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知海峽兩岸曾經在柏林影展共同得到金熊獎,並創造歷史?
您可知奧斯卡有史以來第一位榮獲最佳外語片獎的女導演來自荷蘭?
您可知被觀眾熟知的西部片和歷久不衰的吸血鬼電影竟然都起源於德國?
您可知法國作曲家聖桑早在1910年代就開始為電影寫曲配樂?
您可知土耳其第一部坎城得獎的影片是導演越獄完成的?
您可知全球影評人選出的影史上最佳影片是比利時女導演25歲時的力作?
還有哪些影片在歐洲電影史上留下了深深烙印?
請您跟著本書來探祕吧!
作者簡介:
著作 ▎歐洲華文作家協會21位成員
高關中
青峰
高蓓明
李筱筠
丘彥明
方麗娜
穆紫荊
朱文輝
常暉
區曼玲
蔡文琪(Wen Chi OLCEL)
林凱瑜
池元蓮(Elsa Karlsmak)
黃雨欣
倪娜(筆名呢喃)
曼清
謝盛友(You Xie)
鄭伊雯
楊悅
張琴
陳羿伶
(按文本順序)
歐洲華文作家協會1991年成立於法國巴黎,是歐洲第一個由旅居歐洲的華人所成立的跨國文化社團,創會會長為趙淑俠女士。作協會員以華文為主要創作語言,截至目前已出版十來本文集。
主編 ▎蔡文琪(Wen Chi OLCEL)
生長於台灣。曾在美國,芬蘭與中國大陸求學工作。《土耳其古文明之路》作者與攝影,高行健劇作《車站》土耳其語翻譯(合譯)。現任教於土耳其國立中東理工大學亞洲研究所,開設東亞現代文學與電影等課程。
副編 ▎黄雨欣
定居德國柏林,柏林電影節資深記者、影評人,曾任三屆歐華作家協會副會長,出版影評專輯《歐風亞韻》。
副編 ▎李筱筠
定居瑞士巴塞爾。德商跨國企業全球大客戶經理、作家、文化工作者。作品包括旅遊指南和散文集。歐洲華文作家協會現任會長。
章節試閱
〈參觀盧米埃爾故居:電影發明之路〉高關中
法國里昂(Lyon)是電影發明家盧米埃爾兄弟(Freres Lumiere,又譯呂米埃)的家鄉。人們非常崇敬這弟兄倆,把一條大街命名有盧米埃爾兄弟大道(Avenue Freres Lumiere),並把他們的故居闢為紀念館。從小我就是電影迷,2019年5月下旬歐華作協第十三屆雙年會在法國里昂舉行,當然不能放過朝聖「電影之父」的機會。會前抽空欣賞了市政廳附近的里昂名人壁畫牆(Fresque des Lyonnais),畫中描繪了哥倆的貢獻;還仰觀了紀念盧米埃爾兄弟的電影牆[Mur du Cinema,在吉約蒂埃(Guillotiere)路口附近],最後一天則抓緊時間參觀盧米埃爾故居。
▍一、盧米埃爾故居和其家族史
乘坐無人駕駛的地鐵D號線,在蒙普萊西爾─盧米埃爾(Monplaisir-Lumiere)站下車。出站不遠眼前突現一座宮堡式的豪宅,就是盧米埃爾故居了,當地人稱為盧米埃爾宮。看來盧米埃爾兄弟家境不錯啊!
