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看的一本書!」
知名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曼大力讚揚
2009年《紐約時報》百大好書
2009年亞馬遜書店最佳商業書
導讀推薦
●李桐豪 政大金融系教授
●林向愷 台大經濟系教授
●林建山 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廖四郎 政大金融系主任、台灣金融工程師學會理事長 (依姓氏筆劃順序)
構築今日世界的神話
如何誕生與破滅??
上市一周即登上《華爾街日報》暢銷書榜
長踞
★《紐約時報》 暢銷書榜
★《華爾街日報》 暢銷書榜
★ 亞馬遜書店 暢銷書榜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經濟學人》《彭博財經》《巴倫周刊》《聰明錢雜誌》《哈佛商業評論》《華盛頓郵報》《聖路易斯郵報》《出版人週刊》《圖書館期刊》
──各大媒體佳評如潮
◎我們還需要另一本有關金融危機的書籍嗎?是的!我們需要,因為這本與眾不同。福克斯的著作無關文明歷史的空想,而是任何一個想瞭解所處困境的人都必須閱讀的一本書。
──保羅‧克魯曼,《紐約時報》
◎福克斯的書是金融思想史中最生動有趣的一章……《理性市場的神話》一書中,福克斯譜出一頁風險與報酬的金融簡史,彌足珍貴,相當值得一看。
──《漫步華爾街》作者墨基爾,《華爾街日報》
◎這本書令人著迷而充滿娛樂性……伯恩斯坦在1990年代的經典巨作《投資革命》可說是後繼有人。本書聚焦在理性市場的神話:蓬勃發展,以及不快樂的結局。
──《經濟學人》
◎一部少見的商業史,讀來就像看了一場驚悚電影……。對於金融市場、經濟體制或政治運作有興趣的人,都該讀這一本書;這本內容豐富又引人入勝的著作將現代金融與經濟帶進我們的生活之中。
──《出版人週刊》
◎一本觀點獨特的書。福克斯的聰慧眼光與流暢文筆讓這本書生動有趣。
──《哈佛商業評論》
◎想要了解金融市場運作祕密的讀者,一定要看這本明見萬里、趣味十足的書。思考這個問題多年的行家,看了福克斯這本歷史傑作,都會萬分慶幸。
——《與天為敵》、《投資觀念進化論》作者伯恩斯坦
《理性市場的神話》暢論效率市場理論的興衰起伏,從華爾街的早年歲月到今日的金融海嘯風暴,塑造現代財務與投資面貌的專家與理念躍然紙上。福克斯生動刻劃眾多專家學者如何賺賠驚人財富、為不同理念激烈爭執,在世界舞台上呼風喚雨的英雄事績;也細細描繪華爾街的發展歷程、市場力量創造財富與大肆破壞、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爭相鏖戰的精采事跡。
福克斯詳盡介紹新一代經濟學家和學者,已經不再信奉投資人具有理性、市場總是正確無誤的信念。其中很多人現在同意耶魯大學教授席勒的主張,認定效率市場理論「代表經濟思想史上最驚人的錯誤」。今天這個理論讓位給違反直覺、和人類行為、決策心理模型、與市場不理性有關的假說:投資人會過度反應、反應不足、會根據不完美的資料,做出不理性的決策。福克斯超越了時代的限制,處理現代金融史的同時,也揭示了未來百年可能推動市場繼續奮進的眾多新觀念。
效率市場假說長久以來就是學術界的信仰,到一九六○年代在芝加哥大學卓然成形,再演變成強而有力的神話,成為判定大賺大賠、推動數兆美元流轉、啟發指數型基金、開創龐大、新穎衍生性金融商品市場、指引數萬專門職業的指南針。效率市場理論主張市場總是正確無誤,千百萬理性投資人以資訊為指引,進行你死我活的競爭,從而時時刻刻提供股票價值的最佳判斷——這種迷思最近開始崩毀。
作者簡介:
賈斯汀•福克斯(Justin Fox)
《時代雜誌》專欄作家,也是時代公司最受歡迎部落格「好奇資本家」(The Curious Capitalist)版主,名列《華爾街日報》25個最佳財經專欄。在2007年開始為《時代雜誌》撰稿之前,福克斯在《財星雜誌》擔任了十餘年的作家與編輯,負責經濟、金融與國際貿易等相關議題。福克斯常常出現在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國家廣播公司商業台(CNBC)、公共電視台(PBS)《晚間財經新聞》節目。他是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青年領袖,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現與妻兒定居紐約。
譯者簡介:
劉真如
台大外文系畢業,曾任國內財經專業報紙國際新聞中心主任,現專事翻譯。譯作繁多,曾獲中國時報、聯合報年度十大好書獎及其他獎項。翻譯作品包括《基業長青》、《下一個社會》、《資本家的冒險》、《投機—貪婪的智慧》、《猶太人致富金律》、《梅迪奇效應》、《看懂指標賺大錢》等。
章節試閱
◎前言:這個體系過去運作極為順暢
2008年10月第四個星期四,82歲的前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葛林斯班前往國會山莊,承認他誤解了世界的運作方式。葛林斯班來到眾議院瑞本大樓一樓,在聽證室的證人席上坐定,開始念一份聲明,設法說明金融市場過去一年來,為什麼會闖下這麼可怕的大禍。眾院政府監督與改革委員會主席、加州民主黨眾議員魏克斯曼問葛林斯班幾個問題後,總結說:「換句話說,你發現你的世界觀、你的意識型態不正確,這種體系行不通。」
「正是如此,」葛林斯班回答:「這正是我深感震撼的原因,因為40多年來,我在相當多證據支持下,一直認為這種體系運作極為順暢。」
這40年裡,尤其是葛林斯班主掌世界最重要中央銀行的19年期間,金融市場繼續成長,功能不斷擴大、約束越來越少。葛林斯班主掌聯邦準備的大部分歲月裡,股市繁榮發展,債券市場也繁榮發展,還把勢力擴大到新領域中,因為華爾街奇才把房屋貸款、汽車貸款和信用卡債務從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抽出,重新包裝成資產抵押債權證券,賣給全世界的投資人。成長最快的部門是櫃檯金融衍生性商品,也就是特別訂做、追蹤其他金融工具波動的金融工具,包括選擇權、期貨與交換合約。交易者利用這些工具,可以投保或押注外匯、利率或股票的波動風險,近年甚至可以利用衍生性金融商品,投保貸款呆帳風險。從1987到2007年間,櫃檯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面值從8,660億美元,增加到454兆美元。
葛林斯班擔任聯邦準備主席時,曾經稱讚這種全球經濟金融化的現象。1999年他特別提到衍生性金融商品,說:「這種工具加強了區分風險的能力,而且把風險配置給最有能力、最有意願承擔風險的投資人。」1996年時,葛林斯班曾經表示,他擔心股市可能迷失在狂熱的「非理性繁榮」中,隨後股市繼續上漲,他從中學到市場比他更了解一切的教訓。
這就是葛林斯班的意識型態,也是華盛頓和華爾街上很多人共通的意識型態——金融市場最了解一切。金融市場把資本從擁有資金的人手中,搬移到需要資金的人手中,金融市場會把風險分散,會收集和傳播資訊,會以各國政府無法相比的速度和果斷,規範全球經濟事務。
