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11個熟悉的聲音 獻聲用愛朗讀〜 朱衛茵、郎祖筠、寇紹恩、陳雅琳、陶傳正、焦志方、黃韻玲、葉怡均、鄭弘儀、蔡詩萍、譚艾珍 獻聲分享 (依姓氏筆畫排序)這是給盲朋友的禮物,為盲朋友發聲,同時分享生命故事, 這是盲朋友們的故事,也是盲朋友好朋友們的故事。 本書透過動人的文字紀錄盲朋友的故事、對生命的態度,讓我們看見盲朋友在生命不同階段的樣貌與處境,感受他們經歷的悲歡喜樂;基金會工作夥伴與志工藉此分享,近身與盲朋友相處的體悟和學習。
身處由明眼人所建構的世界,盲朋友如何克服困境往夢想前進,如何接受缺憾活得自在精彩,又怎麼從自我放棄轉而激發生活的動力。盲朋友應該擁有選擇與機會,使能力得以發揮,社會對盲朋友的認識愈多,理解愈多,盲朋友面對的限制和困境會愈少,黑暗世界才能閃閃發光。
用愛朗讀,為盲朋友唸一本書
本書的主角是盲朋友,不僅與一般讀者分享盲朋友的生命故事,更必須考慮到盲朋友需求,因此有了「用愛朗讀,為盲朋友唸一本書」的想法,同步出版語音與紙本印刷書本,特別感謝朱衛茵、郎祖筠,寇紹恩、陳雅琳、陶傳正、焦志方、黃韻玲、葉怡均、鄭弘儀、蔡詩萍、譚艾珍獻聲分享。
感謝未來閱讀和聆聽這些故事的朋友,如果願意把故事再分享出去,影響身邊的家人朋友,打破對盲朋友的刻板印象,友善看待盲朋友的不方便,適時的伸出援手,這些支持、保護、理解與自在相處的善意,將織出讓盲朋友發揮能力、融入社會的友善環境。
作者簡介:
財團法人台北市私立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 一九九八年成立,希望成為盲朋友的好朋友。緣起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雙連教會,為引領視障朋友進入主的殿堂,發軔各項盲人事工,並成立盲朋友聯誼會,使盲朋友心靈得到依靠。為使更多盲朋友得到關顧,持續為視障權益發聲,籌組成立視障關懷基金會,提供盲朋友生活與就業服務,透過專業的支持陪伴與倡議活動,協助盲朋友擁有和一般人相同的生活品質,公平享有獲得資訊的權利,獲得有尊嚴的自立生活。 服務方案包括小西羅亞合唱團 、小西羅亞視障兒童樂團培育計畫、視障獨居老人關懷服務、視障者就業輔導與訓練、身心障礙者家屬喘息服務,協助盲朋友超越視力受限,改變人生。 策劃簡介 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企劃團隊 採訪撰稿者簡介 胡芳芳 現任大好文化發行人與總編輯,近年致力於出版與撰寫具代表性華人的生命故事,特別是藝術人文、教育以及醫學健康領域的美好歷程,與全球的讀者分享。 歷任商周出版副總編輯,以及誠品閱讀、天下文化、時報主編與行銷主管,公益團體、企業顧問及佳音電台「新生活時代」主持人等職。 最新著作有《感謝與你相遇,成就生命中共同的美好:我們在臺大附幼的成長故事》、《你不可不知的兩岸醫養大未來:掌握高齡化浪潮九大優勢》、《蘇顯達的魔法琴緣:音樂態度,決定生命高度》等書(以上均為合著)。 林稚雯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碩士、東海大學中文系學士,同時也是某種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因著個人的生命經驗,對於疾病、病人與身心障礙者有更多的關注,期許能以文字記下各種生命的可能性,也為這些人發聲,讓大眾看見病人/身心障礙者的需要。大學畢業後從事文字工作,作品散見於各報刊、網路平台當中。 攝影者 簡介 魏天健 從報導文學與人文影像的角度,紀錄盲朋友生命的心路歷程,顯影受訪者面對生活中自我改變的真實心境。三十年的影像之路,累積豐富經驗,以及對人物的觀察力與美學運鏡,始終用自己獨特的眼光,不斷地創新風格,用影像說故事。 現任MW. Studio導演&創意總監、美天喜樂MMC. Studio藝術總監/新北市國際藝術村駐村藝術家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為盲朋友提供持續的服務和幫助 / 白秀雄(社團法人台灣社會福利總盟榮譽理事長、前台北市副市長) 「小時候大家的生活環境都沒那麼好,這讓我看到很多貧窮的景象,大家因此在生活中有很多的無奈,也容易生病但得不到醫治。這讓我從小開始對於弱勢族群產生關懷,希望能多為這些人做些什麼。」年輕的時候,我是台灣第一位公費留美專攻社會福利的學生,那時我是依照自己的興趣攻讀社會福利,回台後除了在政大教書之外,也在政府部門服務了很長的時間。 按摩小站與北捷導盲服務 還記得,和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的接觸,是在我當台北市副市長的時候,那時基金會的董事楊錦鐘先生很常來找我,告訴我視障朋友的欠缺,他最先提到的是視障朋友需要穩定的工作機會,當時社會局同仁協助輔導基金會成立「按摩小站」,讓百餘位視障按摩師有了份穩定的工作。 再接著錦鐘先生告訴我,盲朋友外出時需要能安全地行動,有鑑於台北捷運是大家生活中都會搭乘的交通工具,靠著錦鐘先生的親自體驗與分享,我們設計了一套導盲的SOP,這個流程到今天也依然繼續使用,讓盲朋友的服務需求可以被滿足。 視障服務的長青樹 我很願意關心各樣的身障朋友,但畢竟有太多的議題都值得被幫助,因此很樂見有各樣的社福團體和組織來填補這龐大的需要。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自一九九八年成立,到現在剛好滿二十年。看到他們服務越來越多樣化,也一年比一年幫助更多的視障朋友,除了感到敬佩與祝福外,也期待基金會能成為雙北視障服務的長青樹,讓視障朋友的身心靈都被照顧。 同樣祝福基金會《閃閃發光的黑暗世界:盲朋友的好朋友二十年》這本書的出版,能讓社會大眾更多理解視障朋友的生活與心聲。 【推薦序】讓那黑夜有了光 / 陳菊(總統府秘書長) 幾年前曾看過一段國外影片,一位視障的行乞者坐在路邊,身旁紙板寫著「It’s a beautiful day, and I can’t see it.」經過的路人絡繹不絕,紛紛將身上的零錢都投給他……。反思台灣,我們能否給盲朋友們更光亮、更有尊嚴的生命? 精彩故事背後的故事 一九九八年,我擔任臺北市政府社會局長,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在雙連教會推動下成立,在這二十年間,該基金會用心服務及協助視障朋友們,廣受社會各界的肯定與讚賞。 欣逢基金會走過二十年,藉著《閃閃發光的黑暗世界:盲朋友的好朋友二十年》這本書的出版,見證了十五個盲朋友精彩的生命故事,他們雖都曾因失明而一度失去對未來的希望,但在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的協助下,他們有的成為街頭藝人,演奏音樂或歌唱,有的成為按摩師,也有人成為電話諮詢專線的志工。