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序
勵志,也有意思∕桂文亞
說來有趣,我在青少年求學階段,對於「勵志」性質的文章不是「麻木不仁」,就是「嗤之以鼻」。現在回頭來看,原因不外乎是經驗和體會都還沒有「到位」,所以缺乏感動,讀過就算了;另外一種情況則是來自心理,因為一翻到那些與「四維八德」有關的內容,就不耐煩的撇起嘴:又來了,又來了!在家是父母,在校是老師,一天到晚聽訓,難道還不夠麼?所以寧可把課餘閱讀時間放在漫畫、笑話、武俠或有的沒的言情小說上。
其實,「饑不擇食」是年輕人一種普遍的閱讀現象,也許缺乏有心人的引導,加上早年幾乎也找不到什麼針對青少年性向出版的課外讀物,所以多數「勵志書」也就不免向成人讀者靠攏,人生的道理寫得那麼「廣博」,那麼「深奧」,真正懂得的人有多少啊?
直到成長後進入出版工作領域,開始為青少年兒童編寫讀物,才開始認真思索這些問題,原來,內容「廣博」和「深奧」不是關鍵,關鍵在於如何平實表達。
簡而言之,閱讀首重「樂趣」,而明白曉暢,深入淺出的寫作風格永遠不過時。一個個故事中蘊藏著哲理,一個個道理又以說故事的方式智慧出場,就如同創作「富春山居圖」的元代大畫家黃公望饒有深意的說法:「畫畫沒什麼,不過就是個『意思』嘛!」
這「意思」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不難解釋,就是「讓人不由自主的往下想」。你懂了,心靈受到了震動,那是一種舒服的、了解的感覺,雖然你並不是創作者本人,可彷彿他的經歷就是你的經歷,他喜悅時你跟著微笑,他悲傷時你隨之流淚,這「意思」二字,想必就是「共鳴」吧?
本書的主題很明確,即是將生命中遇到的各種「挫折」做為「謎題」,「答案」卻要你自己去琢磨。你隨著親切優美的文字,走進十六位名家的心靈花園,從「七老八十」的爺爺、奶奶:孫幼軍、馬景賢、金波、林煥彰當年無心肇禍的悔恨、失學之苦、貧困之苦、病痛之苦等親身經歷,到叔伯、阿姨輩的馮輝岳、董宏猷、樸月、祝建太、賴曉珍、張嘉驊、殷健靈、陳月文、林芳萍、嚴淑女等人的考場失利、教室受辱、意外傷害、喪失至親或工作失利等磨難,你會發現,都印證了德國小說家赫曼.赫塞所寫的:「坎坷的人生習以波折調味」。再從認識自我、克服困境到謝武彰以愛迪生為例,陳幸蕙以「受傷的地球」為關懷對象,也同樣圍繞在一個大愛的範圍內強調:年輕人如果心中有了學習的典範,則何處沒有溫暖?何處沒有希望?
好文章等待好讀者,相信你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