然後金融市場突然間失去所有能力。葛林斯班在2008年10月的聽證會中承認:「整個知識巨構在去年夏天崩潰。」這時美國民間房貸證券市場崩潰,造成全世界資產市場接二連三的瓦解。不信任開始蔓延,先前很多欣欣向榮的信用市場完全關閉,擠提——長久以來大家認為只會威脅實體銀行——威脅靠著融資經營的所有金融機構。2008年9月,接任葛林斯班擔任聯邦準備主席的柏南克和財政部長寶森決定,不插手干預雷曼兄弟公司遭到擠提的事件,全球金融體系幾乎停止運作,必須由政府接管金融體系——不止是美國政府這樣做而已,歐洲國家政府也一樣——才能挽回少得可憐的平靜。
葛林斯班難以解釋什麼地方出了問題,因為他賴以建立思維的知識巨構,根本沒有空間容納過去14個月發生的事件。這種巨構就是理性市場理論,理性市場理論中最著名的要素是效率市場假說,這種假說當初是在1960年代,由芝加哥大學參考美國股市發展出來的。然而,後來站定腳跟的所謂理性市場信念,卻不只是跟股票有關而已,這種信念主張在更多的股票、債券、選擇權、期貨和其他金融工具創造出來,並且進行交易後,最後一定會為經濟活動帶來更多的理性,金融市場擁有個人、企業與政府所沒有的智慧。
金融市場比較有智慧的觀念,歷史和金融市場本身一樣悠久。1889年,股市歷史家喬治.吉布森宣稱:「股票在公開市場上市後,可以賣到的價值或許可以視為和股票有關智慧的最佳判斷。」早期經濟學家如亞當斯密的作品中,甚至在中世紀宗教思想家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同樣態度的痕跡。中世紀若干教會學者認為,立法機關應該為每一種商品,定出「合理價格」,保證生產者能夠賺到維持生活所需要的工資,消費者也不受欺騙;包括聖阿奎納在內的其他宗教學者認為,合理價格應該由市場決定。
所有早期主張市場價格正確、合理的說法,都附帶了一些警告,你可以說這是現實主義的精神。吉布森寫道,股票交易所容易爆發瘋狂與恐慌,呼籲有關方面管理鼓勵顧客過度投機的「空中交易券商」。亞當斯密認為,所有權普遍分散的企業、也就是促使股市發展的股票令人厭惡。阿奎納沒有主張市場價格總是正確,只是說很難找到更公平的替代方式。
20世紀的理性市場理論不同,比較小心、也比較極端,基礎是股價波動是隨機性的,不能根據過去的波動,預測未來的股價,接著出現的說法是根據盈餘報告、資產負債表資料與報紙文章之類的公開資訊,不能預測股價。這兩種說法後來經過證明,都不完全正確,卻成為理論的基礎,演變出股價從某種基本面觀點來看總是正確無誤的信念。
早年支持這種假說的大部分學者,都不希望大家把這種假說當成十足說明現實狀況的說法。這種假說是科學上的結構,是用來了解、測驗和設計新工具的模型。所有科學模型都過度簡化,模型是否有用是檢驗科學模型的重大考驗,無可否認的,這個特別過度簡化的模型很有用,有用到甚至自己產生了生命。1960年代裡,這個模型從麻省劍橋和芝加哥的大學校園中,傳播到華爾街、華盛頓和美國各大企業的董事會裡,理性市場假說得到強化,也失去了細微的差異。
這個構想很有力,協助啟發了第一批指數型基金、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投資方法,催生了塑造資產管理業的經過風險調整績效標準、企業的股東價值信念、衍生性金融商品、以及從1970年代開始風行美國的消極金融監理精神。
從某些角度來看,理性市場假說的故事,和二次大戰後親自由市場意識型態廣受注意的重生同時發生,而且緊密交織在一起。但理性市場財務理論不是政治運動的核心,而是科學運動的核心,是把20世紀中期興起的理性、數學、統計決策熱潮,應用在金融市場上。這種作法根本無法避免嚴重的慘劇。從很多方面來說,這樣做代表進步,卻遺忘了很多東西,最重要的是,成功的投資者十分了解市場是邪惡的東西,好幾代的財務學者卻不了解這一點。金融市場過於邪惡,不能用一個簡單的行為理論全部涵蓋,更不能用完全以冷靜理性為基礎的理論全部涵蓋。
早在1970年代,看法不同的經濟學家和財務學者就開始質疑理性市場理論,揭發其中的矛盾,指出這種理論缺乏實證支持。到20世紀結束時,這些學者已經把理性市場的大部分基礎貶損的一文不值,卻沒有拿能夠令人信服的其他理論取而代之,因此理性市場繼續應用在公共辯論、政府決策和民間投資政策中,一直應用到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到2008年市場崩盤為止。
本書並未針對市場真正的行為方式,提出嶄新的理論,而是說明舊有理性市場理論的興衰史。本書探討各種理念的歷史,不是傳記,甚至不是集傳,但是書中充滿了各種人物,大部分是經濟學家和財務學教授,他們在20世紀的很多重大事件中,都擔任演員,包括在1920年代的繁榮、1930年代的大蕭條,到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的和平與繁榮、1960年代的熱潮和1970年代的衰退中,都曾經發揮過影響力。這些人大致上不是主角,卻在其中發揮關鍵的影響力。
「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的理念正確和錯誤時,影響力超過一般人的想像,」在本書故事中擔任輔助性角色的經濟學大師約翰.凱因斯寫道,「的確如此,統治世界的不是別的東西,一般人認為自己可以免除知識分子的影響,實際上通常是某些已故經濟學家的奴隸。」
已故經濟學家歐文.費雪和凱因斯同一時代,正是為本書開場的要角。
◎第四篇 迎接挑戰
第十章
1960年代中期的某一天,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耶路撒冷上課,他想說明的唯一重點是稱讚比懲罰有用。聽這位希伯來大學心理學教授講課的以色列空軍飛行教官們,都對他的話抱著懷疑的態度,一位資深教官反駁說:
我經常稱讚飛行學員,說他們乾淨俐落地執行一些特技飛行動作,一般說來,他們再試一次時,表現都比較差。另一方面,我經常對飛得不好的學員大吼大叫,一般說來,他們下次的表現都會比較好。因此請不用告訴我們稱讚有用、懲罰沒有用,因為情形正好相反。
學統計的卡尼曼立刻看出,剛剛表現傑出特技飛行的學生(還因此得到讚揚)和剛剛搞砸了的學生相比,下次飛行時,當然比較不可能有比較好的表現。異常優異或差勁的表現就是這樣──等同不正常,這點表示這種情況不可能立刻重複出現。但是卡尼曼也可以看出為什麼這位教官會得到懲罰有效的結論。他後來感歎說:「因為我們通常在別人表現優異時,獎勵他們;在他們表現差勁時,懲罰他們,也因為其中有回歸平均數的現象,我們在統計上,因為獎勵別人而受到懲罰,因為懲罰別人而得到獎勵,是人性狀況中的一環。」
回想一下傅利曼所說的撞球選手,他們選擇擊球時,不了解背後的複雜物理學,行動卻像很了解一樣。你打撞球時,得到的回饋立即而有用,從事飛行訓練時,卻完全不是這回事--和投資或任何類別的其他行動一樣,都受到統計雜音包圍--卡尼曼突然了解了這一點。
幾十年後,卡尼曼因為他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後,形容和飛行教官共處的這一刻,是「我學術生涯中,最讓人滿意的『我發現了』經驗。」當時他不知道應該怎麼處理這個經驗,他的心理學研究重點不是決策,而是技術性事項,如人記憶很長的數字時,瞳孔擴大之類的問題。一直到1968學年度的某一天,他邀請比較年輕的同事艾摩斯.特佛斯基(Amos Tversky)對學生演講,才想出怎麼處理他看到的現象。