盧米埃爾故居是座新藝術風格的建築,高四層。早在1982年已闢為盧米埃爾博物館(Musee Lumiere)。其中一樓和二樓用來介紹盧米埃爾家族史和電影發明史。
盧米埃爾兄弟中的哥哥,叫奧古斯特‧盧米埃爾(Auguste Lumiere, 1862-1954),弟弟叫路易‧盧米埃爾(Louis Lumiere, 1864- 1948)。他們的父親名安托萬‧盧米埃爾(Antoine Lumiere, 1840-1911),是一位攝影器材商。兄弟倆出生於貝桑松(Besançon),那裡還保留著他們的出生屋(La maison natale des freres Lumiere)。1870年代末,盧米埃爾兄弟隨父母遷到里昂,並在他們父親經營的照相館中,學會了照相技術。兄弟倆在里昂工科學校讀書的時候,就顯示出科學方面的才華。特別是路易,致力於研究如何能大批地使底片充分顯影的問題,很有成績。1892年時,盧米埃爾家族開設一家製造照相底片的工廠,並立即獲得成功。到1894年盧米埃爾家的工廠一年生產了一千五百萬張底片,當時是享譽歐洲的大廠。憑藉科學辦廠,帶來了滾滾財源,難怪盧米埃家族非常富有,因此宅居裝修很豪華,漂亮的樓梯間鋪著紅毯,內部裝飾堪比宮殿。
▍二、電影發明之路
館內展品挺豐富,特別是用大量實物、模型、照片,對電影發明的歷史做了詳細的介紹。從中可以看出,盧米埃爾在十九世紀末發明電影並不是偶然的,而是科學技術發展水到渠成的結果。如古代的皮影戲,就有幕布和投影。館裡還有個互動項目留影盤,將一個人和一匹馬分別畫在盤的兩面,然後將它們快速轉動,你看到的就是一個人騎在馬上的畫面;我國古代的走馬燈也類似,這就是「視覺暫留」原理,1829年被比利時物理學家約瑟夫‧普拉多(Joseph Plateau, 1801-1883)所發現,這個原理是動畫、電影的理論基礎。十七世紀發明了幻燈,以電石燈為光源,把圖畫投射到大銀幕上,供眾人觀看。1845年又有了活動幻燈,結構已接近電影,但圖畫是人工畫出來的,於是人們設法使用照片。照像術是1839年法國布景設計師、畫家達蓋爾(Louis Daguerre, 1787-1951)發明的,起先曝光時間要半個小時或更久,經過多次改進,到1871年曝光時間縮短為幾十分之一秒,這樣人們便能拍攝到飛鳥、奔馬之類的快速運動物的照片了。攝影術的不斷改進,連續攝影機和電影膠片,乃至電燈、電動機的出現,為電影的誕生創造了條件。
1893年,美國發明家愛迪生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製成了每秒能拍幾十張畫面的電影攝影機。次年,愛迪生用電燈做光源,用電動機提供動力,製成了一種放映電影的「電影視鏡」(Kinetoscope),館中展出大同小異的兩臺。每臺有成人胸脯高,像個櫃子,堪稱電影櫃。可裝一卷十五米長的膠片,每秒放映四十六格畫面。影片首尾相接,可以循環放映。頂上裝有放大鏡。人們只要投幣,電路接通,小電影就開始放映了。觀者眼睛緊貼鏡片,就像看望遠鏡,能欣賞半分鐘左右。其最大的缺點是每次只能供一個人觀看,畫面也太小;有點類似我國舊有的拉洋片。
這就是盧米埃爾兄弟發明電影之前的情況。1894年,他們的父親安托萬應邀去參觀在巴黎舉行的愛迪生電影櫃展覽。回到里昂後,他的描述,引起了路易和奧古斯特的極大興趣。盧米埃爾兄弟本來就是攝影技術的專家,於是立即著手研究把影片製作和放映結合起來的問題。路易找到了解決的辦法,就是仿照縫紉機的機械原理,製造出電影放映機的抓片構造。他們找到新的傳動方式,即在膠片上打兩個洞,以解決拍攝和放映電影時膠片的連續不斷的運送問題。並於1895年2月13日以兄弟兩人的名義得到了專利權。盧米埃爾的發明成果,就是一架五公斤重的電影攝影機(Cinematographe),如今是鎮館之寶。這架機器既可用來攝影又可用來放映每秒十六個畫面。這個速度比愛迪生的電影櫃低得多,耗用膠片只及愛迪生的三分之一,但放映質量卻相當好。這裡插一句,1927年出現有聲電影後,為了更好地還原聲音,放映速度改定為每秒二十四張。
