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遊學台灣,感受無價的生命體驗
大暴龍(公民記者)
和小寶爸媽十多年前曾是同事的機緣而捷足先登「參與」《大腳小腳,走讀台灣》行程,聯繫我所認識的「議題現場」安排參訪住宿,通知散居在各地的「公民記者」朋友就近採訪報導。
雖然只在第一天和最後一天親身做了影音記錄,冬季三個月大部分陰雨濕冷的天候裡,我仍從網路上看到小寶爸媽在夜間極度疲累的狀況下,持續寫下一篇篇當天簡短的見聞,心頭暖和卻不忍。現在,終於可以安穩地捧著一本關於大人小孩一同「冒險犯難」的故事書看了。
巴奈(創作歌手)
孩子讓我學會喜悅和快樂,原來的我早已喪失這些能力,總害怕別人會不喜歡我,充滿了自我否定;而正當自己開始有能力接受自己,也才有能力不再感到恐懼,有能力理解並接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也才能有能力學習像淑惠、駿武呵護著小寶真實的感受與知覺,不帶著評價,跟這個世界來往,並走向美好的方向。這是我在書裡一次次感動著人與人之間那麼靠近、那麼溫暖,而且是那麼平等。
周聖心(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
有一天,人們將因環島走向遠方的夢想上路,更因上路走向遠方,而孕育出新的夢想。
很多人環島,但淑惠、駿武、小寶的環島,特別不一樣。也因此,這不僅是一本環島旅遊書,可以看到台灣特有的鄉土與人情;更是一本親職分享集,不管你是否也跟他們一樣帶著小小孩徒步去旅行,都可以在其中獲得啟發;當然,這更是一本能夠激勵你勇敢做自己的夢想之書。奇蹟,不會從天而降,但它會在一步一腳印中的堅定中悄然降臨;遠方,並不遙遠,隨著夢想前行,就會日益趨近。
林義傑(超馬好手)
欣見駿武和淑惠夫妻倆帶著不滿四歲的小寶,一步一腳印徒步環島台灣,這對小小孩來說還真是個大冒險。這些年來,我不斷地自我挑戰人類極限,種種的歷練讓我成長很多;我相信小寶這一趟環島行,無形中已經對他的生命產生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期許為人父母或師長,讓孩子多方面嘗試,找到他們擅長的事,因為,夢想就是引導成長的力量。
范欽慧(自然生態作家)
一家人集體離家出走,代表著一個新時代的革命,需要很大的勇氣與實踐力。關心環境教育的駿武爸爸和淑惠媽媽、帶著四歲小寶,選擇徒步環島,初次聽聞深感「悲壯」。然而細細閱讀,卻是幸福洋溢滿心。這是一段用最緩慢的節奏、用最友善的方式來接觸土地,同時也以行動來溫暖人心的故事,我相信會啟發無數心靈,去創造更多美麗的可能。
徐偉群(台灣守護民主平台會長、中原財經法律系副教授)
讀這本書的中途,好幾次我得停下來拭淚。為的是像書中寫道:「淑華每天倒數日子等著我們,全家人也跟著忙碌……」,類似的場景在九十三天走讀記錄中不斷出現。對我來說,這些「等候」,便是對大腳小腳的決心,對三人身上每一點精神與信念的共鳴。而這些決心、精神與信念,說到底,盡是對土地與人的愛。在淑惠回鄉的場景裡,更是如此。也邀請你一起來讀這些台灣人的真情故事。
張 懸(創作歌手)
張鐵志(文化與政治評論人)
這本書不是又一本的「遊台灣」之書,告訴你台灣的風景和人情之美(雖然你也能深深感受到這些),而是帶領我們真正進入福爾摩莎的核心:有許多人在為這座島嶼的土地、環境和弱勢群體在奮鬥,讓他真正成為美麗之島。歡迎重新認識台灣。
莊豐嘉(新頭殼總製作)