談到1940年代末期與1950年代初期風靡經濟學家的決策觀念,特佛斯基幾乎就是當時這兩種觀念直接的連結。馮紐曼和摩根斯坦的預期效用與塞維奇的統計銘言,也風靡了一些心理學家。幾十年來,美國心理學界一直困在研究刺激與反應這種「行為學派」的舊框框裡,忽視兩耳之間發生的認知。對於希望破除這種框框、探索決策怎麼做成的心理學家來說,經濟學家擁抱的「統計人」的做法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對心理學家來說,這只是起點而已,他們和經濟學家不同,到1950年代中期,除了少數例外,經濟學家都把馮紐曼─摩根斯坦的說法,當成福音一樣接受,繼續進行後續研究,心理學家卻繼續掙扎與試驗。掙扎與試驗的心理學家當中,最多產的是特佛斯基在密西根大學的恩師華德.愛德華茲(Ward Edwards)。在愛德華茲進行的一項試驗中,受測者看到兩個裝滿賭梭哈籌碼的書包,主持人說明其中一個書包,裝的大都是黑色籌碼,另一個書包裝的大都是紅色籌碼。然後受測者拿到一個書包,主持人要他們從書包中抽取籌碼,每抽一次,受測者都要評估剛剛是從以黑色為主、還是以紅色為主的書包中抽取籌碼的機率,受測者做的機率評估方向大致正確,花的時間卻比塞維奇法則規定的時間長多了。
愛德華茲斷定,受測者是理性卻有點「保守」的人。卡尼曼聽到特佛斯基解釋這個試驗時,回想起他和飛行教官在一起的經驗,得到不同的教訓──也就是抽取梭哈籌碼的人其實並不理性,念念不忘自己抽到的第一個籌碼的顏色。特佛斯基起初覺得懷疑,但是他們下課後,到耶路撒冷市中心的咖啡廳繼續討論時,特佛斯基開始接受卡尼曼的主張,也就是人類的統計推理可能和教科書中描述的模型不一致。
要了解決策多符合理性模型,必須設計可能證實兩者多少相符的試驗;要知道兩者的背離程度多大,要問不同的問題──卡尼曼和特佛斯基現在要做的就是這種事,他們首先設計出一分問卷,由特佛斯基拿來在數理心理學家的幾次研討會中試驗。就像兩人在合寫的第一篇論文〈小數法則的信念〉(Belief in the Law of Small Numbers)中說的一樣,特佛斯基發現,連偏愛數字的心理學教授,都不遵守統計推論的規則,而是十分重視資料中的早期趨勢。他們假設不管實驗中最初的幾項物體是什麼,大致上都會變成母體的代表。
這項發現促使他們繼續進行一系列的類似實驗,所有實驗都顯示,決策理論的說法,甚至和研究不同主題專家所做的實際決策之間,有著落差。1974年,他們綜合研究結果,發表了好比宣言一樣的論文,寫道,「大家怎麼評估不確定事件的機率或不確定數量的價值?大家依賴數量有限的啟發性原則(heuristic principles),這些原則會把評估機率與預測價值的複雜任務,簡化為比較簡單的判斷過程。總之,這些啟發性原則相當有用,但是偶爾會導致嚴重的系統性錯誤。」換句話說,人不是不斷在計算的「統計人」,卻也不是白癡,而是遵循有時候有效、有時候沒有效的捷徑和經驗法則。
這篇論文沒有提到經濟學,兩人對他們所發現的啟發性原則和偏見、是否等於挑戰理性主義派決策模型的問題,也無意正面處理。但是他們決定不在心理學報上發表這篇論文,而是在《科學雜誌》(Science)上發表,確保其他學門的學者可以看到這篇論文。
經濟學一直持續提升(或許你認為是沉淪)到超級理性的境界,幾十年來,經濟學一直區分為個體經濟學與總體經濟學,個體經濟學探討自私、理性的人和完美市場的互動,總體經濟學建立在簡單水力模型的基礎上,這些模型不是以前後一貫的人類行為理論為基礎,將來有一天,難免會有經濟學研究生,把個體經濟課堂上學到的合理公式,用在不合理的景氣循環問題上。
卡內基理工學院工管研究所難免也可能發生這種事,這所研究所率先把科學方法,用在貨幣與人類行為的研究上。經濟學獨行俠西蒙是以回溯的方式,促使大家這樣做的人。他在卡尼曼和特佛斯基之前幾十年,就主張因為人沒有無限的時間和腦力用在決策上,因此會走捷徑、遵循經驗法則做決策,而且人不會像當時數理經濟學家理論中所說的,「追求最完美的狀況」,而是追求「差強人意」的狀況。西蒙是卡內基理工學院的主要力量(他在獨一無二的安排下,同時擔任教職,也擔任這所大學的受託人),卡內基理工學院的經濟學家別無選擇,就算不喜歡,也得聽他的話。西蒙在回憶錄中寫道,「我質疑工管所經濟學家認為人類全知全能的荒唐假設,他們逐漸認為我是在所裡建立『實際』經濟學的主要妨礙。」
1950年代末期,西蒙要求同事莫迪里安尼和莫迪里安尼的學生約翰.穆斯(John Muth),研究匹茨堡(Pittsburgh)一家油漆工廠的決策過程。計畫由西蒙主持,另兩個人別無選擇,只好採用他的「差強人意」方法。研究計畫一結束,穆斯就反彈,1959年他引用西蒙的話寫道,「偶爾有人認為,經濟學中的理性假設會導致不符理論,或不能正確解釋觀察到的現象,看到長期變化時更是如此。我們的假說根據完全相反的觀點:就是動態經濟模型不會得到足夠的理性。」穆斯主張,不是每一個人或每一家公司都會針對未來,做出理性的猜測,但是把所有經濟參與者對未來所做的猜測加以平均,結果看起來會很像最複雜經濟模型所做的預測。
這種「理性預期」假說大致和效率市場假說相同,只是範圍比較大,支持這種假說的證據比較少。起初這種假說並不通行,但是到了1970年代,凱因斯學派經濟政策失敗,若干在1960年代任教過卡內基理工學院的學者--主要是在芝加哥大學當研究生時,受過「傅利曼自由保守主義觀念震波」震撼過的盧卡斯──傳播這種觀念。曾在芝加哥大學任教、以評估經濟學家言論聞名的戴爾德.麥克勞斯基(Deirdre McCloskey)用下述說法,說明這種方法的變化:
1960年代前的凱因斯學派或貨幣主義學派模型中,經濟角色會受到十足的震撼,是十足的土包子:(會抓起報紙大叫)「天啊!政府剛剛在經濟蕭條的時候,宣佈減稅!」(大家眼睛大睜)「我的天!政府在長期通貨膨脹後,居然降低貨幣供給年增率!真是嚇死人!」(大家紛紛昏倒。)要操縱這種傻瓜應該非常容易,1940和1950年代期間,從這些傻瓜身上產生了要操縱經濟非常容易的想法──套用記者的話來說,要「微調」經濟很容易。1970年代的理性預期模型正好走另一個極端,認為經濟角色是通曉人情世故的人:「哦,對了,減稅了。」(打著哈欠,點起裝在金黃色菸嘴裡的香菸)「嗯,通貨膨脹已經出現好多個月了。」(靠在扶手椅上)「聯邦準備理事會應該緊縮貨幣供給了。」(打電話給營業員,喝了幾口威士忌,臉上蓋著《巴隆雜誌》睡著了。)
理性預期假說以快得驚人的速度,變成正統理論,芝加哥大學經濟系──盧卡斯1974年回去任教--變成了這種理論的殿堂。1980年,盧卡斯寫道,「你找不到40歲以下高明的經濟學家,說自己或自己的研究屬於『凱因斯學派』,在學術研討會上,大家再也不重視凱因斯學派的理論;聽眾會開始竊竊私語、低聲說笑。」連薩繆爾森都宣稱,如果他必須在舊式的凱因斯主義和盧卡斯的理性預期「兩個極端的原型」之間抉擇,「我恐怕會拋棄,噢,凱因斯學派的模型。」盧卡斯進入芝加哥大學研究所攻讀前的暑假,靠著自修,研讀薩繆爾森的《經濟學原理》,搞懂了其中的公式,學會了數理經濟學。他說明自己的研究是薩繆爾森努力把個體經濟學的推論,延伸應用在總體經濟學領域中的合理延續,薩繆爾森對這種讚美欣然接受。
(摘錄自《理性市場的神話》)
◎前言:這個體系過去運作極為順暢
2008年10月第四個星期四,82歲的前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葛林斯班前往國會山莊,承認他誤解了世界的運作方式。葛林斯班來到眾議院瑞本大樓一樓,在聽證室的證人席上坐定,開始念一份聲明,設法說明金融市場過去一年來,為什麼會闖下這麼可怕的大禍。眾院政府監督與改革委員會主席、加州民主黨眾議員魏克斯曼問葛林斯班幾個問題後,總結說:「換句話說,你發現你的世界觀、你的意識型態不正確,這種體系行不通。」
「正是如此,」葛林斯班回答:「這正是我深感震撼的原因,因為40多年來,我在相當多證...