1895年3月19日,盧米埃爾兄弟在自己的廠房拍攝了第一部電影片《走出工廠》(Sortie des usines):銀幕上,工廠大門一開,人流湧出,男男女女身著十九世紀末工廠服裝,男人襯衫、西褲,女人襯衫、長裙,大都戴著帽子,他們看起來步伐矯健,神采奕奕,身邊偶爾還有騎自行車和帶狗的人經過。這個片子持續了近一分鐘,以後又拍攝了多部短片。並於同年12月28日在巴黎卡皮辛大街(Boulerard des Capucines,歌劇院附近)14號「格拉咖啡館」(Grand Cafe)地下室第一次售票公映,三十三位觀眾被十部每部一分鐘的電影驚訝得目瞪口呆。電影就此誕生,開始走向世界。於是盧米埃爾工廠被視為現代電影的搖籃。
就這樣,電影終於誕生了。這是在化學工業、機械工業、玻璃工業、電氣工業等發展到一定水平的基礎上才誕生的。但無疑盧米埃爾兄弟做出了重大貢獻。其貢獻在於,他們發明了早期的電影攝影機和放映機,使用能供多人欣賞的銀幕。他們攝製的電影《走出工廠》,被認為是世界第一部電影。1896年開始,他們培訓了大批電影放映員到世界各地去放映。電影很快就風靡世界各地。根據《中國大百科全書‧電影卷》記載:1896年8月11日,上海娛樂場徐園內的「又一村」茶樓放映「西洋影戲」,這是中國第一次放電影,僅比巴黎晚七八個月;但自拍電影要晚幾年,1905年北京拍攝了京劇片《定軍山》,這是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
▍三、第七藝術
盧米埃爾兄弟發明的電影,也標識著誕生了電影藝術。在人類歷史上,先有文學、繪畫、音樂、雕塑、戲劇和建築等六種藝術,因此電影藝術被視為第七藝術。這個說法是義大利詩人、電影先驅卡努杜(Ricciotto Canudo, 1877-1923)1911年提出來的。電影把所有這些藝術都加以綜合,形成了運動中的造型藝術。
盧米埃爾兄弟開啟了電影史的第一頁,使電影真正成為「第七藝術」,這一直令法國人感到自豪。戛納電影節(Festival de Cannes)最大的放映廳也以這對兄弟命名。
展覽大廳裡,投影儀循環播映著盧米埃爾兄弟拍攝的影片。陳列早期的道具、劇照、電影海報。盧米埃爾兄弟也是出色的電影導演,對景物、構圖有著十分強烈的直觀感受,擅長於「捕捉大自然」。他們最早的電影,都是法國人民日常生活的紀實,如《火車到站》、《嬰兒的哺食》、《拆牆》乃至打紙牌、辛勤的鐵匠、士兵在行軍等等。最早期的喜劇短片也是他們的作品,叫《水澆園丁》:影片描寫一個淘氣的孩子把腳踩在橡膠水管上,水管就停止噴水,澆水的園丁低頭尋找水管斷水的原因,這時孩子把腳從管子上抬起來,水一下子從管中噴出,把園丁噴得滿臉是水,故事便結束了;儘管內容如此簡單,卻使全場都出神了,笑聲四起,被視為第一個喜劇電影。盧米埃爾兄弟還最早開始拍攝新聞短片、紀錄影片,並派一隊訓練有素、有革新精神的攝影師到世界各地拍攝新材料。到1905年,他們已經拍出一千四百五十多部影片。
令人驚訝的是,盧米埃爾兄弟不僅是電影發明家,還是科學家、藝術家、製片商、攝影師、企業家。他們在各領域取得二百多項專利,特別是在研究彩色照片和彩色電影方面,也做出了一些成績。當然,真正的彩色電影,1935年才誕生,那就是美國電影《浮華世界》(Becky Sharp),是根據薩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1811-1863)的小說《名利場》(Vanity Fair)改編的。
走出盧米埃爾故居,後院就是盧米埃爾公園和過去的工廠。這家工廠曾是歐洲最大的攝影底片製作工廠,其庫房是盧米埃兄弟試驗播放第一部電影的地方,如今變成了一個二百六十九個座位的電影放映廳;因此,這條街也被命名為「第一部電影街」(rue du Premier-Film)。這裡還有電影書店,另外還設有盧米埃爾研究所(lnstitutlumiere),永久保存盧米埃爾家族的遺產、電影資料,並研究電影史。
這裡不愧是影迷們的膜拜之地。盧米埃爾兄弟,永遠活在影迷心中。
〈參觀盧米埃爾故居:電影發明之路〉高關中
法國里昂(Lyon)是電影發明家盧米埃爾兄弟(Freres Lumiere,又譯呂米埃)的家鄉。人們非常崇敬這弟兄倆,把一條大街命名有盧米埃爾兄弟大道(Avenue Freres Lumiere),並把他們的故居闢為紀念館。從小我就是電影迷,2019年5月下旬歐華作協第十三屆雙年會在法國里昂舉行,當然不能放過朝聖「電影之父」的機會。會前抽空欣賞了市政廳附近的里昂名人壁畫牆(Fresque des Lyonnais),畫中描繪了哥倆的貢獻;還仰觀了紀念盧米埃爾兄弟的電影牆[Mur du Cinema,在吉約蒂埃(Guillotiere)路...
