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華五千年,姓氏起源
上古時代,大族之姓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強大的凝聚力以及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精神氣質和生命底蘊。擁有五千餘年綿延不絕的歷史與傳承的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就連中國的姓氏,也是一門源遠流長的文化。每一種姓氏都有其獨特、豐富的文化內涵,它開枝散葉、生生不息,孕育出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每一種姓氏都有其代表人物,如:孫權、李世民、葉劍英、曾國藩、史可法等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員。
中國姓氏何止百家,它們從何而來,又是如何一步步發展、演變至今的呢?追本溯源,離不開上古時代的八大氏族。中國姓氏的發展與演變,與這八大氏族的姓密切相關,所以這八大氏族的姓也被後世稱為上古八大姓。可以說中國後世的姓氏,基本上都是由它們衍化而來的。
所謂上古八大姓一般指姜、姬、姚、嬴、姒、妘、媯、妊(姞)這八個姓。它們源自母系社會,同一個姓表示的是同一個母系內的血緣關係,故而上古八大姓都從屬「女」旁,以此表示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宗所傳下的後代。
在現代人的思想裡,姓什麼即姓氏是什麼,也就是說,如今「姓」與「姓氏」並沒有什麼區別,基本是同義詞。可上面一直在說的是「上古八大姓」,而不是「上古八大姓氏」,這並不是因為說起來簡單或者是同義省略,而是因為在那時,就像古文中常用的「妻子」代表的是妻子和兒子一樣,「姓氏」表示「姓」與「氏」兩個不同概念的詞。
「姓」本來的意思是女人所生的子女。由於在上古時代,人類社會還處於母系社會階段,所以有「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一說。因此,子女的姓是隨著母親的姓而變化的,也就是說這一時期,姓是隨母親的。從上面所提到的上古八大姓都是「女」旁這一點,便能看出些端倪。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歷史的發展,同一祖先的後代子孫繁衍增多,這個家族也往往會分化出若干分支,然後散居各處。其中各分支的子孫在保留姓的同時,還為自己取一個有別於姓的稱號,作為自己的標誌,這個標誌就是「氏」。換句話說就是,一個家族的所有後代的共同稱號稱之為姓,而氏則代表從各個家族的姓中派生出來的分支。簡言之就是:「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在古籍《通志.氏族略》中有記載:「三代(夏商周)之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婦人(女子)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即是說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可通婚)。這說明,在三代之後,姓氏才合而為一,成為一個詞,同時有「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一說。關於姓和氏的來歷還有其他幾種原因,這些會在後文中有所提及。
通過上面的敘述,我們對於上古時代的母系社會階段的姓氏,即三代以前的姓氏有了一些瞭解與區分,那麼接下來便回歸正題,逐一地介紹上古八大姓。
*上古八大姓——姜
★【姓氏溯源】
姜姓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有五千餘年的悠久歷史。據傳,中華民族的祖先是炎帝和黃帝,史籍《元和姓纂》中記載,炎帝生活在姜水流域(渭河支流),於是他就以姜為氏。在他的子孫後代中,出了一位被封於齊地的姜太公,可惜後來卻被田和取代。「田氏代齊」後,姜氏這一支的子孫便分散到各地,並以姜作為自己的姓,子孫世代相傳。西漢初期,今河南與山東一帶的姜氏遷居到天水定居,隨後發展成為關中大族,所以又稱天水姜氏。直至今日絕大多數姜氏子孫仍以天水姜氏自居。
至於姜水所在,根據《水經.渭水注》中記載:岐水的一部分被稱為姜水,而岐水位於今陝西省岐山縣的西面。
