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本原理
一、動畫的產生
1. 動畫的原理──視覺暫留
人的眼睛有所謂「視覺暫留」(persistence of vision)的現象,也就是說,眼睛所看見的影像在物體消失後仍然會停留在眼底[稱之為「殘像」(afterimage)]、而不會跟著立即消失。這樣子的現象,確保人類看東西時,大致上可以保持視覺連貫與流暢,也讓眼睛不需要反覆接受太密集的訊號刺激,例如日光燈在使用時其實是閃爍不停的,只是人類的肉眼察覺不到。
如果我們將一個動作分解,從開始到結束分別繪製成多張連續的畫面(frames),每個畫面之間帶有些微差異,快速翻動或播放這些畫面的時候,畫面就動了起來,成了簡單的「動畫」。
2. 拍攝標準速度
上述視覺暫留的時間大約是1/16秒,換算下來,人的眼睛每秒最多大約能夠分辨10~12張的影像(images),超過這個上限,人眼就分不出單張的影像了。為了維持畫面動作的連續與流暢,電影拍攝上就訂出了1秒24格的標準拍攝速度,單位為FPS(frames per second,每秒畫面數或稱為每秒影格數)。動畫影片的拍攝也是基於同樣的標準。
3. 原畫(關鍵畫)與動畫(中間畫)
「原畫」在動畫製作中又稱為關鍵畫或關鍵格(key drawing/key frame),指的是關鍵動作或是動作起止的畫,繪製者稱為動畫師(animator)。至於「動畫」,指的則是兩張關鍵畫之間的分解動作,又以中間畫(inbetweens)稱之;好萊塢的動畫公司通常是由中間畫師(inbetweeners)或動畫師負責填補關鍵畫之間的過渡動作。
4. 時間(timing)、間距(spacing)、節奏(tempo)
時間和間距有著巧妙的不同。時間(timing)指的是完成一個動作所需要經過的時間總量,間距(spacing)則是中間畫與中間畫之間的距離;在同一個時間內,中間畫越密集,間距越短,則速度越慢,反之則越快。一般關鍵畫與關鍵畫之間的中間畫,會以「軌目」標示之,如圖1-1,圈內數位為關鍵畫,中間數字為中間畫,兩端中間畫較密集,故動作與靠近起止時越慢。
動畫情節雖然不必墨守成規,可以用誇張的手法達到娛樂的效果,但還是要以現實狀況為基礎,在正確的時間長短裡放入適當的動作量,做出來的動畫才能貼近事實並具有可信度;至於要讓做出來的動畫顯得生動有趣,就必須依靠調整間距。
時間和間距的配合結果構成了節奏(tempo),節奏可以決定視覺效果。同樣都是走路,12畫格呈現出來的大約是一般人的行進速度,輕快、有目的;如果改成16畫格,那麼步伐就會稍微慢一點,表現出較為輕鬆閒適的心情;再多一點、變成20畫格,步伐將顯得更慢,好像上了年紀的人或是疲累時略顯沉重的腳步;如果用上24畫格,拍攝出來的結果就有如結束一天的辛勤工作、拖著腳慢慢回家的感覺。
二、空間概念
1. 立體感
想像一下,站在鐵道旁,看著鐵軌向遠方延伸,是不是會覺得鐵軌越來越小,最後甚至彷彿消失在某個點?這是因為人類具有立體視覺,眼睛看到的影像會將物體實際狀態以一定的規則變形,呈現出空間深淺和距離遠近,基本的特徵就是近者大、遠者小。
動畫雖是由一張張平面的圖畫所構成,仍需考慮到畫中人物、景物的立體表現,才能讓觀眾覺得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