推薦序
〈從歐洲的角度認識更多歐洲電影:簡介《追光逐影─直擊四十部歐洲電影》〉梁良(臺灣資深影評人)
在臺灣的主流電影市場,好萊塢電影幾乎占據了大半江山,因此美國的電影文化和相關的論述也成為臺灣電影愛好者認識電影的主要管道。相對地,歐洲的電影作品在臺灣的藝術電影市場雖然也是曝光量甚高,但是關於歐洲電影的專題報導和評論就不多見。因此,歐洲華文作家協會電影文集《追光逐影──直擊四十部歐洲電影》能夠在臺出版,幫助臺灣的讀者從歐洲的角度認識更多歐洲電影,值得我們加以重視。
這一本由蔡文琪主編的電影文集,內容包括了三十五篇專文,從多個不同角度切入廣泛介紹歐洲的電影節、電影人、電影歷史,和個別重要作品的評論等等,豐富多彩,值得細味。
本書的作者陣容相當堅強,包括來自兩岸三地、如今定居在歐洲多國的華文作家,他們雖然不是專業的影評人,但是寫作經驗和觀影資歷都相當豐富,筆下文章能夠從專業影評以外的歷史文化角度呈現出不同的觀點和視野,其中一些更有作者本人第一手的在地觀察和切身感受。
主編蔡文琪出生於臺灣,現任教於土耳其國立中東理工大學(Middle East Technical University,METU)亞洲研究所,專教亞洲現代文學與電影。同樣來自臺灣的作者包括了:曾為《中國時報》和《聯合報》副刊編輯及《聯合文學》總編輯的丘彥明、曾任歐洲華文作家協會祕書長及三屆會長朱文輝、英格瑪‧柏格曼電影的追蹤者區曼玲、出版過兩本漢語教科書的林凱瑜、從事中國語言文學教研及翻譯工作的車慧文(筆名曼清)、國際作家及詩人青峰、現任全德臺灣協會總會長鄭伊雯、歐洲華文作家協會現任會長李筱筠和會員陳羿伶等,德華作家高關中近年來更有多本著作在秀威出版社出版。
來自大陸的作者則有:自2000年至今擔任柏林電影節特約記者的黃雨欣,歐洲新移民作家協會理事穆紫荊,曾任《德華世界報》主編倪娜(筆名呢喃),非歐裔首位歐洲議會議員候選人謝盛友, 海外發表散文、詩歌等逾百萬字的楊悅,歐洲華人作家協會理事高蓓明,現任歐洲華文筆會會長的方麗娜,現任職於維也納市政府的歐洲華文作家協會會員常暉等。
出生於香港,先後出版中、英文作品十餘種的池元蓮,和曾獲香港詩人「圓桌」榮譽獎的西班牙作家協會會長張琴,也在本書中發表精彩文章。
檢閱書中的數十篇電影論述,題目有大有小,談論到的影片和影人有新有舊,趣味性不一,需要讀者仔細翻閱才能得其全部。在這裡先選出幾篇作品的目錄為代表,讀者可從其中窺豹一斑。
〈柏林電影節獨特的立場和華語電影的成就〉(黃雨欣)
〈土耳其電影的坎城之路〉(蔡文琪)
〈荷蘭電影與我〉(丘彥明)
〈天堂不勝寒──多部歐洲電影探討難民問題〉(朱文輝)
〈電影配樂的魔力〉(青峰)
〈從托馬斯‧曼到盧奇諾‧維斯康提〉(常暉)
還有:
好萊塢電影史上第一位傑出的華裔女演員黃柳霜(Anna May Wong)在全新數位修復的德英默片《大都會蝴蝶》(Großstadtschmetterling, 1929)中的表演論述,名片《甜蜜生活》(La Dolce Vita)、《再見列寧!》(Good Bye, Lenin!)、《寂寞拍賣師》(The Best Offer),和波蘭電影《鐵幕性史》(Sexmission)、德語電影《古堡幽靈》(The Haunted Castle)等等知名與不知名影片的深入討論,精彩紛呈。
〈從歐洲的角度認識更多歐洲電影:簡介《追光逐影─直擊四十部歐洲電影》〉梁良(臺灣資深影評人)
在臺灣的主流電影市場,好萊塢電影幾乎占據了大半江山,因此美國的電影文化和相關的論述也成為臺灣電影愛好者認識電影的主要管道。相對地,歐洲的電影作品在臺灣的藝術電影市場雖然也是曝光量甚高,但是關於歐洲電影的專題報導和評論就不多見。因此,歐洲華文作家協會電影文集《追光逐影──直擊四十部歐洲電影》能夠在臺出版,幫助臺灣的讀者從歐洲的角度認識更多歐洲電影,值得我們加以重視。
這一本由蔡文琪主編的電影文集...