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在唐朝時,大臣桓庭昌被皇帝賜姓改姓姜,其子孫後代稱姜姓至今。因此姜姓中的一支源於桓氏,此外姜姓還與中國許多姓氏,如呂、謝、齊、高、盧、崔等的起源有關。
★【遷徙分佈】
姜姓起源今河南省,後又西遷西戎,東漸入陝,又盛於天水,到了唐代,四川姜族又出蜀北轉漢中,如天水,又回到了其繁盛的地方。在明洪武年間有分支徙居福建漳州,並在此發跡,其後世子孫又有分支遷徙至廣東。到了清朝又有分支遠播海外。如今,姜姓在全國分佈十分廣泛,主要分佈在北方,尤以山東省人數最多。
★【姜姓名人堂】
神話時代的後裔:姜子牙
提起姜姓名人,多數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姜子牙,他在《封神演義》中的表現極為出色,且「姜太公釣魚」的傳說也是膾炙人口。事實上,歷史中的姜子牙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謀略家,還是一位長壽的老人家,據說他活了一百三十九歲,先後輔佐了六位周王,曾官拜「太師」(武官名),被尊為「師尚父」。姜太公最著名的事跡就是輔佐周武王滅商,後因功受封於齊,因此他還是周代齊國的始祖,有「太公」之稱,俗稱姜太公。
關於姜子牙的姓還有一件趣事,就是姜子牙姓姜,以呂為氏。原來,由於姜子牙是炎帝的後裔,理應隨炎帝姓姜,但姜子牙的一位祖先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於呂地,其後代就以封地「呂」為氏。因此在介紹姜子牙時一般都說姜姓,呂氏,名望,字尚父。
大膽姜伯約:姜維
姜維,字伯約,三國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人。他初為曹魏將領,後受諸葛亮信任,當時年輕的姜維就被任為征西將軍。諸葛亮對他的評價很高,有意讓他繼承自己的衣缽。
景耀六年,司馬昭滅蜀,姜維在劍閣據守鍾會,鄧艾繞道走陰平小路直攻入蜀,後主劉禪敗降。姜維得此消息後,果斷向鍾會詐降,並設法取得其信任,之後又在他和鄧艾之間挑撥離間,並慫恿鍾會叛變,想要趁亂復興蜀漢。可惜天不遂人願,鍾會被殺,他自己也死於亂戰之中,享年六十二歲。而根據《三國誌.蜀志.姜維傳》注引《世說新語》的記載,姜維死後腹部被人剖開,發現他膽大如斗,所以後世便有「大膽姜伯約」一說。姜維在六十二歲高齡仍能馳騁疆場,定計復國,實在令人欽佩,真乃將之楷模,入主名人堂實至名歸。
★【血脈共性】
縱觀姜姓發展繁衍之路,自姜子牙開始,到後世的齊桓公姜小白,再到天水姜姓繁盛時代的蜀國大將姜維、南宋抗元將領姜才,及近現代的皖西紅軍和根據地創建人之一的姜鏡堂,都是戎馬一生的人物,善於謀略,由此可見,在姜氏一族的血脈中存在軍事家和謀略家的潛質,大多性格果敢,有勇有謀。
*上古八大姓——姬
★【姓氏溯源】
上古八大姓之一的姬姓歷史悠久,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據典籍《說文解字》和《帝王世紀》中的描述,相傳黃帝生於壽山、長於姬水,所以黃帝就以為姓,這便是姬姓的來源。在黃帝的後裔中,只有嫡系子孫才以姬為姓,嫡系以外的子孫則演變為其他的姓。例如後世周朝的王族便是黃帝的嫡系子孫,所以他們都是姬姓,而非嫡系子孫演變出了如周、馮、古等其他姓氏。
關於姬姓的由來還有一種說法,根據史籍《潛夫論》中記載,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十四個兒子得到賜姓,姬姓便是其中之一。傳說帝嚳高辛氏是黃帝的孫子,他的妻子薑嫄生子名為棄,棄就是周朝的始祖後稷。棄出生時就被認為是不祥之人,於是被拋棄在林子裡,後來被人收養。棄繼承了姬姓,因此後來的周朝王族都以姬為姓。
在漫長的歷史中,有部分少數民族姓氏漢化,改為姬姓,例如南北朝時期的鮮卑、宋朝的女真以及後來的滿族,這些也是姬姓的來源。
★【遷徙分佈】
姬姓始於姬水,昌盛於南陽,之後姬性族人建立了周朝。周朝的貴族都姓姬,如周文王姬昌、武王姬發等等。西周初年大封諸侯的時候,姬姓的諸侯國有五十三個之多。在周朝滅亡後,這些姬姓後裔多數改姓,以國名、封邑,或者祖上的名、號為姓,所以以姬為姓的人口數量大大減少。唐代因避唐明皇李隆基的諱,又把姬姓改為周姓,此後,姬姓更加人丁稀少了,但如今按人口數量排名前三百的姓氏中,直接源於姬姓的姓就有一百二十多個,所以姬姓仍然很有地位。
★【姬姓名人堂】
神話時代的後裔:姬發
武王姬發是西周王朝的創建者,也是西周的第一代君主,他是周國文王姬昌的次子。姬發繼位後立誓完成他父親的遺願,就是把商朝滅掉。在他繼位之後便重用姜子牙、周公旦、召公奭等一批十分有能力的人來輔佐他治理國家,使得周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