他們讓自己的生命不斷成長與揮灑、豐富而充滿意義,並為社會貢獻價值。我細細咀嚼著每篇故事,每每為他們的曲折遭遇低迴不已,卻也為他們的不屈不撓而激動鼓舞。 盲朋友與你我並無不同 社會大眾對於視障者多少會有刻板印象,認為他們只需要憐憫與同情,其實他們與你我並無不同,也需要成就感、尊重、自信心與人際關係。而這本書提供了我們更深刻、更多元的觀點,讓我們用全新、健康、完整的視角去重新認識盲朋友及體會他們的生活。 首先,盲朋友雖然看不見,但他們的觸覺、嗅覺、體感較為敏銳,因此能體會隱藏在表面底下的真實,當豐富的感知能力被適當引導,可迸發的潛力無可限量。 再者,盲朋友們看似需要被別人幫忙,但也能透過學習從原本單方面接受幫助,到後來願意投入、伸出雙手幫助他人,展現價值。 第三,科技的進步可以改善盲朋友的生活,像書中提到的「二手iPhone助盲計畫」,便是透過募集iPhone及教學志工們,教導盲朋友們學會iPhone的語音輸入及盲用功能,去探索、連結更寬廣的世界。 只要願意,每個人都能盡一份力 這塊土地上的每個人,尤其是弱勢族群,都應該要有與其他人相同的生活品質、尊嚴及自立能力,但這無法憑空而來,它需要眾人、政府與民間團體等不同領域的支持與努力才能實現。 這是我的價值觀與施政理念,也因此無論我在後來擔任高雄市政府社會局長、行政院勞委會主委及高雄市長任內,堅持弱勢優先,對於勞工朋友及身心障礙人士的各種政策福利、照護補助及權益爭取都不遺餘力。 一個社會的進步與否,在於它如何對待弱勢的人們。只要願意,你也能成為盲朋友的好朋友,無論是伸手幫忙、暖心關懷、捐款捐贈物資或擔任志工,你能讓那黑夜有了光,進而實現「It’s a beautiful day, and everyone can enjoy it.」的美好。 【推薦序】夜空中最亮的星 / 卓榮泰(行政院秘書長) 財團法人台北市私立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轉眼成立二十年,我很幸運的有機會在一九九八年基金會剛成立之初,擔任董事一職,略盡一份微薄之力,也因此認識許多積極熱心的夥伴們,我從大家的身上得到許多正面的啟發。 這二十年來,基金會在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就像是黑夜中指路的那盞燈,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在基金會的夥伴們不僅只是幫助許多的盲人朋友走出心中的暗門,也鼓勵許多非盲人的朋友,更積極的奉獻社會,從中找尋生命的價值。 一起認識盲朋友生命之美 因此,今日《閃閃發光的黑暗世界:盲朋友的好朋友二十年》一書的出版別具意義。我們希望可以透過此書的問世,讓更多讀者可以透過閱讀了解基金會和許多盲人朋友的努力和慈愛,進而有機會讓更多人成為基金會的一份子,當越多人嘗試盡一份心力,基金會的下個二十年就可以走得更順利,能造福更多人。 我們也相信,透過此書的出版,在世界各地角落的讀者皆能在讀完這些故事後受到啟發,許願自己的生命旅程可以從更多協助他人之中,獲得真正的幸福和意義。 最後,我要向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說聲:生日快樂。 【推薦序】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 吳玉琴(立法委員) 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長期以來,應該是雙北地區許多視障朋友定向行動訓練的目標熱點,因為視障朋友在雙連可以獲得多重的服務和滿足,二十年前就可以看到視障朋友的需求,持續發展事工,是相當令人感動的事。 因為相信,找到生命的出路 因為信仰的初心,對身心障礙者有特別的感情和負擔,聖經《約翰福音》第九章記載,兩千年前的耶穌在西羅亞池畔醫治一位視障朋友的故事。我覺得該章的最後一節才是整章的重點,在和法利賽人落落長的討論後,耶穌說:「你們若瞎了眼,就沒有罪了;但如今你們說我們能看見,所以你們的罪還在。」該視障者透過自身經驗進而相信耶穌就是救主,明眼的法利賽人因為不相信耶穌是救主,所以罪還在,因此問題的重點不在「看見」,而在「相信」。 來到雙連基金會的視障朋友,縱然不會突然就變成看得見,但將會進一步認識耶穌,找到一生的祝福;而視障朋友用歌聲和按摩技術刻劃的生命見證,更影響許多的其他視障者和明眼人,找到生命的出路。 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一直是視障權益運動的重要支柱,也是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和台灣社會福利總盟主要發起夥伴。 期待社會制度,友善對待每位弱小肢體 十年來,台灣視障者雖面對大法官六四九號解釋的衝擊(宣告身權法視障按摩專屬工作權保障違憲),立法院和行政部門這些年來對視障權益保障也做出許多貢獻,例如二○○八年身權法因應該解釋的修法,要求政府對視障按摩的產業賦予更積極的責任;二○一三年起也因應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於摩洛哥馬拉喀什訂定的「關於有助於盲人、視覺機能障礙者或其他對印刷物閱讀有障礙者接觸已公開發行著作之馬拉喀什條約」(改變著作權的「限制」及「例外」規定,來解決視障者前述閱讀障礙困境,以促進障礙者接觸及使用相關著作),陸續修正了著作權法、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圖書館法和學位授予法,與時俱進地和世界人權思潮和具體作為接軌。 我相信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救主,同時也相信身為基督徒,我們可以透過在社會上每個不同崗位的努力,讓社會制度更加友善對待每一位弱小的肢體。感謝雙連視障基金會成立以來所做的一切美好事工,以及《閃閃發光的黑暗世界:盲朋友的好朋友二十年》一書的出版,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名人推薦:【推薦序】為盲朋友提供持續的服務和幫助 / 白秀雄(社團法人台灣社會福利總盟榮譽理事長、前台北市副市長) 「小時候大家的生活環境都沒那麼好,這讓我看到很多貧窮的景象,大家因此在生活中有很多的無奈,也容易生病但得不到醫治。這讓我從小開始對於弱勢族群產生關懷,希望能多為這些人做些什麼。」年輕的時候,我是台灣第一位公費留美專攻社會福利的學生,那時我是依照自己的興趣攻讀社會福利,回台後除了在政大教書之外,也在政府部門服務了很長的時間。 按摩小站與北捷導盲服務 還記得,和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的接觸,是在我...