推薦序
導讀推薦1
《理性市場的神話》導讀一
政大金融系教授 李桐豪
福克斯這本新書獲得亞馬遜書店讀者高度的評價,書評者的基本反應認為這是本瞭解華爾街市場價格如何決定的好書,只是面對這樣令人炫目的課題,篇幅稍嫌短少。確實,作者福克斯挑戰了一個近乎不可能的任務,他發揮新聞記者的訓練,以生動描述歷史典故的方式,說明近百餘年來經濟學者、統計學家、財務學者和市場上的實務操盤者,如何看待金融市場,特別是股市,資產價格的決定,這些價格出現的特質,以及其對經濟的影響。
我們可以想像,任何人若能有效掌握價格決定的因素,其在市場獲利的潛力是無窮的。因此,投入這類課題研究的人力必然龐大,而作者想以區區幾百頁的文字,作完整歷史的陳述自然是有所不足。根據我對此課題的觀察,作者已盡力涵蓋了四分之三的議題。對於想以較輕鬆的方式探究此領域的讀者,這是一本值得推薦閱讀的入門書籍。
商品價格如何決定?只要稍微關心市場運作的人都會脫口而出「供給與需求」。在金融市場交易的商品價格,不論它的品名為何,也脫離不出此機制。那麼金融商品又與一般日常交易的商品差異何在?這就要認知到金融商品是建構在對現在或未來實物商品或抽象服務擁有所有權的資產,以及根據此資產所衍生出的其它商品。
舉個簡單例子,股票是公司所有權的表徵,公司生產的商品以及資產設備原則上是股票投資人,亦即股東所擁有。公司利用資產設備生產、銷售商品/服務,扣除必要花費後的盈餘,每年以現金股利方式分配給股東,股東因此取得這家公司每年現金股利分配的權力;只要公司持續存在,股東分配現金股利的權力便存在。於是,股票成為投資人的資產,投資人不必實際參與生產活動,便可取得未來現金收入的權力。至於以股票為基礎,利用合約方式設定交易條件的商品,則成為衍生性金融商品,目前我們常見的認購(售)權證、選擇權與期貨皆是。
金融資產可以脫離實際的生產面進行交易,使得交易的動機複雜化而交易的頻率也跟著提高。金融資產的需求者除了是想擁有所有權的投資人,也包括了預期資產價格會上漲的投機客,以及依據此資產價格波動作反向操作來規避其他風險的避險者。這些需求者「預期」價格的變化,會因本身考量的特定因素,瞬間轉變為金融資產的供給者。因此,金融資產交易價格與數量變化多端而讓人難以捉摸。即便是如此,掌握金融資產價格變化可能帶來的獲利誘因實在太大,而使得學界與實務界投入的人力與成本不計其數,造成「人人有希望,個個沒把握」的競爭風潮,但結局卻多是「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的懊惱,使得在這個領域能大大斬獲的比例總是低得可憐。
作者福克斯在這本書中以時間為主軸,逐步探討學界與業者對金融資產,特別是股票,在市場交易價格變化的理解過程。我們若以討論的子議題區分,則可分為下列幾個類別:
1、金融資產,特別是股票,歷史價格變化所呈現的樣態;
2、面對眾多股票可供選擇,投資人該自處之道;
3、學界對股票價格決定,以及價格動態變化的早期認知;
4、股票實際成交價格的不解之處,與新理論的說明;
5、股市崩盤的政府作為,以及其他與股票相關的公司治理問題。
對於金融資產歷史價格變化的樣態,福克斯主要提出了巴奇利耶與孟德柏的觀察。由巴奇利耶的理論可導出金融資產價格的變化率(報酬率)會呈現「鐘型」的常態分配,而孟德柏則認為是符合「冪次法則」的穩定分配家族,其中常態分配只是此分配家族中的最極端表現。亦即,常態分配是特例,而穩定分配是通案。不過,常態分配只需要平均值與變異數即可描述整個分配的狀態,有助於我們對投資金融資產獲取報酬的掌握。
除了常態分配外,穩定分配是無法借用計算分配離散情況的變異數來描述的,而且家族分配函數沒有簡單的數學公式可供計算,結果使得學者仍慣用常態分配的假設作為討論各種金融資產價格變化的基礎。不過,大家心裡都明白一般性穩定分配對於描述價格變化的極端表現較為貼切,假設常態分配只是權宜之計。事實上,我們若以常態假設估算衍生性金融商品價格,常會有低估偏差的問題。作者曾提及恩格爾的變異數動態化的修正,但未提及其它學者所提出不同的混合分配考量。畢竟這是技術性的問題,本書應是讓讀者瞭解到金融資產價格變化不確定性的特質,所以是瞭解此領域問題很好的開始。
如果股票報酬的變化多端,投資人面對眾多股票時該如選擇,以取得「最佳」的結果呢?福克斯提出許多人都已熟悉的馬可維茲投資組合理論來說明。股票報酬的變異數(或其平方根的標準差)成為今天耳熟能詳「風險」的代名詞。雖然大多數投資人對於股價下跌的損失較為關切,但是股價上漲與下跌的不確定性,亦即變異數(標準差)更具有統計操作上的方便性,故成為經濟及財務學習慣用的風險測度。馬可維茲的貢獻就在於教導投資人面對多種股票時,該如何選擇投資權值,以達成預設的目標。
馬可維茲的理論讓我們瞭解股票報酬之間的「互動」關係(以互變異數測量),使得給定投資組合預期報酬不變的情況下,仍可能讓整體投資的風險降低。所以,投資人可以根據偏好,設定市場允許的要求投資預期報酬水準,再尋求最低風險的組合;或是在設定的風險水準下,尋求最高預期報酬的組合。易言之,馬可維茲的理論容許投資人在目前市場情況下,找到投資組合最佳預期報酬與風險的交換關係;此理論讓我們認識到投資分散可降低風險的優點,於是「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已成為投資界的金科玉律。還有,控制風險與以風險為基礎的投資績效亦成為我們學習馬可維茲理論後的重要收穫 。
在另一方面,投資市場的實務派則可分為線圖趨勢的技術分析派與探討公司獲利能力的價值投資分析派。福克斯主要聚焦在基本面分析的發展,而葛拉漢與陶德的經典《證券分析》成為必然的起點。同樣的,葛拉漢的學生,投資界傳奇的巴菲特也就躍然紙上。尤其巴菲特打敗大盤的表現,讓只能求得與大盤平均表現等值的學界納悶為何如此。即使學界日後發展出不同金融資產訂價的公式,卻仍然無法說明巴菲特等人的成就,而只能訴諸機率的偶然。
作者對於股價的形成與動態則花了最大篇幅的介紹,成為本書的重心。首先,廿世紀早期美國最重要的經濟學家費雪被介紹給讀者。費雪將公司未來替股東創造現金股利的想法被納入理性決定股價現值的重要因素,並提出投資分散可降低風險,進而使得投資人願意承擔較高的股價。這樣的想法形成日後以股利成長為基礎的股票訂價模型,也是具有馬可維茲投資理論特質的投資組合準則。可惜的是,費雪在一九二九年股市崩盤前宣告美國股價已到達「永恆高原」的預測,讓其一世英名蒙塵。
不過,研究金融資產價格行為的理論與實證工作依然持續進行。早期的麥考利與霍京到後來的薩繆爾森都以不同方式說(證)明金融資產價格變動像是喝醉酒水手般的走路,無法精準預測下一步的方向,而只能靠丟銅板的方式來決定,這就是著名的隨機漫步理論。社會對學界觀點的認識則主要經由墨基爾的《漫步華爾街》一書,不過此書可能對資產價格泡沫化的描述反而更是扣人心弦。如果金融資產價格的變動真如隨機漫步一般,那麼技術分析派對線圖趨勢的認知可能只是分析者自身的幻影而已。
金融資產,如股票,價格的變動具隨機特質,但價格的決定則是理性預期與馬可維茲投資組合理論兩者合而為一在市場運作的結果。經濟學者在早期金融資產訂價模型形塑過程中扮演了基礎建立的角色。在理性預期部分,從馮紐曼與摩根斯坦、傅利曼與塞維奇,艾羅與戴布勒,以至穆斯、盧卡斯都先後努力發展出,在不確定環境下,經濟人以預期方式作為決策的理論基礎。至於莫迪里安尼與米勒以人造投資組合說明沒有套利空間的論點,證明在完美市場環境中,公司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無關的著名定理,更成為日後決定資產價格的重要手段。這些理論基礎配合了馬可維茲投資組合理論,在市場無套利的運作環境下,發展出夏普-林納-莫辛的資本資產訂價模型(CAPM);股票的預期報酬率與測度其與市場報酬變動的貝它值(beta)呈正向關係。
除了資本資產訂價模型外,具有選擇權性質的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訂價公式也在完美資本市場、股票價格變化為隨機漫步以及無套利空間的設計下,由布萊克與休斯發展出來。隨後,考克斯(Cox)、羅斯與魯賓斯坦以各期別有漲跌兩者可能的分叉分析方式,建構出具有教學易懂特質的二項式選擇權訂價模型,有效推廣選擇權在財務領域的理解與應用。莫頓對訂價模型的一般化也有顯著的貢獻。今日選擇權訂價模型的發展,無論隨機假設前提、商品合約內容與訂價模公式導演,都遠超過這些初期模型的限制。不過,這已非本書所要涵蓋的範圍。
法瑪則在理性預期的前題下,對金融資產價格變動的隨機特質提出效率性的解釋,成為著名的效率市場假說。他將市場效率性分為三類,其中弱勢效率與股價變動的隨機漫步息息相關,而強勢效率則認為即使掌握公司所有的訊息亦無法獲得任何超額的報酬。在具有效率性的市場中,任何新資訊被快速的處理,使得擁有不同程度資訊的投資人無法從中獲利。在效率性市場的假設下,靠選股而能長期打敗大盤績效是困難的。投資屬於分散型投資的共同基金是一種可能,但通常基金管理費會侵蝕獲利而表現比大盤低劣。因此,降低管理費的指數型基金是比較好的選擇。今日台灣模擬市場大盤的ETF亦具有此特質。
