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鄭靜若的圖書 |
$ 540 | 論語鄭氏注輯述【POD】
作者:鄭靜若 出版社:學海 出版日期:2016-05-01 規格:21*15*2.2cm / 初版二刷 / 平裝 / 494頁 三民網路書店 - 社會人文 - 來源網頁   看圖書介紹 |
|
自序
漢書藝文志謂,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則此書實集孔子之嘉言善行,聖賢旨趣•,巨細畢該,精粗共貫,誠大人先生之當共遵共持,亦匹夫匹婦之所能知能行者也。是以漢文尊之於學官,爲立傳記博士,武帝廢之、,遂令廣受於天下,故兩漢學者鮮見有專以論語名家者,而凡通經者無不善於論語也。、趙歧云:r論語者,五經之箱鑛,六藝之喉衿也。」視論語爲漢儒通經必由之道,所說固是,而天下衆庶自是皆得有所取正,質諸聖人,默識心受而躬行之,遂啟東漢之風氣者,蓋亦職由斯故也。
漢初論語三家,實則源出於古論,因訓讀之異,乃有魯、齊之別。傳授旣殊,各有耑門,及西漢末,張禹合齊於魯,於是張侯論語盛行當世。迨東漢末,鄭玄更合古於魯齊,三家歸一,論語鄭氏注i兩漢論語學之集大成者。惜其書至唐而散佚,宋初而再亡,自是湮沒,幾不存於後世,雖何晏集解、皇侃義疏,略見徵引,惟殘枝碎葉,神貌已離,義蘊無由得見矣。故程、朱別爲精義,滙成四書集註,自後^風從,宋學定於一尊,而古訓遂泯。
漢學重詁訓,宋學善義理,似未可偏據一端而論势是非a鄭注不存,已無可參較焉,故淸儒乃多事輯佚,庶幾得其大體,以窺漢學之實也。網羅群籍,點滴撮捨,事大不易,而眞僞交互,容有不敢云其必然者,古籍沉淪,終屬事也。
「及淸光緒二十六年(西元一九〇〇年〕,甘肅敦煌莫高窟藏經洞中,發現唐抄本論語鄭氏注殘卷四種,稍後日人於吐魯番又發現唐抄本鄭注殘卷I種,此五種殘卷所保存,多淸儒輯佚所未嘗見者。
民國五十六年(西元一九六七年〕,新疆吐魯番發現363號唐墓,出土「唐景龍四年卜天壽抄論語鄭氏注殘卷1種,所存又遠過前者。凡此皆國內罕見之資料,實彌足珍貴也。前歲冬,於美國友人處得見日本金谷治所編—本鄭氏注論語集成|書,上述六種唐抄本論語齡氏注之照相圖版均收羅在內,前後比勘,互相補苴,鄭氏之注似可宛然重^^因卽影印攜歸,徧訪淸儒前賢之書,廣蒐有關資料,釐訂條例,經營二載,始得粗成。提綱挈領,d分四篇,首述兩漢論語學之傳授,由三家論語而張侯論語,而至於論語鄭氏注之淵源脈絡,及鄭氏注之存亡、輯佚,與唐抄本殘卷之出土。次篇彙考各家論語鄭氏注輯佚之所得。三篇列唐抄諸本論語鄭氏注殘卷之圖版,並爲釋文。四篇綜合各家輯佚及唐抄諸本,試爲論語鄭氏注作復原之初稿。總茲四篇,題爲r論語鄭氏注輯述」。冀使前賢之作得以重現,漢學古訓因以不墜,則私心已足。深恐學力淺薄,t作野人之獻,方家學者匡我不逮,有以敎之,則固幸甚矣。
中華民國七十年仲春仙遊鄭靜若序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