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阿嬤煮的味道...前言
會接受這《料理‧台灣》的採訪報導任務,得感謝前台灣美食展籌備委員的工作伙伴--路巧雲小姐。有一天,她跟我說:「春子,《料理台灣》要找人寫個採訪稿,我覺得你可以,就把你推薦給玉欣。」張玉欣當時擔任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的執行長。其實,我並沒有任何採訪及寫報導的經驗,直覺這份工作對我是一種挑戰,但心理卻有莫名的惶恐。於是,隔一段時間,我打電話詢問巧雲姐,「要如何寫採訪稿呢?」她在這方面可算是熟手,她溫柔且輕快的聲音:「春子妹,你只要把採訪對象具體描寫出來即可,包括聲音、態度、服裝打扮及舉止行為。」由生疏至熟練,進而領悟出報導文章的寫作方式。
張詠茹在觀光局服務多年,當年美食展的案子,多半是她的業務,後來我們成為很好的朋友。某日,她在電話中,直誇我在雜誌所寫的報導很不錯,給我很大的信心。其實,雜誌社每期的採訪報導,首先會做足事前功課,尋找相關人物的報導,但若為素人,則只能見機行事,而所攜帶的工具很簡單:數張紙、一枝筆,還有一雙用心觀察的眼睛而已。
現在,漢珍數位圖書雷碧秀博士提議,將發表過的採訪報導彙集成書,感謝她那麼盡心盡力著墨在這本書上。趁此,也感謝過去的二十、三十、四十歲的時光裡,台灣美食展陪我走過許多美好的學生時期,由此認識了餐飲觀光界頂尖的工作者,從他們身上,我看見「學無止境」的態度,還有讓我的視野與胸襟不再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