法瑪的假說被後來的財務與會計學者廣泛的檢測。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效率性市場的假設說不能成立。福克斯提出席勒對股價指數波動度過大的質疑,而股市的元月效應、小型公司效果、濾嘴法則交易獲利等異常現象也都有力的質疑市場效率性假說。法瑪與法蘭則選擇相信市場效率假說,轉向修改資產訂價模型;透過資料採礦方式,納入帳簿值與市價值比及公司規模變數成為三因子模型,而成為今日財務學者處理資產價格模型的標準方式。儘管如此,面對持續累積不利的實證與實務證據,越來越多學者不滿意理性預期架構下的效率性市場假說,並提出不同的想法來說明市場的非理性。
福克斯將替代想法的開發聚焦在,以心理學家卡尼曼與特佛斯基的「展望理論」為基礎,在效用函數不對稱的前提下,泰勒所積極推廣的行為經濟與財務學。福克斯雖對行為財務學有部分說明,但顯然不夠深入與廣泛,所以有興趣的讀者須要另外尋找相關書籍來補強。還有,物理學界發展出運用電腦模擬市場方式,來探討金融資產價格波動現象,但作者似乎認為這不會形成未來的主流。對此判斷我們宜為謹慎。顯然作者對於當前各種替代模型仍有繼續深入探討的空間。
作者在本書中亦討論一九八七年股市崩盤與一九九八年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倒閉時,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與紐約準備銀行的角色。作者認為聯準會介入崩盤市場與倒閉機構,掩蓋了金融市場的非理性的問題,延緩了全面檢討理性財務學的時間。不過,即使如此,今日市場理性與否的辯論似乎已不是一面倒向理性的一邊,而比較像是平手的局面。
這本書的份量很夠,讀者閱讀時要掌握主題的一慣性,隨時要回歸到作者寫這本書的發想-「市場理性嗎」?福克斯認為投資人的過度自信,可以說明資產價格為何會遠超過基本面的價值,為何易造成市場過度的波動,而動能與成交量的上升讓人覺得市場的活絡。這樣的現象可以與鬆散的市場效率性假說同時存在,形成證券實際價格會依據真實價值隨機變動。作者要強調的是,這種脫離真實價值的現象不是一時而是可能很久。最後,雖然作者花了兩章的篇幅討論詹森對企業的看法,我的建議是讀者第一次閱讀時可以完全跳開,而不會影響整個觀念的流暢性。
經濟與財務學者探究的是理性市場的行為表現,而華爾街的投資人則以追逐利潤的成敗論英雄。顯然學者對市場表現符合理性結論的期望是落空了。這也無怪乎我們每天都看到投資顧問或名嘴們在各種場合叫賣進出,儼然扮演神的角色,因為只要投資人跟隨起舞,市場的表現就會如其所言,而不會反應任何基本價值了。不過,歷史卻證明,泡沫畢竟還是泡沫,市場昏頭終究有清醒的一天。所以,市場永遠的理性固然是神話,但風險控管卻是投資長期致勝的不二法門。讀者讀本書應該會有更深切的體認,那麼就請細細的品味吧。
民國九十九年春於指南山麓
導讀推薦2
《理性市場的神話》 導讀二
台大經濟系教授 林向愷
在台大經濟系教了十幾年的「財務管理」,最近有機會在其他學校開授類似課程,在台大我清楚學生的學習目標,卻無法了解其他學校學生修習財務管理的動機,於是就問學生為何選修這門課?不少學生的答覆是「想賺錢」。此時,就想起傅利曼常用的比喻「撞球高手也許寫不出擊球背後所應用的物理公式;看他們打球,卻好像他們完全了解那些公式。」但懂這些公式並不一定是撞球高手。假如修習財務管理能讓每一個人致富,這門課所教授的知識,早就被其他人充分利用,使得書中致富的資訊失去價值。就對學生說:「財務管理不能教你們賺錢致富,大概只能避免連續的錯誤投資決策!」這本書也不是教讀者致富,而是讓讀者了解為何我們不可能打敗大盤。
2008年金融海嘯不僅沖毀不少國家的金融體系,更讓財務經濟學者建立的財務經濟理論王朝瞬間崩解。要了解金融體系及財務經濟王朝為何如此不堪一擊,須先掌握戰後財務經濟學的發展。目前財務經濟課本或研究論文大量使用數理模型以及統計分析,一般讀者很難掌握財務經濟學的發展。《理性市場的神話》這本書雖未對資本市場真正的行為模式,提出新的理論,卻讓一般讀者不必利用高深複雜的數理模型就能了解「效率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興衰史。
早期資本市場進行股票與債券價格分析時,大多接受這些價格變動不完全依循隨機型態,不少投資者都想透過資料的整理與分析找出賺錢的法則。對此,經濟學者費雪早在百年前就指出:「如果每位投機客對於未來事件的發展,都作出獨立的判斷,某些人的錯誤很可能就被別人的錯誤所抵銷。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一般群眾的錯誤通常都朝向相同的方向,群眾像綿羊一樣,只服從一位領袖。」這段話的原意在於期望投資者多利用經濟學與機率理論,讓自己變得不像綿羊。費雪認為我們雖無法完全消除市場的不確定性,只要有足夠的資料與正確的心態與知識,仍可降低不確定性。
很不幸,不少人誤解費雪原意,致使不少大家所熟悉的信評機構,如:穆迪、惠譽以及標準普爾開始大量收集與分析資料,希望透過資料的分析以提升價格的預測能力。曾資助計量經濟學的發展,並經營《芝加哥論壇報》的柯爾斯三世在〈股市預測專家能夠預測嗎?〉一文中,斷定預測專家無法預測股價走勢,並且認為少數能夠打敗大盤的預測專家的表現也無法勝過利用機率預期所得到的結果。隔天的《紐約時報》頭條甚至寫道:「機率勝過華爾街專家:柯爾斯三世斷定隨機抽牌勝過聽信專家。」自此以後,「分析師或市場投資者是否能藉分析過去價格來打敗大盤」在財務經濟學者與市場實際操作者之間一直爭議不休。
本書係以作者擔任《財星》記者時,所撰寫一篇有關「效率市場假說」的報導加以擴充而成,他在文中曾提到:「專家說市場不理性,但你也不理性,因此,別以為你可以戰勝市場。」這也是全書的主軸。書中引用各類人物對不同概念與理論的看法,作者從這些人物撰寫的文章中摘出許多精華片段,讓讀者無須透過冗長文字說明,就能掌握到不同概念理論的精髓,這是本書最大特色。書中人物雖不是主角,卻在財務經濟學發展過程中發揮關鍵影響力,更讓這本書可讀性大為增加。
金融性資產價格(如:股價或利率)到底具有什麼隨機性質讓市場分析師或市場投資者很難利用對過去價格的分析而獲取利益。其實早在1900年,法國學者巴奇利耶在博士論文中就有了答案。他證明股價變動呈現隨機漫步型態,顯示每期股價變動都是相互獨立的,所以,我們無法拿過去股價變動去預測未來股價的變動。由於巴奇利耶所用的數學過於艱深而為人所忽略。後來,英國統計學者肯德爾也想從股價變動找出規律的波動現象,結果卻發現股價呈現隨機漫步(random walk)型態。
套用已過世的經濟學者薩繆爾森常說的:「天下沒有輕鬆可得的橫財。」這不表示:只要研究股價,我們就可找到長期致富的途徑。要是我們能夠從資料圖表中找出獲利模式,其他人亦會跟進,致富機會很快就會消失。薩繆爾森這種說法所強調的倒不是價格的正確性或資本市場的本質,而是在華爾街很難找到白吃的午餐。
接著,薩繆爾森在1965年發表〈正確預期價格隨機波動的證明〉一文,證明隨機漫步型態為完美資本市場的特質,使得這篇文章被視為「效率市場假說」的始祖。文中,他進一步指出上述結果並不能證明實際的資本市場很接近這種隨機漫步型態,也不表示價格呈現隨機漫步型態是件好事,更不能證明投機賺錢的人除了自利之外,也對社會有益。
「投機賺錢是否對社會整體有利?」則留待其他學者解答。前芝加哥大學教授傅利曼參與戰後「馬歇爾計畫」後,開始主張自由外匯市場不會像大家所擔心的一樣,成為過度投機的淵藪。道理很簡單:「認為投機會造成市場運作不穩定的人大都不知道,如此說等於是說投機客是笨蛋不知道自己在虧錢。」因為賺錢唯一有效的方法是低買高賣,而非低賣高買,如果情形確實如此,那投機客必然會虧得一乾二淨,所以不可能在市場存活很久。傅利曼相信「市場運作機制完美」的價值理念影響芝加哥大學不少財務經濟學師生,包括當時已進入芝加哥大學就讀的法瑪,但他們與傅利曼不同在於當時財務經濟學者並沒有「市場機制能夠解決一切問題」的意識型態。
法瑪就讀大學時,曾為一位教授處理數字資料,發現股價一個有趣的現象:「只要找出某種規律,這個規律不久就會消失。」由於這種經驗,他開始朝向股價呈現隨機漫步型態的方向研究。後來,法瑪在其博士論文以最清楚方式為股價變動呈現隨機漫步型態下了最佳的註腳:「隨機不是指跟股價有關的新聞可能隨機發生,也不是指投資者的意見會依常態分配而隨機分布。有時,新聞事件會接二連三的發生,投資者的行為也會像綿羊群一樣。雖然包括技術分析派及基本面分析派在內的市場交易者,終究會找出市場中非隨機型態的規律。利用這種規律賺錢,直至這種機會消失為止。由於動態經濟體系中,新的資訊不斷出現導致資產內在價值不停的變化。因此,能夠持續一貫預測新資訊內涵,評估新資訊對內在價值影響的人,通常會比沒有這種能力的人更能獲利。就算市場分析師找出打敗大盤的交易模式,但這並不表示實際應用同樣的交易模式就會產生巨額利潤。
