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自111學年度起,108課綱所培育的高中生,已經陸陸續續就讀大學,該課綱所強調的素養導向、終身學習等概念,與通識教育所重視的全人發展、跨領域、社會實踐及終身學習等面向,彼此遙相呼應,教育目標不謀而合。
教育部在提升大學通識教育計畫(iGER計畫)中提出「新通識教育」的願景,揭櫫「重定位、重關係、重內涵、重方法」等四大關鍵,並且結合高等教育深耕計畫,透過組織的創新與課程精進的落實,引導大學要重視通識教育,關注學生需求及學習成效,藉以促成各校通識教育之優化與提升。
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校在通識教育學習上的課程革新,也劍及履及地展開,藉以回應與落實大學生的銜接和深化,盼能有效地培育面對未來和適應多元社會變遷之人才。其中,核心通識的「語文」課程,從原來的「國語文」課程,也與時俱進變革為更符合新課綱需求的「中文閱讀與寫作」課程,除了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也重視學習表達及語文的運用,提升學生寫作及鑑賞、溝通與表達的綜合能力,並增進學生的創造與想像的能力,以應用於瞬息萬變的生活及職場。
因此,由本校新訂的《中文閱讀與寫作》一書,基於前揭理念與目標,重新編寫與增訂原《國語文》教材,深盼該新編語文教材,能透過經典篇章的閱讀,達到傳統文學興觀群怨的功能,更進而培養學生:擷取經典的智慧,作為安身立命的價值座標;思考人類恒久而重要的議題,成為深具關懷情操的社會人;契入淵遠的文化長河,建立宏觀的文明視野;覓取典範,作為當代應對與思維的參考維度。此外,本書也在各單元後面,新增寫作課程的設計,提出許多策略與技巧,訓練學生寫作與表達能力。
本書凡五大單元七類共同體例,包括:家庭倫理、有情人生、生活適應、進德修業、自我探索。每一單元,大致選取五篇經典文章,共同體例依序為:(一)導言:綜述選文的主題與宗旨;(二)作者:介紹其生平與事略;(三)本文:選文內容及注釋;(四)賞析:文本內容的欣賞與評析;(五)問題與討論:就選文相關議題,提出不同的維度視角與參考解析;(六)延伸閱讀:增列相關的主題篇章,藉以提升閱讀能力及技巧;(七)寫作技巧:在各單元後面,編列常用寫作技巧與習作。例如:家庭倫理/記敘文與寫人記事;有情人生/情意與生命寫作;生活適應/情境與聯想寫作;進德修業/論說文寫作、擴寫與續寫;自我探索/人物與情感描寫。
總之,新訂的《中文閱讀與寫作》,呼應「新通識教育」的「重定位」及「重關係」關鍵,將古今名著的閱讀技巧與寫作訓練結合,期盼「重內涵」深入經典世界,培養學生的文學鑑賞與能力,豐富學生的學識與人文涵養。更要發揮「重方法」的訓練,讓學生在閱讀文學經典中,汲取其中的原創思維與生命智慧,進而激發創作的想像力,靈活運用語文能力及寫作的表達技巧,書寫生活經驗及情懷感悟,成為適應多元社會變遷時代的好人才。
嘉南藥理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謝振裕 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