章節試閱
以初心與感動,服事那些最微小的—— 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創立緣起 卓忠輝、林俊育、陳文欽、楊錦鐘、蔡芳文聯合口述(依姓氏筆畫排序) 「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馬太福音》廿五章四十節 從雙連教會盲人事工、盲朋友聯誼會再到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一路走來三十餘載,每一步都充滿愛與恩典的痕跡。因著受到足夠的支持與關心,盲朋友的身心靈都得著關顧,能夠擁有與一般人相同的生活品質,享受獲得資訊的權利,也能獲得兼顧個人尊嚴與自立的生活。 源遠流長的盲人事工 根據《教會史話》、《台灣教會公報》、《新使者雜誌》的紀錄,教會盲人事工的發韌,可溯源自《舊約聖經》記載耶穌醫治了加利利境內兩名瞎眼人的神蹟。而台灣的盲人教育,則是由英國長老教會差派來台宣教的甘為霖牧師(Rev. William Campbell)所發起。甘牧師透過製作盲人教育教材、開設台灣第一所盲人學校「訓瞽堂」,這不僅是台灣盲人教育的先驅,也奠定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於盲人關懷的異象。 雙連盲人事工的開始 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的創立,要從雙連長老教會的盲人事工說起。因著一九七○年代台北市大同區、中山區飯店林立,較多的工作機會連帶吸引盲朋友聚集,由台中惠明盲校畢業的楊錦鐘等一群人也為此北上打拼。 地緣之便,讓楊錦鐘來到雙連教會聚會。在他的熱情邀約下,最初也介紹了不少的盲朋友一起走進教會做禮拜。然而,楊錦鐘提到:「最初在雙連教會聚會的人數不多,但我感覺一定會有改變。」當時擔任雙連教會主任幹事的蔡芳文回憶:「當時社會上對盲人很不友善、有很多偏見,對於盲人的稱呼也很不客氣,都叫他們『瞎子』、『青瞑的』。沒有足夠的認識和關心。」希望更多盲朋友來到教會,同時讓大家多了解盲朋友。 時任教會服務委員會主委的林俊育長老看見這樣的狀況不禁思考:「雙連教會服務委員會的服事對象,多是一般會友,然而基督徒不是應該去服事別人嗎?為什麼反倒成為被服務的對象?」就此,雙連教會先是透過文宣的製作與介紹,讓人對於盲朋友有更多的認識,當會友們越來越知道如何與盲朋友相處後,大家也開始關心幫助身邊的視障會友。 盲朋友聯誼會的籌組 隨著雙連教會的盲人事工逐漸興起,在顧及盲朋友按摩工作的生活形態下,楊錦鐘號召一群熱心的會友開辦夜遊活動,時間持續了十餘年之久。一群人會在深夜兩點半於教會聚集,然後出發走到大安森林公園或天母公園聯誼,甚或大伙結伴到卡拉OK歡唱。眼看參與的盲朋友和志工越來越多,為要跨教會服務更多人,也讓明盲人士間有更多接觸,「盲朋友聯誼會」於一九八八年正式成立。 楊錦鐘說明,聯誼會成立後,林長老很快地邀集當時的長執一同討論事工方向外,也請當時主責雙連教會關懷工作的卓忠輝牧師加入。卓牧師回憶,「那時我認為,事工要從探訪開始。我就找了一群教會同工開始去拜訪盲朋友,再經他們的介紹,去找到更多的盲朋友進行關心。」 藉著探訪,聯誼會的主責同工更知道盲朋友個人、家庭與教養子女各方面的需要。為了讓盲朋友融入教會活動,「盲朋友聯誼會」籌備時的核心理念,就是要讓盲朋友規劃自己喜歡的活動,再透過服務委員會發動雙連教會會友,連結與盲朋友的接觸、關懷和幫助,讓他們能夠享有一個公平的無障礙環境。 探訪同時,除了看見盲朋友的需要外,盲朋友聯誼會同工團也發現了視障者無可限量的潛力。蔡芳文表示:「我記得,當時我們去一位盲朋友家裡拜訪,到中午的時候他邀請我們吃完午餐再走。接著就看到他自己磨菜刀、切菜,然後還煎了一條魚。我問他說:『怎麼知道魚熟了沒有?』盲朋友告訴我:『用聞的啊!』魚熟了會有香味,不然生的時候味道的是腥的。飯菜上桌前,也看到他太太拿了抹布在擦桌子,一邊擦一邊用手摸,確定都摸不到灰塵了,才叫我們上桌。」 帶領盲朋友超越現況 聯誼會成立不久,就籌辦盲朋友陽明山賞花活動。這次的活動共有上百位盲朋友報名,三十多位教會志工隨行。雖然盲朋友無法透視覺看到花朵的樣貌,他們還是可以透過觸覺和嗅覺,感受到花海為人帶來的放鬆和愉悅。針對這次活動,卓牧師與蔡芳文說:「帶盲朋友上山,讓他們知道明眼人喜歡去的地方是甚麼樣子,不要對他們有太多設限。像他們到山上每個人都走很快,而且多數人還帶了相機。雖然最後相片洗出來,有些沒頭、有些沒腳,但對盲朋友來說,都是有趣的旅行回憶。」 楊錦鐘也補充:「我記得那天中午大家坐在陽明山上的大涼亭休息,教會志工幫忙到山下買蝦仁炒飯。後來大家一邊吃,我就開玩笑說:『我們一群人是大「瞎」吃小「蝦」啊!』聽到的人都一直在笑。」 離開陽明山後,一群人又帶領盲朋友到海水浴場玩,許多人因為從未去過海邊而興奮不已。特別是一位七十八歲的長者,慎重的穿著皮鞋和西裝出遊,到了海邊,不等卓牧師與其他同工用繩子圍出安全範圍,就想趕快靠近海邊。有人問長輩穿的這麼正式也要下水玩嗎?長輩笑著說:「我又沒有到過海邊,哪知道要穿什麼短褲和泳衣!」 帶領視障者出門當然不比一般人輕鬆,然而卓牧師認為,只要注意「安全至上」的原則即可,替盲朋友開創生活經驗、能夠多方明眼朋友與接觸,正是盲朋友聯誼會想要達成的目的之一。 接受服事也服事他人 休閒活動外,盲朋友聯誼會中一群惠明盲校畢業的校友素來喜愛唱歌、吟聖詩,平常就會固定聚集練唱。在一次練習後,眾人打趣的和楊錦鐘說,請他問問教會是否願意接受盲朋友上台獻詩。提到這段,楊錦鐘笑著說:「教會同意我們的提議,也說我們唱得很好。