法瑪了解到只是證明股價或利率波動具有隨機漫步型態仍不足以說明「效率市場假說」具有經濟意義;因為主張很難打敗大盤是一回事,主張市場價格正確無誤又是另一回事。他遂結合財務經濟學中重要的資本資產訂價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證明金融性資產價格不僅正確無誤而且為資源配置提供精確的訊號。換句話說,有價證券價格隨時都「充分反映」與決定該有價證券價值所有相關資訊,現有的資訊將無法預測未來股價的變動。
只要市場對各種金融性資產的評價大抵正確,此時任何偏離金融性資產均衡價值的現象(包含泡沫)均不可能持久。股價偏低時,市場投資者大量買入導致價格上升,股價過高時,市場投資者不是拋售就是放空使得價格下降。市場投資者或分析師亦不可能利用對股價、相關產業或總體經濟進行分析所榨出的資訊而打敗大盤,因為這些資訊早就反映在價格之中,價格在資本市場的角色至此確立。
到了七○年代,退休基金取代股票共同基金成為市場主力,退休基金的管理較著重風險管理而非投資收益。為因應退休基金管理的需要,20年前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馬可維茲所提出的風險、報酬與分散投資的分析方法才又派上用場,並賦予「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新名號,開始打進法人機構的投資領域。風險不再是模糊,無法量化,只能靠判斷加以控制的威脅,風險已可用報酬率變異數衡量,變成可以利用過去資料算出數字成為分析對象。不過,「現代投資組合理論」與「效率市場假說」存在本質上的矛盾:「效率市場假說」告訴我們不能靠研究過去股價變動,預測未來股價走勢;而「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卻認為,我們可以靠著研究過去股價的波動,預測股價未來的波動。對此,對財務經濟學發展極有貢獻的哈佛大學應數博士布萊克就說過:「雖然沒有任何經濟法則認為:金融性資產價格的波動一定恆常不變或可以預測,但不同於金融性資產價格不可預測,沒有任何經濟法則認為上述波動性不能預測。」
布萊克認為無論股價正確與否,最簡單、最容易傳授的投資成功之道應從加強了解風險下手。布萊克就依此建議兩位芝加哥大學畢業的經濟學者利用資本資產訂價模型中市場風險與預期報酬率間的簡單關係算出股票的風險溢酬(equity risk premium),再將風險溢酬加到公債利率上,得到他們所說的市場對未來股價走勢的「共識」預測值,這是財務經濟學第一次利用市場風險預測資產預期報酬率,意義非凡。這兩位經濟學者曾利用上述概念,預測在1974年5月已跌到800點的道瓊指數,將在1999年11月突破萬點。事實上,1999年道瓊指數只比他們的預測早半年破萬點。這是計量財務學利用市場風險預測價格所掀起的第一波巨浪。
第二巨浪則將研究重點放在利用「均衡狀態下,不可能存在套利機會」的條件,研究不同金融性資產價格間的關係。當初的研究動機很簡單,就是想找出股票選擇權的評價公式。當市場投資者認為自己擁有一些與投資標的有關但不為其他投資者所知道的資訊時,這些投機客常會利用選擇權進行槓桿式操作。投機客雖不知道股票走勢,卻認為自己知道股票波動時,選擇權訂價問題與其他傳統有價證券訂價問題變得完全不同。市場投資者所持有的傳統有價證券風險愈高,計算持有該證券價值的折現率就愈高以反映投資風險使得這些證券的價值下降,對選擇權而言,正好相反。投資標的風險愈大,選擇權價值愈高。
七○年代,選擇權大多由經紀商發行,且只在櫃台買賣。1973年4月,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成立後,布萊克與休斯所發展的選擇權訂價公式不再只是用於預測選擇權價格,還成為選擇權交易所訂價的專用公式,其後各種選擇權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1976年,耶魯大學教授羅斯在一篇論文中寫道:「有價證券的供給只有一定的數量,但選擇權或有價證券所創造的『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數量幾乎沒有限制。」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興起,變成二十世紀最後25年最重要的金融大事,再加上政府未能有效監理與規範,以致成為2007年金融風暴的元凶之一。
九○年代興起的財務工程(financial enginering)就是以「效率市場假說」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應用數學模型。財務工程利用簡單的利率選擇權或更為複雜的信用-違約交換權,創造出不少新的衍生性商品或證券化商品。財務工程師靠著背後「艱深」理論的支撐而信心滿滿;對有所質疑的人,則一貫強調他們所設計的商品不僅讓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更賺錢,也讓金融體系更安全,經濟體系更健康,因為價格已揭露一切與資產價值有關的資訊。
葛林斯班主掌聯準會的大部分時間,股市繁榮,債券市場也快速發展,資本市場更把勢力擴大到新領域中,華爾街財務工程奇才將房貸、汽車貸款以及卡債從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抽出,重新包裝成資產抵押債權證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然後再出售給世界各地的投資者,其中成長最快的是櫃檯金融衍生性商品。1987年到2007年間,櫃檯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面值從8660億美元增加到454兆美元。
1996年,葛林斯班曾擔心過股市是否會迷失在狂熱的「非理性繁榮」(irrational exuberance)之中,隨著股市持續上漲,他也從「市場比他更了解」的領悟中,形成主導決策的意識形態:「資本市場最了解一切。」資本市場除了將資金從資金剩餘者手中,移轉給資金需求者,提升資金使用的效率;資本市場更可以分散風險,收集與傳播資訊,以各國政府無法相比的速度與果斷力,主導全球經濟決策。由於深信資本市場能解決一切問題,政府就不應干預甚至規範資本市場的運作,政府與市場間形成互斥對立的關係。這就是所謂的「理性市場假說」,它結合了「效率市場假說」與「資本市場最了解一切」,由原來的資本市場中價格僅是正確反映與金融性資產價值有關資訊變為資本市場能解決一切政府所不能解決的問題。
金融海嘯發生後,葛林斯班當然很難了解美國金融體系什麼地方出了問題,因為問題正出在他所堅信的「理性市場假說」。葛林斯班將「理性市場」信念,由股票與債券市場推廣到選擇權、期貨和其他衍生性金融商品上,並鼓勵金融體系創造各種創新金融商品進行交易,葛林斯班相信這種金融創新將會為整體經濟活動帶來更多的理性,提升社會整體利益,因為資本市場擁有個人、企業與政府所沒有的智慧。
縱使財務工程師利用財務工程模型設計不少衍生性金融商品,仍有不少經濟學者批判「效率市場假說」。早在1980年,葛羅斯曼與史提格里茲就指出上述「效率市場假說」矛盾之處。若價格已反映所有資訊,就沒有人願意去收集與價格有關的資訊,所以市場必須具有一點不效率性,如此才能讓市場投資者有收集資訊的誘因,使得價格變動具有效率性。另一方面,如果取得資訊的成本不高,由理性投資者所構成的市場幾乎就不會有任何交易,因為所有投資者都會利用相同的資訊得到相同的預測。所以,除非資訊成本夠高或投資者不夠理性,否則資本市場不可能存在。由於他們的研究不夠聳動,大部分財務經濟學者仍舊繼續接受「效率市場假說」,進行他們的研究。
金融危機發生後,不少人仍認為此次金融風暴起因不在「效率市場假說」出了差錯,而是財務經濟學者與實際市場操作者過分相信理論模型預測的結果。1997年諾貝爾獎經濟學得主休斯教授就認為「效率市場假說」並沒有太大的錯誤,錯誤係出自於紐約華爾街以及倫敦的實務界過度相信理論所得到的結果,這些實務界將手中所收集過去有限的資料代入財務工程模型中,以所得到的結果做為決策依據,完全忽略長期的歷史資料的重要性。這種做法清楚反映他們把金融體系運作看得太單純。理論雖可正確預測正常情形下可能發生的事件,但對異常或較極端事件就束手無策!
