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條辨》是中醫溫病學術理論的奠基著作之一,清代吳鞠通著,成書於嘉慶三年(1798)。吳鞠通是乾隆、嘉慶時期名醫。吳氏嚴謹治學,勤於思考,銳意創新;他溯源《內徑》、精讀《傷寒》,又博采劉完素、吳有性、葉天士諸家之長,取精去蕪,融匯貫通,大膽革新,自成一家之學。吳氏臨證診詳察微,知行相契,不拘於成規,立法頒方,着手精准,療效顯著;他行醫廣及大江南北,尤其在乾隆年間溫病流行時,名噪京都。吳鞠通基於長期學識積累和豐富的治療經驗,創立了溫病「三焦學說」,並結合「衛、氣、營、血」理論,創造性地提出溫病辨證論治的綱領和方法,為溫病診治確立了理論體系、治療大法,也使中醫學在外感病和熱性病方面的辨證綱領和治療法則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作為溫病學的一部重要代表著作,《溫病條辨》流傳甚廣,影響深遠。先后曾有多位名家對《溫病條辨》着力研究、品評批注,如朱武曹的增批本,王孟英、葉子雨、鄭雪堂三家的評注本等。這些評論多以肯定闡揚為主,也不乏糾偏補漏之議;褒貶評價不一,可謂各抒己見,見仁見智。曹炳章匯集六家評注,編為《增補評注溫病條辨》,納入《中國醫學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