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囂年代依然保有的溫柔理性聲音
一名經濟學者深刻反思8年公部門經驗,
寫給下一代台灣人的經濟備忘錄。
「社會上大部分人選擇沒入與人為善的安全港中,他的文字,撩起人們心裡曾經有過的掙扎。」
──魏杏芳,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兼任副教授、前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
當代台灣擺脫物質匱乏,交出亮眼經濟成績,為什麼我們還困在「拚經濟」的牢籠?面對國際動盪局勢,如何從此刻積累的經濟民主資產,發展更豐富的國家經濟想像?
洪財隆是一名深具人文關懷的經濟學家,曾長期擔任台灣經貿政策幕僚。過去八年,他在公平交易委員會任職,見證台灣在劇烈變動中,轉型成珍視經濟自主與韌性的國家。
面對當前台灣的挑戰,洪財隆提出「以人為本」的經濟觀,強調真正的經濟發展,應該更全面看見人的需求,為經濟成長注入平等、效率、安全、民主、幸福等多元想像;對於每一位關心台灣當前局勢的人們,他更以「壓力下的優雅」的應變姿態,鼓勵人們透過知識、熱情與勇氣,尋求個人與組織的能動性。
本書以睿智知性筆觸,結合洪財隆在公平會的實務經驗,深刻剖析台灣經濟「轉大人」的關鍵下一步,引領我們共同思索:
從物質主導轉向以人為本,台灣經濟如何脫胎換骨?
國家韌性從何而來?從平等效率與社會人文衡量經濟價值
面對民粹主義與政治兩極化崛起,如何思索因應方針?
數位時代,台灣如何加強對跨國科技巨擘的經濟治理?
知識、能動性、不怕尷尬的勇氣,獨立機關造福公眾的三大心法
跟著前總統李登輝腳步,重探台灣經濟發展的「人本」足跡
作者簡介:
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2017年─2025年),奧地利茵斯布魯克(Innsbruck)大學經濟學博士,德國曼海姆(Mannheim)大學國際經濟關係研究所畢業、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現台北大學)經濟學碩士。曾任台灣經濟研究院APEC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中國研究學程」兼任助理教授等職。著有《隱藏的說客:一名經濟學家與台灣經濟安全、公平、成長的探索之旅》與《邊緣戰略:台灣和區域經濟整合的虛與實》,翻譯《克魯曼驚奇》。興趣包含:桌球、西洋棋、脫口秀研究、聽中島美雪的歌。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壓力下的優雅,字裡行間,既顯現一般人所熟悉的、經濟學家的理性思維;又帶著作者特有的、汲汲追求社會共好願景的浪漫情懷。從宏觀的大師理論到公平會的具體案例,跳脫一般人對『經濟』的狹窄想像,從社會公義、國家興衰、甚至時尚的人工智慧科技,都可以從經濟學出發,以人為本,找到創新的答案。
書中提到一個例子:蘑菇之類的真菌植物會透過分泌特定化學物質,默默的改變周遭環境和地貌,因此往往是滿地廢墟中最先出現的生物。我覺得,作者此書,就好比是一顆努力的蘑菇,不喧噪(看過哪顆蘑菇大聲吵鬧嗎)、不虛飾(太美麗的蘑菇必定有毒),堅持生存與書寫的優雅姿態,終能改變人們認知的地貌與風景。」──江雅綺,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法政學院教授
「閱讀本書過程中,彷彿可以看見作者不時舉手:『我有意見!』的畫面。作為一位經濟學家,財隆兄別有洞見的知識趣味,總驅使我對既存現實多去思考不同的切入點。充滿人文關懷的思路,讓貼身的經濟政策更好下嚥。」──莊豐嘉,資深媒體人
「『經濟學和經濟學家能為台灣社會做些什麼?』《壓力下的優雅》一書最可貴之處,在於洪財隆博士秉持一貫對這塊土地的深情關懷,不只做為知識份子,更是一個對人文、文學、文化、生活保持廣闊熱情和好奇的人,投注他長期透過閱讀、參與、實踐與反覆省思,以更有溫度、更活潑幽默、更具打底作用的文字,以及清晰周延的思想脈絡和具體實例,為讀者就『攸關台灣未來前途』的各項重大議題,例如經濟不安、人民福祉、社會公平、國家興衰與AI的雙面性等,提出足以協助進行整體思考,並深入論證其背後更深層意義的見解。此吾人之幸也。