就這樣一群人組成了盲朋友詩班,但那時候還沒有正式的名字。」 詩班成立後,在台南神學院音樂系李鳳珠老師的指導下,每週一和週五兩天早上的十點到十二點,固定在教會聚集練習。隨著規模逐漸擴大、有更多對外獻詩的機會,一九九一年卓牧師以《約翰福音》九章七節的典故,將詩班命名為「西羅亞詩班」,對外則以「西羅亞合唱團」的名義開始活動。「西羅亞」的意思是「奉差遣的」,代表盲朋友雖然肉眼無法看見,但心靈的眼睛卻是明亮的,願意被神差遣,要以歌聲樂曲來事奉上帝,透過個人來顯出神的榮耀與大能。 楊錦鐘也說,盲朋友聯誼會的重要異象之一是帶領盲朋友踏出家門、走進社會。為了能讓盲朋友外出活動更安全,在此時期,曾製作過一萬隻木質握把、金色杖身的盲用手杖贈送全國視障朋友。而贈送手杖的活動也延續至今,在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成立後也曾再行分贈過數次手杖,持續為盲朋友的行動安全提供服務並倡議。最近一次為二○一五年由現任董事長李詩禮募款製作一萬支結合LED與蜂鳴器的光杖。 各種活動進行的同時,雙連教會也不忘關顧盲朋友的靈性生命。前雙連長老教會主任牧師陳文欽回顧,剛到雙連教會的時候才三十多歲,有近十年的時間陪著西羅亞合唱團四處外出服事。在這段期間,除了和他們一起服事外,也積極融入視障者的日常生活,以此瞭解他們的困難、提供所需的牧養。盲朋友聯誼會也成立查經班,每週六早上十點到十二點聚集讀經,平均約有二十多人參加,還固定兩週一次舉行家庭小組聚會。 陳牧師提到,身為牧者,看到會友在參加服事之餘,最看重的仍舊是每個人的屬靈生活。但盲朋友因為看不見,沒辦法使用一般人的文字來閱讀聖經,端賴林長老運用個人資源來完成點字聖經的翻譯,也錄製有聲書,讓盲朋友能夠有適當的管道來認識神的話,讓信仰和靈性得以不斷成長。 望向更廣的事工願景 一九九八年,適逢雙連教會設教八十五週年,雖然教會內的盲人事工略有成績,但希望能對雙北兩市的視障朋友有更多的關懷和服務。經雙連教會長執會討論後,當時已長期支持關懷盲朋友的林建德長老提議成立基金會,在眾人的祝福下,「財團法人台北市私立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於同年獲台北市政府社會局頒布許可證書正式成立。 展望未來,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期待自己能夠成為盲朋友的好朋友,提供生活與就業服務,支持協助盲朋友擁有與一般人相同的生活品質,公平享有獲得資訊的權利,並能有尊嚴的自立生活。 第一部 黑暗中閃耀的光芒─盲朋友生命故事 揮別過往,飛向更廣的境地─吳京諭的故事 2016年盲朋友好聲音歌唱大賽決賽現場,吳京諭穿著俐落的褲裝,滿帶笑容的開口唱著:「阮若打開心內的窗,就會看見青春的美夢。雖然前途無希望,時消阮滿腹怨嘆,青春美夢今何在,望你永遠在阮心內。阮若打開心內的窗,就會看見青春的美夢。」 從小學時遭到同學排擠,歷經師長與營會的幫助、家人的陪伴以及不斷的自我探索,吳京諭的視力雖然隨年紀增長不斷消退,但她卻堅定地踏出步伐,帶領自己走向更寬廣的世界。 內斂隨和好EQ 2017年6月,吳京諭甫從輔仁大學心理系畢業。踏出校門後,同年8月她很快的在找到離學校不遠的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職缺,擔任勞動部約聘人員。 說到職務,她整理了一下思緒,然後仔細地說:「主要是擔任電話諮詢的工作,不過回答的問題就比較繁瑣了,可能是基礎法令上的問題、或是為藍領、白領朋友查詢案件,我們就會接聽電話,幫忙找民眾需要的資料。」 接著京諭提到:「民眾打來的電話真的是五花八門的問題,有些時候因為急,電話那端的口氣就比較不好。然而我認為,和這個客人有交集的可能就是這通電話而已,聽他們說話,有時候我會察覺這人可能需要一個出口,藉此來發洩他自己。」 就讀心理系、受過諮商訓練的緣故,讓京諭有更多的同理心,能明白若在焦急的時候自己也會有同樣的反應,對她而言,若是真的被電話弄得煩了、動上情緒,她會選擇在結束該通電話後,讓自己到飲水間喝個水,或是到洗手間去,走動一下,讓心情平復之後再重新回到電話之前。 從低落中重新站立 相較於目前待人處事的沉靜平穩,京諭提到自己視力先天不良,在小學5、6年級的階段曾被同學排擠,她說:「可能是那時候大家在練習寫字,都要用手寫很辛苦,其他人覺得我只要用電腦打字打完就可以交出去了比較輕鬆。」 「另外還有打掃工作的部分。老師是出於好意,因為他覺得我沒辦法掃地,擦黑板也不方便,可以不用參與打掃。但我有跑去跟他說擦櫃子、擦窗戶這個我是可以的。」 面對同儕的惡意疏離,這讓京諭感到非常沒有自信,直到要升國一的暑假,父親為她報名了一個視障青少年成長團體,面對所有人都一樣有視力障礙的缺陷,這讓成員之間能夠彼此平等的對待,處在善意的環境中,京諭也慢慢拾回面對他人的勇氣。 「當時在那個成長營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練習是幫助我們學會融入他人的談話當中。當時帶領的老師也是心理系畢業的,他引導我們對於個人內在有更多的探索。」老師問了些問題,並要求同學們在回答問題之前都先趴下,準備好之後再做回應,京諭在作答後哭了出來,這也讓老師對她多了份關注,另外找她談話。談話過程中,讓京諭更多感受到老師對她的接納與同理。 隨著接連幾年參加營會,吳京諭不只學會如何和自己及他人相處,也在營隊中結交許多朋友,淺移默化中她發覺,原來先將手伸出去接觸他人沒有想像中的困難,隨著她願意主動找人聊天、建立關係,國中開始後的求學生涯就沒有再經歷被排擠的經驗。 