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上、下兩輯。上輯主要是對中國小說修辭研究的進程、理論及修辭意識發展歷史的追蹤和研究。下輯以個案批評為主,通過對汪曾祺、莫言、賈平凹、嚴歌苓、畢飛宇等人作品的解讀和分析,探索修辭研究的方法潛力,進而考察中國小說修辭意識的發展現狀。
作者簡介:
郭洪雷
生於一九六九年一月,河北興隆人。二○○六年畢業於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現當代文學專業,獲博士學位。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範圍涉及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小說理論、文學批評等方面。在《文學評論》等刊物發表論文五十餘篇,出版專著兩部。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博士後基金專案、福建省社科規劃專案各一項。二○一六年獲福建省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
目錄
第五輯總序 1
1
代前言╱近三十年小說修辭研究述論 1
上輯
第一章 小說研究:從敘事學到修辭學 3
一 小說敘事研究的理論侷限 3
二 小說修辭研究的理論優勢 9
三 作為修辭的敘事:批評實踐中的跨界與互滲 13
第二章 中國小說修辭的理論自覺 21
一 話語轉換中的修辭意指 21
二 「寫」還是「做」:這是個問題 23
三 詩與小說之間的界線 26
四 操作:宏觀修辭的自覺 28
第三章 五四寫實小說的修辭困境 33
一 真實:作為一種修辭的幻覺 33
二 「寫實」修辭困境的內在性 36
三 寫實:話語實踐與翻譯 40
第四章 現代「寫實小說」修辭的多向突圍 47
一 寫實:一種修辭觀念與成規的蛻變 48
二 「語言」、「實在性」修辭功能 53
三 「細節」的修辭功能 58
四 「文化逼真」的修辭功能 63
第五章 中國小說修辭現代轉型中的蘇曼殊 69
一 修辭交流意識的蛻變與個體萌發 69
二 現代抒情小說的修辭意蘊 76
三 精神關聯、情感互文與小說文本的構成 81
第六章 短篇小說的興起與中國小說修辭的現代轉型 · 87
一 短篇小說興起的外在原因 87
二 現代感知方式與時空觀念的變化 91
三 「講述」與「展示」關係的翻轉 94
第七章 中國式反諷修辭的踐行──兼就〈肥皂〉「作」成方式與日本學者谷行博先生商榷 101
一 魯迅小說技藝日本時期完成論 101
二 在人物命名的背後 104
三 與傳統連接的另一種方式 109
下輯
第一章 汪曾祺小說與中國古代文章學傳統 115
一 文學教育與遣詞造句 116
二 桐城派的遺響 120
三 「現代派」內部融入的古代文章學基因 125
第二章 汪曾祺小說「衰年變法」考論 133
一 「衰年變法」的背景及原因 134
二 存在主義的回歸 141
三 辯證的人性觀形成與「變法」後的小說寫作 149
第三章 講述「中國故事」的方法──論賈平凹新世紀小說話語構成的語義學分析 157
一 重複作為現象 158
二 重複的語義內涵 164
三 「故鄉思維」與「民族寓言」 172
第四章 盛世危言:一代人的憂與懼──評賈平凹長篇小說〈古爐〉 183
一 在生活中尋找敘述視角 183
二 「故事」都是當下的 186
三 歷史災難的人性根源 189
四 價值虧空與「病急亂投醫」 191
第五章 論莫言小說的動物修辭 197
一 「動物」的發現 197
二 「動物」的功能 205
三 「動物」的內化 213
第六章 別樣的「身體修辭」──對嚴歌苓《金陵十三釵》的修辭解讀 221
一 身體作為歷史的連通器 222
二 身體作為隱喻 224
三 身體的詩學轉換 228
第七章 論遲子建小說創作中的宗教情懷──由其長篇處女作〈樹下〉說開去 233
一 成長的憂傷與文學世界的初步經營 234
二 宗教情懷的紋理與質地 238
三 宗教情懷向審美的生成 243
第八章 人應當心明眼亮,走在黑暗之中──陳希我論 251
一 尋求一種建設性的摧毀 252
二 喚醒文學中沉睡的身體 256
三 在悖謬中尋求突圍 260
第五輯總序 1
1
代前言╱近三十年小說修辭研究述論 1
上輯
第一章 小說研究:從敘事學到修辭學 3
一 小說敘事研究的理論侷限 3
二 小說修辭研究的理論優勢 9
三 作為修辭的敘事:批評實踐中的跨界與互滲 13
第二章 中國小說修辭的理論自覺 21
一 話語轉換中的修辭意指 21
二 「寫」還是「做」:這是個問題 23
三 詩與小說之間的界線 26
四 操作:宏觀修辭的自覺 28
第三章 五四寫實小說的修辭困境 33
一 真實:作為一種修辭的幻覺 33
二 「寫實」修辭困境的內在性 36
三 寫實:話語實踐與翻譯 40
第四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