更要緊的是,在現今眾多公共事務決策的思維上,越發傾向工具化、快速化、片斷化的此際,洪博士於本書中所展現的、深具個人特色的風格——在條理分明的『理性』思辯下,仍不由自然流露的憂天下蒼生(以人為本)之溫文爾雅『感性』氣質,正是讀這部作品,令人低迴再三,並勾起『有為者亦若是』澎湃心緒的最大魅力!」──陳蕙慧,資深出版人
「從事新聞工作數十載,結識了許多關懷的文字,來自於高貴的靈魂;經濟學者洪財隆是耀眼的一位。親炙他多年一以貫之的堅持,強調機會均等,關照中下階層福祉的改善,真正實踐『經世濟民』於行動與生活之中,可以在《壓力下的優雅》隨時尋得證據與啟發。」──鄒景雯,《自由時報》總編輯
「欣聞財隆兄發表新書,探討台灣社會富裕之後,邁向下一階段經濟轉型的機會與挑戰。新書中談及財隆兄在公平會所見所聞並剖析其所撰寫多篇不同意見書的心中理念。想來因本人有幸與財隆兄在公平會共事四年,因此邀我在其大作中做為推薦短語作者,實在非常榮幸。
新書展現財隆兄的多方視野以及感性的文筆,不僅以人文情懷的筆觸談及李前總統登輝先生的經濟學家的特色,也兼及國家韌性的來源應與國家機關的能動性有關。這一觀點對我而言是一大啟發,也自然銜接財隆兄大作後半部中做為公平會委員在不同案件中勇於撰寫不同意見書的動機來源。他更明白指出公平會不應僅以維持競爭中立而不積極介人具有相當市場力量的通路商施予其上游供應商多種垂直限制。更不應該在面對市場力量被濫用後,競爭執法機關以此競爭中立做為其兩手一攤的藉口。壯哉斯言,值得吾輩深思。」──蔡文禎,東吳大學經濟系教授、前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
「年紀越長,越理解人多的地方最好不要去,票多的也未必代表公平正義。在這樣的領悟下,洪財隆這本《壓力下的優雅》一書中的第二部分:《公平會手札》對我而言別具意義。一方面,他極有可能是(本人不負責任但有某種把握的猜測)公平會有史以來撰寫最多篇不同意見書的委員,足足有十二篇,另外還有許許多多散落在會議記錄的不同意見或補充意見;可見他身上充沛著當代中年人少見的『不怕尷尬』的勇氣之外,骨子裡其實是個既理性又浪漫,懷抱高度理想又深具長期經濟戰略思考的人。本書雖然只刊登了其中四篇不同意見書,但作者加上了前言後語,讓我更認知到洪氏邏輯其實挺有道理,『見仁見智』其實是鄉愿社會生產過剩的垃圾。這本書同時也很適合搭配魏杏芳教授的部落格『奶油想想』裡面的另外十篇不同意見書一起閱讀。」──賴秀如,中央廣播電台董事長
「所謂文如其人,讀著洪委員的文字,就像看到鮮活的本人一樣,總是真實而熱情的生活,一如他自序所稱『有感的蒐集』!對洪委員的認識,來自於與他在公平會共事數年的經驗,因此我能夠理解在合議制獨立機關裡,會議上『不怕尷尬』地推倒『表面和諧』真的需要勇氣!社會上大部分人選擇沒入與人為善的安全港中,他的文字,撩起人們心裡曾經有過的掙扎,不論你是否曾在公平會。洪委員不總是衝撞的,他熱愛閱讀、寫作還有下棋,而且不只是口頭說說而已,還能在壓力下優雅地付諸實踐,這本『以人為本』作為價值基底的新作,值得一讀。」──魏杏芳,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兼任副教授、前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
名人推薦:「壓力下的優雅,字裡行間,既顯現一般人所熟悉的、經濟學家的理性思維;又帶著作者特有的、汲汲追求社會共好願景的浪漫情懷。從宏觀的大師理論到公平會的具體案例,跳脫一般人對『經濟』的狹窄想像,從社會公義、國家興衰、甚至時尚的人工智慧科技,都可以從經濟學出發,以人為本,找到創新的答案。
書中提到一個例子:蘑菇之類的真菌植物會透過分泌特定化學物質,默默的改變周遭環境和地貌,因此往往是滿地廢墟中最先出現的生物。我覺得,作者此書,就好比是一顆努力的蘑菇,不喧噪(看過哪顆蘑菇大聲吵鬧嗎)、不虛飾(太美麗...