生命起落中的扶持 在小學階段,京諭主要照顧者是爺爺奶奶,然而只要放假,父親一定會花時間陪他到處去玩,回憶過往,京諭表示:「我們去過漁人碼頭、淡水老街、金山、北投,算是整個大台北地區到處去玩吧,我覺得非常快樂。也因為爸爸很喜歡開玩笑的關係,多數時候我沒有把他當作長輩,在相處上比較像是同伴。」 縱使視力不佳,但京諭還是牢牢記得那些一同和父親造訪的地點,「對於記憶,視覺當然是可以使用的一部份,但像味覺、體感等等也都是能帶來記憶的。像是淡水老街就會有花枝丸、魚酥、鐵蛋的味道,金山的話大概就是鴨頭多一點;還有像淡水有海風啊,金山的話我記得要走不少的山路。」 爺爺奶奶同樣也很疼她。京諭記得,8歲那年因著爸媽都在忙的關係,生日那天,本想著有人會幫她慶祝嗎,沒想到奶奶為她買了一個大蛋糕,而且不同的親戚來訪時也都各自帶了蛋糕,「那天我過了3次8歲生日,真的真的覺得很溫暖。」 專注目標、勇往直前 隨著年紀成長以及在校人際關係的建立,京諭越來越能在課業上投注最多的心力,在她的努力下,高中時如願考上擁有視障教育的松山高中,在校的日子中,同樣受到老師的諸多照顧,每一份幫助都讓她越發堅定要往心理學的方向鑽研。 「一路走來,許多挫折讓人磕磕絆絆的,這些事情都會讓人很沮喪,但我遇到的好人也不少。因此我想說如果去念心理系的話,不只可以幫助自己,同時也能夠去幫助別人。」 進入輔仁大學後,京諭積極參加社團活動,「我參加合唱團,還有擔任資源教室學生自治會活動長。我還加入系學會,包括對內辦活動、對外辦心理營、舉辦畢展,每件事情我都參加了!」 在課業上,她則對於大四時的「諮商實習」課程特別有印象。當時京諭被媒介到伊甸基金會實習,學習用電話關心個案。其中一位奶奶和她發展了比較親近的互動關係,不只是京諭會關心奶奶的生活起居,奶奶同樣也會問候與關懷京諭,「這讓我真實體驗到,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會移動的,不是一成不變。」良好的互動也讓京諭更加願意多方了解個案,進而更願意開放胸襟與外界聯絡。 打開胸襟、連結世界 生活圈的拓寬,讓京諭更加需要能便利的或去各樣資訊。這促使她加入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的「二手iPhone助盲計劃」,她表示iPhone的操作介面對盲朋友來說方便多了,除了操作的程序較Android系統簡潔、有更多APP可供選擇,在語音輸入的功能也更加靈敏好用,這些對她來說,都成為探索與連結世界的一大利器。 「像我最近因身體的需要動了一次手術,需要在家休養,我就常用手機在臉書上發文,也會閱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文章,或是利用手機唱歌、玩遊戲來打發時間。」 「我在手機遊戲中也多認識很多人啊,對照國中時的經驗,我會覺得自己可以主動與別人互動是很好的事情,iPhone同樣幫助我做到這些部分。」 除了休閒娛樂,在生活與工作中,手機一樣帶來很大的幫助。「譬如說用手機來查詢公車路線、到站時間,還有用手機來追蹤醫院的看診進度。以及目前在工作上長官也都以手機的通訊軟體來聯繫居多。」 對於現在,吳京諭發覺自己是很喜歡和別人相處的,她說:「目前的工作是在幫我累積和人接觸的經驗。一直有在考慮是不是要唸研究所,我蠻想試試看能不能拿到心理師執照,正式進入諮商這一行,帶給人更多的幫助。」 體現「二手iPhone助盲計劃」的上課成果,京諭參加了2016年盲朋友好聲音歌唱大賽。在決賽現場,京諭穿著俐落的褲裝,滿帶笑容的開口唱著:「阮若打開心內的窗,就會看見青春的美夢。雖然前途無希望,時消阮滿腹怨嘆,青春美夢今何在,望你永遠在阮心內。阮若打開心內的窗,就會看見青春的美夢。」 從小學時遭到同學排擠,歷經營會與師長的幫助、家人的陪伴以及不斷的自我探索,吳京諭的視力雖然隨年紀增長不斷消退,先是國中時右眼視網膜剝離,雖經治療,但仍因持續發炎、出血,最後血管阻塞導致右眼失明,後又因左眼的白內障持續增厚,在大學階段完全失去了視覺。但她卻堅定地踏出步伐,在家人的支持,以及職務再設計的協助下,帶領自己走向更寬廣的世界。 是志工也是新手爸爸,少了視力卻一樣精采─陳傑閔的故事 在忙碌的生活之餘,傑閔抱持對於志工服務的熱情,他認為:「重點是自己有想要付出的信念,有這個心應該就能找到時間參加。志工服務可以是對自我生命的加分,反過來說,若是安排不當就成了扣分的因素了;我不會預期說絕對沒問題,但就是讓工作、生活與志工服務三者達到平衡就好。」 「視障人士自己都看不見、需要別人幫忙了,有可能反過來去幫助照顧他人嗎?」 針對這個疑問,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相信「賦權」(Empowerment)的重要性。為此組成「雙連視障志工服務團」,出隊前往療養院或老人服務中心,關懷年邁的阿公阿嬤們。藉由陪伴或按摩,讓盲朋友明白自己的能力一點也不比一般人遜色。 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 目前30多歲,已在台北市中正高中服務9年多的陳傑閔老師也是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視障志工團的一員。他出生時就伴隨先天性青光眼的疾病,小學時期尚能勉強看到模糊的世界,到了國中視力才退化到全盲。然而對傑閔來說,問題發生後能做的就是嘗試找到解決方案;少了視覺雖然真的有不方便之處,家人也因而感受到極大的壓力,但他依舊堅持為自己找到一片天空。