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公喝完老酒,沉沉睡去
在夢裡,他回到了討海維生的那個年代
滿簍豐收,是喜悅,是一家大小的希望
聲聲漁歌,是傳承,是辛勤汗水的印記
如今,打魚吆喝聲不再
鏗鏘漁歌繼續流傳美好年代
一首漁歌,依公帶著依弟回味了馬祖人靠海維生的精神,滿簍豐收的黃魚漁獲、一道道只有過年時節才能吃到的美味菜餚、依嬤辛苦打理一家忙裡忙外,還有在廣場上曬著令人忍不住偷嘗幾口的蝦皮……。從前,馬祖人依海養活一家人的日常情景與因地制宜的打魚技術,隨著時光流轉,漁獲量逐年減少,漁業活動不再如往常般興盛而漸漸式微,如今較常見的是一人一船的捕魚生態,休閒觀光的發展。
延伸閱讀:
《出洋:穿越大埔石刻400年》
《鏡澳芹壁》
《守燈塔的家族》
《北海大英雄》
《會呼吸的房子》
《馬祖卡蹓卡蹓》
作者簡介:
鄭惠琴
出生於馬祖東莒,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曾任東莒文化協會總幹事,任職小學教師。愛花花草草、喜歡旅行、散步、寫詩和散文。
繪者簡介:
張振松
1965年生,10歲那年自嘉義鄉下搬到北部落腳至今。曾與多家出版社合作,現為專職插畫家。繪製之《晃晃老師的禮物》榮獲好書大家讀,其他著作有《晒棉被的那一天》獲時報開卷最佳童書、《目連救母》、《老鼠捧茶請人客》獲行政院新聞局年度少年最佳讀物、《回家‧回部落》、《阿金的菜刀》、《田都元帥》獲好書大家讀最佳童書,著作有《砲臺歷險記》、《等待霧散的戴勝鳥》、《奇美》等近五十冊圖書。2016年為澎湖所繪《石滬股份有限公司》榮獲好書大家讀年度大獎。
章節試閱
北風吹著木窗嘎嘎作響,依公喝著自釀的老酒,
高唱著打樁的歌:「齊囉!拖呀!過了一下啦!好!
過了一下啊!一呀!十一了呀!」
不一會兒,依公開始低頭打著盹,
做了個夢,回到過去。
每年入秋後,海水漸漸變冷,
漁夫們在近海打樁,忙得不可開交。
當東北季風呼呼的吹,
漁夫們便在海上大顯身手,
滿簍豐收的漁獲,
暖了討海人的心。
熟睡的依公,呵呵呵的笑了起來。
11月的清晨,天濛濛亮,海水冰冷。
依公扛著漁網漁具,跳上漁船,開始漁忙的一天。
北風吹著木窗嘎嘎作響,依公喝著自釀的老酒,
高唱著打樁的歌:「齊囉!拖呀!過了一下啦!好!
過了一下啊!一呀!十一了呀!」
不一會兒,依公開始低頭打著盹,
做了個夢,回到過去。
每年入秋後,海水漸漸變冷,
漁夫們在近海打樁,忙得不可開交。
當東北季風呼呼的吹,
漁夫們便在海上大顯身手,
滿簍豐收的漁獲,
暖了討海人的心。
熟睡的依公,呵呵呵的笑了起來。
11月的清晨,天濛濛亮,海水冰冷。
依公扛著漁網漁具,跳上漁船,開始漁忙的一天。
推薦序
縣長序
屬於我們的黃金年代/連江縣縣長 劉增應
馬祖,原是閩江口一處供漁人歇息取水之地,而閩東內陸的江河為附近的海域帶來了豐富的營養源,馬祖地區也承接了大自然的恩惠,自古以來漁業資源豐富,也吸引許多先民從原鄉跨海而來,在此捕撈漁獲。隨著越來越多人來到這裡,生命也在此落了地、生了根,直到現今,傳承也如百花盛開,在四鄉五島上綿延不絕,而豐富的漁獲資源,更為馬祖人家帶來了豐足與安樂。
在生活物資缺乏的年代,只能靠漁業這古老行業維持生計,先民累積了無數的經驗和智慧,與海搏鬥,習得在大海中求生存的本領。如今,漁業式微、漁獲減少,當年榮景已成過往回憶。我們該如何保存馬祖人最珍視的傳統價值?我們該如何和我們的下一代訴說馬祖先民的智慧?繼續傳唱馬祖漁歌?這些疑問,成了動力,讓我能夠為這塊土地思量該如何呈現歷史的新風貌。而透過《我家的冰箱在海邊》的故事敘述,帶我們回到了依公的美好年代;透過一張張強而有力的圖像語彙,讓我們沉浸在馬祖人家的日常與豐收情,體會老祖宗們篳路藍縷的歲月。跟著馬祖漁歌高唱,也帶著我們回到距今不久的美好時光。
處長序
胼手胝足的溫潤歲月/連江縣政府文化處處長 吳曉雲
在這四鄉五島上,有著豐富而迷人的自然景致,值得再三回味的先民故事以及傳承久遠的珍貴智慧。文化處肩負著文化保存的重大使命,在環境變遷的嚴厲考驗之下,曾豐收熱鬧一時的馬祖漁業,也面臨了如何延續與如何留存的嚴峻課題,也因為這樣的使命感,更不能讓珍貴的漁業人文寶藏,就此隱沒在一波又一波的歷史洪流之中。
因此,我們出版了《我家的冰箱在海邊》,除了書名的取名傳神的呈現馬祖人一家安樂、一室富足,都來自於臨海可得的漁獲之外,更帶出了當時豐收漁獲的繁榮場景。每當東北季風吹起,老漁夫便在近海開始打樁捕魚。隨著季節的更替有著不同的漁獲,那段時光,大人們忙著討海,小孩似乎也沒閒著,蝦皮豐收時最記得曬蝦皮的場景,偷吃蝦皮的滋味等,至今仍是令人想念!
