是世界共同的語言
【第九章】 為澳洲企鵝編織毛衣——行動與編織結合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