高中時便離開家鄉台南,隻身前往台中啟明學校就讀。大學考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後完成實習,通過公務員特考後,分發擔任高中行政職員的工作。 「現在的工作內容主要是監考、藝文競賽的辦理,若是有些能夠自由發揮的業務,我也還蠻樂意參與的。」傑閔表示,對於特別需要視力的登記分數、填寫、佈置、或設計等項目他確實需要他人協助,然而他很願意在自己可以的項目上盡力做到最好。例如他曾研究過校內的廣播系統與網路報名系統,在上級主管的同意下找廠商將廣播的類比線改為數位線,這讓廣播系統可以有更多元的使用。他也建議建置網路報名系統,省去人工報名時管理與檢閱資料的麻煩,讓工作變得更有效率。 此外,傑閔也表示:「藝文競賽的部分,有時候我還會帶學生到校外比賽,因為競賽多是在台北市機關學校舉行,搭乘捷運或公車都還算方便。我都開玩笑說,學生不會不見,是我比較可能把自己弄丟了。還有,若是國文科的競賽培訓,我也能和訓練老師對談,畢竟這是我大學本科學到的專業。」 學習以服務對象為首要 說起參與視障志工團的歷程,傑閔提到:「我差不多是從2015年左右加入的,平常除了工作之外,幾年下來我也歷經結婚、老婆懷孕、女兒出生的過程。說真的,時間安排上越來越緊湊,但我還是盡可能地找時間出隊,這兩年應該還是跟過4、5次的出隊吧,到了萬華、松山、內湖等區的老人中心服務。」 「你我也都會老,就趁還年輕的時候多服務一些長輩。藉著實際參與走訪,會發覺平常我們可能認為『老番顛』或是覺得『脾氣很盧』的爺爺奶奶,其實也都有可愛的一面,他們也需要別人陪伴。」 傑閔在志工團當中會藉由按摩或是拿吉他自彈自唱來服務長輩。他笑著說起一件印象深刻的事:「那時我們到了一間松山區的日照中心,幫老人家按摩。我遇到的是一位失智症大哥,按摩過程中他的身體不斷怪異的扭動,這讓我有點緊張和煩躁,不知道發生什麼問題,只想要趕快結束。沒想到在按摩完畢後,他突然跳了起來,用超大的音量很開心的跟我說謝謝,這讓我聽到臉都紅了。現在想想也很感謝他,給了我那次的服務機會,我相信能相遇就是一種緣份。」 傑閔接著說:「如果是要唱歌給長輩聽,我就會盡量準備他們可能有聽過的老歌。雖然這不是我平常會聽的音樂類型,但我覺得既然要做志願服務,就是要調整自己的習慣和心態,以被服務的人為主,久而久之就能找到一套適合的模式。對我來說,這也是種很好的學習經歷。」 為了配合照護單位長輩們的作息時間,基金會志工團出隊時間多在平日,然而只要工作許可,傑閔仍願意向單位告假前往參與。他再一次的提到:「服務的時間當然是要配合長輩,工作或生活上其他的事情就調配一下,畢竟在服務的過程中,志工扮演的角色是配角而已,我覺得不要為了個人的狀況來影響整體活動的進行。」 專注陪伴女兒成長 新手爸爸是傑閔近年獲得的新身分,寶貝女兒球球才1歲左右,是個可愛活潑的孩子。不過球球也有視力障礙,患有先天性小眼症,若不及早治療,除了影響外觀,還可能會造成永久性的弱視或失明。 提到女兒,傑閔帶著微笑又有點心疼的說:「這算是一種罕見疾病吧,雖然弱視的孩子不少,但小眼症的就沒那麼多了。當初也很擔心能不能找到有足夠經驗的醫師來幫忙治療,看球球那麼小就要開始戴眼鏡,知道她會覺得很不舒服也很辛苦。」 小眼症幼童在1歲半的時候是治療黃金期,透過手術可以改善患者的眼睛功能。為此,傑閔夫婦在討論後決定趁早讓女兒動手術。「之前還沒有完全確診的時候還有點僥倖之心,認為說不定是別的問題。但後來看到球球一直想探索世界,可是也發現她真的看不清楚,這讓我和太太都蠻難過的,就決定一步一步進行該做的治療,還是希望她可以和一般孩子一樣健康成長。」 在過去,傑閔一直認為問題發生後解決、從做中學就可以了。但孩子出生、成為爸爸之後他發覺,面對小朋友他有著完全不同的責任,「我覺得這個剛誕生的新生命,我有義務要全心全意地陪伴照顧她。球球是我的孩子,我沒有條件也沒有理由逃避這個義務,我得好好的伴她長大。」 展望未來持續前進 談及未來,傑閔認為自己邊做邊試的空間變小了,「生活規劃主要分兩個方面,一是看小孩子的生活需求,看她的狀況會不會需要父母離她很近,還有也要考量到什麼是適合她長大的環境,包括托育、就學、活動等等,都在我們要評估的範圍。另一個部分就是自己的生涯規劃,有機會的話去其他中央部會看看,我想也是很不錯的人生歷練。」 而在忙碌的生活之餘,傑閔也還抱持對於志工服務的熱情,他認為:「重點是自己還有想要付出的信念吧,有這個心應該就能找到時間參加。志工服務可以是對自我生命的加分,反過來說,若是安排不當就成了扣分的因素了;我不會預期說絕對沒問題,但就是讓工作、生活與志工服務三者達到平衡就好。」 他也期待,不論是服務人的志工,或是被服務的對象,都能在過程中感受到幸福,樂見越來越多人投入參與,讓服務的能量得以不斷擴大。
以初心與感動,服事那些最微小的—— 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創立緣起 卓忠輝、林俊育、陳文欽、楊錦鐘、蔡芳文聯合口述(依姓氏筆畫排序) 「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馬太福音》廿五章四十節 從雙連教會盲人事工、盲朋友聯誼會再到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一路走來三十餘載,每一步都充滿愛與恩典的痕跡。因著受到足夠的支持與關心,盲朋友的身心靈都得著關顧,能夠擁有與一般人相同的生活品質,享受獲得資訊的權利,也能獲得兼顧個人尊嚴與自立的生活。 源遠流長的盲人事工 根...
