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易經〕,除傳世本之外,尚有記載中的所謂〔連山〕、〔歸藏〕;但對於後二者的具體情況我們不得而知。雖然後人極有〔歸藏〕的六十四卦卦名及零星記載,但仍不甚了了。近年來陸續公佈了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六十四卦卦爻辭、〔繫辭傳〕和〔二三子問〕、〔易之議〕、〔要〕、〔繆和〕、〔昭力〕等〔易〕說,以及安徽阜陽漢簡〔周易〕六十四卦卦爻辭(包括殘缺的占問卜辭)等出土資料,這使我們對〔周易〕的研究有可能往前更推進一步。
筆者與陳鼓應先生合作撰著出版了〔周易注譯與研究〕一書,期間積累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出土簡帛周易疏證〕一書也正是在這基礎上寫成的。
對於這些有關〔易〕的出土文獻資料做全部的系統整理漢研究的論著目前還沒有,這也是〔出土簡帛周易疏證〕的價值與難度所在。
本書寫作八個部分,分別對今本、帛本、簡本、〔歸藏〕的成卦法和卦序以及今本、簡本(即阜陽漢簡〔周易〕)、帛本、〔歸藏〕之卦名進行研究;對今本、帛本、簡本六十四卦卦爻辭以及簡本有些卦中殘存的占問卜辭亦間做詮釋,我們可以藉此了解古人的實占情況;對今本、帛本〔繫辭〕異文做疏證(我們僅附六十四卦及〔繫辭〕的今本原文;另外,有些不重要的異文則不做詮釋);並對〔二三子間〕、〔易之議〕、〔要〕、〔繆和〕、〔昭力〕等〔易〕說做疏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