到20世紀結束時,縱使不少學者已將「效率市場假說」大部分的理論基礎批評的一文不值,迄今沒有學者能夠提出令人信服的替代理論,因此「理性市場」的意識型態繼續充斥在公共辯論,以及政府決策與民間投資決策之中,直到2008年資本市場崩盤。其實,「理性市場」意識型態危害最深在於主張政府與市場之間存在互斥對立關係,導致政府對市場體系運作的規範與管理皆被視為市場機制運作的絆腳石。從此次金融海嘯可知,我們若不改變「市場與政府間存在互斥對立關係」的意識型態,「相信資本市場能解決一切」未來仍會引發另一波危機。一旦人民對資本市場運作失去信心,支持資本市場自由運作的社會基礎就會日益薄弱,以致於政府必須對資本市場運作採取更嚴格規範與限制,所以,唯有揚棄「市場與政府間存在互斥對立關係」的意識型態,確立政府對金融體系的規範與管理是維繫資本市場持續運作重要支柱,資本市場充分運作才會得到社會的支持。
導讀推薦3
效率市場跟誰走?!
經濟理性不理性的現實證論七十五年
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林建山
今天若謂2008年全球經濟海嘯是90年代非理性繁榮泡沫的最具體結論,則葛林斯班恐怕是全世界最難辭其咎的政策推手,把世界象徵經濟(symbol economy)一舉爆破摧折的最主要一隻手,也難怪成為保羅.克魯曼將2008年經濟海嘯定名作「葛林斯班泡沫併發症」。就在葛林斯班主掌世界最關鍵中央銀行Fed 的十九年期間,大力鼓勵促進金融創新,尤其是主張「市場最了解一切」而且「這種新工具加強風險的區分能力,可以將風險配置給最有能力、最有意願承擔風險的投資人」,而極度放任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擴張與發展,以至使得全球衍生性商品的市場發行規模,從1987年的8,660億美元,到2007年爆炸性擴張425倍,而直逼454兆美元,是全球GDP總額48兆美元的九倍半之鉅,以至於單單衹不過是在最讓人們感覺「安全無虞」的資產抵押債權的有價證券所發生的小泡沫(不過2兆美元而已),竟可以激起百年一遇經濟大危機的萬尺巨浪。
這一世界性大海嘯,毋寧是正式宣告了甫逝世的世紀大經濟學者保羅.薩繆爾森自1937年啟發而在1960年代驗證支持的效率市場假說(efficient-market hypothesis)理論的破毀與不可相信。
賈斯汀.福克斯這部《理性市場的神話:華爾街追求的風險、報酬與妄想》大作,由美國著名大出版公司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發行,網路版在2009年6月9日上市,就立即躋身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及《華爾街日報》的暢銷商管書排行。是一本值得推薦細審慢讀的鮮見通俗經濟學佳構好書。
賈斯汀.福克斯是《時代雜誌》的經濟學專欄作家。他在書中追溯「理性效率市場」理論的興起和式微,透過50幾位傑出的經濟理論學家的更迭論述與實證,有系統地探討效率市場假說理論的75年歷史。《理性市場的神話》是第一人將這段暗藏危機與險阻的歷史卷軸展開,呈現到每位讀者眼前的是,這麼多年以來人們所揮之不去的傳奇故事。這是一部史書,回顧了一個世紀以來效率市場思想的產生,以及經濟學家發展並完善效率市場理論的動機與實務。福克斯沉痛地指出,提出並支持效率市場理論的人,從一開始就知道,諸如股票收益呈「常態」或鐘形標準分配的假設,是不切現實的。賈斯汀福克斯的《理性市場的神話》極其出色地講述一棟世界級金融華廈之如何被建造起來,以及為什麼卻很少有人願意承認這棟華廈袛不過是一個建在沙子上的玻璃瓷脆弱建築物。
自2008年以來,談論金融危機的論述很多,但是這是一本逈然不同的書類,因為,福克斯是《時代雜誌》的商業和經濟專欄作家,不是集錯誤和濫用在一身的銀行家,故事講述過往迄今多少學者教授的著書立說,遂使這類被稱為效率市場假說金融理論,竟能成為肆虐破毀全球金融財務市場的曠世殺手。
在效率市場假說理論誘導下,許多投資人相信「市場了解一切.市場決定一切」,市場本身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可以自行分散風險,還能自我規範。但福克斯卻讓我們看見,多少投資人就在這些理論魅惑之下,飛蛾撲火般投入股市,最後全都化作灰燼。
而且,根據效率市場理論之說,「市場價格永遠是對的,市場機制是唯一的經濟理性」。幾乎所有的知識分子與商管學生也都源源本本一直奉之為圭臬。效率市場假說是一個幾乎流傳了一整個世紀的學術信仰,在20世紀60年代經過芝加哥大學的加工美化之後,更成為充滿神力的迷思。這個假說幾乎讓財富可以招之即來揮之即去,讓不計其數的美金為其所用,不但啟動了全球指數基金及信用違約擔保憑證交易市場,也成為無數職業金融理財師的指路明燈。這個理論堅持認為市場是萬能的,所有的人都會基於已有的資訊來進行相互競爭,成千上萬理性投資者的決策,決定了股票的最終價值。但是現在,這個神話破滅了。誠如美國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經濟與行為科學教授理查•泰勒說的:高報酬率的誘惑是很難抵擋的,共同基金經理人根本無法跑得贏大盤,「經濟思想史上最驚人的謬誤之一就是假定:凡經濟人必然都是理性的」,「但可惜的是,市場價格並非永遠是站在經濟正確的一方!」。直到前聯儲會主席葛林斯班在2008年10月公開否定了這項觀點之後,效率市場理論才真正開始被質疑。
福克斯這本書本質上就不是打高空的經濟思想史,而是一部足以讓人們真實了解整個華爾街照單全收效率市場理論而終於變成為爛攤子的大實證書類。在書中讓我們看到蛋頭教授們所高調設計的複雜金融戰略,竟爾泡製出一個淹沒世界經濟的大災難。
有無數多的鮮明人物與思想一一從福克斯書中走出來,把我們帶領重回到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時代,一起感受華爾街近一個世紀來的風起雲湧、興衰成敗,而就在夢醒時分之際,金融市場的夢魘竟已直逼我們眼前。七十五年來,恰似一段傳奇,在這裡,有人一夜致富,也有人一貧如洗;在這裡,智者們唇槍舌劍,你來我往;在這裡,培養出名噪一時的諸般賭徒,誕生了多少暢銷著作,以及多少影響世界的學者專家。華爾街歷經風雲變幻,市場的力量既創造了財富也創造了混亂,讓競爭從此無處不在。
這一旅程的災難,固然是開始於美好的理想。直到1952年,金融理論並沒有任何的總體框架,也沒有一套明智的見解和經驗法則。但就也在這一年,芝加哥大學研究生哈利馬可維茲,構思起這麼一個新的金融理論,既有了框架清晰的概念,就被認為已經等同於有了可以掌握到風險(既往模糊的術語是「潛在的損失」)與數學變異數的概念。
馬可維茲的模型,其實衹能告訴投資者應如何做,卻不能預測出他們實際上會做的。但到60年代中期,其他波滔迭起的理論家所採取的金融市場分析,其前提假設仍然是依準於馬可維茲模型說。其結果是理智的股票價格,即所謂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竟然變成為風靡一時的誘人理論,徹底接管了商管學院及華爾街有關金融財務的一切思維與做法。
馬可維茲與威廉.夏普之共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更有力地促進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對各界的影響力,加上另一個現代金融理論中心人物墨頓.米勒的推波助瀾,當年的創意,竟然被剛性化成為新的獨格瑪學術教條。
但是,廿一世紀新一代的經濟學家和研究學者的共識思潮是:投資者並非理性的,市場也非萬能的。他們多數認同耶魯大學羅伯.席勒的觀點:效率市場理論是經濟思想史上一個重大的錯誤。對人類行為分析而產生的反直覺假說、心理決策模型及非理性市場理論,今天已都有了自己的陣地。基於不完全的資料所產生的高估、低估及非理性決策,正是廿一世紀投資者所經常要面對的實際問題。針對世界市場經濟發展所進行的系統性耙梳,福克斯在書中告訴讀者:新思想會在新世紀的開端就全面性地統馭市場。
按照保羅.薩繆爾森在1937年的說法,效率市場理論「很容易被可觀察到的事實所駁倒」;但隨著效率市場理論的發展,以及金融業者的愈加重視,後來竟然變成為一種「既定事實」;在1978年,邁克爾.詹森甚至宣稱:「沒有其他任何一種經濟命題擁有比效率市場假說更為可靠的經驗證據。」持懷疑態度的經濟學家指出,從邏輯上來說,世界上並不可能存在真正有效率的市場;質疑論者透過實證研究,發現了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現實經濟市場中並沒有效率市場理論所假設的那種高超的效率性。
以批評全球化著稱的約瑟夫.史提格里茲就論證直陳:效率市場假說在邏輯上是站不住腳的,否則花錢進行研究就是不理性的行為。
最讓人吃驚的,是福克斯書中講述的關於芝加哥大學尤金.法瑪的故事。法瑪以受到最廣泛認同的方式傳揚效率市場假說,並與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相結合。這種模型將投資描述成為是在風險與收益之間權衡取捨的結果;主要風險(術語稱之為貝塔係數β)是個股價格相對於整體證券市場波動的敏感度。根據法瑪的理論,股票波動是隨機的,只不過貝塔係數較高的股票波動性更大。然而,廿世紀90年代之初,法瑪和肯尼士.法蘭其就1940年以來股票市場收益情況,進行了大型實證調查,結果發現,有幾個方面的收益,並不是隨機的,而且無法用貝塔係數來解釋:總的來說,小型股表現好於大型股;「價值股」(即股價低於資產負債表上帳面價值的股票)會有更好的表現;甚至還存在一種「慣性」效應,也就是在某一段時期內表現良好的股票,往往就會繼續維持這種走勢。
福克斯指出,這無異是效率市場假說的創始人承認自已的理論是錯的,完全適用一位批評家的說法:「教皇說,上帝已經死了。」他還痛斥法瑪把所有這些效應都歸為「風險因素」,試圖以此一方式來拯救效率市場理論。例如,市場淨值率高的廉價股有風險,因此會為投資者帶來較高收益。「這等於是說,對於同一家公司,在股價為5美元時投資比在20美元時風險要大;這無疑是成功的投資學教學中一個怪異矛盾之處。」
福克斯在書中也指出,早在1974年,效率市場理論就已經融入了美國養老金體制的規定之中;「審慎不再是植基於傳統的法律概念,而竟然是被重新定義為遵循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的科學要義。」這樣的論述,直讓大家不免要懷疑:投資者為什麼要依賴這樣一種不完善的理論,而竟甘願捨命去冒如此大的風險呢?