推薦序
【導讀】點亮夜空的點點星光─看見盲朋友的生命故事 「……無情的天涯,你這樣狠心,奪去我靈魂之光。每逢夜靜時,總抱著吉他,坐在柏樹下,海上的潮聲,陣陣的漂來,可是再也看不見……雖然如今,人已去,目已盲,不管今後的歲月怎樣,讓我永遠懷著我這顆不盲的心。」唱上癮了,郭欽造輪番彈唱一首又一首自創歌曲。墨鏡背後的雙眼雖然看不見,但那些曾有的美好卻深深印在腦海中,伴隨外界善意的關心和幫助,郭欽造停滯的生命再次滾動,每個明天都會比今天更好。-重拾不盲之心:視障獨居長者郭欽造 之前我花那麼久的時間在學音樂,或許那部份對於現在的工作沒有太直接的幫助,可是在學習的過程中一直與人接觸,讓我變得很活潑、很知道怎麼逗人開心。按摩之外,要是客人想要我唱他們想聽的歌都沒問題;畢竟會來醫院的人絕大多數都有點年紀了,不然就是生病,他們都愛熱鬧,希望有人可以帶給他們關心和快樂,我覺得我做得到,也樂意去做。-從樂師到按摩師的生命之歌:白佩琪 沐桂從小就立志要走音樂表演工作之路,堅定的志向,讓他考上多個縣市的街頭藝人執照,也讓他和啟明學校的學長一同推出了音樂專輯。沐桂為專輯創作了〈My Dear〉一曲,透過歌曲他想說:「雖然來自不容易的單親家庭,但我沒有放棄希望,因為我知道愛的模樣,知道有許多人在生命中守候著自己。除了感謝所有為家庭付出的成員外,更想將這首歌曲送給未來即將出現在我們生命中的你和妳,Thank you, my dear.」-面對困境,用音樂天賦找到自我:黃沐桂 助盲志工說:「每一回為盲朋友舉辦的課程都是兩整天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我覺得盲朋友在上完課程後,每個人都充滿自信、閃閃發光。」投入服務的初衷雖有不同,但只要看見盲朋友在接觸智慧型手機後生命得以有所轉變,那開心的笑容與真摯的道謝,都讓志工們覺得「施比受更為有福」。-引領盲朋友探索、聯繫世界:助盲志工 陪伴支持- 讓視障獨居老人受到照顧,視多障的孩子擁有未來! 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每年服務500位以上盲朋友,陪伴盲朋友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視障獨居老人及視多障的孩子,處境及需求並未被社會福利資源網照顧周全。視障獨老居住環境與身心健康需要更個別化的服務。因此本會新創「視障獨居老人關懷服務」,照護視障獨老身心使得以安全。希望藉由音樂,拓展視多障孩子未來的可能性,因而發展「小西羅亞視障兒童樂團培育計畫」, 讓孩子相信自己,即使視力受限也能擁有未來與夢想。
【導讀】點亮夜空的點點星光─看見盲朋友的生命故事 「……無情的天涯,你這樣狠心,奪去我靈魂之光。每逢夜靜時,總抱著吉他,坐在柏樹下,海上的潮聲,陣陣的漂來,可是再也看不見……雖然如今,人已去,目已盲,不管今後的歲月怎樣,讓我永遠懷著我這顆不盲的心。」唱上癮了,郭欽造輪番彈唱一首又一首自創歌曲。墨鏡背後的雙眼雖然看不見,但那些曾有的美好卻深深印在腦海中,伴隨外界善意的關心和幫助,郭欽造停滯的生命再次滾動,每個明天都會比今天更好。-重拾不盲之心:視障獨居長者郭欽造 之前我花那麼久的時間在學音樂,或許那...
作者序
【出版緣起】數算主恩,繼往開來持續成長 / 李詩禮(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董事長) 二○一四年我接任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的董事長一職,在此之前已多年參與基金會各項事工。基金會創立初期的主要事工大多與台北市政府配合多元方案。最近幾年事工發展的策略,則定位在其他尚未有任何機構投入或者是較具創意的事工上,期望能補足視障朋友各樣的需求,並持續基金會向前發展的動力。 工作中見證上帝引領 回顧這幾年來各樣事工的工作成果,包括二○一四年「萬杖光盲讓愛亮起來」,免費贈送一萬支具有LED發光模組及蜂鳴器的手杖,不但惠及台灣的盲朋友,也分送給中國大陸及外蒙古的盲人朋友。 接著在二○一五年,著手辦理「二手iPhone助盲計劃」,三年來已募得數百隻二手iPhone,並在舉辦十場訓練課程後,免費將iPhone贈送給二百五十位盲朋友,也因此擴張了盲朋友生活的視野,使生活變得更精彩更有趣,也透過網路吸收各方面的知識。 因看見視障獨居老人的處境,在二○一六年董事會通過「關懷視障獨居老人的專案」,透過社工人員的訪視與評估,目前已有三十多位長者成為我們關懷的對象,除了住家環境的清潔以外,也持續關心他們在身心靈各方面的需求,我們會繼續訪視更多需要關懷的視障獨居長者。 在小西羅亞合唱團成立多年後,在二○一八年六月,透過熱心企業人士及雙連教會的支持,基金會成立「小西羅亞樂團」,希望啟發視障合併多重障礙小朋友的音樂潛能,藉著學習木吉他、電吉他、貝斯、電子琴及爵士鼓,經由專業老師的教導,期待將來能成為他們謀生的另一種技能,甚至成為專業的音樂工作者。 就基金會長期的發展,我們也在思考透過專業人士及產業合作,共同來開發視障朋友的輔具,其中包括新科技住家的安全系統,以提升視障朋友住家的安全。 紀錄歷史、傳承使命 《聖經》哥林多後書三章五節提到:「並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甚麼事,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神。」 基金會是個非營利組織,我們每年的營運經費,都是憑著信心倚靠上帝的帶領,多年來基金會不論在財力或人力上有所欠缺時,神就差派天使,感動許多熱心人士伸出援手,給基金會帶來滿滿的幫助與祝福。 站在二十週年展望未來,期待基金會能夠透過紀念專書的出版《閃閃發光的黑暗世界:盲朋友的好朋友20年》,將過去的歷史留下紀錄與見證,使基金會的事工及使命得以傳承,並和社會人士及社福團體分享我們的經驗。 同時,也盼望書中這十五個動人的故事,能讓社會大眾了解盲朋友的內心世界,知道他們真正的需求。 我們除了要感謝上帝的帶領以及社會熱心大眾的幫助外,也要感謝基金會每位同仁長期以來無私的奉獻與投入,經常犧牲假期來舉辦各種關懷視障朋友的活動。特別是給視多障小朋友提供多方面的照顧,除了輔導他們的課業,也藉著合唱團及樂團讓他們有機會參與諸多公益活動,期望透過這樣的歷練與學習,在未來進入社會時期能降低心理上的隔閡。 最後要祝福所有的盲朋友,聖經上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哥林多後書十二章九節)。你們每個人在神的眼中都是獨一無二的寶貝,即便身體有所缺陷,只要全心敬畏神、凡事尊主為大,神的恩典必定夠你用。 