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序
自十九世紀中後期,天主教在華的出版印刷事業逐漸興起,二十世紀初時已有超過十所天主教印書館遍佈中國,其出版物種類豐富,包括重刊的天主教經典、新出版的天主教讀本、漢學著作以及中西文教科書等。在眾多的出版物中,還有一批根據聖經故事改編的表演藝術文本,例如鼓詞、梆子戲及話劇劇本等,其語言淺白詼諧,情節曲折生動,具備傳教與教化功能的同時,又不乏審美趣味。這些作品由不同修會的出版機構多次重版,還被搬上舞台公開演出。例如上海土山灣孤兒院的戲劇演出,已成為一種傳統;在耶穌會創辦的上海徐匯公學,亦熱烈開展學生演戲的活動。如此,聖經故事及天主教思想通過這些貼近日常生活的藝術形式,得以傳遞到大眾視野之中。在《古聖若瑟白話演義》的序中,作者如此評價天主教戲劇:「到底我知道為我們公教傳播道理,這是最應手的一樣利器。」由是觀之,戲劇對於天主教在華傳播的影響甚為深遠,甚至促進了中國戲劇的現代化。
本書收錄民國時期的九部天主教聖經劇本加以編注重版,包括《古聖若瑟劇本》(1918)、《多俾亞傳鼓詞》(1919)、《厄斯德爾劇本》(1918)、《瑪加白阿劇本》(1918)、《洪水滅世劇本》(1921)、《古聖若瑟白話演義》(1925)、《扮演古經達未大戰高力亞》(1922)、《耶穌聖誕新劇》(1934)及《扮演耶穌苦難》(1923)。以上作品皆以聖經敘事為基礎,在細節處增添本土文化元素,情節上凸顯戲劇矛盾張力,使得人物形象豐滿鮮明,符合文學審美。這批珍貴文本的重版與分析對漢語天主教文學的研究有重大的意義。
這批劇作主要庋藏於中國及法國數家圖書館及檔案館,包括中國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法國里昂市立圖書館(Bibliothèque Municipale de Lyon, France)、法國耶穌會檔案館(Archives de la Province de France de la Compagnie de Jésus, Paris)。在此謹向以上各圖書館的負責人深表謝忱,我想特別鳴謝里昂市立圖書館的Marc Gilbert(馬日新)、法國耶穌會檔案館的Barbara Baudry,在二○一六年五月讓我飽覽兩館的檔案及藏書,為本書的編注奠下紮實的文獻基礎。
至於劇本的版本問題,若有超過一個版本存世,本書將選取初版或最早的版本,同時參考其他版本,並把版本間的差異以注釋標示出來,讓讀者窺見版本的流變狀況。為了切合現代讀者的需要,編者參照現代重版劇作的體例為每部作品重新排版、分段及標點。在編寫注釋方面,除了為個別字詞釋義及標示出處外,編者特別關注這批作品與中國傳統經籍和文學作品的互文關係,以及個別情節如何改編聖經記述的相關故事。另外,由於各部劇本的聖經人名及地名的譯法並不統一,編者除了於注釋中標示思高本及和合本的譯法外,亦於附錄中臚列了天主教及基督新教聖經漢譯本的對照表,方便讀者參考對照。本書〈導論〉將綜合討論九部劇作的創作背景、理念、源流及書寫策略等;而每部劇本之前的簡介則概述個別作品的情節、主題及風格等。
本書得以出版,實在有賴眾多友人的鼎力相助。首先,我衷心感激「漢語基督教經典文庫集成」總編輯曾慶豹教授,繼《晚清基督教敘事文學選粹》、《贖罪之道傳──郭實獵基督教小說集》及《道德除害傳──清末基督徒時新小說選》之後,誠邀我擔任本冊的主編。在此還要特別多謝周聯華牧師紀念基金會特約執行編輯王鍾山博士,他在出版計劃、排版及校對方面提供了專業的意見。至於部分注釋的編寫及文本的基礎分析,有賴多位研究助理的慷慨相助,分別有李聰、孟晉、黃信之、蔡偉生、林惠彬、許明德、趙夢蝶及黃媛媛,他們的辛勞令我銘感於心。
本研究及文獻的蒐集,承蒙香港研究資助局「優配研究金」(General Research Fund, Research Grants Council):「改良道德、革新社會:民國時期耶穌會小說與戲劇研究(1912-1937)」(項目編號CUHK 14405114)的資助,謹此致謝。
黎子鵬
2018 年11 月28 日
香港中文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