章節試閱
臺灣經濟轉大人:從物質角度到以人為本
英國社會學家T.H.馬歇爾(Thomas Humphrey Marshall,一八九三年—一九八一年)在講述現代公民如何誕生時,根據歐洲從十八世紀以來的歷史經驗,把人類對自由的爭取和享有歸納成三大層次。依序為公民自由(人身尊嚴、思想言論、財產權等)、政治參與(選舉權等,以及獲得基本商品和服務(食物、衣服、住房、教育、健保等)的權利。前兩者大致可由民主來概括,最後一項則和社會經濟權有關。
台灣戰後發展至今,從威權走到民主,從貧困走到富裕,就馬歇爾所提示的這三項公民指標來看,台灣的表現可說相當亮眼。即便在政治、經濟和社會諸多領域,仍有不少地方尚待深化和優化,但終究因為民主還在,所以仍然擁有嘗試錯誤與持續改善的實驗機會。
仔細想想,能夠生活在一個自由民主且富足的國家,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且被高度祝福的事。就經濟發展而言,接下來的問題是,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或評價既有成就,並用何種思維來回應當前各種挑戰?特別是如何擺脫過去物質匱乏經驗所導致的思考與視野限制,讓經濟發展的目的、乃至手段,逐漸回到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這個概念幾乎無所不在,特別是在教育、醫療、企業經營,甚至交通安全政策,都各有詮釋和應用,但在經濟領域究竟應該如何看待?
以人為本的發展思維
德裔英國經濟學家修馬赫(E. F. Schumacher,一九一一年—一九七七年)有一本名著《小即是美:彷彿把人當一回事的經濟學》,一九七三年出版。原書名Small Is Beautiful: Economics as If People Mattered用的是和事實相反的假設語氣,可推測作者並不認為主流經濟論述把人當一回事,所以必須有所改變。
修馬赫除了反對規模崇拜(大就是好)之外,更主張生態和社群利益應優先於企業利益,對資本主義的反思極為深刻。他所提倡的「在地購買」和「公平貿易」等理念,在全球各地都吸引了不少支持者,甚至引發跨國行動串連。
在修馬赫眼中,經濟活動的目標不應只是盡量生產更多的東西、過度消費,而是讓人在有限資源的限制下,求取更舒適的生活和更大的快樂,也就是人的全面發展。對修馬赫來說,發展是一漸進的過程,不是瞬間創造。而且,經濟發展不由物質開始,而是始於人。資源、資本、基礎建設不足並不是最大的發展限制,重要的是人的教育、組織和紀律。有人說,修馬赫的經濟學非常佛系,但我覺得他對經濟發展的思維方式恰恰符合台灣當前所需。
一九九八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沈恩(Amartya Sen)更指出,經濟發展並不只是和所得、價格、生產有關,更在於積極增進人的實質自由。其內涵除了免於匱乏和飢荒、克服不安全感和差別待遇之外,更能夠進一步擁有過更充實人生的可能性。例如:參與經濟交易和政治活動的能力。
就經濟意義而言,自由可視為機會。發展過程即在減少各式各樣的不自由,尤指被排除於各種機會之外。重點在於,這些不自由會限制人們發揮「能動性」(agency)。沈恩也認為經濟發展的核心應是人的發展,尤其是必須不停地提問,如何擴大人的自由和能力?這和傳統經濟學主要從物質面向切入,強調資源使用效率和效用滿足等視角迥然不同。除了擴大自由的內涵之外,此一發展視角也隱含新的責任意識。例如:如果真的要談永續發展,人們也應該做為未來世代福祉的守門員。