目錄
從歐洲的角度認識更多歐洲電影:簡介《追光逐影──直擊四十部歐洲電影》/梁良(臺灣資深影評人)
為歐華作協新書作序/趙淑俠(歐華作協永久榮譽會長)
會長的話/李筱筠(歐洲華文作家協會會長)
主編序:歐洲電影真的很棒!/蔡文琪(Wen Chi OLCEL)
作者簡介
參觀盧米埃爾故居:電影發明之路/高關中
電影配樂的魔力/青峰
那一口永恆的咬:吸血鬼/高蓓明
默片世界的華人之光──從歐洲默片認識好萊塢首位華裔電影巨星/李筱筠
荷蘭電影與我/丘彥明
永遠的卡薩布蘭加/方麗娜
六十年代義大利黑白電影系列片《唐‧卡米洛和佩蓬》/高蓓明
生活變成了電影,電影折射了生活──我和《羅馬十一點》/穆紫荊
逃離還是享受甜蜜的生活?/高蓓明
波恩有幽靈/穆紫荊
文化侵挪的意識形態爭議吹皺歐洲(德語)電影──湖春水/朱文輝
《魂斷威尼斯》──從托馬斯‧曼到盧奇諾‧維斯康提/常暉
靈魂的樣貌──《哭泣與耳語》/區曼玲
我是個女人,我拍電影──讀香塔爾‧阿克曼/蔡文琪(Wen Chi OLCEL)
天堂不勝寒/朱文輝
彼時此時,幕前幕後──土耳其電影的坎城之路/蔡文琪(Wen Chi OLCEL)
波蘭電影,關於《鐵幕性史》/林凱瑜
《芭比的盛宴》/池元蓮
柏林電影節獨特的立場和華語電影的成就/黃雨欣
我與柏林電影節/倪娜
兩場喪禮──柏林電影節的翻譯因緣/曼清
黃金單身漢的愛情──《影子大地》/區曼玲
《再見列寧!》/謝盛友
不知覺中我們失去了優雅成為刺蝟/鄭伊雯
終點是我的起點/李筱筠
真情無價/倪娜
《出租車》裡的小故事大人生/黃雨欣
《五十度灰》──柏林電影節的隱祕贏家/楊悅
文學啟示──電影《傑出公民》觀感/倪娜
隱藏在冰河世紀之下的螞蟻王國──動畫短片《超支》觀感/張琴
蟄伏穿越與重生──從歐洲文明進入蒙古薩滿神祕的未知/鄭伊雯
《金手套》裡流淌出的人性悲歌/黃雨欣
迷失在巴黎的《同義詞》/黃雨欣
假如你的伴侶是機器人──電影《我是你的男人》/區曼玲
文化的味蕾饗宴──《愛在托斯卡納》/陳羿伶
後記:吹盡狂沙始到金──《追光逐影──直擊四十部歐洲電影》/黃雨欣
本書重要電影索引/主編 蔡文琪(Wen Chi OLCEL)
從歐洲的角度認識更多歐洲電影:簡介《追光逐影──直擊四十部歐洲電影》/梁良(臺灣資深影評人)
為歐華作協新書作序/趙淑俠(歐華作協永久榮譽會長)
會長的話/李筱筠(歐洲華文作家協會會長)
主編序:歐洲電影真的很棒!/蔡文琪(Wen Chi OLCEL)
作者簡介
參觀盧米埃爾故居:電影發明之路/高關中
電影配樂的魔力/青峰
那一口永恆的咬:吸血鬼/高蓓明
默片世界的華人之光──從歐洲默片認識好萊塢首位華裔電影巨星/李筱筠
荷蘭電影與我/丘彥明
永遠的卡薩布蘭加/方麗娜
六十年代義大利黑白電影系列片《唐‧卡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