【出版前言】永遠一起服事的好夥伴,帶領盲朋友發現恩典 / 蔡政道牧師(雙連長老教會主任牧師) 《閃閃發光的黑暗世界:盲朋友的好朋友20年》一書,將十五個精彩的生命故事透過文字進行傳播。我認為這是最容易打動人的方式,因為藉著每個人的經歷,我們能從中看到上帝,如何為每個人安排量身打造的人生計劃。 有些人的一生過得平安順利,有些人卻會遭遇到困境,就像我們所遇到的盲朋友,每一位都有著波折起伏的人生經歷。但我們也從他們的故事中,看到不論何種景況,都會有神足夠的恩典與帶領。 看重自身擁有的恩賜與祝福 說到盲朋友,就讓我想到知名的聖詩作家芬尼.克羅斯貝(Fanny Crosby)。小時候芬尼家的家境非常窮困,當她生病的時候家人只能找到一位庸醫以偏方治病,不當的醫療方式導致視神經損壞失明。這位庸醫在闖禍後也逃之夭夭、避不見面。 面對這樣的噩運,芬尼完全沒有任何抱怨,反倒認為這是上帝給自己專心服事的恩典,讓她有機會在家,透過奶奶接受聖經啟蒙教育,也有機會讓人看到自己寫詩的天份,進而到盲人學校受栽培,一生中寫了將近九千首聖詩。 芬妮說:「雖然我這輩子眼睛看不見,但神給我的恩典,是當我肉體死亡、復活後的第一眼,就可以看到救主耶穌。」我想藉這個例子來激勵與祝福盲朋友,神是信實的,祂為我們安排許多不同的、寬廣的道路,期望大家不要將焦點放在自己的欠缺,要能學習享受神給我們的各樣恩賜與命定。 成為永遠的支持與幫助 《聖經》約翰福音九章,講到耶穌與門徒在路上遇到一位盲人,門徒當著盲人的面討論起他瞎眼的原因,「是他犯了罪?或是他父母犯了罪?」針對門徒的疑惑,耶穌沒有直接回答,轉而對門徒說:「他生下來就瞎眼,為要顯出上帝的榮耀。」在耶穌的醫治與指示下,這位盲人到了西羅亞池洗眼睛,接著就重見光明。 從上面這個故事來看,雖然我們無法像耶穌那樣使瞎眼的得看見,可是耶穌的行為卻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應該效法耶穌,想辦法減輕盲朋友的苦痛,也幫助他們對社會有更好的適應與發展。 拋磚引玉,關心盲朋友 這也是雙連教會最初推動盲人事工的原因,更是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成立之後最重要的宗旨。我們希望,基金會的工作可以在社會上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不論他是否為基督徒,都願意更多認識與關心盲朋友。此外,也因著帶領盲朋友投入服事,我們也藉此讓眾人看到,盲朋友也有能力付出,可以成為大家的祝福。 《聖經》路加福音四章十八至十九節教導:「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這是耶穌來到世上的責任,也是祂託付給我們的任務。對此,雙連教會將是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永遠的夥伴與支持,期待投入盲朋友事工的每位同工都跟隨耶穌的腳步,更多關顧、服事更多的人。 最後,我用德國萊納.施密特牧師(Rainer Schmidt)的故事來做結束。施密特牧師天生沒有雙臂、腿部殘障,但他沒有將焦點放在自己的障礙,而是尋找自己的恩賜,成為德國殘奧桌球金牌名將。施密特牧師以自己的例子來讓大家知道:「每個人都不完全、都有所欠缺,但我們也都有自己擅長的恩賜。要將這些能力發揮出來,榮耀神也祝福別人。」
【出版緣起】數算主恩,繼往開來持續成長 / 李詩禮(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董事長) 二○一四年我接任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的董事長一職,在此之前已多年參與基金會各項事工。基金會創立初期的主要事工大多與台北市政府配合多元方案。最近幾年事工發展的策略,則定位在其他尚未有任何機構投入或者是較具創意的事工上,期望能補足視障朋友各樣的需求,並持續基金會向前發展的動力。 工作中見證上帝引領 回顧這幾年來各樣事工的工作成果,包括二○一四年「萬杖光盲讓愛亮起來」,免費贈送一萬支具有LED發光模組及蜂鳴器的手杖,不但惠及台灣的盲朋...
目錄
推薦序 為盲朋友提供持續的服務和幫助 白秀雄 讓那黑夜有了光 陳菊 夜空中最亮的星 卓榮泰 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吳玉琴 出版緣起 數算主恩,繼往開來持續成長 李詩禮 出版前言 永遠一起服事的好夥伴,帶領盲朋友發現恩典 蔡政道 以初心與感動,服事那些最微小的─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創立緣起 第一部 黑暗中閃耀的光芒─盲朋友生命故事 面對困境,用音樂天賦找到自我─黃沐桂的故事 悠游樂曲中,因學習改變與成長─楊羽恩的故事 從樂師到按摩師的生命之歌─白佩琪的故事 告別過去,煥然一新的安定生命─曾偉彥的故事 「視」界暗了,但生命不暗─林金能的故事 揮別過往,飛向更廣的境地─吳京諭的故事 跨越幼時遺憾,成就更好的自己─林美吟的故事 重拾不盲之心─視障獨居長者郭欽造的故事 重新打開心內的門窗─視障獨居長者鄧超球的故事 是志工也是新手爸爸,少了視力卻一樣精采─陳傑閔的故事 將自己當作平常人,樂在工作與生活─亞發義‧達邦的故事 第二部 因為愛,所以無礙─盲朋友的好朋友 黑暗中的一道光,積極為視障爭取權益─楊錦鐘自助助人的故事 按摩小站不可或缺的重要幫手─管理員們盡心協助 成為盲朋友的眼睛─臨托服務員在生活中的貼身協助 引領盲朋友探索、聯繫世界─助盲志工成為橋梁 後記 用愛認識盲朋友─說不完的感謝與感動 基金會大事記 讓黑夜有了光,一起成為盲朋友的好朋友
推薦序 為盲朋友提供持續的服務和幫助 白秀雄 讓那黑夜有了光 陳菊 夜空中最亮的星 卓榮泰 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吳玉琴 出版緣起 數算主恩,繼往開來持續成長 李詩禮 出版前言 永遠一起服事的好夥伴,帶領盲朋友發現恩典 蔡政道 以初心與感動,服事那些最微小的─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創立緣起 第一部 黑暗中閃耀的光芒─盲朋友生命故事 面對困境,用音樂天賦找到自我─黃沐桂的故事 悠游樂曲中,因學習改變與成長─楊羽恩的故事 從樂師到按摩師的生命之歌─白佩琪的故事 告別過去,煥然一新的安定生命─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