走讀台灣,是許多人想做,也真的有人去做的事。但是,帶著未滿四歲的小孩,走遍每一個象徵台灣正在發生、且意圖使這塊土地更美好的各種抗爭活動現場,卻是完全不同的一件事。駿武跟淑惠夫婦倆,為他們的孩子,植下最美好的人生體驗,那將是和夢想一同長大的種籽,讓我們理解,真真切切的人生遠景,正是從自己的土地出發。從他們一家人身上,我們看到台灣的希望,也跟著在茁壯。
曾光宗(中原大學建築系主任)
長期投入教改運動的駿武與淑惠,在與小寶的共同成長中,親身地從事了兒童教育的實驗。雖然這種親子相處的過程,是在自然且有趣的氛圍中慢慢開展,然而他們生活中的點滴,卻正是探究了教育的深層本質。他們回歸以「人」為核心的價值觀,除了讓我們重新思考目前學校教育的困境與盲點外,更可感受到教育實踐的創新與未來性。
馮季眉(國語日報社長)
這本書是作者夫妻帶四歲孩子「走讀台灣」的行腳紀錄;從四歲娃娃的觀點,則是父母用三個月的時間,專注的和他玩了一個「環島走路教小孩」的遊戲。為了這個遊戲,大人勇敢的放下一切,帶著孩子用腳去探索這片土地,走訪了許多環境議題現場,實地關心了解;一路走來,也好好反思了原有的生活價值選擇。這一趟特別的旅程,是駿武和淑惠送給自己以及孩子的一份無價的禮物。
黃淑德(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長)
人生能有幾次行腳朝聖?眾人以為的苦行,卻成就自己與眾人的許多緣!當大多數的孩子被放入集體托育的日程及卡通電玩的人工娛樂,小寶何其幸福啊!人生初期就有開明的父母導師引領做實境學習。期待這本書讓更多新手爸媽學會放手、放心,也請開始計畫家庭的島內小旅行,放腳走入台灣的小地方。
劉克襄(自然觀察作家)
潘建志(TBA台灣部落格協會理事長、精神科醫師)
許多人將電腦網路視為新興媒體,但網路只有媒體的功能嗎?《大腳小腳,走讀台灣》的一家三口徒步環島活動,從虛擬網路上開始,走進真實台灣社會的各個角落,一千兩百公里的路途中,沿路得到無數台灣人的幫忙與協助。
網路雖然是虛擬的,但人與人的互動卻是真實的,透過一步一腳印的探索與信任,台灣是我們的家,也是安身立命的所在!
鄭同僚(台灣另類教育學會理事長)
專職奶爸,社運媽媽,全台灣走透透的四歲小孩,分開來看,每個人的經驗都很難得而有意思,更何況,這是合在一起的一家人。他們的行腳故事精采可期。
駿武、淑惠和小寶三人行,互為老師,互相學習。他們用腳行走,用心觀察,真正走進了窗外的人間學校。細細踏過每一吋土地,才是long stay,這樣的學習,不管對大人或孩子,才能真正stay long。
賴榮孝(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在荒野,有一個志工群組——親子團,要參加者除了必須是會員,還得至少有一位家長可以加入育成會,在每次的活動中陪伴孩子一起學習、玩樂和成長,我們認為「陪伴孩子」是家長可以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而駿武一家三口用大腳小腳,花三個月的時間踏訪爆發環境議題現場,向在地居民主動獻上關切,最棒的是向孩子以身示範,無價生命體驗之旅。
魏德聖(知名導演)
這幾年,有一股開發內在文化和諧的力量,從「開發」反向地推回到了「探索」……。我非常期待有一天,全台灣的人以環島來當成是一生中必須完成的向土地致敬儀式,重新認識這個提供我們數代靈、命養分的台灣。
感謝這本書的爸爸、媽媽、孩子,你們所完成的這件最小的大事,讓我們在看待「人與土地的價值」上,有了更認真的態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邀你走一段自己的路土地之旅 ⊙郭駿武
