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30 年多年以來,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巨變集中體現在社會經濟結構的轉型上。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轉型是多維度、多層面的,包括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以及信息化、知識化社會的轉型,農村社會向城市社會的轉型,封閉社會向日益開放社會的轉型。伴隨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轉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與改革發展既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也是維繫整個改革開放事業順利進行和促進國家發展進步的基本制度保障。回顧中國社會保障改革發展歷程,與整個改革開放事業一樣,同樣波瀾壯闊,同樣非同尋常。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與變革,以其所具有的全局性、普遍性、深刻性和複雜性,已經並還在繼續影響著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將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作為「十三五」我國社會保障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在人口老齡化挑戰日益逼近的腳步聲中,在新型城鎮化步伐日益加快的進程中,在經濟步入新常態的發展格局下,在社會風險日趨嚴峻的現實挑戰下,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步伐只能加快,社會保障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機制創新對於實現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更顯得至關重要。由於社會保障制度安排的複雜性以及社會公眾的高度敏感性,需要我們對社會保障制度建構的宏觀背景、約束條件、發展經驗、制度設計及有效運行等進行深入細緻的梳理和反思,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我們要從歷史經驗的總結中,從國際經驗的學習借鑑中,從未來挑戰的應對策略中,對社會保障制度建設進行整體、系統、動態的分析思考,在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管理機制創新的同步整合中,實現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發展的歷史性跨越。
可以預見,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增強,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需求的增長,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必將邁出新的步伐,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城鄉居民直接受惠於這場意義深遠的重大民生工程,這自不待言。但由於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複雜性、長期性和高度敏感性,需要從戰略發展高度,從整體性、系統性、科學性的高度關注其科學發展、統籌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問題。而這一目標的實現,則具有巨大的挑戰性,需要我們系統總結社會保障制度國際、國內發展的經驗和教訓,從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中,積極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保障制度創新之路;需要我們從歷史、現實及未來的結合中,探討社會保障發展的內在要求和發展規律;需要我們從轉變思維方式的高度,總結和提煉制約社會保障制度可持續發展的各種顯性和隱性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機制,從歷史研究、比較研究、系統研究框架中,實現社會保障的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需要我們從社會保障的改革實踐中,總結和提煉中國特色社會保障的理論模式、制度模式,從而實現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的新跨越。
「老齡化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是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該中心的研究方向為: 老齡化與養老保障、社會醫療保障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社會保障基金管理與金融市場發展。老齡化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始終堅持以引領學科發展前沿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根本目標,以學科建設為牽引,以學術團隊建設為抓手,以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學術創新為主要任務,努力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建設成在國內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社會保障理論和政策研究高地,成為四川省和國家社會保障改革決策的重要智庫。有鑒於此,老齡化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以努力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保障理論體系為己任,以分析和解決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實踐中的重大問題、緊迫問題為導向,推出社會保障前沿問題研究系列叢書。希望該系列叢書能夠切實推動中國社會保障理論創新,為推進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創新和管理機制創新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