換一句深刻的話來講,「價值投資者」希望市場聽自己的話,而「趨勢投資者」是聽市場的話。然則,1773年倫敦交易所成立,1863年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幾百年的證券交易歷史可以充分說明:市場不會聽從任何人的擺佈,儘管市場常常會有一時癲狂,常常會非理性,但是市場也會帶給趨勢投資者意想不到的收益。在這方面,價值投資的確是過於理性。
在這裡只想說一點,當價值投資者在價格大幅度脫離價值之後,上漲的趨勢未盡之時,由於人性中的貪婪,價值投資者很容易就轉變為半個趨勢投資者,因為他們仍然想讓價格漲得更高,在此時,所謂的「價值」,其實已經是「偽價值」了!
另有一位九○年代金融市場與財務學術領域的寵兒盧卡斯,在他「理性預期理論」的無窮智慧中,不僅看不到經濟危機的來臨,而且實際上也沒有能力看到任何經濟危機可能性。這種失敗,當然對他本人以及他的信徒們都是無以復加的重大謬誤。
盧卡斯本人,原本就是一個虔誠和強烈的「理性預期假說」(Rational Expectations Hypothesis, REH) 的信徒。所有信奉盧卡斯論述的金融代理商們,當然都跟隨附從其理性預期理論,而作不出具有系統化的有效預測,以致而有連番錯誤,他們對「未來」猜測的正確率,當然都在平均水準以下了。
盧卡斯一直堅不承認這一切都是宏觀經濟理論和數理經濟學的結構缺點使然,猶還不斷試圖去合理化數理經濟學的所有「失敗」與「不可依賴」。任何一門科學的最終考驗應在於是否能夠預測未來和準確判斷未來,數理經濟學在二十世紀後半葉,已經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使得捍衛其能繼續作為一門實務科學的任何一種說法,都變成為新世紀一項極其重大艱巨的挑戰。
從福克斯大作之中,我們應該要深切體悟:經濟學應該回到其自然棲息地的「政治經濟學」;而當今最優秀的經濟學家也應該把他們的時間和才智,做一些更「真實」,更加「有用」的使用,更廣泛地整合研究人類經濟行為中的政治、政策、道德、制度和社會心理學。「政治經濟學」已經被數理經濟學劫持了半個世紀之久,現在應該已是「政治經濟學」恢復其應有地位與職能的成熟時刻。就讓我們明快大膽地擺脫「數理經濟學」,重新找回古典「政治經濟學」吧!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二月三十日臺北市)
導讀推薦1
《理性市場的神話》導讀一
政大金融系教授 李桐豪
福克斯這本新書獲得亞馬遜書店讀者高度的評價,書評者的基本反應認為這是本瞭解華爾街市場價格如何決定的好書,只是面對這樣令人炫目的課題,篇幅稍嫌短少。確實,作者福克斯挑戰了一個近乎不可能的任務,他發揮新聞記者的訓練,以生動描述歷史典故的方式,說明近百餘年來經濟學者、統計學家、財務學者和市場上的實務操盤者,如何看待金融市場,特別是股市,資產價格的決定,這些價格出現的特質,以及其對經濟的影響。
我們可以想像,任何人若能有效掌握價格決定的因素,其...
目錄
目錄
導讀
前言:這個體系過去運作極為順暢
第一篇 早年發展
第一章 費雪先遺失手提箱,接著大大破財
20世紀頭幾十年,學者首次認真嘗試在市場上加入理性與科學的色彩,成果並非太好。
第二章 隨機漫步──從麥考利到霍京的貢獻
1930年代裡,統計和數學開始打進經濟學的主流,為即將來臨的重大變化奠定基礎。
第二篇 理性市場崛起
第三章 馬可維茲把統計學引進股市
現代計量投資法由兩種同樣重要的要素構成;一種是梭哈策略,另一種是二次大戰製造槍炮的經驗。
第四章 薩繆爾森與隨機漫步
股價波動大致無法預測的說法──從學術上的有趣題材,變成學術運動的核心。
第五章 莫迪里安尼與米勒找到簡化的假設
財務學──商學院版的經濟學──從實證研究與經驗法則,蛻變為理論至上。
第六章 法瑪提出經濟學中最好的主張
1960年代裡,芝加哥大學商學院認定「市場難以打敗」,最後這種主張變成了「市場很完美」的信念。
第三篇 征服華爾街
第七章 柏格攻擊績效文化獲得大勝
「設法打敗大盤」甚至可能是不值得的嘗試──這教訓迂迴打進投資業。
第八章 布萊克選擇研究機率
財務學者想出評估和控制風險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他們想出從中獲利的方法。
第九章 詹森促使企業向市場低頭
效率市場假說滲透美國企業界,引發敵意併購與股東價值主張。
第四篇 迎接挑戰
第十章 泰勒為經濟人帶來人性
人性從1970年代開始,重新打進經濟學領域,經濟學家開始研究市場偶爾會失效的原因。
第十一章 席勒指出最明顯的錯誤
有些找麻煩的年輕經濟學家證明,強力支持金融市場具有理性的證據少得可憐。
第十二章 巴菲特和索普聯手打敗大盤
光是因為整體投資專家不能穩當的超越大盤,不表示某些投資專家做不到這一點。
第十三章 葛林斯班阻止華爾街隨機慘跌
1987年股市大崩盤暴露理性財務學的風險觀念問題很大,但是聯邦準備出面救助,避免了全面檢討。
第五篇 曲終人未散
第十四章 施萊佛超越教士經濟學
批評效率市場的人,藉著證明「不理性市場力量」偶爾和「理性市場力量」一樣無所不在,贏得了勝利。
第十五章 詹森對企業的看法改變
金融市場應該總是為企業與社會決定優先事項的主張,失去了最重要的支持者。
第十六章 法瑪和泰勒相持不下
和市場理性有關的辯論結果如何?比較像是平手,比較不像是有一方獲得重大勝利。
結語:剖析金融危機
出場人物表
謝詞
目錄
導讀
前言:這個體系過去運作極為順暢
第一篇 早年發展
第一章 費雪先遺失手提箱,接著大大破財
20世紀頭幾十年,學者首次認真嘗試在市場上加入理性與科學的色彩,成果並非太好。
第二章 隨機漫步──從麥考利到霍京的貢獻
1930年代裡,統計和數學開始打進經濟學的主流,為即將來臨的重大變化奠定基礎。
第二篇 理性市場崛起
第三章 馬可維茲把統計學引進股市
現代計量投資法由兩種同樣重要的要素構成;一種是梭哈策略,另一種是二次大戰製造槍炮的經驗。
第四章 薩繆爾森與隨機漫步
股價波動大致無法預測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