兩大成就:擺脫物質匱乏與跨越「中等所得陷阱」
本章接下來將回顧台灣從戰後到一九九○年代的兩大經濟發展成就:擺脫物質匱乏與跨越中等所得陷阱。然後談談自二十一世紀以來,台灣在面對中國經濟崛起和龐大的市場吸引力,何以一度幾乎失去經濟自信,最後藉由二○一四年太陽花運動(反服貿)的洗禮,重新確認台灣主體性和經貿自主性。要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社會,一定要先克服資源匱乏的障礙。正因為台灣歷經這些艱辛過程並成功克服挑戰,為回歸以人為本的發展思維奠定物質基礎並留下餘裕空間。
以衡量國家經濟產能和人民生活水準最常用的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為例,二○二一年全球疫情肆虐來到高峰,但台灣拜高達六.四五%的經濟成長率之賜,人均GDP首度超過三萬美元。不僅超越韓國,更逼近日本(部分原因來自近年來日圓大幅貶值)。
放眼全球,目前人口超過兩千萬且人均GDP跨過三萬美元的國家,包括台灣在內,一共也才十一個。而且這裡提到的三萬美元是市場價值或所謂的「名目」數據,真要看出特定國家的經濟實力或人民經濟福祉,仍需考慮各國之間的物價水準或生活成本差異,亦即藉由「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來做調整。
為什麼要採用此種評估方法呢?其一,如果要做經濟福祉比較,應該參考消費者能享有商品或勞務的數量多寡;其二,各國物價水準不一,以致相同單位的貨幣購買力跟著不同,即使透過匯率轉為同一種貨幣(例如美元)來做比較也是如此。因此經由購買力平價調整過的數據,更能精準反映人民經濟福祉。
主要由於台灣的物價水準長年系統性偏低,相對於美歐日韓等國更是如此,這讓台灣的實際經濟規模或人民生活水準更加突出。行政院主計總處的國情報告資料顯示,若以二○一七年為基準(全球平均物價水平為一○○),在一七六個國家或經濟體中,台灣的物價指數約為七七.五,排名第七十三位,低於美國(一五○.○)、日本(一四○.九)、南韓(一一五.六)、新加坡(九六.二),但高於泰國(五六.八)。我國一般物價偏低的主因,是包括水電運輸等公用事業的服務費用,都是由政府補貼或人為管制,凍漲或緩漲由來已久。
不管如何,從各種數據來看,台灣都不能再說是個小國,甚至已晉身中等規模、已開發國家之林。更難能可貴的是,台灣除了擺脫貧窮,早從一九九○年代就跨越「中等所得陷阱」(middle income trap)。目前國際標準把中等所得門檻訂在人均GDP大約一萬三千二百美元,超過即為高所得國家。
何以中等所得容易成為陷阱,擺脫不易?背後道理在於,除非一國產業轉型、產品升級獲得成功,否則由於生產活動必然受到「資本報酬遞減」鐵律的制約,即使投入再多機器設備(資本累積),生產力的提昇終將無以為繼。最後導致中等所得國家在成本優勢方面拚不過後進國家,生產技術優勢則比不上先進國家,卡在中間。說穿了就是初級工業化不難,而且模仿遠比創新來得輕鬆,許多國家因此容易在達到人均GDP一萬美元上下的「小康」狀態久久徘徊,彷彿踏入陷阱。
知名經濟學者陳添枝在其著作《越過中度所得陷阱的台灣經濟1990-2020》中,對台灣戰後產業發展的歷程和挑戰、政府產業政策的功過,提出相當到位的觀察和評價。
他認為,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早年台灣之所以能脫貧,主要得利於活力旺盛的中小企業;近三十年來,台灣不僅大幅跨越中等所得陷阱,甚至邁向富裕之路,成長動能則來自資訊電子產業,特別是由台積電領軍的半導體(晶片)產業。