開始準備環島時,在網路上蒐集了許多路線的資料,因為沒有人帶這麼小(小寶三歲八個月)的孩子徒步環島,也沒有人環島三個月(九十三天)這麼久。所以路線的安排,就依照要去走讀參訪的議題,以及避開台一線(省道車多,對孩子而言太單調)的原則為主要考慮。
雖然有了以上的兩項原則,但是實際開始徒步時,馬上會面臨到該走哪條路?該穿進哪個巷子的困擾,我們的手上沒有紙本的地圖,如果有,其實也無濟於事(一個大包包也裝不下全國各街道的紙本地圖)。所以,這次環島全靠智慧型手機的導航地圖,發揮指路的作用,我曾經跟淑惠說:「如果沒有導航地圖,說什麼我也不敢走這一趟徒步環島!」
有了科技的協助,實際的行走變得有趣,尤其是衛星定位的功能,讓我們走到鄉村或偏僻的地區,不會錯過該要轉彎的路口,透過衛星地圖,也能事先瞭解地貌、地形,走路的過程變得有點像是在尋寶,手中的衛星地圖變成藏寶圖,而要尋找的寶藏就是每天要走到的住宿點。
台灣西部,我們主要走的是台十七線與台二十六線。透過這些路線,我們走進了農村、漁村,走過了稻田、菜園與果園,走過了魚池與鹽田,繞的是台灣的最外圈,遇到的是台灣最質樸的人們。東部,因為參訪議題以及朋友們的盛情難卻,我們走風光明媚的海岸台十一線後到都蘭再折返台東,走山明水秀的縱谷台九線到花蓮,火車接駁至蘇澳後再沿著北部濱海公路回到台北。
每一天晚上,衛星地圖都要先設定A、B點,A是出發點,然後拉到B點,B點是住宿點接著計算距離,如果超過十五公里的(最多曾經一天走二十二公里)就要考慮是否捨棄原來預計前往的住宿點,真的必須放棄,就要開始在地圖上尋找廟宇、學校,或是上網路、臉書求救,最後才考慮住便宜的旅社或民宿。
智慧型手機雖然方便,但是衛星地圖卻不是全然可信!
從楊梅出發的那一天,走到竹北的東海里,衛星地圖標示的是六‧八公里,我很高興的告訴淑惠:「今天很輕鬆!」結果,地圖標示規劃了一條古道,而且居然是一條越嶺古道,等走到的時候,已經是準備要爬上近三十多度的斜坡,一個人推一部娃娃車還推不上去,走了一個多小時,走不到五百公尺,後來只好尋求搭便車協助先把行李及小寶接駁出越嶺古道,我又推著沒有行李的娃娃車,走了約二公里,終於等到璞玉自救會田副會長來救援,短短的六‧八公里,我們一樣走了一天才到,這一直是我們都認為最難走的一段!
而從嘉義內埔到台南麻豆的那一天,我們特別在一大早出門,路很大,車很少,很好走,雖然太陽有點大,天氣有些炎熱,中午還在池塘邊樹蔭下的竹筏睡午覺。沒想到接下來衛星地圖的路線規劃,把台南鹽田的田埂畫成是路,並且需要邊走邊涉水,當我們走兩個小時以上的路到盡頭,發現居然是三公尺寬的引水圳溝,娃娃車跟行李是絕對過不去,於是我們又再多花兩個多小時折返,然後繞著大路經學甲到麻豆。這天,已經晚上七點多,才開始尋求台南曾文社大的朋友救援,等到我們吃飯時,已經是晚上八點多,我跟淑惠還有說有笑的戲稱,這是「死海迷航記!」
是的,有說有笑!
走對路也好,走錯路也好,既然走了路,就安心、自在的走著。不僅僅是環島的路,人生的路也有很多走法,不同的路,遭遇不同,就算是此路不通,回頭,再走!每一條路都有不同的風景,有的路風雨交加,難走卻印象深刻;有的路看似康莊大道,卻綿延、枯燥無盡期;有的路看似荒煙小徑,卻有最豐富的人與景色。
每天徒步,每天都在選擇要走的路線,往往計畫趕不上變化,方向對了,怎麼走就各憑本事。還好,我們生活在台灣,民主自由的台灣,每個人都可以有選擇的機會,只是這個選擇,這個機會,你試著把握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