希望能夠透過《我家的冰箱在海邊》的圖畫、漁民日常的文字敘述,帶著大小朋友認識在馬祖的漁業,也希望能藉此團聚一家大小,一起讀繪本,感念過往,珍惜眼前生活中的簡單幸福,喚醒大家對於這塊海洋土地的關注。
縣長序
屬於我們的黃金年代/連江縣縣長 劉增應
馬祖,原是閩江口一處供漁人歇息取水之地,而閩東內陸的江河為附近的海域帶來了豐富的營養源,馬祖地區也承接了大自然的恩惠,自古以來漁業資源豐富,也吸引許多先民從原鄉跨海而來,在此捕撈漁獲。隨著越來越多人來到這裡,生命也在此落了地、生了根,直到現今,傳承也如百花盛開,在四鄉五島上綿延不絕,而豐富的漁獲資源,更為馬祖人家帶來了豐足與安樂。
在生活物資缺乏的年代,只能靠漁業這古老行業維持生計,先民累積了無數的經驗和智慧,與海搏鬥,習得在大海中求生存的本領。如今,...
作者序
創作者感想
猶記得每次與老漁夫的訪談,老人家總是滔滔不絕說著那段討海的艱辛歲月,不管多努力的詮釋,都希望我能聽得懂他們說的捕撈技法。其中打樁的技法,最讓人難懂,老人家乾脆直接畫圖讓我更明白些。我雖假裝都懂,讓老人家不那麼辛苦,回家再研讀相關書籍,但每次訪談後,除了眼眶泛淚外,總是莫名的感動。
謝謝在過程中所有訪問過的長輩們,尤其是文化處的協助,提供馬祖漁業相關書籍和影片,透過《打樁》紀錄片觀賞,我才能確實明白打樁的辛苦。如同陳高志老師唱的《謝天》歌詞中「拍緧放釣,討柴栽菜」,只有短短八句,彷彿道盡過去的辛勤時光。生活裡簡單到不是地瓜籤就是鹹魚配飯,打魚栽菜,輕描淡寫就把苦日子說完了。
謝謝在這段漫長的田野調查訪問中,老人家那麼誠懇的提供故事,雖然沒有一一寫在書中,但希望能透過畫面的呈現,讓老人家能夠帶著孩子說出更動人的故事。馬祖的北風總是呼呼的吹,海水雖然冰冷讓人想逃,但這土地上的人情味如同老酒的溫熱,高粱的嗆辣,讓人很難遺忘。
藉由這本繪本的圖像及文字,敬四、五零年代的老漁夫們,歲月留在您們身上的風霜滄桑,是我們疼惜的純樸和踏實,您們留給我們最美好的年代,動人的故事不會遺忘。最後要謝謝畫家張振松大哥總在深夜裡和我對談,於是我們帶著使命感,共同合作,只為呈現屬於馬祖人的珍貴記憶。(鄭惠琴)
敘述馬祖的印象,不外乎是海天相依,島嶼羅列,漁產鮮美,泉香酒洌,神話之鳥,百花燦爛,尤其近年來的藍眼淚,更彰顯了這海上的桃花源──馬祖。
煙硝褪去的歲月裡,獨特的民情風俗,依舊在島嶼中,展現多元豐富的氛圍。這本故事裡所呈現的,正是那個貧瘠的年代中,討海生活的辛酸,即使是遙遠也依舊溫暖,也為生活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記。(張振松)
創作者感想
猶記得每次與老漁夫的訪談,老人家總是滔滔不絕說著那段討海的艱辛歲月,不管多努力的詮釋,都希望我能聽得懂他們說的捕撈技法。其中打樁的技法,最讓人難懂,老人家乾脆直接畫圖讓我更明白些。我雖假裝都懂,讓老人家不那麼辛苦,回家再研讀相關書籍,但每次訪談後,除了眼眶泛淚外,總是莫名的感動。
謝謝在過程中所有訪問過的長輩們,尤其是文化處的協助,提供馬祖漁業相關書籍和影片,透過《打樁》紀錄片觀賞,我才能確實明白打樁的辛苦。如同陳高志老師唱的《謝天》歌詞中「拍緧放釣,討柴栽菜」,只有短短八句,彷彿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