另外,在傳統產業部分,台灣除了提昇自身的技術,和合作夥伴關係也變得更加緊密。例如國內許多紡織服飾業,不同於過往單純代工,還進一步為知名領導品牌提供高級布料,成為另一個成功突圍的產業案例。
台灣無論是高科技或傳統產業,都頗能透過優異的跨國資源整合能力創造產品獨特性與附加價值。從早年的生產合作轉為創新合作,進而突破本身市場狹小和缺乏自有品牌這兩大限制,在在都是難能可貴的經驗。
當然,我們還有很多不能自滿的地方。例如服務業的生產力相對低落(效率問題),以及如何把經濟成長轉化成更多人的幸福(公平問題),而不只是停留在帳面上的好看數據,這些都有待加把勁。
臺灣經濟轉大人:從物質角度到以人為本
英國社會學家T.H.馬歇爾(Thomas Humphrey Marshall,一八九三年—一九八一年)在講述現代公民如何誕生時,根據歐洲從十八世紀以來的歷史經驗,把人類對自由的爭取和享有歸納成三大層次。依序為公民自由(人身尊嚴、思想言論、財產權等)、政治參與(選舉權等,以及獲得基本商品和服務(食物、衣服、住房、教育、健保等)的權利。前兩者大致可由民主來概括,最後一項則和社會經濟權有關。
台灣戰後發展至今,從威權走到民主,從貧困走到富裕,就馬歇爾所提示的這三項公民指標來看,台灣的表現可說...
目錄
推薦序
自序 有感時刻的蒐集
I 台灣經濟轉大人
一 從物質角度到以人為本
二 突破隧道視野 回歸以人為本的經濟發展思維
專欄一:亞當・斯密的經濟思想速讀
三 尋找幸福經濟學 什麼是包容式經濟成長?
四 國家韌性從何而來?來自蘑菇的啟示
五 歐美民粹主義的興起與升級 不滿族在反撲什麼?
專欄二:拉丁美洲的廚師
六 二○二三 服貿退散兩帖
你的服貿 我們的問題
重啟服貿談判 機關算盡或政治斷片?
七 國家興衰和AI的雙面性:艾塞默魯等人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時代意義
II 公平會手札
一 天下真的有白吃的午餐—─權力、知識、勇氣
我的《不同意見書》:關於商品、贈品與再審之爭議
二 Google跨越反壟斷法紅線—─梅塔法官判決對台灣的意義
專欄三:競爭政策、數據和隱私
三 執法不足:數位平台上有佃農?
我的《不同意見書》:關於「數位經濟競爭政策白皮書」
四 過度執法?求其生而不可得
我的《不同意見書》:關於台北市公證公會的聯合行為
五 競爭法如何促進社會公平?
我的《不同意見書》:關於零售通路的最惠客戶條款
六 公平會不思議
III 兩顆公共心靈
一 尋找李前總統的經濟學家印記
在潮州遇見李登輝(上)
馬克斯先生和舒茲教授(中)
農民的收入、主體性與能動性(下)
二 AI、資訊和行為經濟學—─向康納曼(一九三四─二○二四)致敬
專欄四:無聊、好奇心和注意力經濟
後記 不願散去的傻氣
推薦序
自序 有感時刻的蒐集
I 台灣經濟轉大人
一 從物質角度到以人為本
二 突破隧道視野 回歸以人為本的經濟發展思維
專欄一:亞當・斯密的經濟思想速讀
三 尋找幸福經濟學 什麼是包容式經濟成長?
四 國家韌性從何而來?來自蘑菇的啟示
五 歐美民粹主義的興起與升級 不滿族在反撲什麼?
專欄二:拉丁美洲的廚師
六 二○二三 服貿退散兩帖
你的服貿 我們的問題
重啟服貿談判 機關算盡或政治斷片?
七 國家興衰和AI的雙面性:艾塞默魯等人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時代意義
II 公平會手札
一 天下真的有白吃的午餐—─權力、知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